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心学”实践进路

2024-01-17 20:54冯游游
东岳论丛 2023年9期

冯游游

(1.贵州大学 哲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医科大学 医学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自我革命的历史,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自我革命将共产党人的党性教育、政治觉悟、理想信念、道德素质、服务宗旨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在探索和回答时代之问中引领社会革命不断走向深入,发展了具有丰富且深刻内涵的共产党人“心学”。“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2)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9期。目前,学术界对自我革命与共产党人“心学”及其引申出的诸多话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如汤建龙认为“中国共产党‘心学’能够形成良好的党风,从而带动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3)汤建龙:《论中国共产党“心学”的内涵、理论特征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2期。。钟君指出,共产党人“心学”是共产党人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引领,也必将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凝心聚力”的巨大精神力量(4)钟君:《共产党人的“心学”:哲学阐释与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2期。。陈松友、张月晨强调,要通过理论学习坚定全党的理想信念,对党员的党性修养进行“补钙”“壮骨”,为党引领社会革命做思想上的准备(5)陈松友,张月晨:《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李效东、吴佳雯主张,夯实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思想基础,必须强化党的理论武装,贯彻理想信念教育,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培育(6)李效东,吴佳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致思理路》,《理论导刊》,2023年第5期。。

本文拟从共产党人“心学”维度阐明自我革命何以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在“心学”视角审视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区别与联系,立足“心学”探讨自我革命何以深入推进社会革命并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和回答,一方面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强大生命力,向全人类更好地讲述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共产党人“心学”伟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注入不竭动能。

一、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心学”透视

“在现代政党分类谱系中,中国共产党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是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7)唐皇凤:《使命型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与中国经验》,《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使命型政党属性是基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形成的,决定了党必须是行动主义导向的政党,推动完成使命任务实践便是使命型属性的最佳呈现,其中“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独特和重要的实践逻辑”(8)周建伟:《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特质和内在逻辑的彰显》,《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主要包括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而从“心学”角度透视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一方面要看到自我革命是如何完成对“使命型政党”的价值理解,即如何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融入“使命型政党”的塑造过程,以此体现自我革命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另一方面要看到社会革命是如何完成对“使命型政党”的实践追求,即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以此说明社会革命是在自我革命引领之下的一种实践自觉。

(一)自我革命涉及“使命型政党”的理解

“使命型政党”属性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内在规定性,确认了自我革命的具体对象,彰显出自我革命对“使命型政党”的“心学”理解。

一方面,“使命型政党”从党的性质出发表达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价值关系,强调自我革命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发挥共产党人的价值引领作用,实际上就是把最高的价值追求和终极价值目标融合于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中。”(9)韩庆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193页。这就意味着,“使命型政党”要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指导思想,确立关于党的性质的治国理政理念,建立与共产党人“心学”相适应的价值原则。党的性质是对自身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阐释与说明,“是中国共产党一切行为逻辑的发端和基础,深刻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这要求中国共产党在进行一切活动时都要自觉地从自己的性质出发”(10)王建国,杨海莺:《自我革命: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自觉存在状态》,《科学社会主义》,2022年第4期。。从自我革命的价值定位来看,党的性质要遵循“使命型政党”的价值原理并建构起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始终将党的各项事业汇聚到人民身上,将“两个先锋队”作为推进自我革命的价值原则,在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之间搭建和谐的价值关系。从自我革命的价值引领来看,党的性质要在根本上呈现共产党人的价值世界,在“使命型政党”塑造过程具体揭示中国共产党何以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这可以进一步规范共产党人对党的性质的理解,并将它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因此,党的性质是自我革命何以具有共产党人“心学”的核心,它指引着“使命型政党”的塑造过程,也锻造着共产党人的价值世界。

另一方面,“使命型政党”从党性教育出发对共产党人进行思想与信仰的塑造,强调自我革命是如何被内化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党性教育发挥着塑造共产党人心性、素质、信仰、作风的理性作用。从情感维度讲,党性教育映现着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鱼水之情”,立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共产党人进行党性锤炼;从教化维度讲,党性教育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使命担当,并通过党内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从制度维度讲,党性教育从共产党人的思想和信仰出发,着力构建一套确保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制度规则,“这是区分政党类型的试金石,也是政党理论创新的最高价值准则”(11)唐亚林:《使命型政党:从概念到理论范式的生成过程》,《开放时代》,2023年第1期。。因此,立足党性教育,自我革命就成为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与使命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自我革命彰显党性教育“心学”逻辑的内在必然,也是共产党人以“心学”不断塑造“使命型政党”的实践要求。

(二)社会革命涉及“使命型政党”的追求

“使命型政党”在社会革命中逐渐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逻辑的意识。立足“使命型政党”建设,人的主体性与目的性充实了人的价值,提升了人们对社会革命的意义理解,彰显着社会革命对“使命型政党”的“心学”追求。

一方面,“使命型政党”从目标指向出发对共产党人的主体性进行培塑,将社会革命视为反映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体现,表达了共产党人“心学”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86页。。全面深化改革反映了人们长远的利益和意愿,不仅将共产党人建设“使命型政党”的目标指向融入到社会共同体的长远利益之中,而且创造性地形成了共产党人关于如何进行社会革命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包含着共产党人对“使命型政党”如何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理解。社会革命作为共产党人“心学”的实践展开,它需要共产党人作为价值主体进一步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与方向,指出“使命型政党”建设的价值方向与目标定位。共产党人的主体性具有十分明确的目标性价值,这是由“使命型政党”性质决定的,它使共产党人自觉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前沿,瞄准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各领域,“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33页,第13页。。因此,从社会革命的“心学”追求来看,“使命型政党”既包含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也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社会革命的重要范畴予以理解,使共产党人的“自为价值”和“为他价值”得到内在统一和双向发展,不断勃发“使命型政党”的价值自觉。

另一方面,“使命型政党”立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对共产党人的必然追求进行定位,将社会革命纳入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历史进程,彰显了共产党人“心学”的人本价值。共产党人着眼于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在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发展格局上不断塑造和体现“使命型政党”的内在特质,在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充分融入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进程之中。社会革命对共产党人而言,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也是“使命型政党”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的体现。社会革命清晰表达了对“使命型政党”的理解,要求共产党人在大历史观视野彰显“人的因素”的作用,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对“使命型政党”作出科学阐释,更好地服务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来看,共产党人的必然追求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是一致的,都体现着她领导全体人民迈向一个更好的美好生活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期望。在这一语境,社会革命与“使命型政党”处于同一逻辑框架,它们共同关涉的是全体人民如何朝着中国共产党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因此,随着社会革命的不断推进,“使命型政党”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定位则愈发明确,而这也恰好体现了共产党人“心学”的时代内涵与历史使命。

(三)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在“使命型政党”塑造过程实现有机统一

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作为“使命型政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生动表达,是中国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价值指向。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它们统一于“使命型政党”的塑造过程,同时又以“使命型政党”的历史任务为行动指南,体现了共产党人“心学”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一方面,“使命型政党”的性质规定了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33页,第13页。。这种规定性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归根到底要将“使命型政党”作为自我革命的建设目标,在深刻回答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的基础上,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共产党人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范畴。自我革命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与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结合起来,为修好共产党人“心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依据。自我革命关注的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世界何以对其他社会成员发挥作用,尤其是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何以在社会层面发挥积极的正向作用,这是自我革命能否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与支持的关键因素。从社会革命的视角看,自我革命是锤炼共产党人“心学”的内在动力,是站在公权力面前的共产党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要基于共产党人的现实规定性,明确社会革命的现实要义,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引领全体人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满足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为此,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内在统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使命型政党”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两个实践面向,不仅要使共产党人在自我革命的历史逻辑中获得正确的思想指引,从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目标出发理解自我革命的深刻内涵,而且要特别强调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党性修养与党性教育过程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体现了“使命型政党”的国家力量,具有建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意义。“‘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共产党人有没有利益?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共产党人和一般意义上的人有何区别。党性修养、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决定着共产党人的信仰世界和价值取向,也决定了共产党人对自身的要求要高于普通人。如果矢口否认共产党人的利益,不仅不符合唯物史观,而且也无限抬高了对共产党人的身份要求。具体而言,共产党人的利益同全体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共产党人所代表的、创造的利益就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这既是共产党人始终做好“两个先锋队”的基本要求,也是她作为领导和主体力量进行“使命型政党”建设的重要依据。对“使命型政党”而言,自我革命更加根本,其实践性是共产党人能否守好、守牢、守稳自身利益的关键,并在根本上决定了它能否引领社会革命走向深入。换言之,自我革命作为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最深刻、最全面、最进步的党的建设伟大方略,不仅应当成为“使命型政党”建设的普遍真理,而且应当成为社会革命的普遍价值。因此,以共产党人利益为核心的“使命型政党”建设,将重塑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功能力量,进一步凸显共产党人在引领思想进步、凝聚社会人心、培塑精神世界、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和意义。

二、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心学”逻辑

从“心学”维度看,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具有相一致的客观性,即自我革命受到社会革命的外在驱动,是全体社会成员科学认知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内化过程,也是全体社会成员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自我革命推向深入的动力构成的表现。

(一)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彰显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

以价值选择为始点,从“心学”维度阐发社会革命之于自我革命的功能目的,需要我们从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去深入思考自我革命何以内含社会革命“心学”逻辑的问题。

一方面,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内在规定了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这不仅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观念形式,而且通过共产党人的实际行动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社会性意义。从价值选择的内容来看,无论是通过武装革命推翻“三座大山”,还是“以苏为鉴”发展生产力,抑或是在改革开放中寻找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动力因素,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价值选择。在一般意义上,观念上的价值选择并不具备实践效能,而共产党人一旦将价值选择作为推动自我革命的重要抓手,它就在实践层面具体展现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创造性活动,共产党人在价值选择过程也不断建构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蓝图。从价值选择的方式来看,共产党人作为“两个先锋队”的代表,必然要在实际生活中将党性教育、党性修养表现为自身的内在规定,将党的建设的实践要求建立在共产党人发挥先进性、纯洁性的行动基础之上。从这一层面来讲,价值选择方式的展现过程既是共产党人锤炼党性的过程,也是共产党人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因此,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融入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认知系统,它作为“两个先锋队”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不断变革自己、变革世界,并具体指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过程,在社会性意义上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思想引导和价值关切。

另一方面,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自我革命提供了内在根据,向全体社会成员展示了自我革命的可理解性,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具体表现共产党人的价值世界。从自我革命到社会革命,关于对共产党人价值世界的追问便转向了全体社会成员所依存的现实空间。从自我革命的可理解性来看,当人们开始追问共产党人的价值世界时,实际上就表达着全体社会成员期望看到一个“什么状态”的共产党人,或者共产党人应当以“什么姿态”带领全体社会成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共产党人的价值世界来看,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共产党人向内的心性涵养、信仰塑造、德性修养为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将共产党人的价值世界展现为党性、人性、德性三者相统一的精神境界,这在自我革命的推进过程可以进一步赋予共产党人精神世界以深沉的价值内涵。共产党人的价值世界集合了当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实质,与其说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是其价值世界的优越性表现,不如说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对象化的实践过程赋予了共产党人以全面占有人的本质的能力与条件,这是共产党人的价值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合乎党性、人性、德性的具体表征。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源于他们的价值世界,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价值世界直接关系着具有什么样的价值选择。因此,从自我革命的社会效能来看,共产党人的价值世界与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世界是同一的,这就要求自我革命要以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世界作为构建共产党人价值世界的现实形态,把全体社会成员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蓝图置在共产党人价值选择过程的重要地位。

(二)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标示共产党人的价值定位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它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作为历史前提,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性活动中得到自由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活动中认识真理、坚持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以文明的方式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方面,“五位一体”是共产党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都打

上了共产党人倡导的新发展理念的印记,凸显了意义价值与现实物质活动之间的关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涵盖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基础的各个方面,规定了共产党人何以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的价值向度。对共产党人而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唯物史观视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针对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措施。“我国改革和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践行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16)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503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共产党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能力和决心,其意义不仅在于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重要启迪,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理想信念、道德素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另一方面,“五位一体”是共产党人把改革视为一场“革命”的深刻体现,不仅说明了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而且赋予全体社会成员以存在的目的,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中尽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明成果。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理念、发展势头、发展成果始终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关注,从20世纪50年代的“以苏为鉴”到70年代后期的“走自己的路”,这既是发展方式的改变,也是发展理念的转变,直接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富起来”逐步走向“强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质量始终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整合了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理念,以更高的站位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逻辑,在新发展理念中注重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勃发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魅力,“实现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深化的历史性转变”(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33页。。作为一场改革性质的“革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价值定位层面预设了两个价值世界:一个是共产党人的价值世界,即共产党人如何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时代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这实际上是对共产党人“心学”的实践要求;另一个则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世界,即人们如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充分享有改革发展果实,这实则是在改革实践中进一步明证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三)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展现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共产党人集中力量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不断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使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发生的实践性变革中充分认知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

一方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涉及共产党人“为了什么”的追问,它以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作为把握当代中国实践性变革的前提,在知其所以然层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目的性品格。共产党人具有什么样的价值目标,关键要看中国共产党进行什么样的治国理政。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承载着几代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凝聚着中华民族亿万人民的期盼和夙愿,展开为一个化理想为现实的奋斗过程。如果说理想代表着全体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那么现实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对现实存在形态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性变革。“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13页。因此,唯有体现共产党人肩负的使命性规定,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才能在当代中国实践性变革中彰显其“心学”价值。中国共产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与人民群众的意义关切总是相互关联的。当人民群众思考何为美好生活时,他所关切的就是美好生活本身的存在意义,即生活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赋予人民群众以美好的期盼、美好的体验,以及美好的获得。而与共产党人价值目标相联系的,则是需要通过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将美好生活理念融入到当代中国的实践性变革之中,并体现为共产党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本质规定,它同时也在党性教育、党性修养、思想观念、实践行为方面使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得以外在展现。

另一方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体现,在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展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现实力量,表现为共产党人理解自身观念世界、变革现实世界的功能性价值。以美好生活为实践指向,共产党人在知、行过程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既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智慧与韬略,也将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展开在党内凝聚力、民众向心力、社会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之中。作为彰显制度优势的内在条件,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以共产党人价值目标为目的,体现了初心使命与伟大变革的内在统一。这种统一表明,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既是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具体化的促进力量,也是使人民群众客观、正确、全面认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价值优势的关键。相对于此,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目的,其合理性则表现为共产党人采取何种有效方式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而确保人民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的充分实现。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彰显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这一逻辑思维作用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过程。无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内容指向,还是共产党人凝心聚力不断开创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动局面,都展示了共产党人价值目标的“心学”力量。此种力量作为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内在规定,不仅内含了党性的规定,而且以人民性为存在方式不断融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过程。

三、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心学”实践路径

“心学”在使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政治觉悟、理想信念、道德素质走向升华的同时,也使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过程展示其现实力量,它体现在“公心”层面的价值蕴涵、“诚心”层面的实践智慧和“戒心”层面的制度效能,三者始终与共产党人“心学”并融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

(一)立足“公心”深化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价值蕴涵

所谓“公心”,就是指共产党人心怀的公正、公平之心。“公心”指向共产党人的心性和习行,它通过强化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而付诸实践来完成。从“公心”的现实作用来看,它彰显共产党人的内心世界,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向全体社会成员敞开,并在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过程逐渐确立它的价值结构。

首先,立足“公心”赋予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以理性的、自觉的品格。在自我革命过程,“公心”内在要求共产党人要为全体社会成员谋利益、谋福祉,这就意味着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过程具有了行事、做事的权利。就“公心”而言,只有当权力姓“公”、为“公”,自我革命的过程与结果才是始终围绕全体社会成员而进行的,如此才能将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价值结构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因此,从价值内容而言,共产党人要将“公心”作为衡量与评价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过程标准,用公正、公平之心选择行事、做事,用公正、公平之心审视和行使党员权利,使自我革命在引领社会革命过程形成助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深层动力,在价值意义层面赋予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以正当性。从价值呈现而言,共产党人要将“公心”作为追求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要求,并基于党性修养对共产党人的“公心”进行有实质性的内涵阐释,为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提供必要的逻辑蕴涵。

其次,立足“公心”使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获得相应的价值形式。价值形式是对价值蕴涵与内容的体现,没有形式的彰显,价值的核心内容也无法向人们敞开。在“公心”视域,共产党人要在党性修养、党性教育的“心学”实践中将自我革命融入到社会革命之中。从价值形式的要求而言,要使“公心”成为约束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条件,这一方面可以为共产党人的社会行为提出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可以以外在的形式赋予共产党人行为以价值理性,凸显其先进性和纯洁性。从价值形式的方式而言,要使“公心”合乎理性,使它在广义范围为共产党人提供化解价值冲突的方法,使共产党人的思想与行为始终体现先进性与纯洁性。从价值形式的实现而言,要使“公心”与自然法则、社会规则相关联,尽可能地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拓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最大程度扩宽自我革命对社会革命的引领范围,使“公心”始终聚焦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现实存在,以此彰显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普遍性与实践性。

最后,立足“公心”强化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价值追求。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同自我革命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与契合性,它们指向共产党人“为了什么”的问题。在“公心”的选择层面,“为了什么”就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目的相联系。此种联系,一方面回答了“公心”的价值主张,即共产党人如何在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过程中始终秉持公正、公平之心,且将“公心”始终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另一方面回应了“公心”的依据规则,也就是共产党人在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过程中究竟以“什么”为内容来修炼自身的党性修养,如何基于共产党人权利来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在“公心”的观念层面,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以共产党人的身份认同为前提,即共产党如何将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在优势呈现出来,这就在观念层面需要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与使命,以“公心”将自身对自我革命的观念理解内嵌于社会革命之中,基于共产党人身份认同达成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价值追求。

(二)立足“诚心”构筑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智慧

所谓“诚心”,就是指共产党人心怀的赤诚、至诚之心。“诚心”指向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过程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个体的共产党人对待党组织的态度。“诚心”关乎的是共产党人所生活的自然之域,它要在相关对象的社会存在中具体呈现共产党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体现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智慧,并由此建构共产党人“诚心”的生活世界。

首先,立足“诚心”使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过程合乎理性。共产党人的“诚心”不仅是形式的彰显,更为重要的是共产党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什么样的态度履行好党组织交给的使命和任务。“诚心”首要关注的是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过程的行为状态,既要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作为“诚心”的行动目标,也要以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目标作为行为指向,在自我革命过程将共产党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层层展开。一方面,共产党人要通过“诚心”使全体社会成员看到自身行为的社会价值,以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为行动目标并展于其中。简而言之,就是以赤诚、至诚之心作为自我革命的引领方式,为社会革命营造“诚心”的生活氛围。另一方面,共产党人要以“诚心”审视中国共产党赋予自身的使命,以赤诚、至诚之心为起点规范自身行为,在塑造光辉的中国共产党形象过程不断夯实治国理政的实践基础。

其次,立足“诚心”使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过程合乎规范。规范意味着共产党人可以“做什么”和“如何做”,这在党性、政治、道德、文化、法律等方面对共产党人实际行为提出要求。“诚心”要立足党性修养对共产党人的实践品格提出目标,在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过程明确规定共产党人的行为,不仅使其合乎中国共产党章程要求,而且要体现共产党人行为的先进性与引领性。一方面,共产党人要通过“诚心”使党性修养、党内法规、道德律令内化为自身行为的规范条件,使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成为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实践智慧,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展示共产党人规范自身行为的意义。另一方面,共产党人要通过“诚心”使行为规范逐渐向行为习惯转化,以通过赤诚、至诚的党性追求,将外在的律令约束彻底内化为自身的生活习惯,避免主观、刻意或有意地遵循规范,这不仅体现了共产党人对规范的自觉追求与把握,而且将规范意识和行为内化为共产党人内在的心理定势,使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走向自觉的实践状态。

最后,立足“诚心”使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过程充满智慧。智慧包含着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以及现实的能力。就价值取向而言,“诚心”立足共产党人实际行动使之呈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价值蕴涵,并引申出对治国理政效能的评价。就现实的能力而言,“诚心”立足共产党人的实践变革,即共产党人是如何把握与改变现实世界的,在这一过程又体现了共产党人什么样的能力。因此,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过程,实际上就包含着共产党人说明自身世界与改变现实世界的交融关系,也关联着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实践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治理效能。一方面,共产党人要通过“诚心”深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通过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而转化、提升自身的思想观念,使自身对自我革命的认知提升至变革世界的过程,赋予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以实践智慧的品格。另一方面,共产党人要通过“诚心”具体落实治国理政的价值目标,在自我革命过程系统规定共产党人的实际行为,以治国理政效能为导向优化“诚心”作用于社会革命的实践方式,使“诚心”成为推动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智慧。

(三)立足“戒心”提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制度效能

所谓“戒心”,就是指共产党人心怀的廉洁、自律之心。“戒心”以权和利对共产党人的党性考验而指向“不能做什么”的问题,它以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作为约束共产党人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内在包含着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制度要求,在依规治党中确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原则。

首先,立足“戒心”使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过程贯穿党内法规理念。党内法规理念是共产党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紧箍咒”,是共产党人有效规避腐败风险的遵循法则。党内法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制度优势,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共产党人要通过“戒心”始终把党的政治优势始终放在首位,在自我革命过程用铁的纪律强化日常行为和工作,在思想情感、道德意识、思维方式方面合乎党内法规的标准与规范。另一方面,共产党人要通过“戒心”使党内法规理念在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过程得以创造性地运用,既要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又要将党内法规的刚性运用到自我革命的全过程,“要突出重点,重在管用有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10页。,使党内法规理念能够针对性地提升社会革命效能,最大限度减少思想滑坡、体制缺陷、制度漏洞给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带来的风险挑战。

其次,立足“戒心”使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过程贯穿党内法规要求。党内法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整体设计和行动框架,它对党的事业至关重要,对共产党人如何对待权力、如何使用权力给予了明确的说明和规范,直接关系到共产党人拒腐防变的能力和能否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一方面,共产党人要通过“戒心”使党内法规体系化、系统化、常态化,“坚持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要通过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促进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唤醒全党的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2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88页。,围绕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推进党内法规要求对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洗礼、物质世界的约束,使自我革命过程始终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共产党人要通过“戒心”扎牢自身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笼子,将党内法规要求内化为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的自觉行为,敢于、善于同腐败问题作斗争,使“两个革命”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达到具体的统一。

最后,立足“戒心”使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过程贯穿党内法规执行力。党内法规重在落实,要使全体社会成员领会到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行动,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党内政治生活的不断改善。这对于自我革命而言,既指明了它何以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在优势与条件,又为筑牢社会革命的实践基础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方面,共产党人要通过“戒心”强化党内法规的落地效力,始终围绕党内法规不断完善治国理政的制度框架,为自我革命营造全方位的制度氛围,确保党内法规内容具体化、党内法规方式科学化、党内法规目标明确化,形成覆盖面广泛的制度规范体系。另一方面,共产党人要通过“戒心”确保每项党内法规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通、管得了,不仅使共产党人“能做什么”与“不能做什么”在党内法规中得到明确规定,而且使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在党内法规中得到有效结合,解决党内法规在落地实施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应、不衔接、不匹配的问题,从而提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效能。

小 结

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过程,既是彰显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韬略的体现,也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付诸实践的彰显。“心学”视域下的自我革命,在党性、人性、德性方面涉及对共产党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理解,是共产党人对待世界的基本立场。“心学”从党性修养层面体现了共产党人何以团结带领全体人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动力。在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共产党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构成了“心学”的理解视域,并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形成“心学”逻辑,不仅构成了共产党人全面从严治党的“心学”前提,而且逐渐使之转化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动能。立足全面从严治党和依规治党,共产党人“心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智慧,内含着对政党本色的价值阐释,将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期望融入到共产党人“心学”的学思践悟过程,有力促进了自我革命对社会革命的有效引领。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共产党人“心学”肩负着时代的重任与使命,它既要将党的服务宗旨融入到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过程,也要将自我革命在更广的意义上成为党性修养的现实构成,不断推动社会革命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