陈礼文,盛守琴,程 娟,王爱华,王 琴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课程思政通过“三全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形式,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形成协同效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1]。“分子诊断学”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为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以及遗传性疾病等的预防、诊断、治疗及转归提供重要实验室检测信息,是临床医学专业桥梁课程以及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2,3]。新冠疫情发生以后,以COVID-19病毒核酸检测为代表的分子诊断学技术已为广大民众所熟知,“分子诊断学”课程也被众多医学专业学生重视和热爱,成为课程思政教学的良好课程载体。因此,通过深化“分子诊断学”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知识结构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科研创新以及人格素养等思政元素与课程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授有机融合,是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医学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为例,自2020 年“分子诊断学”省级示范课程立项建设以来,课程思政教学即列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予以规划实施。挖掘和梳理课程思政教学元素,与教学计划同步实施。首先,课题主持人参加全国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16 学时,经考试合格获得培训证书;2021 年组织指导教研室青年教师参加医院组织的思政课程竞赛二次,获得较好成绩,锻炼提高了团队成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其次,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提高了“分子诊断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从第三方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的在线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比例由课程思政实施前的57.4%增加到70.8%,增加13.4%;生均课堂互动弹幕次数由1.1次/学时增加到1.5次/学时,增加36.4%;课堂投稿次数由平均5.3次/学时增加到7.1次/学时,增加34.0%。最后,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思政教学内容促进了“分子诊断学”教学趣味性和课程专业知识学习,并在科研启蒙、拓宽知识面、人际交流、人文素养和临床能力培养等方面得到很大提高。
第一,教学人才缺乏。从事“分子诊断学”课程教学的大多为从事临床一线即分子诊断实验室检测的医师/技师,且大多为年青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认识简单,理解片面,认为只要专业课程教好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合格的。因而很多教师对课程思政不重视,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对于年青教师来说,缺乏从事课程思政教学经验,缺少有效的培训课程,即便有从事课程思政教学的意愿,也存在不知所措、无从入手的困惑。
第二,评价方式缺乏。课程思政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价值观塑造和改造课程,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模式[4]。学生对课程有效性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能从客观数据角度真正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另外,课程思政教学是系统工程,仅凭一门专业课程评价教学效果显然不合理,不客观,因此需要从顶层设计层面,长期追踪医学生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前景,将医德医风、职业风貌、岗位风采等纳入评价体系[5]。
第三,实践教学缺乏。实践教学是课程思政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分子诊断试验操作要求高、设备精密、耗时较长,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开展。可通过采用智能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线下教学和线上资源进行结合,以弥补实践教学资源不足[6]。将分子诊断实验室的检测报告单直接带入课堂,既学习报告中的专业知识,又剖析报告单上的课程思政教学元素,达到模拟实践教学效果。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有序组织学生进入分子诊断实验室观摩,在实际环境中感知和体验课程思政教学要义。
分子诊断源自1953 年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随着遗传中心法则的提出(1958 年)和聚合酶链式(PCR)反应技术的建立(1983 年)逐渐应用到临床检测领域。目前分子诊断学已经发展成为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中最具有活力的前沿学科,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7]。“分子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只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前进。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PCR技术的建立都具有科学的神奇性,都是在科研遇到挫折的时候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精神的具体体现,通过这些知识的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和科技使命感,让学生学会应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怎样在逆境中实现“绝处逢生”取得突破。
新冠疫情防疫中,以Covid-19核酸检测为代表的分子诊断学技术是战胜疫情的“侦察兵”和“前站哨”,其作用无可替代。分子诊断学技术也代表着未来医学发展方向。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绘制,多种疾病的致病基因逐步被揭示,基因检测包括疾病易感性基因检测可用来预测疾病发生。但是,分子诊断学技术也大量应用于肿瘤基因检测以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等过程中,涉及个人遗传信息,在“智育”过程中需与人文伦理知识结合,尊重患者个人隐私,注重医学伦理,重视学生医德的培养,涵养仁术善心[8]。
“分子诊断学”是检验诊断学的重要分支,后者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关键桥梁课程,对于衔接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主干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专业课程内容千差万别,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殊途归一,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因此,通过“分子诊断学”课程与其他课程思政课程的交叉融合,促进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衔接与贯通,实现“1+1>2”的效果[9]。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创新能力培养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要求。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分子诊断学检测的基因种类不断增加,检测方法不断升级更新。二代测序、单分子测序以及液滴数字PCR等技术在癌症早期诊断、传染病检测和产前诊断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在“分子诊断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以PCR技术的发展演进为例,从最初的三个水浴锅+机械手的原始PCR仪到液滴数字PCR,教育医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以此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分子诊断学”示范课程建设过程中,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问题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等得到成分运用,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些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在热烈讨论中增加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等课程思政元素的培养。
检测报告单的检测结果部分大量应用于“分子诊断学”课程的专业教学内容,每张报告单上除了结果部分之外,还有大量标本和检测相关信息。例如标本采集时间、接收时间、报告时间、检测方法、备注等与检测结果息息相关的内容。这些时间差是否合理?决定时间差背后的因素有哪些?哪些因素会影响报告的准确性?通过这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专业知识背景基础上引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即样本的采集和运送决定核酸的分离、纯化与检测结果,需要团队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COVID-19 核酸检测为广大民众所熟知,相对于其他的COVID-19检测方法(抗原和抗体检测),为何分子(基因)诊断是确诊依据?如果核酸检测的结果出错了怎么办?结合媒体报道的某些第三方实验室的假阳性案例,在阐明分子诊断学技术应用于疾病诊断的不可替代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性临床思维能力的同时,教育学生医学伦理和社会道德是成为一名合格医学工作者的前提和必备要素,否则将为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负面案例中解剖课程思政元素,教育学生引以为戒,不忘初心,恪守医学生誓言,涵养高尚医德。
“分子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体系中包含大量实践教学部分。因此,从实践教学入手挖掘和梳理课程思政教学元素是又一个尝试方向。在学生观摩和操作PCR试验过程中,从样本DNA抽提、DNA质量检测、外源性内标和内源性内标设置角度强调分子诊断学质量控制的必要性。进而增强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在科研实验中需要时时、处处设置阴性和(或)阳性对照,增加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另外,分子诊断试验体系中样本、聚合酶以及缓冲液等的加样量都很小,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全神贯注,集中精力,不受干扰,认真记录,以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素养。
“分子诊断学”讲述的分子反应与检测知识属微观的分子范畴,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在为学生释疑解惑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文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不直接提供问题答案,而是通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知识检索能力等全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让学生享受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放的知识体系、健全的思维方法和友善的人际沟通能力。
2010 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2018 年,《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指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区块链(Block Chain)等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因此,如何从信息化教学入手,推动“分子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挑战。在前期教学实践中,通过将编写好的CBL 和PBL 案例上传到“云端课堂”,由学生自行组织讨论,并检索相关文献知识后提供案例分析结果和答案,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促进“分子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
在省级示范课程“分子诊断学”建设过程中,将课程思政作为重要建设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按照“分子诊断学”知识单元模块充分挖掘和梳理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将爱国主义、社会关怀、科学素养、伦理道德、文化自信、人文素养等内容内化于知识,外化于教学,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改变“分子诊断学”专业课程“枯燥呆板”的“底色”,穿插点缀思政元素大大增加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课程思政与专业内容同向同行,融为一体。在后续的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继续立足课程特点和专业特色,注重启发,开拓思维,将更多涵盖价值观塑造、职业道德形成、创新能力培养、临床能力提升等课程思政育人要素的案例多形式分章节融入到“分子诊断学”示范课程建设当中;继续整合在线精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等相关教学资源,通过不断的摸索与改进,进一步提高“分子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培养综合型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