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使命感的价值意蕴、关键着力点和基本路径

2024-01-18 15:35璐,岳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使命感征程二十大

刘 璐,岳 倩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03)

党的二十大绘就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青年强,则国家强。”[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2]这是新时代赋予中国青年的神圣使命。从复兴征程给予青年的责任和要求着眼,从青年自身实现人生价值的需求出发,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涵养中国青年在新时代的使命感,是铸造伟大征程中勇挑重担生力军的必然之举、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合格接班人的应有之义。

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使命感的价值意蕴

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感,不仅关乎青年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彰显着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使命感有着重要意义和独特优势。

(一)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蕴含培育青年使命感的生动资源

新时代奋力拼搏的十年,铸就时代的丰碑、历史的丰碑,更凝聚成人心的丰碑。新时代十年来,党中央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扛住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团结带领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青年参与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凝聚着身处时代潮流中的每一位青年拼搏的印记,也让每一位青年真切体悟到,党提出的理论路线和战略举措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新时代这十年,在党的带领下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3]在这场载入史册的斗争中,一批批青年扛起重担、扎根基层,在战胜贫困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乡村、深入乡村、热爱乡村,脱贫之后又继续投身建设乡村、振兴乡村的大潮。新时代这十年,“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4],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使新时代青年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物质水平的提高,给予新时代青年更充足的志气、骨气、底气。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交通网布局的扩大,加速了青年的流动,给城乡青年就业、创业、生活带来了更大便利。我们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建立总量居全球第一位的科技研发队伍,支出居全球第二位的全社会研发经费,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新兴产业得到突破和发展,航天、生物、超算等尖端科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取得重大成果,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5]。这一张张成绩单的背后,是平均年龄刚满33岁的“嫦娥”“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1岁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平均年龄30岁的“天眼FAST”研发团队……[6]青春身影正活跃在自主创新的路上,青年人才正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源、宝贵财富和重要后备军。

新时代的十年,中国青年充分见证,广泛参与。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非凡成就,与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才紧密相连,蕴涵着丰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充分激发当代青年的时代参与感和历史使命感、引领青年学生为时代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的最鲜活的教材。

(二)实现新征程的宏伟目标与培育青年使命感价值旨归一致

党的二十大报告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所寄予的无限期待。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年成就梦想的时代。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成长恰逢国家和民族蓬勃发展的时期,当代青年拥有着更加富足的物质发展环境、更为广阔的精神拓展空间、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多样的职业选择,体验着畅通自由的发展机会、稳固全面的保障支持。可以说,处于人生发展黄金时期的青年同正值国家发展黄金周期的伟大新时代同频共振、高度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各项事业的目标任务,无论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还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化、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无论是创新驱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的深入实施,还是健康中国、美丽中国、法治中国的推进建设;无论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增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还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维护、祖国统一进程的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青年无不身处其中,他们既是深受党和国家信任、参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事业的先锋军,也是获得发展机遇、享受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成果的受益者。[7]

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青年群体的状态都是社会发展状况的缩影,青年意志消沉,则社会日暮途穷,青年朝气蓬勃,则社会欣欣向荣。在奋勇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时代征程中,培育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感,引导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创新创业的澎湃浪潮、科技发展的尖端前沿、社会服务的各行各业,这既是实现新征程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追梦圆梦的价值旨归。

二、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使命感的关键着力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作出了规划,这一宏图盛景处处蕴含着使奋进青年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涵养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感,须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重要内容,凝练出培育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坚强意志和奋斗品质的理论要义,引导广大青年坚持党的领导,紧跟党的步伐,以信仰者、担当者、吃苦者、奋斗者的姿态奋进新征程。[8]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青年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石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9]成为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新时代青年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的根本所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忠实地践行马克思主义、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10]新时代信仰、践行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就是深入研习、深刻领会和扎实践行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坚定的理想信念,要使这一科学思想真正成为青年自身奋斗的指明灯和规划书,浸润青年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引领广大青年深入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其言更知其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大地擘画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把亿万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情感升华为科学认识和理性追求,深刻回答了中国、世界、人民、时代“四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汲取五千多年璀璨中华文明的精华养分,融入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理念,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汇贯通,极大地丰富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要引导新时代青年深刻领会“两个结合”,感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持续生命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其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这一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必须坚持”,要引导青年抓住这一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性、真理性的“金钥匙”,深刻认识“人民至上”所蕴含的价值导向,“自信自立”所体现的精神特质,“守正创新”所标定的理论品格,“问题导向”所反映的唯物辩证观点,“系统观念”所代表的普遍联系方法,“胸怀天下”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视野,[11]在清晰完整地理解这一科学思想理论脉络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落实为行动纲领,从理论中领悟理想信念,于实践中筑牢理想信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青年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石。

(二)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塑造青年责任担当的全球视域

责任面前看担当,担当大小显价值。青年勇于担当,社会就蓬勃发展。勇当先锋、勇挑重担,是中国青年运动的突出特质。当代青年成长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广大青年的视野日益开阔,思维日趋活跃,中国青年的成长历程早已与全世界须臾不可分离。青年是建设和发展美好世界的生力军,人类的进步、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无不需要有理想、敢担当的世界各国青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可以说,世界青年的精神品质和担当意识,影响着全人类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球发展的历史大势作出精准判断,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虽为当今世界人民的主流愿景,但个别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却以零和博弈、恃强凌弱等霸道霸凌行为给世界人民造成深重危害,将人类社会带入复杂环境,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面对困境和挑战,中国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所在。人类关怀不是停留于头脑中的“空中楼阁”,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中国与世界融合发展、人类文明在互通互融互学互鉴中走向未来的大背景下,要立足全球视域培育青年的责任担当,引导青年在国际眼光和世界意识下,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之路,同时思考全世界共同问题的解决之道,将中国梦和世界人民的梦想紧密相连。

青年是具有民族情怀、国家情怀和人类情怀的群体,以全球视野观察和思考问题,以化解人类面临的共同困境为己任,理应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胸中之志和责任担当。[12]每一个宏大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全力以赴。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要引导青年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进取、主动作为,以平视世界的自信直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携手共进的姿态谱写世界发展的新篇章。

(三)以高质量发展筑牢青年坚强意志的实践场域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的发展成就,为青年成长、学习、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当今的中国青年,精神丰富、物质充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青年可以娱乐至上、逃避吃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如今吃苦已不仅限于承受肉体痛苦,但人们克服困难应当具备的精神状态是一致的。前辈吃苦耐劳,为青年创造安逸的成长环境,青年一代同样要通过吃苦奋斗为未来赢得机遇。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发扬不怕吃苦、甘愿吃苦的精神,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新征程上无畏向前,为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高质量发展确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青年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领域贡献青春力量,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更是蕴含着新时代青年干事创业的广阔空间。青年具有新思维新观念,有活力有创意,在学习引进新技术、开发利用新产业、建设发展新农村等事业中发挥着先锋队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一批接一批胸怀抱负的青年投身到乡村振兴的磅礴大潮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实现了人生价值。要引导青年抓住时代机遇,找准市场需求,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弘扬等,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充分利用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实践场域,以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磨练新时代青年的坚强意志和吃苦精神。

(四)以党的使命任务彰显青年奋斗品质的目标指引

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历程使中国人民深刻理解,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奋斗是人生的主题,对于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青年来说,奋斗更是实现理想抱负和个人价值的坚实阶梯。自五四运动而今,中国青年紧跟党的步伐,把奋斗的身影镌刻进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画卷中。经过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极不平凡的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从百年前的“救国图存”到新时代的“民族复兴”,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因时而变。要引导青年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将其作为培育奋斗品质的目标指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担当属于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成长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先锋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这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特征。要引导青年理解“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的涵义,领会中国特色现代化新道路的重大意义。要引导青年深刻体悟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使中国社会长期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远大追求,始终坚守初心使命,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站在人类历史发展制高点的根本原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两步走战略目标,其时间跨度与当代青年成长发展阶段同频,这就为新时代青年踏实奋斗、建功立业提供了无限机遇。从国家发展图景来看,奋斗的青年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力量;从青年个人发展前景而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各项事业,也为有志青年搭建了施展抱负的壮阔舞台。国家的命运与身处其中的个体的命运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每一位青年的发展前景与国家的发展图景互为表里。新时代青年要真正理解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勇拼搏,就是为铸就自己的精彩人生而鼎力奋进。要引导青年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作为砥砺奋进的目标指引,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中汲取精神养分,磨练奋斗的坚毅品质,焕发奋斗的精神力量,围绕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重大目标、重大战略、重大部署,在接续奋斗中以实干回应时代的托付,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新征程上的新奇迹。

三、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使命感的基本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青年工作明确为“战略性工作”[13],指出要以党的科学理论、初心使命来武装和感召青年,这也为青年使命感的培育指明了方向。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感,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将党的百年奋斗史融入思政教学,切实增强新时代青年使命感的培育力度。

(一)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

培育新时代青年使命感,要以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引导青年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廓清思想迷雾,厘清“能”“行”“好”的理论逻辑,切实增强“四个自信”。

以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根本环节。首先,要强化思政课教师的主体作用。思政课教师要通过持续的理论学习,念好“真经”,夯实理论根基,感悟真理;要在率先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利用理论讲座、研修学习、集体备课会等多种渠道,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在讲深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避免照本宣科、机械融入,真正做到讲深悟透、融会贯通;要把握青年学生的理解特点和接受方式,找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青年学生兴趣爱好、关注热点的结合点,使课堂教学生动化、具象化。其次,要找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思政课内容的耦合处。在现有主干思政课程教学中,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脉络和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性质、演变规律、斗争经验、发展趋势,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观、习近平法治思想等内容。在此基础上,依托教学内容从不同侧面突显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力,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讲深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原则的内涵意蕴,讲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导向,讲透“两个结合”“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可以提升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对新理论、新论断的理解度,对新任务、新举措的支持度,引导青年自觉将钻研理论与理解党的战略部署相联系,深入认识国家各项事业部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使“强国有我”的使命感由心而发,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国先锋。[14]

(二)强化以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在嘉兴的红船上就确立的初心和使命,赓续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初心使命,是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的必然之举。以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培育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感,要将党的百年奋斗史融入思政教育,使新时代青年从党奋勇拼搏的历程中感受榜样的力量和时代的召唤,从而将实现强国建设和复兴伟业作为青春奋斗的使命担当,以顽强的精神和毅力勇担民族和国家走向强盛的时代重担。

将党的百年奋斗史融入思政教育,要着重强调伟大奋斗历程中的青年参与,让新时代青年切实领悟自身的使命担当与党百年初心使命的血脉连接。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处处映照着中国青年的奋斗风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是民族觉醒的先锋战士,为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身先士卒、英勇献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国青年是建设新中国的中流砥柱,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发图强、忘我投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青年是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为综合国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雄踞世界民族之林而奋勇拼搏、开拓进取。进入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强国重任的有力担当,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披荆斩棘、勇挑重担。

将党的百年奋斗史融入思政教育,要不断探索实践育人路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具有红色印记的物质载体和文化标识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灵活运用各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党的百年奋斗史相关的教学资源,如革命文化纪念展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让青年学生体验党百年来坚守初心使命的奋斗历程,增强红色血脉赓续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要提高青年社会实践的参与度,将青年的个人生活与时代发展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感受国家发展的时代脉搏,在实践中提升青年学生对党的百年奋斗伟大成就的理性认知,不断增强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将党的百年奋斗史融入思政实践教学,要积极运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新媒体、短视频等网络媒介,以青年熟悉的信息获取途径,从青年的思维方式出发,引导青年学生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经验、连接当下、思考未来,让新时代青年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包括自己在内的一代代青年人以坚强的意志面对前进道路中出现的种种挑战,勇担时代使命、践行时代职责。

党的二十大精神高屋建瓴、意蕴深刻,是推进青年工作的价值导向和行动指南,其中蕴含着培育新时代青年使命感的丰富资源。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凝练出涵养新时代青年使命感的思想基石、全球视野、实践场域和目标指引,生成培育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坚强意志和奋斗品质的理论要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引导新时代青年听党话、跟党走,以信仰者、担当者、吃苦者、奋斗者的姿态奋进新征程。

猜你喜欢
使命感征程二十大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中小学教师感知使命感对践行使命感的作用机制研究
一个人的征程
新征程,从春天出发
《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在京盛大举行
以“四个强化”引领人大履职新征程
美国青年华人热议十九大:激发强烈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