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媛媛 舒仕海 刘卿 田柳 潘银筱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打造美丽乡村,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加强农村污水垃圾突出环境治理的力度。通过查找文献、收集资料、走访调查的方式了解各个地方的治理情况,调查发现部分农村村民对于处理垃圾及污水的意识薄弱、农村治理体系不完整、多处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更加表明目前对农村污水垃圾的治理迫在眉睫,针对调查显示的结果,对其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建议,即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引进企业融资,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合理分配各监管部门职责,做到重建设更重管理;提高对农村居民宣传力度,增强村民环保意识。
关键词:农村;污水垃圾;治理体系;对策措施
一、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农村建设必须遵循一系列具体措施来推进,即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必须特别关注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力求将村容整洁度与生态宜居相衔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近些年来,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有了影响,破坏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而农村最主要的污染源就是来自生活污水和垃圾,由于农村处理垃圾和污水的水平受限,处理技术比较落后,再加上部分农村村民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较为薄弱,导致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田土地、人们的生活用水以及空气和食物,威胁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影响了我国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因此对于完善农村污水垃圾治理体系刻不容缓,通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村民环保意识等,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
二、农村污水垃圾治理现状
(一)农村污水治理现状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农村的污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生活污水主要由“黑水”和“灰水”组成,“黑水”是指厕所排放的粪便和冲厕污水,“灰水”是指家庭的厨房污水、生活洗涤水以及淋浴污水等;而生产污水则主要是畜牧业和养殖业产生的废水。针对这些污水的治理方式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即沼气池处理、土地渗滤处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等。经调查发现这些方法的具体情况如下:
1.沼气池处理
在几年前的农村,以沼气池处理生活污水的方式非常普遍,因为沼气处理的方式不仅仅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活用水,还能做到废物利用,生成可持续的循环系统,通过将生活污水排放到沼气池内,经过厌氧发酵将废物生成大量的甲烷,这些甲烷不仅可以用来做饭还可以用来照明,这大大地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不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已经步入小康生活,种植和养殖的村民越来越少,又加上该方式的安全系数较低,因此这种治理方式就逐渐被淘汰了,只有极少数的村民还在使用。
2.土地渗滤处理
这种处理方式也是常见的农村污水处理中常见的方法之一,将污染物含量不太高且污染物为农作物需要的污水排放至农田中,通过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全面清洁,这种方法简便快捷,通常适合小型村落使用。
3.人工湿地系统处理
调查显示,现在采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地区越来越多,这几乎是目前较为广泛的一种处理方式,该模式利用人工生态湿地系统内多级生物的稀释降解作用,去除或削减水中污染物[1];人为地在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组合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在床体上种植一些存活率高,具有观赏性的植物,这样不仅能将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还能美化环境,清洁空气,为打造美丽乡村贡献一份力量,不过这样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采用起来占地面积大,适应周期长,易受病虫害的影响,且处理不当反而会成为污染源。
4.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将设备置于地上或地下,经过设备处理对污水进行净化作用,清洁得到的污水无污染、无异味,可避免二次污染,虽然这种方式比较有效,但还有许多不足,例如,投资资金比较高,后期维护难且使用寿命较短等。
这些方式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是由于村民环保意识薄弱、农村治理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治理技术的不发达,导致对农村污水垃圾突出环境的治理極其困难。
(二)农村垃圾治理现状
随着工业企业的不断迁移,环境监管面临巨大挑战。许多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而且农村的垃圾长此以往也对农田土壤结构产生了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垃圾处理给人们带来了挑战。
通过研究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垃圾治理普遍存在很多相似的问题,首先,我国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举措,而基层相关部门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出治理成效,未能充分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污染。其次,针对垃圾治理所投入的资金问题并不平衡。政府每年对城市的垃圾治理投入的资金远超对农村垃圾治理投入的资金。再次,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目前还尚未设置有相关的环保机构,对这些地方环境方面的管理涉及较少。最后,现阶段我国农村对垃圾的处置主要包括填埋、堆积、焚烧等,且村民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还存在很大欠缺,即不懂得垃圾分类,由于偏远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有一些环境保护意识的青壮年居民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进行工作,使得较偏远地方的农村居民大部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可老人和孩子对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意识较弱,就会出现即使基层政府在农村的一些地方设立了垃圾分类或者集中收集垃圾的垃圾桶,但还是会出现垃圾不分类就直接放到有垃圾分类标识的垃圾桶,或者即使有了集中收集垃圾的地方,也还是会有随意丢放垃圾的现象发生,这些人习惯上将垃圾混合收集,农村垃圾治理设施的缺乏等使得治理的效果差强人意。
总之,经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很多的农村治理中都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大多数地区都修建了垃圾池,安置了垃圾箱,然而在建设后期却疏于管理,导致污水垃圾处理厂反而成为污染源,这是目前治理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难点。
三、农村污水垃圾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薄弱
在当今社会,由于农村居民的知识水平有限,几乎已经难以跟上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又加上对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农村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极其薄弱,一部分居民对于污水随意排放的做法不在乎,而对于水环境污染给人们的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更是知之甚少[23]。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治理技术有待提高
调查发现,尽管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农村的建设,但是仍有大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有的地区未能配置系统的垃圾污水处理设备,依然延续“污水、垃圾不出户,也不出村”的原生态模式,这种模式严重地污染了地下水,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存环境。
(三)重建设、轻管理
有很多地区的农村生活垃圾回收站、分类垃圾桶基本配备到位,然而在投入使用后,部分农村地区对污水、垃圾的后期处理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明显的管理缺陷。尽管修建了许多垃圾屋、垃圾箱、污水处理场等,但是在投入使用后却疏于管理,使垃圾长时间堆积下来,反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甚至是大型的污染源。这是在治理中存在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四)资金投入不足
污水垃圾治理是一项长期、艰难的任务,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需要后期大量资金的投入。在地形比较复杂,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的农村,修建治理设施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所需资金就更多;而投入的资金大部分依靠政府支持,政府无法过多地把资金投入治理建设中,进而影响其他项目的进展,这也就导致了治理设施不健全,治理效果极其缓慢,治理后无力管理的现象层出不穷。
(五)各监督部门之间的协作有待加强
首先,对于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来说,从建设到投入使用整个过程中各个监督部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在建设初期对治理设施点的监督不够完善,致使许多偏远地区未能修建治理设施;其次,是针对投入使用后的管理,许多垃圾池、污水处理设备、人工湿地等都由于管理不当、监督不到位的因素从治理设施转变为了污染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还有一方面就在于对村民环保意识及行为的监管,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的农村几乎都未对该问题引起重视,这些意识和习惯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已成定性。因此,对村民环保意识和行为的管理就成为推进农村污水垃圾突出环境综合治理的一项巨大难题。
(六)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就目前来说,我国针对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已存在的法律条例还不够细化,特别是针对农村污水垃圾治理的法律制度更是未能明确各个部门的相关责任,而大多法律是针对城市的治理,对人居分散,地势偏僻的农村并不适合,因此这也导致环境治理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障,大大减弱了监管的力度范围。
四、对策措施
从当前的新农村环境的实际问题出发,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当前农村污水垃圾突出环境综合治理提出以下对策措施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社会活动的最终主体是人,强调人人参与,因此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对村民进行系统的科普教育,主要是教育村民认识到科学处理垃圾对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纠正错误的垃圾处理方式,通过专题讲座或者是入户宣传的方式让村民掌握科学的垃圾处理手段,改进农村整体的垃圾处理方式。同时,农村也需要积极建设无害填埋场和回收设施,告诉村民如何借助这些设施进行垃圾的分类处理[3]。增强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改善村民乱丢乱扔、随处排污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村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污水进行正确的排污清洁,做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农村居住分散,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方式,难以进行统一化管理,因此可以进行分组式统一管理。分组式统一管理指的是将一个村划分为几个片区,将每一个片区作为一个整体,对每个整体采取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建设对应的治理设施设备,这样就能更好地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治理效果,达到全覆盖设施建设的治理模式。
(三)加大资金投入,合理进行资金分配
首先,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城市较落后,县乡等地方财力有限,不具备支撑农村垃圾处理的能力。要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有赖于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413]。其次,积极引进企业投资,与企业合作进行污水垃圾一体化管理,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治理設施建设投入资金,完善治理设施建设体系。
(四)合理进行部门职责分配,加大监管力度
各监管部门还需加强合作,提高监督力度,尽量做到无缝监督,形成分工明确、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在建设治理设备设施前期,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建设地区进行详细的调查,充分了解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做到不漏建、不密建,对建设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运用;投入使用后,合理分配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做好运营后的治理保障,真正做到有效治理,为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提供有力保障。
(五)健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
明确规定相关部门职责,由省到村到支队层层分配,真正将法律条例细致化;着重针对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提出相关法律,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增强各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大对乱丢乱扔、乱排污方面的惩治力度,从严制定法律责任,完善保障措施,进一步推进农村污水垃圾治理体系。
结语
要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完善农村的污水垃圾治理体系则是必不可少的。为有效治理农村污水垃圾等环境问题,要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地区农村居民分布情况、文化素质、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等采取相应的措施。抓紧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全覆盖治理模式;引进企业融资,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的扶持力度,同时加强各政府部门协作,合理分配各部门职责,增强监管力度;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治理中来,从而达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锋,郑晓华.奉化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的调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1416+45.
[2]邱蓉,汪宁.民生改善背景下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调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1(35):79+26.
[3]李沛.陕西省芝川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9.
[4]吴义,龙胜基,晏祖恩,等.农村垃圾处理的创新性研究[J].吉林农业,2019(5):51.
[5]李颖,许少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对策[J].建设科技,2007(7):6263.
[6]苑广耀,岳波,赵丹,等.村镇生活垃圾静态浸出污染物的溶出规律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6,10(8):44674472.
[7]刘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5248525+8528.
[8]王伦辉,薛志飞.关于京郊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5.
[9]滕吉艳.上海市郊区农村市容环卫生态化建设指标体系和途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0]杨天周.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2007(5):4244.
[11]章也微.农村公共品匮乏应引起重视——从农村垃圾问题谈起[J].经济论坛,2003(24):6263.
[12]蒙媛,施项.新农村建设中居民生活垃圾管理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18):322.
[13]汤晓伶,贾聪峰.浅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13):276.
基金项目: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0666264)
作者简介:彭媛媛(2001— ),女,贵州遵义人,在读本科,主要从事环境污染调查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