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汉
21世纪后,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增高,已严重危害人们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2020年,WHO组织统计数据显示,世界癌症新发例数达1 929万,其中996万因病死亡,胃癌发病率、病死率分别占第4位、第5位[1]。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区域,发病率、病死率居恶性肿瘤前3位,面临较为严峻的防控形势。现临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病灶治疗,但术后仍可能发生并发症,胃肠动力障碍则为非常常见的一种[2]。表现为术后拔出胃管后发生呕吐、腹胀等症状,需再次置管将液体吸出,并持续减压。发生胃肠动力障碍会影响机体摄取营养、延长住院时间、加大医疗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多用抑制胃酸、保护胃肠黏膜、促胃肠动力等方式治疗[3]。替普瑞酮为新型胃黏膜保护剂,已在胃肠动力障碍病变诊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但单一给药疗效不理想。中医将胃癌术后胃肠动力障碍划分为“腹满”“痞证”等范畴[4],认为其病机为脾胃气机紊乱,需采用疏肝理气、和胃健脾疗法。枳术宽中胶囊有理气消痞、健脾和胃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反酸、纳呆、反胃、呕吐等症状,效果理想。本研究观察枳术宽中胶囊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胃癌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23年5月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术后胃肠动力障碍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男37例,女18例;年龄40~75(58.51±1.23)岁;体质指数(BMI)21.41~29.68(24.68±1.52)kg/m2;肿瘤分期:Ⅲ期32例,Ⅱ期23例;病灶直径4.15~6.71(5.08±0.15)cm。对照组男38例,女17例;年龄39~74(58.49±1.25)岁;BMI 21.38~29.48(24.13±1.54)kg/m2;肿瘤分期:Ⅲ期31例,Ⅱ期24例;病灶直径4.12~6.59(5.02±0.16)cm。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已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CACA胃癌整合诊治指南(精简版)》[5]中胃癌诊断标准和术后胃肠动力障碍诊断标准;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肝肾功能不全者;伴恶性肿瘤者,如乳腺癌、肺癌等;认知功能、精神障碍者;术前伴消化系统病变者;长期便秘史或以往有腹泻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替普瑞酮胶囊(卫材株式会社川岛工厂生产)50 mg餐后30 min口服,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朗致集团双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29 g餐后30 min口服,每天3次。2组均持续治疗10 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胃肠激素: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2)症状积分:治疗前后评估症状积分,包含胃烧灼感、腹胀、恶心呕吐、嗳气、脘腹疼痛、早饱等,分值0~3分。0分:无症状;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3)症状改善时间:记录肠鸣音、排气排便、腹胀改善时间及术后禁食时间。(4)不良反应:包括腹胀、便秘、恶心呕吐等。
1.5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CACA胃癌整合诊治指南(精简版)》[5]判定疗效。显效:进食量大,上腹饱胀、恶心等症状显著改善;有效:上腹饱胀、恶心症状有改善,且进食量有所增加,但无明显改善;无效:体征、症状无改善,或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76.36%(χ2=9.340,P=0.002),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MTL、GAS、VI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2组MTL、GAS水平高于治疗前,VI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2.3 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2组胃烧灼感、腹胀、恶心呕吐、嗳气、脘腹疼痛及早饱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2.4 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肠鸣音、排气排便、腹胀改善时间及术后禁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2.5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7% vs. 9.09%,P=1.000),见表5。
表5 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胃癌为近年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在癌症死亡原因中居第4位。我国第二大常见癌症病变为胃癌,也是癌症死亡主要原因。胃癌分类方法有多种,按照病理类型可分为未分化细胞癌、髓样癌、鳞腺癌、印戒细胞癌、腺癌等,其中腺癌最为常见[6]。按照病变部位可分为胃食管结合部癌、胃下部癌、胃中部癌、胃上部癌等。按照胃癌病灶浸润胃壁深度不同可分为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前者指浸润深度达黏膜层、浆膜层、胃肌层,后者指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7]。胃癌早期,患者症状一般无特异性,与多个胃部良性病变有相似性,因此早期确诊率较低。进展期胃癌则表现为上腹部包块、厌食、上腹部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伴随腹水、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病程终末阶段表现为消瘦。及时确诊并给予有效治疗为改善疾病预后的主要措施。
临床治疗胃癌,手术为唯一根治疗法,早期胃癌未发生淋巴转移时,手术治疗有根治效果。进展期胃癌实施手术后,需辅以综合治疗手段进行治疗。但麻醉、手术器械等均会一定程度损伤和刺激机体脏器,且术中长时间暴露消化道,肠腔持续接触外界气体,胃肠功能降低,故术后极易发生胃肠动力障碍症状,如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8]。术后轻度胃肠动力障碍,无需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则可自行恢复。严重者,临床则需给予对症干预,包含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肠黏膜、促胃肠动力等。为提升疗效,近年逐步尝试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认为胃癌术后出现胃肠动力障碍主要因素为脾胃升降紊乱,且各脏腑功能障碍也对胃肠动力障碍有间接影响。因此,治疗主要为调理脾胃气机,协调脏腑功能。本研究观察组在替普瑞酮胶囊基础上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疗效高于单一替普瑞酮胶囊治疗,且症状积分和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枳术宽中胶囊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胃癌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疗效与症状改善均更理想。高洁等[9]研究报道分析了70例胃癌术后胃肠动力障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疗效更高,且症状积分更低(P<0.05),说明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胃癌术后胃肠动力障碍能促进症状改善,提升疗效。分析原因,替普瑞酮可促进胃黏液分泌和黏膜上皮细胞再生,进而保护胃黏膜。但单一使用在恢复胃肠动力功能方面效果较为缓慢,影响疗效。枳术宽中胶囊主要由山楂、柴胡、枳实、白术(炒)等组成,有疏肝理气、和胃健脾的效果,白术发挥君药作用,能助运化湿、健脾益气;臣药为枳实,有化痰除痞、破气消积作用;山楂、柴胡发挥佐使药功效,山楂化瘀行滞、消食健脾,柴胡理气疏肝,配伍枳实,调畅中焦气机,升清降浊,消除痞满,诸药联用有疏泄肝气、改善胃肠动力、恢复脾胃升降功能作用。
张成等[10]研究报道称,降低人体胃肠动力主要因素之一为胃肠激素。于胜男等[11]研究显示,与健康人比较,胃肠动力障碍者体内GAS、MTL明显降低。MTL主要作用于平滑肌上胃动素受体,促进平滑肌收缩,缩短小肠传输时间,促进胃排空。胃动素指标降低,会造成胃肠动力功能异常。GAS为人体重要的一种胃肠激素,能调节胃酸分泌,刺激胃壁细胞增殖和胃酸分泌,与胃癌术后胃肠动力障碍发生有密切关联。胃癌根治术治疗中对健康壁细胞有破坏作用,抑制胃泌素分泌,进而降低胃酸量。VIP主要来源于胃肠道黏膜,结合胃肠平滑肌表面受体,进而舒张平滑肌,并抑制胃肠运动。故通过测定VIP也可评估胃肠动力障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TL、GAS高于对照组,VIP低于对照组,表明枳术宽中胶囊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胃癌术后胃肠动力障碍,对患者胃动力激素水平调节效果更理想。替普瑞酮属于萜类物质,为临床较常用的胃黏膜保护药物,其抗溃疡、修复组织、改善胃黏膜病变方面的作用明显,且对胃部正常生理功能无影响。枳术宽中胶囊为中成药,从药理机制上来看,白术中所含的单体白术内酯I对胃肠道功能有调节作用,并可促进吸收营养物质,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炎、促进黏膜生长等功效。山楂内所含的熊果酸、山楂酸、柠檬酸等多种有机酸对机体胃液分泌有促进作用,进而加大胃液酸度,增强胃蛋白酶活性,进而调节胃激素指标[12]。柴胡能影响胃平滑肌电,经增高胃平滑肌电快波的峰频率和电位而达到增高机体中MTL、GAS水平。但因人体胃肠激素较多,调节胃肠运动表现为网状结构,因此枳术宽中胶囊联合替普瑞酮胶囊也可能经调节其他神经递质和胃肠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进而加快胃肠蠕动。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枳术宽中胶囊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用药安全性较高。但对长期用药是否有安全性问题,还需在大样本量、长时间随访等条件成熟下进行重点分析。在用药过程中为确保用药安全,也需严控给药剂量,综合掌握患者各项资料,并监测患者用药后症状、体征,避免因药物使用问题影响疗效和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枳术宽中胶囊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胃癌术后胃肠动力障碍效果好,能更好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疾病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