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艺术网络共创模式逐渐引发学界和社会的关注。淮滨泥塑的网络共创模式极大拓展了其受众范围,强化了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民间美术创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媒体平台的艺人直播互动、泥塑作品的线上个性化定制等网络共创形式,促进了不同领域、不同艺术门类、不同表现形式之间的交融与革新,为淮滨泥塑注入了生机。网络共创模式为淮滨泥塑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更多的可能性,有力地推动了淮滨泥塑艺术的创新与演进。
【关键词】新媒体;淮滨泥塑;网络共创
网络共创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集体创作方式,它打破了传统平台的局限。民间美术网络共创将民间美术的解读和创作过程向更广泛的公众群体开放,增强了受众对于艺术创作的参与感和获得感。由于观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阅历和审美取向,会在网络上形成集体智慧的汇聚和交流,使传统民间艺术的形式和文化意蕴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
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对民间美术的影响
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在时空上的局限性,使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由获取或传播所需信息。新媒体还能进一步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和兴趣倾向,智能推荐相关内容,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体现出高度的个性化特点。新媒体还具有强大的互动性,能够实时连接传播者和受众,打破传统的被动接收模式,赋予受众更多的主动权。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不仅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分享信息,还能与他人进行即时互动交流,从而深度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
在传统社会,“一些技艺性较强的手艺,采用言传和物传的直接传授方式传播,同时善于综合,把言传引申为身教,即利用行为传播来实现言传的功效。例如父传子、母传女、师带徒,就是通过技艺的实际操作和示范行为来传授”[1]。传承方式基本为小范围内的言传身教,固化单一,传播范围更是受到局限,一般仅限于庙会、集市、民俗活动现场等民俗场域,辐射范围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滨泥塑的传承、传播和交流即是这种相对单一的模式,每年淮河岸边举办的三月三庙会是一年中为数不多的泥塑艺人可以进行全方位的交易、交流和娱乐的盛会。在庙会上,人们能暂时摆脱繁重的劳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近距离地沟通,生活中的压力得到释放。此时的泥塑玩具既有商品属性,又是一种交流的媒介。除了节令庙会,某些地区亦有隔日一集的商业民俗活动,给艺人们提供了小范围交流创作经验与技艺的平台。但总体而言,淮滨泥塑的成长环境是封闭的,既有地理环境的封闭,亦有生活方式的封闭,还有创作者个人意识观念的封闭。淮滨泥塑“起源发展在多水患的淮河岸边,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方式极为单一的大环境给艺人们带来波澜不惊甚至静止不变的创作心态。这种心态也是导致当代淮滨泥叫吹与沙塚遗址出土的4000多年前的长尾红陶鸟惊人一致的重要原因”[2]。这种封闭性、局限性既给淮滨泥塑的原汁原味传承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限制其工艺的发展与创新,因而导致淮滨泥塑的影响力日渐式微,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得到极大拓展,任何人都可在网络空间中随时随地教授或者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技术。民间美术的传承人、民间美术作品和技术口诀要领等重要信息也被整理和保存,建立网络数据库,以便后人观摩学习。网络共创空间的拓展,可以使观众如身临其境般体验民间美术的魅力,增强观赏的沉浸感和互动性。更重要的是大量观者的深度参与,热烈的互动交流,为民间美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维度,更广泛的可能性,对民间美术的传播、传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淮滨泥塑在网络平台上的共创形式
(一)艺人直播创作过程引发的实时共创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民间美术的传播和传承方式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新媒体平台已成为民间美术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它不仅通过文字和图片推送信息,还以声音、视频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内容。一些高使用率和深受年轻人欢迎的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和小红书等,通过定期和高频的消息发布以及不间断的网络直播与受众互动,对民间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互动特征是指传者通过社交媒体的交互平台表现出的信息生成与表达的活跃度,与其他用户行为交互的互动性在社交媒体中的影响。”[3]淮滨泥塑艺人的新想法、新创作可以实时上线发布,短短几秒钟,关于泥塑作品的图片、视频、创作理念等信息就能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网络另一端对此感兴趣的观者也可进行实时评论、提出建议,甚至产生购买行为,快速形成从创作者到受众的完整互动。如今一批淮滨泥塑艺人正借此东风,将淮滨泥塑创作“网络直播”互动和共创开展得如火如荼。在直播过程中,观者可以紧跟镜头,近距离、多角度欣赏品评艺人的创作过程,看到的细节甚至比在现场围观更清晰,体验更震撼,印象更深刻。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连接也因为直播平台更真实流畅。无数观者可以在围观艺人直播的同时发表见解,积极参与评论,激发出创意的火花。这种网络直播的方式为传统淮滨泥塑展示带來了新的机遇,让更多人能够共同欣赏和参与到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中来。创作者亦可在创作直播的过程中,真实再现创作过程,甚至“露一手绝活”,以更生动直观、更具感染力的动态方式激起观者互动的热情,并根据观者的建议、要求等实时调整创作主题、造型乃至手法。如正在创作的人物形象的五官应该更写实,还是更写意;敷彩应该更鲜亮强烈,还是更协调柔和等,最终创作出符合观者的“期待视野”的作品。在这种网络共创模式下,每个观者都可以成为淮滨泥塑的解读者和创作者,每个人都可以贡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这种因共创而构建的泥塑作品更加开放和多元,从而更具生命力。
(二)个性化定制所激发的目的性共创
在时代浪潮里,各类当代艺术形式不断创新迭代,但奠定中国乡村文化基础,代表着乡土文化之魂、寄托着人们乡愁的民间工艺一直存在于人们的心灵原乡,这些艺术形式凝聚了无数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情。其中,豫南地区的淮滨泥塑是河南省传统民间美术的重要部分,其传统造型古朴稚拙,充满天然意趣,颇具独特的风格,是豫南地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亦是其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体现。因此,虽历时久远,但在当代各类民俗活动、节日庆典上也会经常看到淮滨泥塑的身影。这些泥塑作品在各类文化活动中是主角之一,但并非直接拿来就用,而是根据活动主题和要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其实,关于民间泥塑的定制由来已久,朱德总司令在延安时期就曾让延安交际处的曾远辉向延安泥塑民间艺人叶洛定制过一批泥娃娃,用作馈赠外宾的礼物。[4]但现代的定制则要求更高,既要保留传统工艺的原汁原味,又要与活动主题、当代审美结合,强调文化属性,兼具独创性,满足人们对定制化、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将淮滨传统彩塑与创新性定制相结合,可以在保持其传统特质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个性化元素,打造出有现代感的新泥塑作品。例如,可以将大别山精神的自然元素、人文元素等融入传统彩塑造型中,定制出具有浓郁大别山风貌的泥塑作品,助力大别山精神的宣扬与传播;亦可以与豫南本地的茶山景物、人文风貌结合,设计制作出有实用功能,独具地域特色的新泥塑作品,开拓文创产品市场。这种结合不仅可以为民间美术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有力地促进淮滨泥塑与现代社会审美的融合发展,也有助于推动民间艺术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为其传承和发扬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三、网络共创下淮滨泥塑的艺术轉化
在网络共创模式下,淮滨泥塑的艺术符号、文化语言和创作技巧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播,也因受到强烈的冲击而重新建构,呈现出崭新的发展态势。相较于传统单一、权威化的创作方式,现今的创作更倾向于追求多元、去中心化的自由表达。这一变革,使得淮滨泥塑这类民间美术作品的意义越发丰富多样。在共创过程中,众多参与者积极参与泥塑艺术创作,进行高频次的互动交流,他们不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更在无形中构建了一个共享的流动的文化空间,对于淮滨泥塑在新时代环境下的设计、开发以及传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一)淮滨泥塑作品外在形式的转换
在淮滨泥塑的创作题材中,除了承袭淮滨沙冢遗址出土的红陶鸟的母型之外,十二生肖占比大,因为传统题材自古都是对儿童进行最早的艺术启蒙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教育价值多年未变。网络共创现象的兴起,首先使淮滨泥塑的题材逐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开始顺应不同的呼声和要求,制作一些时下受追捧的POP卡通形象、时代小英雄等迎合一部分儿童消费群体,或是以大别山区域的系列红色故事等为题材进行创新制作,并有一些场景化、系列化的呈现,表现当代生活中的“真善美”及社会热点,极易被现代人群所接纳。其次,淮滨泥塑的色彩、装饰纹样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在当代淮滨泥塑的创作实践中,部分艺人选用当季流行色作为作品的底色或配色方案,绘制与传统纹样迥然不同的新纹饰,有的甚至进行打散重构,现代意味十足,赋予了作品鲜明的现代感。再次,烧制工艺发生变化。艺人们接受了观者的建议,将淮滨工艺做了改进,表面施釉,以电窑烧成,作品由低温陶转为高温陶,由烧制后敷彩转为烧制前施釉,使其发生质的转变,更加健康环保,更符合当代审美和实用需求。
(二)淮滨泥塑作品文化寓意的嬗变
淮滨泥塑作为豫南地区一种流传最久、传播最广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一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传统淮滨泥塑的“龙”形象的表达,与其他生肖造型相比,“龙”的体量的塑造最大,做工最精细,色彩最繁复热烈。这是因为淮滨县位于淮河流域,自古以来深受水患之痛,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因此,他们通过这种质朴的形式,向神灵祈福,把希望寄托在“龙”这个与中华民族紧密相关的图腾形象之上,期望它能为苦难的淮河两岸的人们带来福祉。可见,传统淮滨泥塑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一种独特表达,亦是一种时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但随着网络共创模式的推进,泥塑作品所面对的受众群体发生了变化,观者对作品的期待更具多样性,自身的深度参与也使他们对作品有了独特的期冀。因此,当代淮滨泥塑的文化意蕴变得更多元,它不仅关注传统题材,而且开始积极反映社会热点、表达时代精神、表现时代审美品格。如出现一系列以淮滨泥塑为基本载体再现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禀赋的泥塑创作;或借用传统淮滨泥塑技法塑造当代信阳文旅产业的卡通形象代言人等。不同的文化寓意再加上不同质感的材料融合与碰撞,拓展了泥塑艺术的外延,体现淮滨泥塑文化意蕴的嬗变。这种与时俱进的共创性特点使得淮滨泥塑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构建了与现实同频共振的新内涵。
(三)艺人审美和创新水准的提高
网络共创时代,淮滨泥塑艺人可以打破时空的桎梏,通过各类平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创作者、爱好者和消费者进行碰撞与交流,能快捷方便地获取和分享与泥塑创作紧密相连的经验和技巧。在这个过程中,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成为一种常态,艺人们从中汲取各种文化的元素,习得新颖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方式,为自己带来更丰富的资源和灵感,作品的创作水准得到明显提高。如今,在新媒体平台上就涌现出一批能够与在线观者有效互动,且有扎实技艺、有创新意识、有独特表现力的淮滨泥塑民间艺人,他们发布关于淮滨泥塑创作的图片、视频,开通直播售卖,引发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的用户的关注和追捧。这些民间艺人的审美品味和创新水准在共创模式下得到提高,同时也为淮滨泥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出新的路径。
四、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它打破了时空界限,使得跨地区、跨领域的合作与共创成为可能。对于淮滨泥塑艺人而言,这种极具广度和时效性的交流为淮滨泥塑艺人带来了更多的创意和灵感,在共创过程中,淮滨泥塑艺人吸收并融合不同的文化元素,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深化了对传统泥塑艺术的理解。同时,观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评论和分享等方式与艺术家进行实时互动,对艺人的创作提出宝贵的建议和反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种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实时互动,让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泥塑作品创作的积极参与者。这种基于新媒体的合作与共创模式,将为淮滨泥塑艺术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
[本文为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大别山礼赞系列陶艺创作”2022—A—06—(129—598);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地方志中的村落史料整理与文化阐释研究”(2021BYS03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朱旭.非遗视角下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21:14.
[2]张睿.河南淮滨泥叫吹的文化意义探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97-100.
[3]徐翔.中国文化国际社交媒体传播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206.
[4]韩劲松.艺术为人民:延安美术史[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21:335.
作者简介:张睿,信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信阳 464000)。
编校:王 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