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云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通识与素质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3)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如何培养技能和素质并重的职业技能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需要努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高建设到“1+X”双证学徒制培养模式,逐渐促进新的课程体系建设,通识教育作为一种非专业、基础性的通用技能与基本素质教育形式,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人才质量、“立德树人”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其高效而科学的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因此,加强通识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新体系建设既能提升通识课程高质量发展,又能促进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对职业技能人才内涵和外延具有升华作用。
在常规的教学评价过程中,大部分院校以学生通过教务系统对教师打分和文字评价为主,学生成绩为辅,部分院校还增加了同行和领导听课评价。虽然此评价体系快捷直观高效,评价对象全覆盖,但由于开设课程与教师自身属性因素和外界因素交叉作用,教学评价结果失真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呈现的水平和学生的评价结果不对称,并未达到教学评价的初衷。如果管理部门无法准确掌握课程真实效果,管理与决策将出现错位或无法整体兼顾等。当前的评价模式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管理秩序越来越松散,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标准逐渐降低等。
因此,本文基于相关学者研究成果,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新评价体系为标尺对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通识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1)建立评价体系。
2)计算评价体系指标的权重集。
①构造同一级指标间比较矩阵。同一级指标间相对重要性记为aij,aij的取值为正整数1~9及其倒数,取值如表1所示。
表1 1~9尺度aij的含义
通过咨询调查等方式综合得出两两比较矩阵A。
其中a1n表示X1对Xn的影响程度,即表示由于X1发生变化给Xn带来的影响,然后计算单一准则下指标的相对权重。
②进行一致性检验。对判断矩阵A,解特征根AW=λmaxW,所得到的W经归一化后作为指标X1,X2,X3,…,Xn的权重。具体方法见图1。
图1 计算权重流程
3)通过问卷调查得出模糊判断矩阵R,然后利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B=W°R计算出单因素评价集B,再计算出多因素评价集。依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得出。
3.1.1 数据来源与评价体系结构
本文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通识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为例,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作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向校内外专家、同行、专任教师和学生等500余人发放的调查问卷。在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与调查结果,本文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10个三级指标的新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结构
3.1.2 指标间的比较矩阵构建
表2为部分表,呈列的两表取自于一级指标和教学评价指标间作用的重要程度的比较结果,关联尺度对应值的含义见上述理论中关联尺度表。表2中的关联尺度对应数据为调查对象质量监控,教学评价和教学环境对应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效果影响作用程度比较的认同人数。如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两指标对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效果影响作用程度比较中有124人认为质量监控比教学评价影响作用程度明显较强。因此,两两元素判比矩阵中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指标影响作用比的数值为7,由此类推出表2的比较矩阵为
表2 质量监控指标与教学环境,教学评价指标对比影响作用程度调查数据
表3 学生评价指标与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和考试成绩指标对比影响作用程度调查数据
其他表含义和比较矩阵构建与表2同义。
3.1.3 评价语集的建立
本文对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效果评价规定为4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评价语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3.1.4 指标权重求解
以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效果为目标层,质量监控、教学评价和教学环境3个一级指标为准则层,通过对在校生(大一171名学生,大二162名学生,大三143名学生),43位专任教师和20位校内外专家共计539人的调查数据,由Matlab 7.0编程计算出权重,如表4~6所示。
表4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效果一级指标计算结果
表5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效果二级指标计算结果
表6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效果三级指标计算结果
3.2.1 模糊判断矩阵
与对比矩阵一样由调查数据所得。
为减少计算误差,将表7中的数据进行量纲化处理(表8),得出各指标对应等级的选择人数的模糊判断矩阵。
表7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等级调查统计
表8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等级量纲
由表4、5可知,如课程设计指标对应等级的选择人数的模糊判断矩阵为:
其他指标的模糊矩阵与课程设计的模糊矩阵构建同理。
3.2.2 单因素评价
依据Bi=w·Ri计算方法,由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得到一级指标对应4个等级的权重值,如表9所示。
表9 教学效果一级指标满意度情况
3.2.3 多因素综合评价
由上述理论可知,本文综合模糊判断矩阵为[质量监控等级权重;教学评价等级权重;教学环境等级权重],依据评价计算方法得到表10。
表10 教学效果整体满意度情况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通识课程教学效果模糊综合值中最大的为 0.365 4,对应的级别为基本满意,说明学生对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教学效果质量认同,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为了探究影响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原因,清晰呈现指标变化情况,据上述表格数据绘图并进行成因分析。
图3、4表明,质量监控评价应重点监测课程设计的质量,包括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等。合理的教学指南、科学的课时安排、经典的内容、精湛的应用操作案例、超高的教学风格、独特的教学模式,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快速融入课堂与兴趣产生共鸣的有效途径。
图3 教学效果评价一级指标权重比
图4 教学效果评价质量监控指标权重比
教师教学同样重要,上述有效途径的实施需要基于教师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舒畅愉悦的情绪、深厚的底蕴、较强的专业水平、广阔的知识结构等综合条件下得以保障。
图5说明,教学评价中学生的评价相当重要,其权值占一半以上,其次是同行评价和成绩考试。对于教师教学水平学生是最直接的体验者,学生评价度高说明此教师教学风格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口味,这是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而同行教师的评价是从专业的角度去客观对标评价此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深度,授课的功底等。
图5 教学效果教学评价指标权重比
图6表明,课堂教学实施主体对象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促进课堂效果质量提升。其次,教师即使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但如果教学实施不到位,传授知识有欠缺,课堂效果也未必乐观。因此,严格有效的教学实施,是促进课堂效果提升的必要条件。而有效的教学实施取决于教师课前充分的教学准备。
图6 教学效果评价教师教学指标权重比
由图7可知,清晰直观高质量的教学任务与目标是上好整堂课的基石,是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等一切的构建指南。除此之外,图6也表明学生个体能动性是能否高效上好一堂课及一门课的关键。
图7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效果评价课程设计、教学环境与课堂管理指标权重比
由实证案例分析可知,要提升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第一是完善质量监控举措——除了巡查教师到岗纪律和教学准备情况,教学督导还应时时抽查课程教学计划大纲、授课内容和课时安排等情况,组织教研室开展课程教学大纲,培养方案等精确到章节任务、目标、应用、课时安排、学生属性研讨与优化;第二是转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由过去单一评价模式转为学生评价为主、同行评价与成绩为辅的综合评价模式;第三是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良好的设施环境,为保证教师良好的情绪状态提供保障;第四是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以此来熏陶学生的思想认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搭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