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拜会后,欧洲可能会清醒一些了

2024-01-11 02:37辜学武
南风窗 2023年25期
关键词:旧金山盟友拜登

辜学武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11月15日在旧金山成功举行会晤,让许多欧洲人感到惊讶。在他们看来,中国和美国几乎处在“热战边缘”,怎么还会亲亲热热地在阳光灿烂的加利福尼亚心平气和地散步交谈。

拜登政府这次也是做足了功课,在聚会地点选择和接待规格上基本满足了中方要求,目的就是要让习近平答应来旧金山,与拜登好好坐下来谈一谈。

谈什么?谈拢了没有?美国人和中国人都看得很明白,欧洲人则一头雾水。习近平和拜登在旧金山的互动和约定将不可避免地对欧洲未来的对华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习拜之约”

首先来看看中美元首会晤的主要成果。第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是恢复两国军队高层沟通机制,以管控分歧和防止重大误判。这是拜登对这次会晤的核心诉求,北京顾全大局,相向而行,同意恢复两军关系、美国国防部长尽快访华。

北京的这个“让步”还显得很大,恢复两军高层沟通几乎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不仅涉及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还包括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和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热线安排。军事交流从最落后的状态一下子越到了最前面,成为中美缓和的排头兵。

第二个成果是重启两国禁毒合作,特别是芬太尼相关的管制,中国承诺对芬太尼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严加控制,切断流向美国的源流。但中国的这一承诺是有条件的。中方要求美方解除对中国公安部法医科学研究所的制裁,并将它立即从其实体清单(即贸易黑名单)中移除。拜登应允照办。

第三个成果是重启和扩大中美人文交流,全方位恢复两国社会来往和沟通的渠道,尤其是大规模增加来往两国的航班,鼓励高校开展合作,重启和强化明年留学生、青年、文化、体育和工商界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个成果是在气候问题上深度合作,中方和拜登在会晤之前就已经给各自的气候谈判团队发出了发表联合声明的指示,承诺在2020年代各自推动国内减排行动,在国际上共同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成功,启动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以加快具体气候行动。

但拜登并没有得到他所要的全部东西。中方拒绝了拜登干涉中国司法内政、释放在中国服刑的美国人的要求;在人权问题上美国也碰了一鼻子灰;美国要求中国在南海、台海地区减少军事行动的要求也被中国一一驳回。

双方似乎在如何相互协调对俄政策和中东政策上也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中国实际上拒绝了拜登提出的要求,不愿意在俄乌战争和巴以冲突上为美国的政策背书。

同时中国也拒绝了美方对中国产业政策的指控,拒绝接受美方强加的 “中国以非市场方式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的”的叙事,告诫美国应放弃改变中国发展模式的企图,积极回应中国也不谋求改变美国的诚意。

美方在会晤中也对中方的部分诉求采取了比较强硬的立场。例如不愿明确承诺停止军售台湾、停止对华贸易战以及停止打压中国企业和遏制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

然而,北京让拜登再次重申了他一年前在印尼巴厘岛与习近平会晤时所作出的五点承诺,即:“美国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過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中经济相互依赖,美国乐见中国发展富裕,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同中国脱钩。”

北京和华盛顿都意识到,“新冷战”不符合双方的利益,“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才是正道。

会后,中美双方对此次会晤结果均表示认同与满意。明显地,双方把这次元首会晤举行本身就看成是一个积极的成果,即使在很多问题上都欠缺共识。这说明,北京和华盛顿都意识到,“新冷战”不符合双方的利益,“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才是正道。

难得的“双赢”

中国是这次峰会的一个大赢家。中美关系的僵局不打破,不利于稳外资、稳外贸和尽快恢复经济增长;而同美国缓和关系,必然对美国在欧洲和亚洲的盟友如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带来震撼,迫使他们也对自己的对华政策作出调整。

这样一来,整个西方世界都有可能跟着美国缓和同北京的关系,以防落在美国的后面。在中美缓和的大氛围中,欧洲不可能会“无动于衷”。

另外,习近平愿意同拜登见面,也折射出北京的战略谋划能力。拜登领导的民主党政府毕竟还是比共和党更好打交道一些。民主党人士更愿意同中国重新开始进行实质性的合作,没有大部分共和党人士表现出来的“歇斯底里”和“妖魔化中国”的嗜好。

北京当然知道,拜登本届任期只剩下一年多的时间,机不可失。如果拜登连任,可进一步以旧金山之约为基础深化合作;如果共和党上台,毁掉旧金山会晤达成的协议,北京也占据了道义主动,中美关系再次恶化的责任全在美方。

此次习拜会可以看成是一个各取所需的“双赢派对”,双方都可以看作是“赢家”。美国实际上已经意识到,它同中国全面“脱钩”的政策已经失败,还不如退一步,搞“小院高墙”之外的合作,解决美方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芬太尼”在美国泛滥和与中国在南海和台海“擦枪走火”的风险。

中国也意识到,要延续中国的发展机遇,离不开一个宽松的国际环境,尤其是与北美、西欧和东亚强国关系的改善,要达到这个目标,离开美国不行,因为美国还是他们的老大,缓和了同美国的关系,相当于缓和了同整个西方的关系。

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旦美国的盟友发现华盛顿与北京“眉来眼去”,他们跑向北京的步子往往比美国还快,日本、德国都是这样,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一去中国访问,这些国家都抢着和中国建交。这两国在 1972年就派了大使,比美国正式与中国建交早了整整7年。

习拜旧金山会晤的目的决不是把中美由竞争者变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而是对竞争所带来的对双方都不利的可能失控的危险踩刹车,防止陷入一场自己都不想要的战火。

一年多来的近似“冷战”几乎使北京和华盛顿都同时意识到了这个危险。因此旧金山不是岔道口,而是刹车站。习近平这次能到美国来,可以说是给了拜登一个很大的面子,这一点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心里应该很清楚。

他知道拜登需要这个会晤,当面与中国最高领导人达成“和解”的共识,消除中美冲突升级这个“后顾之忧”,以便他的老板明年集中精力去打选战,争取连任。

中国也清楚地表明,美国过去的“零和思维”“挑动阵营对立”没有出路,它只会“让世界走向动荡和分裂”。对于这一点,习近平以非常清晰的语言向美方亮明了中方的立场: “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

平心而论,习近平对美国说了一句大实话: “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

这次旧金山会晤的总体印象是好像习近平给美国上了一堂大国博弈应如何相处的哲学课,而拜登则是反复交代了一些管控风险的操作细节。

虽然是各说各话,但双方都似乎听进去了。中美显然都意识到,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目前都需要一个更为宽松的国际环境以处理和解决各自最为急迫的任务,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从这种意义上讲,旧金山之晤无疑为达到这个目标开了个好头。未来一年的双方互动将会见证许多中美合作和对话机制逐步启动,一步一步把中美关系带回到一个有利于双方利益的水平。

联动效应

包括欧洲、澳大利亚在内的美国盟友也希望华盛顿方面处理好同北京的紧张关系。旧金山会晤的成果不仅会让美国的欧洲盟友们感到满意,而且也会激励他们放下顾虑,以积极的姿态调整对华政策。

事实上,拜登政府之所以愿意同中国改善关系,它的欧洲、亚洲和澳洲的盟友们应该说是“功不可没”。这些国家在中国都有巨大的经济利益,有些还认为自己离开了中国市场会活得“很累”。

它们没有少对华盛顿吐过苦水,劝“老大”不要把同中国的关系搞得太僵,让它们夹在中间难受。美国放弃 “脱钩”概念,转而接受欧洲提出的“去风险”方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因此没有盟友对中美缓和感到不满意,它们唯一可能担心的是,华盛顿和北京继续缓和下去的话,是否会背着它们达成一些不利于它们的约定。北京如能抓住机会,势必将不断强化同美国的缓和,并以此为杠杆,撬动美国的欧洲盟友也直接向北京靠拢。

此次习拜会可以看成是一个各取所需的“双赢派对”,双方都可以看作是“赢家”。美国实际上已经意识到,它同中国全面“脱钩”的政策已经失败

许多欧洲人至今还对中国政府与特朗普政府达成的所谓贸易冲突“第一阶段协定”心有余悸,来自中国的千亿订单的肥水都流向了美国,欧洲人感觉被中美排斥在外了。

所以,下一步可以期待的是,美国的盟友们有可能同中国缓和关系,而不再担心美国的“训斥”和掣肘,因为“老板”自己就已经带了个合作的头。

在这一方面,最善察言观色的日本又走在了前面。习近平刚与拜登会晤完,岸田文雄首相就在旧金山会见了习近平。据中方的报道,岸田文雄提议“借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的重要契机,两国人民深切追思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在广泛领域为推动日中友好关系发展作出的努力”。

45年前的日本生怕在改善对华关系方面落在美国的后面。美国总统尼克松刚在北京会见完毛泽东,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便做出了抢先一步与中国建交的决定。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同是自民党首相的岸田文雄步党内老前辈之后尘,如法炮制,迅速向北京靠拢,展现出急切改善关系的“诚意”。岸田说,“当前国际社会处于历史性转折点,日方希望着眼未来,同中方加强高层沟通对话,增加两国关系积极因素,坚持和平共处。”

岸田的表态几乎是拜登态度的日语翻版。他向习近平承诺,“日方無意同中国‘脱钩断链,希望继续推动民间往来和人文交流,深化数字经济、绿色发展、财政金融、医疗养老等各领域务实合作。日方将继续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按《日中联合声明》处理台湾问题的立场没有丝毫改变”。

这个表态看来北京接受了,否则外交部不会发出如下信息:双方积极评价刚成立的中日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同意保持各层级对话沟通,适时举办新一轮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会议,就国际地区事务保持沟通协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日本的一些现实而急切的需求,可能也得到了部分的满足。唯“老板”马首是瞻,甘为马前卒,毕竟也是有代价的。

就看欧洲了

欧洲的美国盟友们是否会向日本看齐,或向澳大利亚学习,把合作摆在第一位,把竞争与对着干往后挪挪位置,是一件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欧盟和各成员国在迈开这一步前,应该会有激烈争论。

但在美国开始与中国搞缓和、澳大利亚努力重建与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日本迫不及待地与中国“重温建交初心”的情况下,欧洲除了及时调整对华姿态以外,别无选择。

今年12月的中欧首脑峰会可能是一个契机,双方的谈判和讨价还价相信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对华强硬派也可能在大风向扭转之前抢先推出一些对华强硬措施,然后收敛锋芒。

温和派可能会拿美国的缓和政策当挡箭牌为自己的“友华”姿态和政策背书。德国内政部是否真正会像强硬派催促的那样在年底前推出对华为的“禁令”还是一个未知数。

中美在相互走近时迈出的步子可能会越来越大,任何对华更为激进的措施都会使欧洲陷入被动,除了引起北京的愤怒之外,别无好处。

但很清楚,习拜旧金山会晤给欧洲和德国的执政当局发出的信号是: 中美在相互走近时迈出的步子可能会越来越大,任何对华更为激进的措施都会使欧洲陷入被动,除了引起北京的愤怒之外,别无好处。

其实欧洲面临的最大挑战还不是中美逐渐走向缓和,而是万一拜登失去明年的选举后欧洲怎么办?与其现在继续对中国保持猜疑与距离,还不如与华盛顿随风起舞,迅速行动,与北京在战略层次上达成新的共识。

这个战略选项对欧洲来讲是最为安全的选择。倘若拜登明年竞选连任成功,欧洲与华盛顿已经站在一条线上,无须进行战略调整;倘若拜登失守,被特朗普击败,今日及时调整对华关系也为明日在可能失去华盛顿这个靠山后拥抱中国留下一步活棋。

从这个角度讲,欧洲步日本和澳大利亚之后尘调整对华政策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不可预料的只是调整的速度和幅度,这就取决于欧洲内部温和派和强硬派博弈的结果了。

猜你喜欢
旧金山盟友拜登
1907年旧金山应对鼠疫的措施与反思
拜登也要打造基建狂魔
普通人拜登
旧金山906 World文化中心
在叙利亚遭美国抛弃,库尔德人从美敌对势力中找到新盟友
好好玩创意营盟友唯我独尊
是对手,更是盟友
好好玩创意营 盟友唯我独尊
“拜登”献吻拜登
晚清民国时期粤剧在旧金山的流传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