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脉针灸配合薯蓣丸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2024-01-17 14:37陈新勇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广东茂名525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薯蓣脉象后遗症

陈新勇(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广东 茂名 525000)

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是一种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而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引发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1]。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口眼㖞斜、语言不利、突然昏倒等。而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急性期后,患者在脑神经功能方面遗留下的障碍,如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肢体活动受限、口眼㖞斜等。古代中国医书《黄帝内经》中首次记载了类似中风的病症,而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则首次提出了“中风”这个病名[2]。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医对中风的病因、机制和治疗方法有不同的理解。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主要涉及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风、火、痰、瘀等因素。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症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3]。其中,切脉针灸是一种结合了切脉辨证和针灸治疗的方法,由俞云教授提出。在切脉针灸中,医生通过察觉患者的脉象(如寸口脉、颈部人迎、足上太溪、趺阳脉)来辨别病情。根据脉象的变化,医生选择相应的穴位和针刺方式,以达到治疗的目的[4]。切脉针灸具有个体化治疗的优势,能够根据患者的脉象和病情进行精准的针刺,提高肢体肌力,促进功能恢复,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中风后遗症一直是国际医学界康复治疗的难题,而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的综合应用,尤其是切脉针灸这种结合切脉辨证和针灸治疗的方法,为改善中风后遗症提供了希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8月我院康复推拿一科及脑病科住院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33-80岁,平均(50.06±6.61)岁;观察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5-76岁,平均(50.52±6.3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脑部影像学检查(CT或MRI)和中医检查均被确诊为中风;②存在明显的中风后遗症,如肢体瘫痪、语言障碍、认知功能受损等;③患者同意参与研究或治疗,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心脏病、癌症或晚期肾衰竭;②对参与研究或治疗所需的药物或治疗方法有过敏反应或不耐受性;③存在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如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切脉针灸,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进行患者评估,包括症状、病史、既往疾病等信息的采集。特别关注中风后遗症的症状,如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包括寸口脉、颈部人迎、足上太溪、趺阳脉等脉搏,以此来获取脉象信息,了解患者的体质、病情和阴阳平衡状态。根据脉象诊断和临床症状,进行中风后遗症的辨证施治。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辨证施治包括调理阴阳平衡、调整气血循环、祛风疏通、化痰瘀血等治疗方法。根据辨证施治的结果,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主要选取的穴位包括百会、四神聪、颞三针、枕三针、脑三针、定神三针、头窍阴、外金津玉液、手三里、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和太冲。对于肝阳上亢患者,会选择一些配穴,如间穴和太溪穴。对于有痰热内扰情况的患者,会选择丰隆穴和内庭穴作为配穴。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会选择手三里穴和脾俞穴作为配穴。针刺使用细针,消毒后,根据临床辨证,采用不同的针具和手法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持续40分钟,每周进行2-3次。治疗开始后,首先进行脉诊,主要检查寸口脉,并结合颈部人迎、足上太溪和趺阳脉。观察各脉象的大小、浮沉、频率和节律等特征,以辅助诊断八纲、经络、气血和脏腑的情况,同时了解体内阴阳平衡和脏腑经络的虚实情况,以指导针灸穴位的选择、针具类型的使用以及施术的方式(补或泻)。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脉象,以评估治疗效果。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不良反应,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疗程: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由我院康复科针灸医师执行治疗。

观察组:采用切脉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切脉针灸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增加中药治疗,具体如下:①方药:薯蓣丸加减:薯蓣30g、当归10g、桂枝8g、麻黄5g、神曲15g、干地黄20g、鸡内金15g、甘草6g、党参20g、川芎10g、芍药20g、白术15g、杏仁9g、茯苓20g、干姜8g、黄芪30g、防风15g、大枣15g。②煎服法:每天一副,用水熬好后,早晚各一次温服。③疗程:一疗程以10日计,2个疗程后结束治疗,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一天。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3.1 日常生活能力 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该量表共计9项,包括进食、洗澡、理发/梳头发、如厕、穿衣、控制排泄、控制排便、移动、行走,总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独立。通常分数在0-20分之间被认为是极度依赖,21-60分是中度依赖,61-90分是轻度依赖,91-99分是轻度独立,100分是完全独立。

1.3.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该量表共计11项,包括意识状态、眼部运动、面部运动、上肢运动、下肢运动、肢体共济失调、感觉、言语、失语、失认、偏瘫,总分范围为0-42分,分数越高表示中风严重程度越高。

1.3.3 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评估按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的中风后遗症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通过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得分百分比折算来判断,具体标准如下:基本恢复:≥81%;显著进步:56%-80%;进步:36%-55%;稍进步:11%-35%,无变化:<11%。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包。等级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数据服从正态分布者采用参数检验中的t检验,不服从者采用非参数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显著提升,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Barthel评分更高,NIHSS评分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NIHSS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NIHSS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4.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西医在中风急性期的诊治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但由于中风发病部位在脑部,很容易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而西医在中风后遗症的诊治中并没有较好的方法,因此,近代中医对中风后遗症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治疗方式日趋丰富,近年来研究多以中药口服治疗及针灸治疗为主[5]。薯蓣丸是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虚劳病篇中的一条方子,原文曰: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其由薯蓣、当归、桂枝、神曲、干地黄、豆黄卷、甘草、人参、川芎、芍药、白术、麦冬、杏仁、柴胡、桔梗、茯苓、阿胶、干姜、白蔹、防风、大枣组成。方子在大补气血的基础上加豆黄卷、柴胡、白蔹、防风等以祛风邪。在中医理论中,薯蓣有健脾开胃、益气补血的作用,可以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提升机体的营养吸收能力,从而为康复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薯蓣丸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机体的康复能力。李姣[6]等人通过分析加减薯蓣丸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结果证明加减薯蓣丸结合针刺可有效治疗中风失语症。

切脉针灸强调下针前必须先辨证、辨经、辨气血,通过对比针灸前、中、后人迎、寸口、趺阳脉象变化,了解机体阴阳之盛衰及脏腑经络之虚实,从而指导针灸取穴、补泻,它是一种把切脉辨证和针灸治疗相结合的临床诊疗方法,切脉更能克服针灸的盲目性,很好地解决针灸疲劳现象,从而达到次次有效的目的,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中医认为中风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使风、火、痰、瘀痹阻脑脉或血溢脑脉之外,属本虚标实。同时也有研究[7-8]发现,切脉针灸可以通过刺激腧穴来调整体内的气血流动,改善气血不通的状况。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切脉针灸有助于恢复受损神经的功能,促进受损区域的神经再生,从而改善肢体功能和言语能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切脉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相比单独采用切脉针灸治疗,其在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同时还提升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临床疗效,这与中医“治未病”的观念有关。通过针灸联合薯蓣丸加减口服治疗,能够更好地扶持患者正气,并把体内的风、火、痰、瘀等邪气清除,减少患者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针药并用疗效更确切[9-10]。

综上所述,切脉针灸结合薯蓣丸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薯蓣脉象后遗症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春天的“后遗症”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薯蓣皂苷及两种衍生固定相的制备、表征及性能评价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HPLC测定不同产地粉萆薢中原薯蓣皂苷和薯蓣皂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