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荣芝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电气与机械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3)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在校园稳定乃至国家政治安全方面都是一面旗帜,是我们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必争必守必占的核心阵地。随着国家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QQ、微信、抖音、快手、B站、唱吧、火星、微视等社交软件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网络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思维和认知,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网络空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各高校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辅导员处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担负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务必及时掌握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动向。而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分析当前基于网络平台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探求解决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很容易使青年学生逃避现实生活的各种现状。当理想状态与现实生活之间发生冲突时,大部分未经世事的青年学生会觉得在网络里进行交流更容易达到理想状态。但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不再是以前那样简单的文字交流,人们可以通过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零距离的交流,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逐渐减少,现实人际关系意识必将慢慢淡化。由于个人身份的随意性,学生们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言行,有调查显示,43.2%的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网络中一些消极不良的信息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面对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机制还不完善,自身的网络技术水平与素质不高,工作效率低,与学生之间缺乏网络互动。这对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面对虚拟的网络世界,大部分未经世事的青年学生往往会存在各种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有的学生和网友约见后被邀约进入传销组织;有些学生在网络上使用不文明或人身攻击的语言,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利用学生的提前消费欲望向学生提供高利贷款,学生为了还款,又从其它借贷平台借款还贷,欠债越来越多,导致倾家荡产,有的甚至酿成惨剧。近几年,尤其2016年以来,全国各大高校不良“校园贷”酿成的惨剧时有发生[1]。很多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缺失问题使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面临重大挑战。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都是通过课堂、校园文化获取知识和信息。大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比高中自由轻松,学生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出现厌学情绪。网络大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拆掉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在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和乐趣[2]的同时,也对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网络负面信息更能引起年轻人的关注,通过“蝴蝶效应”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所以,网络的广泛应用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影响:一方面是由互联网的开放性与学生思想的不成熟性引起的,学生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很便捷地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因为大学生的自律性和明辨意识不够,面对海量的未经过甄别和筛选的信息,一些消极不良的言论轻而易举地造成思想上、行为上的冲突;另一方面是由互联网的隐蔽性与外界监督的困难性造成的。每个学生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在互联网上阅读信息,传统的思想文化难以约束,加之外界的监督作用不强,学生常常会受到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侵蚀,从而增加了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难度。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高校辅导员虽然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网络上产生的大量新词汇,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符合年轻人的个性传播迅速。时代对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在不断提高[3]。部分高校辅导员对网络媒介操作不够熟练,也很少关注这些网络词语,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宣传跟不上等,大大限制了高校辅导员自身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内容来看,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学生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学风建设、职业生涯与就业创业指导、学生党团建设和班级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及理论和实践研究等。目前,许多辅导员忙于行政事务,工作内容复杂、工作对象多,一个辅导员管理200多名学生,整日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没有足够时间利用网络与学生展开交流。辅导员可以使用微视、QQ、微信等平台发布信息,但由于有些辅导员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精力投入不足,或自身素质不够、能力不足,开展工作存在难度,这些都对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利。
网络的交互性及自有性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不受时空限制,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拉近了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4]。但是,网络的这些特性导致的新时期网络道德沦丧乃至荒废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课题,目的在于集成和发扬民族优秀伦理道德文化,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水平,帮助网络使用者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面对当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高校辅导员必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相关网络法律规范学习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本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了网络文明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等专题讲座,深受学生的好评。
高校辅导员不仅是“说教者”,更是“服务者”,在日常工作中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教育学生如何用自己的言行和处事作风改变虚拟环境的风气。
高校辅导员应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要精通现代网络工具,增强应对意识形态工作网络化的把控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做好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首先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其次是不断提高自身网络水平,积极发掘网络资源,善于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使思政教育具有充实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生动的情节。在日常的学生服务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注重利用网络开展一些相关问题的测评和问卷,比如:每个月都对学生进行校园贷问卷,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消费观;不定时在网络上开展调研,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生活需要、心理状况,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积极主动构建网络平台,用学生喜欢的抖音、快手、B站、虎牙、知乎、斗鱼、微信、微视、QQ等交流工具进行深入网络互动,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关心的一些热点话题,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政教育。
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网络水平,利用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引导学生正确用网,还要遵循网络特点和用网络规律,坚持网络服务与网络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校园网的监控,及时制止各种不良信息的网络传播。面对众多的校园网贷案例,辅导员可以采用开展主题班会、同学讲案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校园网贷的安全教育,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醒他们理性消费,谨防高利贷陷阱,严防校园贷、套路贷,保护好个人信息,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辅导员要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负责,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先进理论,鼓励学生正确用网,引导学生积极、理性思考问题,力争做有道德的网络使用者[5]。因此,辅导员不仅要提高自身网络水平和信息甄别能力,及时做好思想导向工作,还要时刻提高舆情警觉性,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构建美好校园网络净土。
高校辅导员平时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利用业余时间多关注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公众号,及时了解当前网络热点,还要熟悉网络用语,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这样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才能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引起学生共鸣,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网络互动关系,特别要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搭起桥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2.4.1 完善辅导员工作机制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忙于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大部分高校应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工作机制:一是要合理安排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日常服务管理工作,让辅导员有时间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交流,把工作做实、做细;二是要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纳入辅导员的考核体系,对表现突出的辅导员能够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7]。
2.4.2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辅导员不但要经常进宿舍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还要综合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网络交流,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或建立班级QQ群等,让班级所有学生在群里进行点对点或者点对面的互动交流,拉近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逐渐建立起一种虚拟空间的信任关系,学生们会更乐于通过网络倾诉和交流心声,这种见字不见人的文字式交流,使内向的学生能更加自在地交流,避免面对面进行交流时而造成的紧张、戒备心和尴尬。辅导员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公布优秀学生名单、贫困补助、就业情况、专升本等相关信息,向学生传递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及新闻敏感度,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效率[8]。通过这种平等的交流方式,辅导员可以及时、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逐步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取得他们的信任,逐渐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4.3 开展优质网络活动
辅导员的工作方法急需创新,要善于利用网络积极的一面:一要正确认识到对当代大学生有益的一些网络活动是不可缺少的,如每周在学校的公众号或者学院公众号上更新时政热点汇总,对社会热议的问题加以深刻的剖析,也可以拍一些相关的小视频,在各种平台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活动,为学生传递正能量。这样有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二要学会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创造性地开展优质的网上活动。如发布班级活动展、团体活动展、个人风采展等消息,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帮助一些有特长又缺乏自信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只要活动形式多样能够创新,一定会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三要利用学生自主性,可以采用体验式和渗透式的教育模式,构建网络场景,开办展报,让学生体验社会政治环境,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日常校园生活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迫使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网络水平,不断创新方法,转换角色定位以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网络教育,贴近学生心理,引导学生正确用网,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优质的网络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很好地与学生们进行平等的交流互动,做好学生服务管理工作;正确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有利条件,合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社会实践等能力的提高,最终培养出适合时代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