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霞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安徽 池州 247000)
民间舞蹈是民众自行创作与传承的舞蹈形式。人们常说:民间舞蹈是一切创作舞蹈之母[1],其展现形式多样,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从诸多历史文献记载中来看,早期舞蹈多是歌、舞、乐三者融为一体,不是独立存在的。安徽贵池罗城民歌和与之相融的舞蹈即是典型代表。明《嘉靖池州府志·风土篇》俗尚一节中所记载的“祀社毕饮,执手踏歌”[2],描写的就是罗城民歌舞蹈表演场景。新中国成立后,罗城人姜秀珍将民歌从田埂传递到北京,让罗城民歌有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政府及主流媒体乃至国际友人,对罗城民歌都开展了整理传承、创作交流或宣传报道工作。早在70 年代,罗城民歌就由安徽省电台翻译成14个国家语言,向海内外播放;《人民日报》也曾专门报道了罗城民歌。80 年代国家民委、国家艺术规划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经过搜集整理,编纂成《贵池民间歌谣集成》。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江淮风光》和《远方的家——山里山外品池州》中,罗城民歌均亮相其间。1998年德国柏林音乐学院鲁道夫教授来贵池采访罗城民歌,并将录音带回国,由是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学者们的研究中代表性的如:谢家顺归纳罗城民歌,将其分为山歌、号子、小调三大类,兼有歌舞说唱,具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研究价值;他对传承人姜秀珍进行学术访谈,并从传承人视角探讨了民歌的传承和发展[3]。汪茂文系统地对罗城民歌传承进行了研究,重点关注了民歌的内容收集及其音乐的传播[4]。郭莉认为罗城民歌是民族歌曲、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她从多元文化的视角探讨了罗城民歌的传承[5]。此外,王韵探讨了罗城民歌传承人演唱特点[6];刘自圣探讨了罗城民歌在舞蹈创编中的运用[7]。综上所述,无论是政府或媒体对罗城民歌的宣传和挖掘,还是学术界对罗城民歌整理及传承发展的探究,都是从民歌的内容和音乐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未能关注到其中的“舞蹈”传承。很显然,这不利于展现罗城民歌传承和发展的完整性和独特性。毕竟民歌舞蹈自产生之初就和民歌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音乐决定舞蹈的气质特征,舞蹈解读音乐的内在形象和情感,舞蹈和音乐的完美结合形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因此,安徽罗城民歌艺术价值离不开舞蹈元素的融入。
罗城民歌及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其特有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当代价值。近些年来,当地政府对罗城民歌的传承及保护工作高度重视,罗城民歌整理和挖掘工作也卓有成效。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将其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先,罗城歌舞具有传承和发展罗城民歌及其舞蹈的文化价值。民族艺术是需要我们去保护和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被纳入非遗名录的民间艺术,有着珍贵的文化价值。我们本土的罗城民歌正是这样一门艺术,通过复原和挖掘罗城民歌及其舞蹈,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物产风貌和生活方式等,从中汲取古人智慧,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文化的传承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内涵和精髓。这正是我们挖掘罗城民歌舞蹈的意义之所在,体现了其传承和发展的文化价值。
其二,罗城歌舞具有传承和发展罗城民歌及其舞蹈的精神价值。列入省级非遗并以罗城民歌为主体的贵池民歌,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传承和发展原始、淳朴的罗城民歌及其舞蹈,让艺术回归淳朴的初衷,同时,突破自我局限,帮助大众了解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推动罗城民歌舞蹈的繁荣发展。罗城民歌及其舞蹈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凝练了当地人民的精魂,给人以精神层面的体验、感受和启迪,这正是其精神价值的体现。
其三,罗城歌舞具有传承和发展罗城民歌及其舞蹈的当代价值。罗城民歌及其舞蹈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时代价值,当今自媒体时代,它们通过新的媒体形式渗透到互联网用户的日常生活中,让广大的老百姓更多地了解地方传统文化,起到修身养性、艺术教育和文化育魂等作用,对助推文化强国、乡村振兴和坚定文化自信发挥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其传承和发展的当代价值。
如今,罗城歌舞已经成为池州的一张名片,其发展已初具成效,在此基础上对罗城民歌舞蹈充分挖掘和再现,可以更好地推进罗城民歌及其舞蹈在新时代的发展。
挖掘和再现罗城民歌舞蹈,为创作罗城民歌小型歌剧、舞剧或情景剧创造条件,将罗城民歌的发展推上新高度提供可能。但现阶段其传承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民间舞蹈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开放战略的不断推进,外来文化对我国民间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不利于我国民间舞蹈文化的有效传承[8]。罗城民歌舞蹈也是如此,随着时代发展,其传承及发展面临各种阻碍,使得民歌及其舞蹈创新和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这主要表现为人们对罗城民歌及其舞蹈关注度偏低,缺乏必要认知与了解。特别是年轻群体,他们喜欢外来的流行音乐和舞蹈,认为流行音乐和舞蹈非常酷炫,能够彰显自身鲜明个性。而罗城民歌及其舞蹈比较老套俗气,大多描绘的是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不能紧跟时代潮流,无法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为此,我们应努力创造出真正的精品,改变大众对民歌舞蹈的认知,如舞蹈《老伴》就是雅俗共赏的精品力作。在第三届“荷花奖”正式决赛中,观众为舞蹈《老伴》发出满堂的喝彩,此节目体现出了民间舞作品时的审美追求——“大俗即雅”[9]。这为广大创作和研究民间舞蹈的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另外,罗城民歌的学习自古都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歌曲除口口相传外,还可以用歌词和乐谱记录。而舞蹈在影像资料留存比较困难的年代,文字的记录只能描绘场景,罗城舞蹈并不能像歌谱和歌词那样可以通过文本的方式记录和传承下来,因此基本失传,这给挖掘和整理工作造成很大困境。
罗城民歌及其舞蹈的教学实践相对偏少,池州本地院校和培训机构都未开设相关课程。因此,传授舞蹈的教师缺乏积累经验的过程和平台,教学和教研能力也相对匮乏,使得罗城民歌舞蹈很难得到大范围推广和传播,直接影响到大众对罗城民歌舞蹈的认知与欣赏。即便是有一些专门的培训课程,由于学生对于罗城民歌及其舞蹈认知较浅,学习过于死板,很难掌握舞蹈动作的文化内涵,直接影响学生的发挥,阻碍教学目标的达成[10]。
罗城民歌舞蹈是在其民间音乐的基础上产生的,音乐的旋律节奏对动作的气质特征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对音乐的改编及创新不够,这使得舞蹈的创编难度增大。音乐的旋律不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难以满足其艺术需求,直接导致舞蹈的改编缺乏个性及特色。罗城民歌舞蹈流传下来的可供参考的资料很少,只能通过描写劳作的罗城歌曲和文字去进行再创造。由于罗城民歌及其舞蹈都是从劳动中产生的,而劳动依靠动作来进行,这就为挖掘舞蹈动作提供了依据。如插秧舞、连响舞、彩灯舞、梿枷舞等就是在劳动中产生,经过提炼加工成为表演性、观赏性的艺术。如今,人们劳动的时空发生改变,劳动种类和劳动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使得舞蹈动作难以从传统劳动中继续产生,创作者需要自行感悟或者根据传统舞蹈形式改编,使得舞蹈形式相对单一、落后,普遍缺乏创新。
罗城民歌和舞蹈相辅相依又分工合作,曾创造了无数完美的歌舞艺术形式。新时期如何利用民歌音乐、民歌舞蹈各自的特性和优势,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和时代潮流的艺术精品,是摆在当代人面前的课题。
民间歌舞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得到发扬光大,在保留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继承与发展民间舞蹈的主要途径。在时代的推动下,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民间舞蹈的形式也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11]。因此,继承和发展罗城民歌舞蹈,使其更为新颖独特,首先就要对伴奏音乐和舞蹈动作等表现内容进行不断创新。
据不完全统计,罗城民歌有近百种曲调,其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旋律多样、形式活泼。但在实际表演中,《洗菜苔》和《慢赶牛》两种旋律曲调运用最多[12]。其总体可归纳为三大类艺术体裁,即号子、山歌和小调。其中,山歌中以“插秧号子”最为动听,古时罗城人在插秧时就会唱“插秧号子”。现今,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机械化,插秧的劳动活动越来越少了,大伙合唱“插秧号子”已经不复当年景象。因此,首先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在歌词中添加乡村振兴等内容。土生土长的罗城人姜建设,经过不断努力,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歌,如《人民群众最信赖》《阳光村得民心》等,不仅在当地产生热烈反响,更在央视采访中露面。再者,罗城民歌音乐的曲调也可以采取多曲调融合的方式,使其既有山歌恢宏的气势,又有号子的欢快、亢进节奏,更有小调温婉细腻的旋律,如姜梦玉老师表演的《池州牌坊九十九》,就是结合山歌和小调的曲调,填写新词形成全新的歌曲,并于2010年获得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二等奖。另外,还可以从配器、增加声部和节奏型等方面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罗城民歌表演内容单一的问题。此外,与流行歌曲相互融合也是很好的方法,运用流行歌曲的曲调,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表演风格和情绪等也会随着曲调变化而变化。随着音乐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罗城民歌舞蹈在形式和内容上得到改进和提高,使舞蹈形式更富有时代性和多样性,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由于舞蹈是用千姿百态的舞蹈动作为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借以抒发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13]。为此,我们还可以融入现代舞编舞技法,创编出新颖独特的舞蹈动作,同时赋予科技的力量,让整个舞台更加炫目多彩,充分吸引观众目光,激发大众的兴趣,从而为罗城民歌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开辟路径。
当前,民歌传承人大多是长者,对于新的交流工具和传播方式了解不足,虽然他们兢兢业业为民歌传承而努力,但对于民歌的宣传能量微弱,收效甚微。为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利用各种新传播方式打造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一是通过打造名人效应进行推广。如在2000年国庆广场演出中,著名民歌手姜秀珍的一首《罗城民歌像花苞》,唤起了人们对罗城民歌辉煌年代的记忆,激起人们对过去生活的美好回忆。此外,罗城农民歌手姜梦玉,相继在16个城市演唱罗城民歌,这为罗城民歌传承提供了一种积极的方式和途径。二是通过培训的方式推广。晨练点、中小学和大专院校,还有企业和厂矿等人员集聚单位,都是培训的对象,可以培养罗城歌舞的爱好者和创新者。三是通过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推广,跨时空向用户传播,使非遗文化用新的方式传播到互联网用户的日常生活中去。四是将罗城民歌及舞蹈嫁接到发源地及周边的农事、风俗和旅游等方面的活动中,进行情境再现,感染民众。五是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推广。深入探讨罗城民歌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使罗城民歌及其舞蹈得到更好的传播,让更多的人领会到民歌及其舞蹈的魅力,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内涵。
罗城民歌音乐的口语化、地域化和时代性是其特点,五声徵调式是其曲式风格,这些就构成了罗城民歌的典型特色。罗城民歌歌曲一般篇幅较短小,曲调也较单一,这就为创作和改编成罗城民歌舞蹈音乐形成了一定的制约。要克服这一问题,同时又保留罗城民歌原有的风格特点,我们必须向民间艺人学习,在学习和研究工作中去比较、区别、分析和选择,防止在发展民间舞蹈中脱离原有基础,随意篡改或不允许有任何加工改动的保守现象[14],从而创作出主题突出、有层次感和画面感的舞蹈音乐,在此基础上创作独立的、符合罗城民歌风格特征的、与时俱进的经典纯舞蹈作品。舞蹈作品《农耕情》就是一个成功的先例。《农耕情》以罗城民歌音乐为素材,开始山歌曲调,中间小调,结尾号子,将三种音乐形式改编糅合后创作成为新的舞蹈曲目,保留了罗城民歌的曲式风格,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把三种曲调嫁接后产生全新的曲作,使其层次分明又气势磅礴。此舞蹈分三部分:开场,山歌《秧号子》曲调,表现了初播种时的希望画面:宽广的田野,袅袅的炊烟,嘹亮的山歌和着春风细雨,插着秧苗唱着欢歌,一派争先恐后幸福劳作的场景。中间部分用《慢赶牛》的小调模式,展现忙收割的劳作场景。庄稼长势欢,农民收割忙,镰刀、锄头和筛子齐交响,欢歌笑语喜洋洋。结尾用《劳动号子》的曲调抒写了庆丰收的欢腾景象。风调雨顺喜收成,欢天喜地庆丰年。该舞蹈作品一经创作完成就被池州市春晚导演组选中,更名为《田野欢歌》,参加池州市2022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并推送学习强国。作为本土原创罗城民歌舞蹈,这个节目在2022 年6 月参加了罗城民歌发源地罗城村的“芒种季庆丰收”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2022 年8 月,该节目参加2022 年全国群众舞蹈网络展演,在全国三十多个省份几千个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国舞蹈家协会开展的“8·15让我们一起舞”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2022年9月份,在安徽省“向人民汇报”——喜迎二十大安徽省舞台艺术新创优秀作品征集活动中,舞蹈《农耕情》顺利入围。作品的成功,提升了罗城民歌的影响力和艺术价值。罗城民歌起源于农耕文化,农耕是华夏祖先的命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贯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始终,表达了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因此必然会受到观众欢迎。可见,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作出优秀的舞蹈曲目和民歌作品,才能传承和发展经典。
为创新表演形式,我们需融合现代科技的力量,提升剧场歌舞的时代性、观赏性和艺术性。在不断探索中,挖掘罗城民歌的优势和“亮点”,力争创作出一个个特色浓郁、风格独特的精品,形成品牌。同时为拓宽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利用声、光、电的现代手段,提升剧场表演的艺术氛围。也可以根据实景的表演形式,打造精品巨作,在安徽乃至全国形成知名度。我们还可以将本土罗城民歌舞蹈的素材通过创作、改编,以广场舞的方式进行表演,拓宽受众面。此外,情景剧、歌舞剧等表演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展示推广方式。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研究这种新的创作技能,运用新的表演艺术形式提高罗城民歌舞蹈的创作,通过创编出一首首具有地域气象、能反映出巨大变革时代中罗城人民心声的歌曲,再伴以具有池州地域特色的舞蹈,配上现代音像技术手段,打造出本土音乐与地方舞蹈和谐并行的独特歌舞艺术,使其作为一个地方知名品牌唱响海内外。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不断创新优化表演形式,在借鉴融合流行及时代元素的基础上,拓展宣传推广途径,进一步加快罗城歌舞的继承与发展的步伐,从而挖掘出更优秀的罗城民歌舞蹈,更好地展现当地文化精髓,打造文化品牌,将罗城民歌及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