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大思政育人成效的路径探析
——评《特立精神研究与育人实践》

2024-01-15 07:58魏云豹
科技管理研究 2023年22期
关键词:大思教育家弘扬

书名:《特立精神研究与育人实践》作者:史建伟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82-9775-2出版时间:2021 年4 月定价:66 元

在第39 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勉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教育家精神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的使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提升大思政育人成效的关键保障。

基于此,大思政育人实践中需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材。由史建伟等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特立精神研究与育人实践》一书,通过系统梳理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总结提炼特立精神五个方面的时代内涵,揭示了特立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宝贵精神财富、中华传统美德集中体现、立德树人生动教材的重要时代价值,并呈现了特立精神在高校大思政育人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及其案例。该书对特立精神育人实践的研究,对当前高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大思政育人成效提供了有效参考,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特色,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育人实践中完成教师队伍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升育人质量和育人效果,《特立精神研究与育人实践》一书以北京理工大学弘扬特立精神为例进行了大思政育人实践的案例呈现,为弘扬教育家精神提供了路径参考。具体应做到以下三点。

其一,教育家精神融入全员育人。全员育人强调的是育人主体,这是三全育人体系的关键和重点,是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基础和前提。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大思政育人成效,应该做到高校全体教职工共同构建育人共同体,广泛动员一线专任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管理服务人员、教辅人员、后勤人员、优秀校友、校外优秀师资以及朋辈导师等一切育人力量,打造一支愿为敢为有为的全员育人队伍。首先,要把教育家精神与教师能力素养相结合,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既要抓好高校思政课队伍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有力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升育人成效;又要探索教育家精神与学校师德师风有关制度建设相结合,将教育家精神有机融入到学校教师招聘、培训、考核等关键环节,严把师德师风关,提升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

此外,还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胜任力,引导教师养成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通过深入研读优秀教育家的相关论著,认真学习教育楷模的优秀事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理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全方位提升,让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教室的不断进步,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实践中一点点提高。其次,要把教育家精神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构建高校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育人合力。高校要实现大思政育人,需要整合校内外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通过构建专任教师、思政工作者、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离退休教师、校外导师等不同人员组成的教师队伍体系,充分利用不同队伍之间的育人特色,切实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合力育人。专任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可以在专业教学中把弘扬教育家精神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相结合,发挥专业优势,提高育人效果;思政工作者在具体学生工作中与学生接触密切,在日常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各种活动中可以充分融入教育家精神,提升育人实效;校外导师在搭建实践平台、协调校外资源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是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环节,可以充分利用教育家精神,促使校外导师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育人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育人工作。通过充分发挥不同师资队伍之间的立德树人元素,构建各支队伍之间的系统机制,从而汇聚育人合力,有效提升育人成效。最后,弘扬教育家精神与朋辈导师建设相结合,选树优秀学子榜样,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带头作用。要对教育家精神和教育家对于青年的寄语和要求,选拔优秀学生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和朋辈育人作用。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选拔聘请优秀学生榜样作为低年级学生的朋辈导师,通过交流沙龙、学业辅导、各种活动等帮助低年级学生树立高远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发挥朋辈教育作用。通过上述举措,在高校形成思政课教师、其他校内外师资、朋辈导师之家的全员育人机制,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更好实现全员育人。

其二,教育家精神融入全过程育人。全过程育人强调的是育人的时间要素。高校全过程育人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和不同发展需求,解决好学生的阶段性问题,促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个阶段能够平稳健康发展。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大思政育人成效,就要充分抓好入学教育、各年级阶段、毕业前后等关键环节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家精神融入从招生到就业的各个不同环节。首先,要抓好入校环节关键期,注重第一印象效应。入校前后招生部门和院系是学生了解学校、了解大学的重要渠道,在招生环节就要充分发挥好教育家精神,以招生宣传为契机,把学校的校园文化、校风校训、校史校友故事等广泛宣传,渲染高校育人工作氛围,让学生提前感受校园文化,提高认同,为开启大学生活奠定思想基础;以录取通知书为载体,突出体现校园文化特色,通过新生寄语、学生手册等,做好入校前育人工作;在入学教育环节,结合教育家精神,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等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正向思想引领,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自觉成为具有高远理想、坚定信念,勤学笃行、踔厉奋发的时代新人。其次,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育人工作侧重点。对低年级学生应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为之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在价值塑造中,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团日活动等途径,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在知识养成中,通过课程学习、课外导学辅导以及各种学风建设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扎实知识基础,强化知识储备;在实践能力提升中,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对高年级学生应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未来专业和职业发展积蓄力量。最后,抓好毕业前后的关键节点,持续巩固教育家精神育人效果。

其三,教育家精神融入全方位育人。全方位育人强调育人的全面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的各种育人载体都能够起到育人作用,包括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从各个领域进行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育人的实效性。教育家精神融入全方位育人,需要把握好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区别与联系,在三个课堂的联动衔接中,实现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多个维度育人的合力,从而全面促进教育家精神的育人实效。首先,要把教育家精神融入第一课堂主阵地。高校育人的关键在于第一课堂。第一课堂是理论知识和思想认识强化的重要环节,是有效开展第二、第三课堂,保障立德树人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发挥第一课堂的重要作用,要把握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促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支持、同向同行且互为补充,共同为高校育人提供全方位服务。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政课程,不仅可以使主流文化入脑入心,打开文化育人的理论教学缺口,也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树立高远理想,坚定理想信念,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教育家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围绕育人目标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引领、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认识,也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课程育人合力。其次,要把教育家精神融入第二课堂大平台。第二课堂是对课程教学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其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学习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习空间覆盖校内校外,灵活多元,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好第二课堂的作用,要特别注重深入挖掘第二课堂的思政教育元素,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在实践中加强磨练,增长本领,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最后,要把教育家精神融入第三课堂云空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课外教学之后的第三课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利用好第三课堂,就要把教育家精神融入网络育人平台建设,丰富网络育人方法,增强网络育人话语权,发挥网络育人的长效性,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把互联网发展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磨炼增强本领,争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人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大思教育家弘扬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弘扬爱国精神
教育家与儿童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教育家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