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创新人才引育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2024-01-10 10:12郑祎群王建文马鞍山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马鞍山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
安徽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马鞍山市科技人才人才

文/郑祎群 王建文(.马鞍山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马鞍山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吸引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科技人才集聚马鞍山市创新创业,是马鞍山市目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要为之努力的历史使命。

一、围绕需求引才,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马鞍山市坚持锚定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市考察赋予的新发展定位,对标人才强国、人才强省和人才兴皖工程,人才政策从1.0 到5.0 版迭代升级,实现从“盲目引才”到“精准引才”策略转型,为区域创新发展汇聚人才力量。

1.招引青年人才

大力实施“诗城英才”计划和人才工作“登高”行动,2022 年引进“骏马”工程青年人才6009 人;运用云端招聘平台,面向全国近100 所高校在线推介马鞍山市企业的岗位需求信息,云平台已汇集市内企业200余家、优质岗位信息3100 余条、个人简历17600 余份;“留马驿站”整合政、校、企三方资源,建立企业需求与本地院校资源对接机制,促进供求信息精准匹配,并组织开展“千企万岗进校园”线下招聘系列活动,引导校企联合招聘,2022 年全市应届毕业生留马就业达3600 余人。

2.培养专技人才

助推马鞍山学院工程师学院标准化建设,首批确定8 个专业开展“种子工程师”培养试点,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完善卓越工程师体系。2022 年,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0015 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8755 人,获得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人才8656 人。

3.选拔特技人才

借鉴沪苏浙先进经验,马鞍山市在全省率先出台《马鞍山市特殊技能人才技能评价办法(试行)》,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证书、唯身份”倾向,切实把评价权交给企业。截至2023 年8 月,全市共有35 家企业开展了特殊技能人才技能评价破格认定工作,1616 名特殊技能人才通过破格认定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

4.留住高端人才

围绕马鞍山市主导产业和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扶持和培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实践基地。截至2022 年底,全市建有博士后工作站46 家,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05 人(其中,新引进博士后45 人);通过柔性引进院士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及技术指导达18 人次,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占80%以上。

5.用好双链人才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县域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2022 年10 月以来,马鞍山市通过各载体单位推荐,征集首批双链融合专员74 名,其中40 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占比达40.5%。下一步,马鞍山市将积极引导拥有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的双链融合专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赋能助力。

二、围绕产业育才,为“四链”融合提供有力支撑

2023 年,中共马鞍山市委办公室、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以制造业为主体促进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1+3+X”政策体系》,拟从促进制造业三年倍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金融服务支撑、强化数字经济赋能、服务业及建筑业提质增效、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等7 个方面推出60余条“真金白银”举措,全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1.助力企业优化人才结构

为进一步引导本地企业主动引才、合理用才,优化人才结构,使企业真正站在区域创新发展的“C 位”上,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与安徽工业大学合作共建了马鞍山企业家学院。近年来,由政府牵线搭桥,协调整合国内知名高校与社会力量,马鞍山企业家学院培训内容和合作伙伴日渐多元化,专注于塑造企业家精神和提升职业能力,着力培育既具有全球视野又深谙发展实际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为创业人才、领军人才和科技人才等免费提供课程紧凑、内涵丰富的专题培训。自2020 年成立以来,马鞍山企业家学院先后对接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浙江省政府培训中心、深圳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批专业机构和知名高校,共组织开展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班”“2023 年马鞍山青年科技人才培训班”等31 期主体班和专题班培训活动,培训创业企业家、研发人员、青年科技人才逾2000 人次。经过三年的成长,马鞍山企业家学院“开放式”人才培训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2.打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

马鞍山市不断优化服务,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实现人才服务事项“一窗受理、一网能办、一码办结”。市人才服务中心成立后,设立人才“一站式”服务专窗,开通人才服务热线,归集人才政务服务、企业综合服务等事项;推动数字化转型,“诗城英才”综合管理平台上线运行,“骏马”工程实现“一网通办”,申报对象可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马鞍山分厅登录申报;加强与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城市联盟合作,推进人才驿站、人才绿卡、人才联培等合作项目,推动专业技术职称、继续教育学时互认,实现人才资源信息互通共享,促进人才无障碍流动。同时,为来马工作的海外人才提供便利服务,对引进的高端外籍人才进行分类管理,截至2023 年8 月,全市持有效工作许可的外籍人才有86 人,其中A 类人才21 人、B类人才65 人。

3.探索布局“人才飞地”建设

近年来,马鞍山市积极鼓励各地各单位在市外布局建设一批“人才飞地”、招才引智工作站。先后试点运营了江宁- 博望一体化发展先试先行示范区、和县经济开发区浦口“科研飞地”,通过引入猎聘公司、金融机构,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引才格局。和县在毗邻的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科学城建设3000 平方米的“科研飞地”,并配套制定《浦和产业合作人才试验区十条措施(试行)》,对符合条件的“飞地”人才纳入县域人才政策奖补范畴,现已吸引13 家研发机构入驻,结合区位优势,逐步形成“人才特区”示范模式。截至2022 年底,全市已有东科半导体、中钢天源、东海机床等10 家企业先后在上海、北京、南京、合肥等地建立“研发飞地”。在册的“研发飞地”吸引了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李铸国教授等团队,拥有博士、硕士共36 人,高级以上职称14 人,申请发明专利160 余项,逐步走出一条以“飞地”聚人才的创新发展之路。

三、围绕团队聚才,为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完善“1+N”人才政策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创新要素集聚效应,全方位招引人才、培育人才团队,全市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基本形成。马鞍山市连续两年入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强榜单”,全省排名第2 位。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引育工作是全市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23年以来,市科学技术局多次深入基层,赴各县区和开发园区开展实地走访调研活动,分析调研数据,谋划下一步工作。

1.人才团队调研分析

截至2022 年底,马鞍山市获批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共16 家,其中12 家团队已通过现场尽调,并获得省级扶持资金6100 万元、市级配套资金7950万元。16 家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类别和区域分布情况如图1 和图2 所示。

图1 马鞍山市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类别分布情况

图2 马鞍山市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区域分布情况

2023 年1—7 月,市科学技术局重点对成功获得省兑现资金的12 家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进行走访调研,并收集取得如下统计数据。12 家人才团队中,核心成员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10 人,获得国家部委奖项3 项,省级奖项5 项。自人才团队获批以来,累计申请专利423 项,授权专利320 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占比13.4%。在12 家人才团队创办的企业中,10家企业成功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83.3%。拥有在职职工共967 人,其中博士14 人,高级技术职称19人。2022 年,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7 亿元,净利润4142.7 万元,税收2029.3 万元;累计投入研发经费8539.0 万元,占销售收入比重大于10%;承担市级以上政府项目共8 项。在人才团队获批后,企业累计实现社会融资达4.3 亿元。12 家人才团队中,有东科半导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谢勇团队)、安徽燊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彭耀团队)和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谭鸿团队)等3 家团队已完成省绩效奖励兑现,安徽云轨信息等2 家团队正在筹备提前兑现。近年来,更是涌现出以彭耀团队、谭鸿团队、朱世东团队、谢勇团队为代表的优秀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型企业,优秀率占比达40%。

2.结合实际,完善激励机制

自2014 年开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工作以来,马鞍山市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的市人才团队领导小组,共招引200 多名高层次科技人才来马创新创业,各级各部门采取不同形式对60 家科技人才团队进行政策扶持。2016 年,《马鞍山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出台,2017 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完善,引导各县区、开发园区设立专门投资科技团队的投资公司,“点对点”精准扶持属地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为了对投资、招引方式及激励机制等做出更为明确的规定,结合团队招引培育的工作实际,2020 年4 月,市政府适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科技人才团队招引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3.多措并举,引导团队创新

为保障科技人才团队来马创新创业,根据项目高、精、尖、缺和投资情况,引导鼓励县区、开发园区对落户的科技人才团队项目进行自主投资决策,设立或利用现有的产业基金,按市场化运作方式投资科技人才团队项目。

4.汇聚要素,谋划下一步工作

马鞍山市将围绕首位产业,聚焦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学习和借鉴长三角先发地区做法,一方面举办面向企业家、研发管理人员的产业高端论坛、培训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企业对接国内外最新、最高端的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自我造血”的能力。通过要素汇聚,不断拓宽招引渠道。

(1)充分发挥县区、开发园区对科技人才团队的扶持作用。在资金、土地、基础设施配套、创业和生活场所供给,以及团队成员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扶持。

(2)发挥专业招商小组招引科技人才团队的前线作用。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加强对科技人才团队招引线索的摸排,结合实际提出科技人才团队招引方案。

(3)设立天使投资基金,以债权投入或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人才团队。城投公司受市政府委托,设立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选聘的专业基金管理公司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充分发挥产业基金作用,利用资金、场地和科研项目资源的优势,积极引导科技人才团队落地。

(4)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团队培育工作。支持龙头企业及上市公司引进境内外科技人才团队进行嫁接重组,结合企业上下游产业和科研项目,促进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

(5)对接高校、科研院所、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汇聚各类要素资源,提升科技人才团队的创新能力。

(6)鼓励市台办、市工商联、市侨联、市科协等单位根据职能职责,积极与各商会、协会开展合作,支持重点外商投资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拓宽科技人才团队的招引渠道。

猜你喜欢
马鞍山市科技人才人才
马鞍山市采石小学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七中学
人才云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马鞍山市九村小学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