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琴艺术与布傣族群的审美制度*

2024-01-12 04:23向先清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6期
关键词:天琴傣族弹奏

向先清(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一、审美制度:审美人类学的核心范畴

审美制度是审美人类学的核心范畴,它研究艺术和审美的制度层面的内容,即审美和艺术背后隐藏着的一套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各种规则,认为“美是一种被建构的存在”。在具体的研究中,习俗、惯例、仪式、节日、庆典等都是审美制度的表现形式,因此是审美制度研究的重点关注对象。天琴是布傣人重要的民间乐器,具有较明显的审美属性,人们在天琴的弹奏和吟唱中,在美妙动听的天琴声中,获得了审美愉悦的满足。同时,天琴作为布傣族群生活的参与者,与布傣族群的生活习俗、民间信仰、庆典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布傣族群审美制度的物化形式,它规定和影响着布傣人的审美与艺术活动,在布傣人生活中发挥着审美制度的功能,而天琴从仪器到乐器再到商品的角色转换,又使得我们从中窥见了布傣族群审美制度的变迁和审美观念的演变。

二、天琴艺术的审美属性

著名的美学家朱立元认为,审美对象包括三个层次的美,分别是形式美、意蕴美和存在美,我们认为天琴的审美属性,也可以从这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形式美是指呈现于我们的感觉器官并给我们带来审美愉悦的层面,这里的感觉器官主要是视听这两种感官,因此所带来的形式美也主要是视觉之美和听觉之美。从视觉的角度讲,天琴的奇特美观的造型之美。传统天琴主要作为仪器使用,制作比较粗糙,形式美上也不是特别美观,而现代天琴则比较注重外形美观,如在2010 年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被作为指定礼品送给东盟各国领导人和嘉宾的天琴将铜鼓、绣球、青蛙等壮族文化元素有机融为一体,整个天琴经过打磨上色,看上去非常光滑、漂亮。而听觉之美,无疑便是天琴弹奏时的音乐之美了。天琴特色的材质所带来的清脆、明亮的音色,令人耳目一新,神清气爽。而天琴弹奏者演唱的原生态歌声,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感受,因而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弹琴弹奏时,表演性比较强,弹奏者以手指勾动琴弦(现改为拨片),脚挂铃铛合着节拍,再配以或高亢或悠扬的歌声,有时候还伴有一些舞蹈动作,边弹边唱边跳,简直是一场视听综合的审美享受。

意蕴美是指形式背后深层次地打动审美主体的意蕴层面。传统的天琴意蕴美集中体现在其神圣性上面,这种神圣性首先体现在有关天琴的传说上面,目前关于天琴的传说有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天琴是神圣的,是能够带给人幸福和光明的。传统天琴的这种神圣性还体现在其使用的场合上,天琴使用的场合大都是非常庄重、极为严肃和神圣的,主要是在一些民间信仰仪式和日常生活中一些比较严肃的场合使用。

在这些场合中,天琴作为信仰仪式的仪器,被赋予了崇高神圣的地位。而对于现代作为乐器的天琴来说,其意蕴美则主要体现在其弹唱曲目及其体现的文化上面。

现代天琴演奏者独具民族特色的服装道具、曲目内容、演唱方式等反映了布傣人迥异于现代都市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氛围,这是一种被称为“民歌社会”的意象世界,它满足了人们的“乡愁”情节,使长期“流浪的”现代人找到了精神家园。

天琴艺术具有“存在美”,这是最高层次的美,这个层次的美不能理解为事物固有的属性或绝对永恒的终极实体,前面的形式美、意蕴美也都不能理解事物固有的属性,美产生审美主客体的交流与碰撞之中。这种最高层次的美是一种生生不息、创生化育的本体境域,是一种万物并作的始源状态。它比意蕴层更深邃、更根本,处于“存在”境界的主体,与客体实现了一体圆融、浑然一体的状态,主体全身心投入到“存在”或者“道”境之中。于天琴而言,便是人们在弹唱或聆听天琴时候的全身心的投入,是整体的生命承担,是忘我的状态,是为对天地、宇宙和人生的终极领悟,这是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也是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可能出现在现代舞台上的天琴弹唱或欣赏中,彼时人们忘却生活的疲劳和纷扰,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和情绪,全身心地投入,获得最深刻的人生感悟、精神超越和灵魂净化。

三、天琴角色身份的变化与布傣族群审美制度的变迁

(一)仪器阶段的天琴与布傣族群的传统审美制度

在这一阶段,天琴作为一种民间信仰仪式的仪器,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不是它的本意,但是人们在做仪式的同时实际上自身也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和灵魂的皈依。仪器阶段的天琴,是前现代社会布傣族群的社会心理的表征,代表着整个族群的规则和要求,其主要社会功能在于使族群获得与自然的沟通和对心灵的追求,审美并不是它的本意。然而,不管任何时候,人们的审美需要都是要获得满足的,这是一种基于生物本能的迫切需求。事实上,世界上任何民族,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不会把全部精力用于食宿。尽管他们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美的享受。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传统形态的天琴虽为着仪式的目的,但也起到了娱人的作用。天琴弹唱的音乐是为了仪式,但是真正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感的却是处于仪式中的人们。传统的天琴虽然是作为仪器而存在,但是其音乐性也是很强的,20 世纪80 年代,当音乐家范西姆等人到金龙镇第一次见到天琴弹唱的时候便觉得天琴音色清亮、圆润、甜美,具有音乐的美感。传统的天琴弹唱分为三种,分别是“弹天”“唱天”和“跳天”,其表现形式多样,音乐美感极强,再加上演奏者复杂的头饰、服装以及各种色彩斑斓的道具,天琴弹唱时的观赏性很强,审美性十足,尽管这不是它的本意。

(二)乐器阶段的天琴与现代审美制度

自天琴登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之后,天琴便一步步地脱离其原有的土壤,而进入现代都市社会,如参加各种舞台表演、电视台节目、音乐比赛,以及高校及中小学课堂等,其原有的神圣性消失了,音乐性被强化了,天琴从传统的仪器,成为大众音乐中的一种乐器,以更直接的方式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成为现代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乐器,人们对传统的作为仪器的天琴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这种改造体现在形制、材料、演奏技法、曲目等方面,在这种改造中,其原有的神圣性逐渐滑落,审美性得到增强。

以材料为例,传统的天琴所使用的材料为桑木、桃木,布傣人认为这些木材具有辟邪等功能,是布傣人心目中的神木,而现代天琴则用木质较好的柚木,甚至用蚬木和红木等南方上等珍贵木材,这些木材质地坚硬、木纹美观,其审美性不断加强。经过改造后的天琴,外形美观,音色圆润,观赏性强,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现代大众文化舞台的乐器。现代天琴对传统天琴的改变还体现在演奏人员的变化、弹奏曲目的变化和演奏场合的变化上,相比于材料、形制的变化,这一变化更为根本。从演奏人员来看,传统的天琴只有特定的才能演奏,一般的人是不能随便动天琴的,而现代天琴则不受限制,只要想学都可以,因此原有的天琴由于职业天琴师所带来的神圣性就消失了。

在曲目方面,传统的曲目主要是民间信仰仪式的曲目,如有《邀仙曲》《跑马曲》等,现代天琴则对传统的仪式音乐进行了改造,或创作新的曲目以适应舞台表演和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如近几年比较著名的《美女泉美女村》《弹起天琴唱天谣》《八达岭上弹天琴》都是重新创作的。

从演出场合来看,传统的天琴弹唱主要在各种民间信仰仪式上,现代天琴则不受此限,相反,由于现代天琴被视为乐器,因此其演出的场合比较灵活,包括各种舞台晚会演出、电视台节目、音乐类比赛,以及中小学及大学的音乐课堂等。传统天琴在向现代天琴转化的过程中,其神圣性开始滑落,世俗性和审美性增强,天琴逐渐从民间信仰仪式中的仪器变为现代乐器的一种,天琴本身以及演奏等也融入现代大众文化的洪流之中,成为现代审美文化的一部分和现代审美制度的一种物化形式。

(三)商品阶段的天琴与审美制度

作为商品的天琴,其满足的不仅是人们的审美需要,还满足人们购买、收藏的欲望,表现在作为纪念品和礼物出现的天琴工艺品,有些纪念品根本就不能弹奏,只是一个具有观赏价值的天琴模型,这与仪器天琴和乐器天琴大不一样,体现出商品天琴特有的属性。为了增强商品天琴的美观,其制作材料和形制都朝审美性转移。正如前文所言,传统天琴的材质都有极其严肃的含义,而作为商品的天琴在制作时会根据客户的要求来选择,可以用比较便宜的木材,也可以用一些如红木、黄花梨等名贵树木来制作,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增加了其商业属性和收藏价值。再比如,传统的天琴琴头是没有什么装饰的,现在的琴头则非常丰富,有各种雕饰,非常漂亮。

随着天琴的走红,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前来龙州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人们来龙州除了购买一个天琴的工艺品作纪念外,更想去亲自听一下天琴的弹奏,感受一下神秘美妙的天琴音乐,于是民间天琴表演队应运而生,人们只要付出一定的费用就可以看到当地人的天琴演奏,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传统的天琴演奏,时间、地点、人员、曲目都是有严格规定和严肃意义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现代天琴的商业属性是多么明显。除了在村里演出,天琴表演队还经常参加周边的各种商业演出,到德天瀑布、明仕田园等旅游景点演出等,都能够获得不菲的收入。

(四)中越跨境审美交流中的天琴

天琴除了在中国的龙州、宁明、等地流行外,在越南广平省的越南北部岱族和侬族也有大量使用,因此天琴也就成为中越两国人民共享的文化纽带,天琴也就成为中越跨境文化交流尤其是跨境审美交流的重要媒介,天琴成为中越跨境审美制度的物化形式,反映了中越跨境审美交流的内在机制,而天琴之所以能够成为中越跨境审美制度的物化形式,主要是因为地处中越边境的布傣族群与越南北方的岱族和侬族有着相同的族源——古骆越先民,因此,在2010 年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天琴才会被作为礼物送给参加会议的东盟各国的领导人和嘉宾。

这种跨境审美交流首先体现在天琴表演的跨境交流上,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中越之间都有比较频繁的天琴表演交流活动,各种演艺团体,民间艺人往返于中越之间,不同的演奏技巧、乐曲风格互相交流、借鉴、学习,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念互相吸纳、改变,天琴促进了中越跨境审美交流活动。这种跨境审美交流还体现师徒传承上面,很多中国的天琴师傅在越南都有徒弟,如天琴传承人李绍伟师傅30 几名徒弟中就是18 个越南徒弟。在传承的过程中,中国的审美观念会传到越南,同样在交流的过程中,越南的审美观念也会影响到中国的师傅。作为民间的天琴师,他们也经常跨境到越南去参加各种仪式,演奏天琴。

中越跨境审美交流最突出和明显的是侬垌节上的天琴表演。每年的正月初八到正月十四,是布傣族人的侬垌节,这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载歌载舞,共度佳节。节日当天,有天琴师演奏天琴做“求务”仪式,在庄重肃穆的仪式中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丁兴旺。

除了仪式上的天琴弹奏外,还有各种表演性的天琴弹奏,美丽的天琴少女们着黑色长裙,轻拈琴弦,脚挂铜铃,朱唇轻启,琴声悠悠,歌声清亮,原生态的演唱营造出神秘缥缈的悠远之感。

在节日期间,越南的民众、天琴师也会经常过来参加活动,两国的天琴师互相交流,共度佳节,有时候两国边民还共同举办侬垌节。节日期间,中越两国边民演奏天琴,抛绣球,爬竹竿,打糍粑,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浓厚的节日气氛成功地把人们从日常操劳的世界带向了自由愉悦的审美世界。

猜你喜欢
天琴傣族弹奏
弹 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乡村振兴视角下天琴制作技艺传承与转化研究
阿公的天琴
天琴谣
悠悠天琴,千年壮魂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