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惠 孙靓[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省科学技术档案馆)]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布局的重要节点,也是支撑科技强国建设、协调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合肥作为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重要枢纽,基础研究实力雄厚,产业发展独具特色,富有改革创新传统,是国内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推进建设合肥科技创新中心,对于提升安徽省在国家创新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具有关键的促进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一般指一定范围内,科技资源高度集聚,创新活动高度积极,科研实力极其雄厚,技术人才、产业、金融和信息各方面均在区域进步中发挥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发展的城市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创新资源的集聚中心、成果转化的传播中心,也是科技形成产业化的制造中心,强调科技的空间聚集效应和创新扩散的影响力。
作为国家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轴心,也是区域链接国内外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纽带。科技创新中心不仅是基础研究的创新策源地,也具备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商业化的强劲动能,是“科学—技术—产业”创新链均衡发展的结果。因此,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既需要拥有丰富的创新来源与研究设施、可持续产出的科技成果,更需要拥有优秀的龙头企业和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具备产业化前沿科技成果并推动经济增长能力的优良创新生态。在当前的形势下,能够组织和控制创新要素活动的地区已经成为决定创新资源流向、影响创新领域发展和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引领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打造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国家又相继批复了建设成渝、武汉和西安三大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未来可能继续布局沈阳、南京、杭州、合肥、郑州、长沙、南昌等一批具有区域辐射带动作用的科技创新中心。目前,国内现有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布局、战略定位、核心依托和关键产业领域梳理如下,如表1 所示。
纵观已批复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虽地域禀赋、经济基础各有不同,但主要具备以下共性特点:
京沪成渝区等均是我国主要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可从源头覆盖各项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平台设施建设的创新成本。
各科技创新中心所在地区均有大批一流水平高校及科研院所,借助科研机构的虹吸蓄水效应,高水平人才、核心科技、金融投资和创新主体呈现高度聚集态势,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产业化容易形成多向链接。
沪鄂成渝等科技创新中心均具备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大多依托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突出龙头效应,进而引领区域乃至全球的产业发展。
京沪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作为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长期以来致力于科技政策试点、营商环境提升、创新文化营造等制度创新,优异的政策环境有利于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引导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有利于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和本地技术知识的溢出,而知识产权和税务优惠等制度又进一步保障创新主体的利益,保证创新主体充分释放创新潜能。
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城市,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多年来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打造协同发展“科创名城”,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累了雄厚的基础条件。2022 年,合肥经济总量达到1.2013 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6.2%,拥有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家电和智能家居、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材料、绿色食品、创意文化等多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412 家。
(1)基础研究实力雄厚。作为全国首批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合肥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实力雄厚且独具特色,拥有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物理、生物、材料等基础学科水平全国一流,取得了“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等一批原始创新重大成果。在科技部发布的2022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榜中,合肥位于全国第9;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 年创新指数报告中,合肥位居全球“科技集群”第55 位;在国际权威科学杂志发布的2022 自然指数榜单中,合肥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16 位。
(2)地理交通区位优势。在新一线城市中,合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作为长三角国际城市群副中心,以及“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拥有东向连接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西向连接成渝和武汉科技创新中心的要塞优势。通过建设合肥科技创新中心,将上海、武汉、成渝科技创新中心连点成线,将科技创新辐射带动作用连线成面,形成“沿长江科创走廊”,有利于全国范围内各地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对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局势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机遇叠加的情况下,合肥在国家战略科技资源、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方面优势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力强劲,具备创建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条件,通过加强协同互动,可充分发挥链接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枢纽作用,在科技资源梯度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
(3)产业金融配套发展。合肥秉持“科技即产业”理念,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结合,已初步探索出“科技- 产业- 金融”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动态存储芯片、制版光刻、超薄柔性显示屏、超导质子医疗、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等一批重大产业成果相继涌现,以“芯屏汽合”(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融合制造业)“急终生智”(城市应急安全、智能终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3个领域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城市第4 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8%。获批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创投城市计划”,构建规模超1500 亿元的“基金丛林”,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居省会城市第2 位。
(4)勇于创新体制机制。合肥改革创新特色鲜明,从2004 年获批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先行先试,再到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等,合肥先后承载了多项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验试点任务。在多元化科技投入、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管理改革、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为全国闯出了一条新路,“地方深度参与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机制”等13 项改革举措被国务院在全国推广,“科大硅谷”“工业互联网”“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等一系列探索引起热烈反响。
对标国内已批复的六家科技创新中心,合肥仍存在不少差距和短板,表现在区域协作能力和辐射程度不足、产业能级有待优化、高科技领军企业和高端人才相对短缺等方面,在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探索创新体制改革、承接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
(1)区域协作能力和辐射程度仍有提升空间。目前,合肥作为安徽省科技创新中心,在提升区域产业协作方面体制不顺、机制不畅的问题仍然存在,无论是对长三角还是对省内外其他城市,都存在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分布不均衡、辐射程度不显著的问题。合肥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需要继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在搭建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桥梁、加快安徽省内的创新一体化进程、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上下功夫。
(2)合肥产业能级有待优化。合肥科研院所攻关方向与城市产业体系吻合度有限,科技创新的扩展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省内外其他城市对合肥科技成果承接转化能力不足,新科技、新材料、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的一体化发展链条未充分建立,合肥需要在平衡高端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和创新型产业能级提升水平方面,实现同步跨越发展。从产业规模来看,合肥在制造业上的多项总量指标不高,2022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2376 家,少于武汉(3245 家)和成都(4117家),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86.06 亿元,少于武汉(694.43 亿元)和成都(4836.3 亿元)。在2022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45 个国家先进业制造集群中,合肥也仅有智能语音一项上榜,新兴产业体量尚未形成规模,工业化进程距离中高端还有距离,总体缺乏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布局,科技经济硬实力与其他副省级城市还有差距。
(3)高科技领军企业和高端科技人才储备不足。高端科技人才方面,虽然合肥有数所一流大学及科研院所,但在长三角区域内经济和科技发展并不占优,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不如沪苏浙,导致本地培养人才外流较多,高端科技人才以引进为主,外资研发活动亦不如京沪粤活跃。从高科技领军企业看,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拥有多家全球知名中央企业和跨国公司企业总部,对比之下,合肥目前尚无世界500 强企业总部,独角兽企业和高企数量均低于深圳、广州等地。
合肥在要素禀赋、科研条件、产业体系等方面均具有独特优势,应充分厘清自身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具体定位,扬长避短,突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省市联动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量子信息、聚变能源、生命健康、生态环境等领域,着力锻造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能力,支持前沿性和颠覆性技术研究,催生出“从0 到1”的原创性成果。充分利用长三角、中部地区、华东各区域协同,提高对外合作水平,形成开放辐射战略格局。建立健全分工合作机制,合理要素配置,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各区域产业体系聚链成群,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引育高端人才资源,提高合肥市的人才吸引力,充分发挥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源头作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联合研发,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提升战略科技力量服务企业水平,充分发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平台的聚合作用、对高端人才的吸附作用、对重大科技攻关的组织作用,产学研紧密结合,在科技创新主体和高能级创新平台的深度融合中实现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其次,在通过政策引导培育创新型企业的同时,切实有效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形成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发挥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为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资服务,建立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完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创新链,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建立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的开放市场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开放合作、多元融合的文化氛围。通过科大硅谷、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相互赋能,贯通科技与产业、基础与应用研究,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资本协同创新,把创新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改革科研项目攻关机制和经费管理办法,继续大力推行重点科技专项“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持续产出高质量的创新成果。集合“双招双引”与科技创新需求,打造良好创新生态,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外机构在合肥设立研究中心、孵化器和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机构,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下基础。[本文系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合肥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FSKYY202331) 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