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 娟 王金良 王金霞
202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同时启动新一轮教材编写。课标强调学科育人,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基于素养导向编写教材”是基础教育界面临的新问题,而新课标中还提到“健康教育、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内容编写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内容编写教师用书”,这也是近20年来首次编写小学“学生用教科书”,备受一线教师的关注和期待。
教材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是连接师生活动的纽带,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教材建设面临着全球化、教育大众化以及信息化的挑战,教材建设要在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1],但我国对体育与健康教材的理论研究较少,尚未形成体系化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因此借鉴和参考发达国家的教材建设经验,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是解决当下教材建设问题的方法之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在教材编写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2017年,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小学体育学习指导要领》[以下简称《指导要领》],将“资质与能力”(核心素养)三要素,即“知识·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人间性”作为课程支柱,明确了课程与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系(图1),并基于此展开体育和保健教科书的编写[2]。本文主要针对日本新版小学体育和保健教科书进行分析,为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编写提供参考与借鉴。
图1 日本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中的“核心素养”
进入2 1 世纪以来,日本面临着少子化、高龄化等社会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得知识的方式、就业环境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了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下一代,日本在2017版《指导要领》中,再一次强调了“新时代背景下的生存能力”,期望学生能够具备积极应对复杂现实挑战的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信息的能力等。进一步强化了学科课程与跨学科课程,强调学科视角和思想方法的建构以及教学内容的纵向贯通设计,提出了主体性、互动式、深度学习,加强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如ICT环境教学、电子教材等)[2]。
另外,还提出“面向社会的教育课程”理念,注重课程改革与社会的协同发展,强调学校、社区、家庭、地方要达成共识,共同承担起学生发展的责任,重视学校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双向合作(图2)[3]。
图2 日本小学学习指导要领的基本思想和实施策略
《指导要领》中指出,“小、初、高教学目标要体现一致性,坚持身心一元化,重视培养保持增进健康、实现丰富体育生活的必备资质和能力,通过发现运动和健康问题,借助自主的、合作的学习活动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培养知识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以及持续学习能力和人间性”[2]。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个人运动和健康问题的解决,强调积极、自主的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等方式,重视学习过程质量的提升。在学习内容方面,依据学生发展阶段特点进行贯通设计,重视所学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帮助学生形成丰富、健康的体育生活。
表1 日本小学保健与体育教科书目录
日本教科书编写采用“一标多本”的方式,各出版社编写的教材必须通过文部科学省的审查后,才能被各地方教委选用。文部科学省会定期公布教科书审定目录、相关出版社以及教科书的名单,召开教科书展示会等活动,供各地方教委选择。
日本小学体育教科书中,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分别进行编写,只有保健知识部分是需要通过文部科学省审定,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科书”,体育技能多作为“副读本”存在,两者均有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小学保健教科书共两册,3~4年级一册,5~6年级一册,体育技能读本共六册,每年级一册。
本文以大日本图书出版的《有趣的保健(5~6年级)》(审定版教科书)和《有趣的体育(5年级)》(学生用书)为例,围绕编写理念、框架、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两本书的编写均以日本基本教育法为基础,以体育学科《指导要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为目标,关注知识技能的习得、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的培养,强调自主发现问题,并通过情境体验、信息收集、相互讨论等方式深度参与学习。教科书的设计既凸显素养发展,又强调“学生容易学、教师容易教”。
从表2可以看出,5~6年级保健教学内容共三个章节,“心理健康”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身体与心理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发现心理健康问题、运用恰当方式应对焦虑和烦恼,实现身心一体协调发展。“伤害预防”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伤害发生的原因,掌握不同情境下预防和避免危险的方法。“疾病预防”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知道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主动了解、参与所住地区内的健康相关活动。
表2 导学部分中提示的学习方法策略
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的主要内容,日本小学体育技能学习与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值得关注的是在体育学生用书中有“新体力测试”(类似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运动损伤预防”,不仅有测试方法和标准介绍,还提供了体力自测表,便于学生记录自己的测试成绩。
1.保健教科书特点
(1)设置教材导学,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提供支持
教材开篇设置了“导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整本书中出现的图标含义(如资料、记录、跨学科、家庭活动、社区活动、网络资源等)、人物角色(如校医、保健室老师、猩猩老师、心理辅导员等)、学习方法策略,以及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对教材有全面的了解。
从表2中可以看出,日本教科书很关注对学习方法和路径的指导,学生在上课前就能够了解活动流程,甚至可以提前进行预习,学习就不再是单纯“跟着老师走”,使自主学和合作学习更加有目的性和实效性。
(2)创设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情境
教材使用大量插图创设学习情境,内容和案例均紧密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以“伤害预防”为例,章节开篇提供了一张场景图,便于教师导入学习内容——让学生寻找不同角色在图中的位置,说一说图中可能会发生伤害事故的场景。具体学习内容则包括伤害发生的原因、交通事故防范、生活中伤害预防、犯罪行为防范、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以及轻度损伤应急处理等六个方面。
教科书中还加入了奥运会·残奥会教育、防灾教育、防癌教育、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运用、英语教育、国际理解、LGBT人权等内容,可以说体现了“与时俱进”,为学生多角度了解健康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素材。
(3)重视跨学科、跨学段知识的构建,强调多学科协同育人
教科书不仅关注学科内部的知识关联,还重视学科间的知识迁移,例如“生活方式与健康”一章中,关联了六年级理科教学中的血管血液知识。在“传染病预防”内容中,提供了与初中保健内容相关的阅读资料。除此之外,还强调社会健康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为学生呈现“大健康”概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解决健康问题。
(4)重视数据使用,用便于学生阅读的图表、图示方式呈现
在“伤害预防”章节,教科书用图表呈现了大量数据,便于小学生阅读和理解,一方面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说服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数据分析及应用的重视。
在插图使用上,多选用漫画式人物,色彩柔和明快,提高了阅读的舒适度和效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重视小结与评价,为学生提供自评工具
课后的小结与评价是教科书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教科书的课后小结编排在章节末尾,为学生提供了自评单,分为“学习回顾”“迁移和运用”“深度学习和思考”三部分,层次清晰,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便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巩固(表3)。
表3 伤害预防章节学习自评单
2.体育学生用书特点
(1)明确教学内容的学习目标,突出项目特点,体现进阶性
体操教学以组合技术展示为目标,球类教学以团队竞赛为目标,田径教学以挑战自我为目标,表现运动以展现创意和传承文化为目标,野外活动以亲近、爱护自然为目标。书中用插图呈现前导练习、基本技术练习、辅助练习、拓展练习等学练活动,在突出运动项目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直观看到技术动作学习的路径和方法。
(2)用对话的方式提出练习要求和要点
“图多字少”是日本小学体育学生用书的一大特点,为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书中多采用卡通人物对话的方式提出动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为学生呈现真实的讨论、比赛的场景。
(3)重视反思,用问题的方式促进深度学习和思考
以“跨栏跑”内容为例,书中设计了学习记录表和评价标准。用学生50米跑和50米跨栏跑的时间差进行赋分评价,既简便易行,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与他人竞争”转变为“不断挑战自我”。另外,通过“深度学习”和“学习记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以实现对动作技术的深度理解。
“健康中国”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但近视、肥胖、意外伤害等仍是威胁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健康教育一直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薄弱环节,《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虽明确提出了健康教育五个内容领域,但健康教育知识点既多且杂,内容筛选和编排是教材编写的一大难点,做好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因此,编写时首先要明确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也是生活教育,不仅是记忆、习得健康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和良好生活方式,能够将所学知识技能用于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健康问题。
学生的认知发展有规律性,生活经验有差异性,教科书的编写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优选学习内容,关联学生的日常生活,还要注意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学生走出校园之后仍可以使用的“健康生活指导书”。
《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由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生物学、科学等多门课程共同承担,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落实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可见,健康教育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特点,它是立体的、多元的、综合的,健康教科书的编写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设计横纵贯通的学习主题——纵向体现学段深度,横向体现学科广度;其次,要与体育教师用书进行关联,因为健康知识的技能的传授多是在体育教学中完成的,体育教学与健康教学应是相辅相成、融合一致的关系。
日本小学体育和保健教科书中,对于体育精神和文化的内容并不多,但在中学教科书中有大量日本运动员、消防员、健康领域专家的事迹介绍。教材要体现国家意志,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我国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女排精神”,体育与健康教材除了要精选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革命领袖的体育思想、体育健儿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等内容外,还可以增加健康领域的工作者、维护健康环境的劳动者的感人事迹、我国的体育强国之路、北京冬奥精神等内容,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形成民族团结的意识。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教材会让课堂成为“知识技能中心”的课堂,不利于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的培育。教材编写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除了提供给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之外,还要为学生增加“为什么学”“怎样学”的内容,例如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小组讨论、提供学习任务促进知识运用等,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好的教材能够让教师易教、学生易学,可以启发思维、引导创新和实践。健康知识首次编写学生用教科书,可以多用插图、情景剧等方式讲解健康知识,吸引学生阅读,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体育教师用书可配套提供健康知识科普视频、技术教学图示和微课视频、经典比赛片段视频、个人/小组学习记录单、体育作业卡等教学资源,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开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