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 凯,于 雯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2020 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 “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劳动锻炼要求”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包括 “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等” 。从陆续出台的政策文件可以看出,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职业院校应立足办学定位,发挥办学优势,紧跟时代步伐,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劳创融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劳创融合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推进劳创教育有机融合。
十九大报告提出, “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 。新时代劳动者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精湛的劳动技能,还必须具备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专业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及绝不服输、百折不回的创新创业精神。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塑造新时代劳动大军的时代精神,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创融合教育体系,以丰盈劳动者精神世界,彰显当代劳动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的精神风采,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创造性劳动要求劳动者科学运用创造性思维,将先进的生产工具、先进的科学知识、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今天,创造性劳动已然成为新时代劳动者的核心关键素养,直接决定未来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然而,创造性劳动能力只有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才能培养,创造性劳动品格只有在劳动教育中才能锻造。另外,从教育教学的规律来看,劳动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劳动教育在创新创业中发挥着思想引导、价值引领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高阶形式。因此,无论是从创造性劳动本身的特征,还是从教育教学规律的角度来看,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采用劳创融合教育是必由之路。
随着新一代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的到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程序性、重复性劳动逐渐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创造性劳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创造性劳动在未来工作中占有的比例将逐渐增大。新劳动形态对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他们不仅需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而且需要具备自主更新和获取知识、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开展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创造性劳动中创新是核心,以体力劳动为主要形式的劳动教育已经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创造性劳动,推进科学技术发展和自主创新技术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应以劳创融合为突破口,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提升劳动技能、锻造劳动品质的同时,充分依托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赛、路演、创业孵化平台,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第一课堂指用于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课程的教学,主要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企业见习、专业实习实训等。按照 “掌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劳动意识和创新意识——掌握劳动基本技能和创新思维方法,培养劳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掌握劳动专项技能和创新思维方法,理解劳动精神和创新精神” 的逻辑体系,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依托第一课堂进行有机融合。
一是基于通识课程模块的劳创融合教育。在通识课程模块中开设 “大学生劳动教育通识”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两门必修课,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夯实劳动的基础,通过劳动课程激发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实现劳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相互渗透。在分别梳理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与重构,以伟大创造者、优秀企业家的典型案例为劳创融合教育的主要载体,帮助学生理解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明白 “为什么要创新” “创新是劳动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共性特征” ,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创造的劳动观和正确的就业创业择业观。
二是基于专业技术课程模块的劳创融合教育。在专业课程模块中明确依托项目化、模块化等专业课程,开展劳创融合教育,采用 “确定项目任务、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 六步教学法,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和专业劳动技能培训,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来获取知识、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突破常规思维定式,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进行思考,通过独特的视角、深入的思考,研究发现和创造新事物,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升学生沟通交流、管理组织、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
三是基于专业实习实训课程模块的劳创融合教育。在专业实习实训模块明确依托专业实践类课程开展劳动融合教育,以典型产品加工、典型工艺编制、典型工程项目开发、典型活动策划等技术实践课程为载体,通过开展传统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方法的对比研究,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法、组合法,优化业务流程,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性思维方法的灵活应用,真正理解劳动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时代内涵。
第二课堂指校园文化建设和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主要包括校园环境美化、校园文化长廊建设、校园文化平台打造等。高校校园文化包含的元素是多样的,校园文化无时不在,集中体现高校师生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及行为艺术等,对于提升高校影响力、核心竞争力以及形成良好的校风、院风和班风具有重要的作用[2]。通过鼓励学生结合学校地理位置和区域特色,参与校园绿化整体设计和规划,结合专业特点和特色参与校园美化设计,结合校风、教风和学风参与园林绿化设计,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素质,提升学生创美能力,推进校园深厚人文底蕴的有力彰显;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劳动文化长廊打造,拓展劳动模范、典型人物、工匠文化、先进事迹等劳动文化宣传渠道,丰富校园文化宣传内涵;鼓励学生参与 “我身边优秀劳动者” “劳动最美丽” “劳动创造美” 等短视频拍摄活动,进一步弘扬劳创精神。
第三课堂指各级各类大赛和服务性劳动,其中服务性劳动主要包括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活动、创业孵化、西部计划等社会实践活动。按照 “开展各级各类大赛,营造浓厚创新氛围,提升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开展服务性实践,积累社会经验,践行劳动精神和创新精神” 的逻辑体系,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基于第三课堂进行有机融合。
一是基于各级各类大赛的劳创融合教育。通过创设良好的参赛激励和保障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借助思维导图工具,绘制思维导图,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借助数字工具,开展工艺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集成创新,培养数字信息获取、数字交流、数字内容创建、数字安全能力以及数字问题解决能力;及时总结包括小创意、小发明、小创造等在内的成果,符合条件的积极申报实用新型或者发明专利,并做好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大赛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以及敢于挑战、勇于拼搏的时代精神。
二是基于服务性劳动的劳创融合教育。紧扣时代主题和社会发展,依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医院等开展服务性劳动,促使学生将个人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结合,把个人劳动技能和创新创业运用到祖国需要的大地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公共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以校园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为抓手,依托学校教育资源,举办论坛、训练营、创客节等活动,吸引学生和优秀创业者、投资人、创业导师参与赛事活动[3],通过企业家的奋斗历程激发学生斗志。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跟踪产业科技发展前沿,了解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创业孵化基地的资源和政策,将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取得的创新创业成果向实用产品或技术转化,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界的无缝对接,助推产业集聚和发展,在创业实践中,践行创新、拼搏、进取、合作的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劳创融合” 课程体系构建要根据办学定位、专业优势和特色,从知识发展逻辑、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课程内容体系、教师知识结构、教学对象知识基础、教学资源、市场需求等多个维度进行总体设计,形成以第一课堂理解劳创精神、第二课堂弘扬劳创精神、第三课堂践行劳创精神为开发逻辑的 “劳创融合” 课程体系,系统传授劳动和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挖掘创新思维潜能,培养创造性劳动能力,继承和弘扬劳创精神,使大学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我国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