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入学准备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检验

2024-01-10 03:05全懿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

全懿

【摘 要】通过采用纵向问卷调查研究,选取2022年9月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和家长,使用“儿童入学准备状态家长评定问卷”和“简式育儿压力问卷(中文版)”(PSI-SF)对其进行入学准备水平评估和育儿压力测评。对比前后入学准备水平数据和育儿压力数据,进行儿童入学准备水平变化和影响因素的探索。

【关键词】入学准备 发展风险 幼小衔接

一、研究目的

入学准备状态被认为是儿童适应正规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的入学准备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幼小衔接工作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小学仍处于缺乏评估的阶段,对儿童在幼小衔接这一阶段的各种变化机制和影响因素的探讨也是不足的。本研究拟通过一项纵向研究,来调查儿童从幼儿园到刚进入小学的入学准备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择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深圳市光明区某小学全体一年级共177名学生作为样本。入学初和第一学期结束各测评一次,最终得到有效数据177份。

(二)工具

人口学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出生排行、寄养经历等个人信息,还有家中子女数量、填写人身份、家庭类型(是否核心家庭)、主要照料人、家庭总收入,以及父母的年龄、学历、职业等信息。

主体量表采用“儿童入学准备状态家长评定问卷”,该问卷选“是”算1分,选“否”算0分;各项得分相加为各维度总分。各个维度中发展风险得分越高說明潜在风险越高;气质类型包括趋向型和退缩型;自我调节包括注意控制和情绪控制,得分越高说明儿童自控水平越高;积极心理品质则包含了10项。该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724。

另一份量表选用了“简式育儿压力问卷(中文版)”(PSI-SF),此量表共36题,包含育儿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困难儿童三维度。量表评分采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分1~5分,每个分量表总分60,总计180分;分数越高压力越大。该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935。

(三)程序

2022年9月初和12月底通过由家长填写在线问卷的形式完成了两次测评。数据分析采用专业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描述统计

1.人口学变量

本次调研共177名学生,其中男生占54.8%,女生占45.2%。出生排行第一的样本占比39%,排行第二及以上的占比61.0%。没有寄养经历的占比56.5%,寄样经历不到三个月的占比14.1%,三个月到一年的占比16.4%,一年以上的占比13%。家中子女数量为2的占比58.7%,独生子女占比26%,3个及以上占比15.3%。主要照料人为母亲的占比71.8%。核心家庭占比80.8%,家庭总收入大部分介于5000~20000,占比53.7%。父母的年龄主要介于31~40岁,父亲学历为大专或高职及以下的占比88.7%,母亲学历为大专或高职及以下的占比86.4%。父亲职业稳定性低的样本占比53.1%,稳定性中的样本占比33.9%,稳定性高的仅占13%;母亲职业稳定性低的占比65%,稳定性中的占比18.6%,稳定性高的样本占比16.4%。详细数据见表1。

2.育儿压力

亲子互动失调均值最高(3.98±0.60),其次是困难儿童(3.72±0.65),最后是育儿愁苦(3.69±0.79),育儿压力总分为3.80±0.60。

(二)入学准备水平变化

1.发展风险的变化

第一次调研的发展风险中,纪律风险(5.08±3.52)显著高于其他风险,其次是学业风险(2.92±1.56),然后是退缩风险(1.37±1.41)。第二次调研的发展风险中,纪律风险依然最高(4.36±3.22),发展风险的整体变化呈下降趋势。

根据配对样本T检验,纪律风险(p=0.047)、学业风险(p=0.002)和总体风险(p=0.022)的变化达到了显著性;尤其是学业风险,从2.92降到了2.32;其次是总体风险,从9.37降低到8.04;然后是纪律风险,从5.05降低到4.36。

2.自我控制的变化

两次调研,情绪控制(5.72±2.07/6.05±1.93)均高于注意控制(2.81±2.13/3.46±2.19),自我控制总分(8.54±3.63/9.51±3.52)也呈现上升趋势。

但是,根据配对样本T检验,只有注意控制(p=0.006)和自我控制总分(p=0.013)的变化达到了显著性。

(二)差异分析

1.个人情况及家庭情况差异

样本的性别差异仅体现在挑战精神,男生高于女生,但是其他项均不具有显著差异。出生排行与注意等级显著相关,出生排行越靠后,注意等级、稳重细心等积极品质水平越高。寄养经历与总体风险、纪律风险和学业风险均存在显著相关,一年以上寄养经历组相关风险均值比无寄养经历或有一年以下寄养经历组均值都要高。一年以上寄养经历组的注意控制、情绪控制和自我控制均值比其他组均值都要低,存在显著差异。一年以上寄养经历组自我控制、稳重细心、挑战精神和积极品质总分均比其他组均值低,且存在显著差异。

注意控制等级随着家庭中孩子数量的增加而提升。家庭成员结构与思维风格、积极品质相关,多孩核心家庭的儿童该项均值最高。母亲为主要照料人,稳重细心这一积极品质数值最高,达到显著相关。

2.父母年龄、学历和职业稳定性

父亲的年龄与儿童的纪律风险、学业风险存在显著相关;纪律风险方面,随着父亲年龄的增加,该项均值下降;但是学业风险则是中间段(31~40岁)最高,41岁以上的年龄段则呈下降趋势,但是因为样本量的关系,相关结论需要进一步探索。父亲的年龄与儿童的注意控制等级、自控总分也存在显著相关,而且随着父亲年龄的增加皆上升。父亲的年龄与儿童自我控制积极品质和积极品质总分有显著相关,而且随着年龄段的提升皆上升。母亲年龄段则是与独立自主和稳重细心这两项积极品质有显著相关,母亲年龄段高的样本儿童比年龄段低的样本儿童相关积极品质更高。

父亲的学历仅与自我控制积极品质显著相关,数据显示随着父亲学历提升,样本儿童的自我控制等级分数下降。母亲的学历仅发现与兴趣好奇积极品质有关联,随着学历提升,该项均值上升,这说明母亲学历越高,样本儿童的兴趣好奇心越强。

父亲职业稳定性对样本儿童的总体风险、纪律风险和退缩风险都有显著影响,总体风险和纪律风险最高的皆为父亲职业稳定性中的样本群体,但是退缩风险最高的是父亲职业稳定性高的样本群体。父亲职业稳定性对样本的自我控制总分和稳重细心积极品质也有显著影响:父亲职业稳定性中的样本儿童自我控制总分最低,稳重细心积极品质水平也最低。母亲职业稳定性与样本儿童的总体风险、纪律风险和退缩风险都有显著相关,总体风险、纪律风险和退缩风险最高的皆为母亲职业稳定性中的样本儿童群体。母亲职业稳定性与样本儿童的注意控制、情绪控制和自我控制总分都有显著相关,三者均为母亲职业稳定性中的样本儿童控制水平最低。母亲职业稳定性还与样本儿童的稳重细心积极品质相关,随着母亲职业稳定性的提高,该积极品质出现下降。

3.育儿压力差异

新手家长的育儿愁苦均值最高,而且和其他分类存在显著差异。亲子互动失调和总体风险负相关,当亲子互动失调均值越低,总体风险得分越高。

(四)影响因素分析

学业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注意控制水平和思维风格,纪律风险影响因素包括注意控制(负相关)、情绪控制(负相关)——注意控制和情绪控制越高,纪律风险越低。退缩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退缩型气质类型(正相关)、情绪控制(负相关)、父亲职业稳定性(正相关)。

四、讨论

(一)代表性

本次研究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来自光明区普通收入家庭,大多为多子女核心家庭中的第一个孩子,自小与父母一起居住;父母正值中年,父母学历为大专及以下水平,工作稳定性低,家庭经济结构并不稳固;多数由母亲担任家中教育的主导者,父亲参与较少。亲子互动失调是育儿压力方面最明显的问题。

(二)发展风险和自控能力

纪律风险是该群体主要的风险,其次是学业风险,最后是退缩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风险和总体风险都呈现下降趋势,而且除了退缩风险,其他风险和总体风险的变化都有显著差异。

这一时期的儿童情绪控制能力高于注意控制能力,但是只有注意控制和自我控制总分的变化达到显著。

(三)个体差异

性别差异不明显,寄养经历对儿童发展存在负面影响,来自多子女核心家庭的样本思维风格品质较非核心家庭更高,这意味着非核心家庭因为有老一輩加入,对儿童思维方式存在负面影响。父母亲自抚养子女,有助于子女稳重细心积极品质的养成

影响儿童发展风险的重要因素是父母的职业稳定性,其中父母职业稳定性中的群体更容易出现高发展风险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父母的亲子陪伴时间不足。而职业稳定性高的父亲可能因为职业对人格特质的影响(如人格类型为现实型,更追求规则)而导致子女退缩风险的增加;母亲职业稳定性中的儿童自我控制水平均最低,母亲职业稳定性越高,儿童稳重细心积极品质呈下降趋势。

父亲的年龄越大,似乎儿童的纪律和学业风险呈现下降,尤其是父亲年龄为31~40岁的样本儿童表现更明显;另一方面,母亲年龄的增加则对儿童的独立自主和稳重细心积极品质有积极影响——这方面可能是由于父母成熟度对儿童的积极影响。此外,父母的学历与儿童自我控制和兴趣好奇积极品质显著正相关。

(四)相关性

退缩型气质与所有风险都呈强正相关,另一方面退缩型气质类型儿童与育儿愁苦显著正相关,因此退缩型气质类型儿童需要重点关注。要控制儿童发展风险,主要是提升其自我控制能力。积极品质培养方面,思维风格的培养有助于降低学业风险,兴趣好奇积极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减轻育儿压力。

五、结论

首先,从预防儿童发展风险的角度,我们需要积极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积极品质,尤其是兴趣好奇、思维风格、稳重细心。

其次,对于退缩型气质风险儿童,应该更加关注其发展方面的问题,尤其是这类儿童由于言语表达意愿不强,较少出现行为问题,很可能受到忽视。

最后,父母亲自养育和高质量陪伴对于儿童的发展非常重要,且避免长期的寄养经历和老一辈过多参与养育也很重要。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
浅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2016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关注“幼小衔接”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如何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数学绘本
多管齐下给力时,幼小衔接无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