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趋势

2024-01-11 09:01刘瑞
人民论坛 2023年24期
关键词:中国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刘瑞

【关键词】中国经济 趋势特征 转型升级 产业 人口 消费 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早在2014年,党中央就作出了“国际形势正处在新的转折点上”“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的重要判断,同时也作出了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阶段的基本判断。当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个基本特点 ,可简化概括为以下九点:一是消费需求: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二是投资需求: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三是对外经济: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四是生产方式: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五是生产要素: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六是市场竞争: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七是资源环境: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八是经济风险: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九是宏观调控: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随后不久,党中央作出进一步判断,认为我国经济高增长阶段基本结束,需要开启高质量发展阶段。随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开始贯穿于以后的各个发展领域、各个工作方面。

近几年,国内外形势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巨变,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前期的这些战略判断深具远见卓识。无论是美国对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还是乌克兰危机,以及围绕着这些事件派生出来的大大小小事件,都证实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出现和复杂演化。尽管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受到很大阻碍,中国仍在继续坚持经济全球化路线,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与此同时,那些鼓吹逆经济全球化、拉帮结伙搞新的世界势力格局划分的西方势力也在积极行动,而且其能量很大。国际经贸格局必然受到这股势力的干扰和破坏,并传递到国内经济各个方面。这些复杂局面的出现,一方面证实了此前党中央关于未来形势和格局的战略判断,另一方面也部分强化了一些阶段特征,或者弱化了一些阶段特征。从国际局势变化角度观察,这些变化对中国国内经济的影响比较明显。比如,因为美国拉帮结伙对华实行“小院高墙”封锁和“脱钩断链”打压,我国的对外经贸形势变得更加严峻,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变得困难;再如,由于乌克兰危机造成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组,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力量超过了市场力量作用,以往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各方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方式如今在国际经贸交往中越来越行不通……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在十年前所认知的阶段特征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变化。及时分析和把握这些阶段特征的新变化,将有助于引导我国经济发展有序健康前行。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性变化,表面上看这些趋势性变化是由各种短期的和偶然的事件所冲击形成的,然而实际上,促成它们的其实是隐藏在那些短期、偶然事件背后的长期、必然因素。短期和偶然的事件触发了那些长期和必然的因素,才使得发展阶段新的特征开始形成,否则短期和偶然事件一经过去,原有的发展阶段特征将会复现,发展也就重新回到已有的轨道上来。因此对于短期和偶然的事件冲击,需要从长期的和必然的因素去观察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把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识别出来,而把短期和偶然因素引发的影响剔除,甚至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从基本因素角度看,国内的内生性经济因素是最根本的变化因子。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内的经济基础性因素变化,将会引发阶段特征的基本变化,并直接或间接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从而强化或弱化了发展阶段的特征变化。由于新趨势新变化呈现的时间还比较短,一时间还难以断定是否是新特征,但是密切关注这些新趋势新变化是十分必要的:

新变化新特征之一:智能化经济社会加速形成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近几年中最显著的经济社会新趋势:智能化。今天智能化发展尚未到达它的天花板,但也可能就不存在天花板;数字技术的研发前景可能是无限的,其运用也可能是无止境的。新冠疫情大流行催生了数字技术大开发,云会议、云课堂、网购、直播带货、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数字货币、数字支付、智能写作、无人驾驶等技术迅速推广和使用。乌克兰危机大量采用数字技术改变了战争样式和打法。美国对中国高端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打压反而加快了中国创新研发和使用自主数字技术。美国的一系列针对高端技术的打压,使中国认清美国的霸权主义本质,让中国人彻底抛弃一切幻想,义无反顾地坚定走技术自主化之路。众所周知,经济内生性增长依靠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近年来,作为当下生产力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提速明显,各项反映数字技术研发和运用的标志性指标都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加速度增长。相比较而言,其它两个要素尚存在不足,如资本要素投入仍不足、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规模下降,等等。未来,经济社会的智能化发展存在必然性,因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谋划和布局信息技术开发。进入21世纪之后,又加快数字技术的研发、储备和运用,可谓日积月累。然而,经济社会的智能化大发展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偶然性,美国发起科技战,以及新冠疫情大流行,客观上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智能化的加速动因,设想如果没有这些加速动因,很可能我国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还在与国际社会的分工合作之中按部就班推进。经济社会的智能化加速,一方面是数字技术本身演化规律使然,另一方面也的确是外部压力倒逼的结果。由数字技术实现的经济社会智能化,是迄今为止人类发展的新阶段新境界。

新的技术革命总是在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新的经济社会失衡。数字技术产生了个人隐私保护、商业秘密泄露和国家经济安全隐患等负面冲击;人工智能化导致大量原有劳动岗位剩余,不仅蓝领岗位被替代,甚至白领和金领岗位也被替代,劳动力市场失衡严重;数字技术运用中的“数字鸿沟”进一步加剧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数字技术还改变了商业生态和业态,传统的營商模式和产业模式需要大幅改变;数字货币本来可以通过无抵押无担保方式给小微企业创新带来更好投融资帮助,但是炒作数字货币投机行为却给数字货币造成巨大风险。总之,数字技术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给经济社会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经济社会的智能化特征,需要在实践认识的基础上,寻找到合理生存利用的方式和空间,通过经济社会立法手段克服数字技术运用带来的缺陷。

新变化新特征之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加自主自觉

历史表明,世界范围内一场危机总会伴随一场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过去五年,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贸规则出现重构,各国围绕技术、知识、人才、数据、金融及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叠加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等,给国内外经济带来一场深刻危机。然而在此情况下,我国产业经济并没有倒退,而是逆势而上,加速升级了。疫情期间,第三产业遭受冲击较大,使得其占GDP的比重从2019年54.3%回落到2022年的52.8%,下降了1.5%。但是,第三产业内部真正受损严重的是传统服务业如餐饮、旅客运输、住宿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如物流和文旅等,而一些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则受损并不严重,还有一些现代服务业则加速崛起,如无人经济、计算机软件服务业、电商直播等。得益于中国疫情防控政策有效及时复工复产,在全世界生产陷入停顿时,中国第二产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货物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最为重要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而是逆势加快。新能源汽车制造能力翻番增长,2023年7月3日,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下线。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性时刻。累计生产首个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我国用了15年,而完成生产第二个1000万辆,仅用了17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突破2000万辆,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全产业链的发展,拉动新材料、汽车芯片、汽车设计、节能电池、充电设施等一系列配套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此外,近年来,我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也带来一系列新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新能源产业加速增长,已经占据能源消费半壁江山;生物医疗技术产业应运而生加速发展;美西方芯片联盟集体打压高端芯片使得中国芯片产业全面提速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突破。数年之间,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产业结构升级只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方面。一个或数个产业升级势必打破已有的产业格局,引发新一轮的产业结构重组。因此,还需要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当前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的则是过去几年时局变化产生的。比如,依然有一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一些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不够充分;房地产业持续低迷;小微企业发展困难;外向型产业受到国际市场冲击;疫情过后有些企业丢失了之前的市场,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脱钩断链”风险时有发生;互联网经济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国外技术封锁冲击下,也调整业态重新洗牌,等等。然而这些问题现象都是暂时性的,产业结构升级终究会引领产业结构走上新的合理化之路。在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基础上,只有推动先进产业的加速发展,才能引领这个庞大产业体系持续更新、全面升级和更加合理。当下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不同以往之处在于更加自觉和自主。

新变化新特征之三:人口结构变化引领经济转型

2022年末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23年4月,随着印度人口规模首次超越了中国,中国不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2022年全国人口只减少了85万人,且未来几年受到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人口规模还会有所起伏,但是很明显,我国的数量型人口红利正在逐渐衰退。因此,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安排和设想都要基于人口增长率下降这一现实情况。

人口转型从结构老化开始,再到总数减少,带给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一方面,中国长期受困于人口过多带来的各种负担和压力可能就此缓解。人口数量的减少随之带来部分资源消耗的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保护地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基于国土资源承载力与综合生产能力的人口规模可能出现。但是,另一方面,中国过去一切基于巨大人口规模而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都需要重新审视和设计。比如,房地产业发展将因为人口规模减少和人口老龄化而受到影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现行的限价限购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不再适应这一新变化;城镇化进程可能会因为区域人口的减少而出现速度减缓;中小学基础教育等社会资源会随着人口规模减少而出现新的不平衡,招生规模和办学方式或将面临调整;劳动力短缺会渐渐成为长期趋势。目前转型拐点刚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会像实验室变化那样迅速,因而需要提前考虑应对之策,做好预期管理。

新变化新特征之四:城镇化进程或将接近中国式临界值

从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式的城镇化进程就开始显露出来。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城乡户籍制度实施至今,它实现了城镇化的有序推进,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二元经济长期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特别是最近十年,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引领之下,城镇化进程有所提速,到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以上。看上去,这个比率离西方发达国家的70%—90%水平标准尚有一段距离,但已指日可待。

然而,中国式的城镇化进程始终贯彻的是“城乡一体化”思路。以前主要提出中国的城镇化不是西方的城市化,把大力发展小城镇与发展城市统一起来,树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发展理念。在完成乡村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之前,2018年党中央就未雨绸缪提前部署,把乡村振兴作为下一步农村发展的基本战略。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产业振兴,而实现这个任务需要人,尤其需要高素质人员去做。从实践上来看,人口较多的地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比较顺利,而人口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就比较缓慢。目前农村各种从业劳动力占到全社会劳动力总量的22%左右,另有两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候鸟式流动。这些都反映出基本的国情特征。

因此,如果坚持实现中国式的城镇化道路不动摇,城镇化率就不能以西方发达国家的70%—90%为标准,而应当以中国式的城镇化率为标准。当然,中国式的城镇化率标准究竟是多少,目前对此没有权威定义和計算。笔者认为,基于中国粮食安全压力依然较大,农业劳动生产率依然不高,但土地升值,各项惠农政策出台落地,振兴乡村仍然需要留下一定数量的高素质人员参与等现实因素,城镇化率中国式临界值可能会在70%—75%左右。对于取消城乡户籍制度以及将两亿农民工就地转为市民的主张应当谨慎。城乡户籍制度是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和各项农村治理机制的基础。它更加有利于保护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更加有利于振兴乡村,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变化新特征之五:消费受挫但升级趋势不改,改善供给侧是良方

2020年和2021年两年,我国消费均为负增长;反映居民消费升级的恩格尔系数从2019年28.2%反弹到2022年30.5%。尽管如此,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4.5%的年均增长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同时,2022年中国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当前,居民消费能力逐步恢复,在餐饮、住宿、交通、文旅、体育健身等领域消费恢复尤其明显。当然,消费恢复是不平衡的,比如国内消费恢复快于国外消费,劳务消费恢复快于实物消费。显然,恢复还需要时间。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拥有了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实力。本来在疫情之前消费已经进入升级通道,突如其来的疫情暂时阻断了升级进程但不会根本颠覆升级进程。认为中国居民缺少消费的收入、缺少社会性保障不敢消费等观点,也是以偏概全缺乏基本事实依据的。固然由于四十多年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社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这成为下一步实施共同富裕战略的基本依据,但是在现实中,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边际倾向会引导不同的消费行为和升级路径,是消费升级一般趋势。针对不同收入群体推出差别化的消费策略,满足不同收入群体多元化的消费体验,也将会形成消费升级的合成效应。比如,继续实行家电和汽车下乡,会持续满足农村居民向往城市生活品质的消费升级愿望;增扩服务性消费设施、场地和机构,会助推城市居民的服务性消费升级;提升消费品质、增加奢侈品生产供给,会助推中高层收入群体的消费热情……归根结底,目前促进消费升级的主要矛盾在供给侧而不在需求侧。

此外,要重视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推广。消费升级的一般趋势是个性化和多样化,过去那种所谓模仿式和排浪式消费已不多见,但在中国,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有组织的聚集型消费有广泛的市场。近年来各地诞生了一些聚集性消费亮点。比如,年初的淄博烧烤成功出圈,西南地区“村BA”群众文体活动消费火爆,直播带货、网红打卡等也一度掀起了模仿式消费热潮……尽管这些新型消费活动的内容、规模和形成原因各不相同,但是从经济学角度看,这些都属于消费创新,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性消费形式,与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不能只把满足个性化消费当作是唯一的消费升级途径,通过组织集体性消费活动、造势消费,也能达到消费升级目的。实际上,举办各种节庆、庙会、会展等活动,都属于这种市场行为。人们只是需要把视野放开,打破条条框框,不断增加消费市场供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今中国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出现不同于十年前的趋势及其特征。上述分析仅仅是初步总结概括,仅仅论及了五个趋势特征变化。有些新趋势新特征需要在更大的背景和条件下开展讨论,比如经济全球化是否终止,新的国际经贸格局是否已经形成。应当积极跟踪、密切关注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变化,及时总结概括,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指针。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

责编/谷漩 美编/王梦雅

猜你喜欢
中国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