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区理论”重写中国历史

2024-01-11 04:43余世存
南风窗 2023年25期
关键词:许先生三区海洋

余世存

《经纬华夏》

许倬云先生是当今文明社会的一个头脑,在中国新文化运动这一百多年来的知识传统中,他是承前启后的中间链条,是健在的华人社会知识界的一个代表人物。正因为他的思考个性太鲜明,才有点像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如果说许先生的《万古江河》还是带有专业色彩,有很多工笔、专题式的论述,那么《经纬华夏》则完全放开了,是一种“大写意”,完全是一个自由挥洒的状态:书的前部建立在考古学的材料上论证他的猜想;中部建立在朝代、中国文化的变迁之上;到后来,他又用很大一部分精力谈近代中国。真是大开大合。这不仅跟他的学术素养、学术储备有关,里面更有他个人的关怀,有他的关注点和性情所在,完全是一位93岁的老人的 “托付之作”。

许先生提出一个非常独特的地理划分的方法,他把中国文化分成三个核心区—第一区就是黄河流域,第二区是长江流域,第三区是南岭到武夷山以南,包括云贵这一块区域。华夏文明三大核心区的概念,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冲击。但我认为“三区理论”其实可以重新解释中国历史的变迁,而且不应该只有许先生一个人、一本《经纬华夏》来写,应该有更多的书按照“三区”的板块来跟进,重新书写中国的历史。

以我的理解,最早提出中国区块理论的应该是周文王。周文王对中国有一个西南和东北的说法,他当时在西边,而商代是在东边,所以他的地理空间的方位就以此确立起来。接下来,应该是战国时代的赵武灵王,就是胡服骑射的那一位,他也是有地理空间的观念。第三位很有名,就是司马迁,他认为龙门—碣石这条线是一个很重要的划分,中国可以分为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这一带,并提出中原、江南、北方等四个经济协作区。他还有一个说法,中国的事情一般都是从东南开始生长出来,由西北来收工,相当于东南沿海的人先找出一个新模式,最后西北方面的人“窃取”胜利果实。

到了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主持《大衍历》的时候,也是把全国划分成两大区,基本上相当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是以秦岭—淮河为线,把中国划分成南北。一直到明清,中国的文化人基本是接受了僧一行“山河两戒”的概念。但是很可惜,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史观或者说地理空间观,反而在僧一行的基础上回到了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主体论。大家都集中在黄河流域、中原主体,而长江流域、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对华夏文明的贡献都被淡化掉了。

许先生这本书,算是重新在“山河两戒”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中国区域历史地理空间的理论构想。我刚开始对这个理论构想也有将信将疑,但是读完《经纬华夏》以后,我觉得太有道理了。云贵和东南沿海所在的第三区,以前并不被我们关注,其实第三区對于中国文化的参与程度一点都不亚于一区和二区。比如说,关于东南沿海的吴越地区,周文王的两个哥哥跑到吴国去,断发文身建立了吴国,这是一个传说,表明至少那个时候他们已经在开发东南了。到了春秋战国,吴国和越国先后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后来三国的时候,孙权对南方有更大规模的开拓。

尤其是,第三区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有两个硬指标特别了不起—瓷器和铁器。第一区(黄河流域)的人民“玩泥巴”的最高成果就是陶器,陶器也很精美,但要从陶转成瓷器则是技术的飞跃。春秋战国时期在南方已经出现了瓷器,对人们的生活,对农业和游牧民族的冲击力都是很大的,后来甚至变成了西方人对中国的一个代称:China。还有一个贡献,就是许先生说的铁器。如果比拼兵器之间的硬度和柔韧性,最厉害的还是吴钩越剑。他们的工艺为什么那么牛?是因为他们发现了合金。

许先生提到了莫干山的传说,莫邪、干将夫妻两个在铸造兵器的时候,把自己的头发、手指甲甚至自己投身到炉火当中去参与铁器的铸成,要让它形成一个合成的东西。我觉得这种融合对于铁器工艺的锻造是一个非常高的启示。

从瓷器和铁器的贡献可以看出,二区和三区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明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所以我觉得三区板块的划分打破了中原中心说,可以作为一个线索,来重构中国历史。

知识界一直说要破除“欧洲中心论”的思想,其实中国历史上的“中原中心”也是根深蒂固的。如果在“中原中心”的理论里面陷得太久,我们对很多考古材料就缺乏解释,比如说商代遗址中会出现非华夏人种,大家都很惊讶,三星堆的出土更是让很多人惊讶。从“中原中心”的角度你就无法理解,但从许先生的“三区理论”角度,就非常清楚。

三区理论还有一个启示:我们中国人确实是善于多元创造的,这一点特别重要。我们“60后”还有“50后”的人总认为“人往高处走”,好像只有活在北京、上海这种大都市里才叫生活,或者活在北京、上海才有优越感,好像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文化人,要在地方上能够活下来,而且进行创造,我觉得特别佩服、特别了不起。

所以“三区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你在哪一个区都能有一番成就。你应该从关心身边的人做起,应该从关心社区的人做起,看到社区的差异性、独特性、丰富性。我们的社区建设也是非常具体的,如果立足于当下的、本地的生活,我们其实是能够扎下根来跟本社区建立起很血肉的关联,而不是放下眼前对周围环境的改善、社区的建设,只想去过北京人、上海人的生活,或者只愿过纽约人、伦敦人的生活。

除此之外,我觉得许先生对海洋文化的强调和注意,也是在提醒中国知识人的一个盲区。我们经常说中国文明是以农耕为主体,安土重迁。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但是孔子对大海是没有多少感觉的。别说孔子那个时代,就是中国历代的那些文人、士大夫,他们对海洋也是很陌生的。有人甚至统计过,唐宋以来的中国知识人在诗文当中描写大海的很少很少—大家可能想到曹操写过《观沧海》,但是大部分的诗文写得都很少。包括现代的作家,有人做过统计,生活在海边的浙江籍的作家,郁达夫、鲁迅,他们涉及海洋文明的文字其实也很少,不是很多。所以,中国人对海洋文化其实是有点陌生。

许先生这本书里,颠覆了我们对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一个理解,其实中国人对海洋文化不应该陌生。从宋代开始,海洋文化就开始在中国社会里登堂入室,例如泉州在宋代就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大港口。我们确实是农耕文化为主体,但是按许先生说法,两千年来,游牧文化跟农耕文化一直在做拉锯战,同时海洋文化又在敲打着中国的大门。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把海洋文化容纳进来,这就是许先生在书中一再说的,海洋的挑战是滚滚而来,而我们不应该还在一个天朝旧梦里面,不应该还在一个农耕田园诗里面。

我们今天的文明正在经受非常大的挑战,我们要在已经开始星际大航海、星际移民的时代,说清楚人类存在的意义。其中一个方向,就是从古代、从历史入手,来说清我们的来龙去脉,来寻找我们的意义。特别是,我们正在对几千年的历史做大规模的梳理、整理,来提供一个可参照性的说法。我们经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如果我们的过去都是一片黑暗,那我们面对当下、面对未来的时候也可能是一片黑暗。

举例来说,我们能不能预测一下今年和明年的经济形势?如果对三年前的事情可能都总结不出来,又谈何预测未来呢?所以,我们对于历史要经常有回顾,必须回顾历史才能前瞻未来。学考古、学历史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希望年轻朋友越来越多介入,让我们面对历史不再像是面对一笔糊涂账。

猜你喜欢
许先生三区海洋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开在心里的花
攀爬的姿态
北京三区美术馆
伞兵三区海上起义的前前后后
许先生,谢谢你的扒鸡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许先生,谢谢你的扒鸡
“藏地三区”文学空间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