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 梅玉峰 熊钻 王亚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肝炎病毒导致, 以肝功能损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与血液制品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蚊虫叮咬传播等, 主要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局统计数据显示, 2020 年1~8 月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总例数约为913382 例, 死亡例数为417 例, 其中以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1]。多数乙型肝炎相关肝癌患者早期无较明显的症状, 起病较为隐匿, 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 患者可见腹胀、食欲减退、尿黄、肝区不适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肝硬化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而言, 早发现、早诊断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强化疗效的关键[2]。随着近些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及对病毒性肝炎研究的深入, 关于该疾病的诊断体系逐渐完善, 血常规、生化检验的相关指标开始广泛应用于上述疾病的诊断中并取得了较理想的诊断效果。鉴于此, 本次研究分别筛选出60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与60 例健康者, 对比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的诊断差异,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1 月~2022 年1 月在本院治疗的60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实验组, 另选取60 例同期接受门诊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男36 例, 女24 例;年龄最小28 岁, 最大72 岁,平均年龄(45.78±9.04)岁。对照组男32 例, 女28 例;年龄最小30 岁, 最大75 岁, 平均年龄(46.07±9.0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实验组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健康管理专家共识(2021 年)》[3]中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所有纳入研究者均对研究知情并签订同意书;③临床资料完整度较高。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者;②合并血液疾病者;③近期服用过影响肝功能类药物者。
1.2 方法 样本采集:所有受检者均在检查当天早晨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 采集剂量为10 ml, 检验人员对所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度3000 r/min;离心时间10 min), 离心处理完后检验人员将分离出的血清标本置入试管待测。每次根据定值参比血清作为质量控制, 具体操作均按临床标准进行, 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
检测仪器为贝克曼AU68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迈瑞BC-5180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检测指标包括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例)和生化检验(ALT、TBIL、白蛋白)。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血常规指标, 包括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例。②对比两组生化检验指标, 包括ALT、TBIL、白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常规指标对比 实验组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 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常规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血常规指标对比( ±s)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中性粒细胞比例(%) 白细胞计数(×109/L) 血小板计数(×109/L) 淋巴细胞比例(%)对照组 60 68.41±7.05 7.42±0.85 165.42±17.35 30.28±3.17实验组 60 63.12±6.59a 5.69±0.67a 106.34±11.23a 39.45±4.06a t 4.246 12.381 22.143 13.790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生化检验指标对比 实验组ALT、TBIL 水平高于对照组, 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化检验指标对比( ±s)
表2 两组生化检验指标对比( ±s)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ALT(U/L) TBIL(μmol/L) 白蛋白(g/L)对照组 60 27.52±3.02 14.35±1.87 47.86±5.02实验组 60 113.45±12.46a 24.55±3.71a 40.02±4.15a t 51.917 19.017 9.324 P 0.000 0.000 0.000
病毒性肝炎是肝病科、感染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其感染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等, 该疾病感染至发病有较长一段潜伏期, 一般为4 周~6 个月, 大多数患者在潜伏期无明显感染症状,多在健康体检中发现, 患乙型肝炎后机体主要表现为乏力、畏食等, 若未得到及时处理会造成患者肝功能进一步损伤, 从而威胁到患者生命。病毒性肝炎也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约80%肝癌患者为乙型肝炎相关肝癌, 故早期诊断意义重大[4]。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应用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检查,原因在于血液在全身流动, 与身体各种组织、细胞息息相关, 因此血常规检查够反映身体许多方面的信息[5]。刘爽等[6]在《血常规检查在丙肝相关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探讨》中明确指出血常规检查在丙肝相关肝脏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 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血常规相关指标在病毒性肝炎与未患病毒性肝炎者中存在巨大差异,原因分析如下:中性粒细胞是血液循环系统中最丰富的一种白细胞, 其主要功能是吞噬病原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 当人体被甲型、乙型、丙型、丁型等肝炎病毒侵袭后, 中性粒细胞会首先达到炎症位置, 然后通过吞噬作用, 脱颗粒作用和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物消除病原性微生物, 但中性粒细胞过度消耗, 无法完成对肝炎病毒的杀灭, 即会形成病毒性肝炎, 故病毒性肝炎患者往往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7]。白细胞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免疫系统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多显示白细胞计数降低, 原因在于:①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炎病毒的DNA数值较高, 病毒复制效率较高, 抑制骨髓造血, 进而导致白细胞计数降低;②病毒性肝炎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导致患者出现脾大、脾功能亢进, 进而导致白细胞计数降低;③由于肝炎病毒的作用, 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伤, 肝脏合成出现问题, 最终引起白细胞减少[8]。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计数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病毒性肝炎会导致门脉高压引起压力逆向传导, 导致脾脏内潴留的血细胞增多, 脾内巨噬细胞吞噬血细胞作用增强, 导致血小板被过度吞噬引起血小板减少。近年研究显示,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在体外可直接抑制人骨髓祖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故肝炎病毒直接的骨髓抑制作用也是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最后血小板减少可直接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进而加重病毒性肝炎[9]。病毒性肝炎患者淋巴细胞往往处于升高状态, 当机体感染时, 淋巴细胞参与抗病原体反应会激活变成活化的淋巴细胞, 由此可见, 血常规检查在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ALT、TBIL 高于对照组, 白蛋白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提示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炎与未患病毒性肝炎者中存在巨大差异, 原因分析如下:ALT是一种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相关的酶, 起加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转化的作用, 它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肌肉、骨骼中, 以肝脏细胞的细胞浆中最多, 当机体患有病毒性肝炎时, 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临床研究显示, 每1%肝细胞损伤时, ALT 则增高1 倍[11]。血清TBIL 是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的总和, 其中前者指不与葡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 后者则难溶于水, 不能通过肾随尿排出, 在正常的情况下, 肝脏会对胆红素进行加工处理, 然后再通过胆道排出体外;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包括肝细胞对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3 个过程, 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发生障碍, 均可引起胆红素升高[12]。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 主要作用是维持血浆中的胶体渗透压, 肝脏是合成蛋白的主要场所,而白蛋白的合成几乎全由肝脏合成, 24 h 的合成量为10~12 g, 病毒性肝炎则会导致肝脏、蛋白补偿机能受损, 引起白蛋白偏低, 由此可见, 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中同样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血常规和生化检验相关指标可辅助诊断病毒性肝炎, 建议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