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原因反思与方法论重构

2024-01-09 10:40张春霞,李佳琦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方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重构

张春霞,李佳琦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学成效明显,但从思政课教学基本要素及教学效果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略的现实困境和挑战。这与教学主体课堂主导作用发挥不足、学生主体惯性思维与低期待导致“人在心不在”、教学内容的供需失调及新兴媒介不断倒逼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变革等密切相关。针对当下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可以从哲学方法论的视角出发,以辩证思维重构教学理念,以系统思维重构教学模式,以创新思维重构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法论;重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840(2023)04-0011-07

DOI:10.16713/j.cnki.65-1269/c.2023.04.002

The Realistic Dilemma, Reason Reflection and Methodology Re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Chunxia, LI Jiaqi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541000,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s the key link to carry out the basic task of 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s unprecedented and the effect is outstanding. However, from the basic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nd teaching effect, there are still some realistic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Th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sufficient leading role of teaching subjects in the classroom, the inertia of students' thinking and low expectations leading to the absence of people in mind, the im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forced by new media. In view of the current dilemm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tarting from the philosophical methodology, the author reconstructs the teaching concept with dialectical thinking, the teaching mode with systematic thinking, and the teaching means and methods with innovative think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ethodology; reconstruction

思想政治理論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党和国家治国理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自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包括《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在内的系列政策法规,致力于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现阶段,我国思政课教学成效明显,但从课堂教学实际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略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和思想政治教育环体1,本文从基本要素及教学效果视角出发,分析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教学主体:形式上的“主导”与事实上的“独白”

高水平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主导和调动作用。因为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但是政治立场、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意识等不会自动生成,需要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引导,以实现学生认知提升、技能掌握和认同建构。从思政课本质来讲,国家意志的贯彻落实、主流价值观念的灌输与传播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教学在改进中不断加强,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但目前仍有一些教师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对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掌握不足、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且难以引起学生共鸣等问题,导致课堂教学引导力不足。还有一些教师因教学方式方法陈旧,教学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本应是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自说自话式的单向“叙事”,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看似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导着课堂过程、内容和节奏,但教学实则变成了学习主体“缺位”的“单向输出”和教育者的“独白”。

(二)教学客体:形式上的“出勤”与事实上的“缺席”

当前,多数思政课堂依然是教师主体主导下的传统教学课堂模式,学生作为客体在课堂上普遍表现消极、被动。有的学生先入为主,或道听途说,认为思政课是意识形态课2,因而消极对待;有的学生看重成绩,只因课堂考勤而按时上课,但“人在心不在”,呈现出形式上“出勤”但事实上“缺席”;还有的学生虽然出勤,但呈现出的却是“聆听时沉默、互动时沉默、反馈时沉默”3的消极课堂。总之,学生隐性逃课和选择性参与课堂情况比较普遍。当然,也有一些学生确实对思政课感兴趣,他们会按时出勤,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但整体上看,作为教学客体的学生思想上不重视、行为上不积极、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比较突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参与率、抬头率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

(三)教学方式:形式上的“多样”与事实上的“失能”

借助现代媒介方式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和参与率、提升教学效果已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方向。部分教师使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介方式将鲜活的案例与信息植入课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虽然新兴媒介手段的使用可使教学内容、观点具象化、可视化,提升课堂教学的新颖性与时代感,但在有限的课时内大量播放音视频、微电影、情景剧等,“严重冲击了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系統性,加剧了理论教学的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严肃性和权威性”4,从而产生图像泛化、主要内容隐匿等问题,淡化了教学目标与主题,甚至出现课堂教学泛娱乐化倾向,造成教学目的与手段方法之间的错位。因此,无论是忽略学生信息接收习惯而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授课方式(或升级版“课堂讲授+PPT”方式),还是为迎合学生信息接收习惯而过度使用媒介手段的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在本质上都背离了学生媒介使用习惯、认知特点及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方式事实上的“失能”。

(四)教学环体:抽象理论“灌输”与轻松自主“参与”

思政课教学是在一定历史环境和条件下的教学,影响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外部环境和因素构成思政课教学的环体。近年来,社会深刻变迁以及内外部环境快速变化,使得青年群体思想价值观念流动性有所增强,给传统思政课教学带来极大挑战。这一代青年学生的大国心态、民族自信、爱国情结是与生俱来的,精神富足不缺爱,更加注重自我感受、价值等。同时,互联网提供了“网生代”生成的信息化环境,不仅激发了青年群体自我表达意识的觉醒,还塑造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对他们不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思政课的教学环体而言,相较于传统课堂上的教师讲授,他们更喜欢网络上的博主等以短视频形式讲思想政治、价值观念和社会现象;相较于严肃枯燥的课堂氛围,他们更习惯以嘻哈、轻松及可视化的方式接受理论观念;相较于被动接受思想理论灌输,他们更喜欢通过自我表达与参与形成共识。

(五)教学效果:表面上的“认同”与事实上的“漠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强了思政课建设,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大幅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等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思政课认识呈现出“高认知、低情感、低行为”特点。“高认知”源于思政课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刚性1,因为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领是思想政治教学的核心要求,学生普遍能够理性认识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其缺乏对具体课堂讲授内容与方式的高度重视与认可。一般而言,学生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高获得感,如实现知识更新、技能拓展、认知升级、思维创新或潜能激发等,有助于促进学生认同感和参与积极性的提升。但目前的思政课堂教学,知识内容体系层次递进不够明显,且更加注重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够,不能充分满足学生思维创新、认知升级等需求;还有一些课堂以知识灌输为主,机械宣传党的政策和文件精神,有些学习内容远离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困惑实际,导致学生只是从政治正确层面形式上“认同”课堂教学,但事实上“漠视”思政课教学。

二、思政课教学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主体的教学能力难以满足主导课堂的要求

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思政课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近年来,思政教师队伍的能力、责任意识、使命担当意识等日益增强,但部分教师还存在认知水平与课堂教学能力不对等现象,课堂主导作用发挥不足,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现象。思政课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2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博大精深,“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3。同时,思政课紧跟国际国内形势,内容常备常讲常新,不仅要求教师终身学习,时刻关注国际国内热点难点问题,还要具备较强的理论阐释能力,能够以扎实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讲清讲透讲活学生关注的深层次敏感问题。另一方面,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尚需一个过程。思政教学队伍素质、能力、经验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尚不能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问题域的当代呈现方式,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知体系与方法及时回应学生的现实关切,也不能在把握学情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需求与困惑等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选择。因此,从整体上说,当前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等可能还不足以支撑其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得本应由教师主导的课堂流于形式。

(二)“失望的课堂”:惯性思维与低期待导致学习主体“人在心不在”

首先,思政课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会让一些学生产生一定的距离感、陌生感或偏见,从而缺少对课堂教学应有的期待和重视。其次,当下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与目标之间缺乏整体性设计与系统化架构,未能完全依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心智能力和情感特征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逻辑体系进行内容分层、递进设计,部分学生感受不到知识上的更新与迭代,出现思维疲态,产生意识形态灌输的认知惯性。再次,教学分众化程度不够、针对性差等导致学生获得感不强。思政课教学针对的是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及心理,需要知己知彼、对症下药方能精准施教。当下思政课堂班级人数较多,难以有效开展分众化、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以及互动、讨论等,也不利于教师把握学情,教师无法有的放矢,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人在心不在。最后,一些教师教学理念及方法陈旧,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生活的理论渊源和逻辑演绎,使学生无法理解理论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总之,学生课堂学习体验不佳、获得感不够容易导致其出现拒斥心理,而心理上抗拒、排斥的学生大多没有强烈的内生动机,他们会自动降低对课程的期待与预期,从而导致低课堂参与率。

(三)媒介促逼:新兴媒介变革重塑教学媒介方式方法与手段

目前,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已深深嵌入教育场域,推动教育场域全面媒介化。新兴媒介正通过超链接、超级搜索和超级媒体,深刻影响并改变着青年群体的信息获取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媒介特质导致青年学生认知逻辑、思维习惯和信息接收获取偏好发生变化,挑战着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及深刻性,而由算法推送的海量同质信息形成的“信息茧房”则会使人在同质性信息中趋于极端,失去客观辩证思维能力。因此,在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讲授型课堂教学已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兴趣,一个明确的趋势是,伴随新兴媒介长大的新生代大学生普遍不喜欢抽象晦涩的理论学习,这些特点倒逼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方式与技术手段的变革与创新。

(四)环体巨变:共时性“裂变”带来思政教学环境巨变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前现代、现代、后现代这些本应在社会发展长周期中历时渐次出现的问题,因“时空压缩”而在中国社会得以共时性呈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导致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发展成就巨大而机遇前所未有,发展问题严峻但挑战前所未有,这是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也是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巨大挑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超越地理邊界和场域限制的灵活便捷的信息交流,对沉浸于网络世界的青年学生而言,虚拟空间已经成为他们生存的主要世界,深刻影响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当前,多样且智能化的媒介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为了敌对势力与我争夺青年一代的意识形态斗争新的场域。各种思潮、意识形态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多样化方式呈现出来,使得思政课面临日趋复杂的局面。学校面对日趋复杂、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同时青年学生群体思维认知行为等也在发生变化,这都要求以“讲道理”为主的高校传统思政课教学应与时俱进。

(五)供需错配:教学内容适配性不强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从本质上说,学习是一个知识更新和认知迭代升级的过程。“知识需要被转化成有学习意义的教学性的内容”1,让学生觉得有用、有获得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内生性动力。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够,不能充分满足学生思维创新、理念改进及认知升级的需求,实践课程比重较低且形式单一等,是导致思政课学生学习内生动力不足、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忽视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明显不足。”2青少年阶段是个人自我意识觉醒、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鲜明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是该阶段学生的典型特征。而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作为高阶思维能力,是思维创新的前提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更是数字时代愈发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个体甄别海量信息并进行独立思考判断的底层思维。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思想政治教学始终,渗透于教师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设计之中。但当下的思政课课堂教学还停留在对一般性理论知识的灌输上,缺乏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导致学生不能系统完整掌握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及其所蕴含的思维逻辑,不能以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框架和思维方式认识社会现象并分析社会现实。因此,学生不仅在课堂学习中体悟不到“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1,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也感受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武器、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个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思维方式培养及认知框架建构的缺失,即底层思维逻辑上获得感缺失,是学生产生思政学习“无用”认知的原因之一。

此外,当前高校思政课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且实践形式单一问题较为普遍。一直以来,思政课课程定位就是理论课,以理论教学为主,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的比重不大且课时有限。受惯性思维影响和课时设置限制,不少学校和教师因教学内容庞杂且课时不足而仅将实践教学作为思政教学的一个流程,实践教学没有起到促进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的显著作用。还有一些教师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有待提升,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实践和人类解放实践相结合,导致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和理念变成“脱离学生个体生存需要和现实环境的抽象理论,最终只能造就表面上的虚假认同”2。另外,由于缺乏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和把握,一些教师尚未深刻认识实践教学带来的体验感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因而不能根据学生需求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

三、思政课教学困境纾解的方法论重构

针对当前思政教学存在的困境,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高度反思与重构当下思政课教学理念、模式与方法。重构不是全面推翻与颠覆,而是立足已有课堂教学优势,以新的理念或方式对课堂教学环节与过程进行审视、反思与重新建构,以辩证思维重构思政教学理念、以系统思维重构教学模式、以创新思维重构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

(一)回归本质与底层逻辑:以辩证思维重构思想政治教学理念

辩证思维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的科学思维方法。以辩证思维重构思想政治教学理念,需要回归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强化教育主体的主导地位与作用,并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

1.回归思政课教学本质,强化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主导地位。辩证思维从本质上来说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3的思维方法。思政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渠道和主要方式,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是其本质属性,政治引导是其基本功能。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4,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既存在于工具性之中,亦渗透于目的性之内”5。政治方向是由教育主体把握的,立场坚定、理论扎实、政治素质过硬的思政教师的课堂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是确保课程教学政治方向的主体性因素。当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导致的教师教学主体地位及权威解构,以及多元媒体“去中心化”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等,都需要回归思政教学的本质。一方面,应更加注重强化教师主体意识,在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方法运用中始终牢固树立、强化并确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应更加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从学情分析、学科知识、教学策略、教学反思等方面系统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使其能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确保思政课的政治引领作用与功能。

2.穿透底层逻辑: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思政教学是知识讲授、信仰塑造与思维方式培养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认知框架、认知方法及思维方式的建构过程,从根本上说,思政教学是穿透知识框架和信仰塑造直抵底层思维逻辑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思政课要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1。一方面,必须注重并加强学生对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掌握。一般而言,“批判性思维完全依赖于对学科知识的良好掌握”2。从具体知识、理论框架上升到思维方式方法,既是思政课教学的一般规律,也是思政课教学的分阶目标。只有全面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这一初阶目标后,学生才能掌握整个知识体系背后的思维方法与理论逻辑,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具有的现实价值,从而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辩证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应成为思政课教学的重中之重。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超越自然思维的思维,其本质是对思考的思考和再评判,其基础是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但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不意味着能够自然而然产生批判性思维。在思政课教学中,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学生、整合社会意识的同时,教师也要在理论讲授中引导学生超越“是什么”的知识掌握层面,主动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怎样引起的”,并通过反向思维、发散性思维拓展思维层级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于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尖锐矛盾和错误思潮,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引导学生在思考、评估信息来源及可信度后再作出独立思考与判断。此外,还可以运用辩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辩论中学会换位思考,了解观点背后的思维逻辑、支撑论据和价值诉求,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批判地看待各种信息,作出独立思考与判断。

(二)动态协同全面:以系统思维重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法“倾向于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独特的和各种要素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系统”3,而系统思维则要求我们从多维度立体考察当下的教学模式,不仅要考察教学模式要素内部及要素之间的变革与适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之间的序列性,还要系统把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与时代背景(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

1.从系统与环境的相关性视角动态把握教学模式变革。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作为一定时代背景(教学环境)下由教师、学生、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必然需要随着外部环境、内部要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以系统思维重构思政教学模式要求我们以联系的、发展的眼光,以动态的、关联的、整体的视角看待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发展。比如,根据世界格局变化,持续深化的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以及思想观念变革等,推动教师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调整与变革,以更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再如,在媒介变革背景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信息接收方式与偏好、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等,适时动态调整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2.从系统要素协同性角度重构协同育人模式。“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4,是内外部因素甚至要素之间的协同适配过程。从协同角度重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就要构建起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校园日常思政与网络思政同时、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在的“大思政”格局,以思政教学主体——教师为主抓手,实现课堂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协同变革与适配,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理论,在日常生活中体会践行,在校园文化中滋养浸润,在社会实践中淬炼坚守,“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1,提升育人实效。

3.从系统整体性、层次性角度重构思政课教学内容序列。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从整体性、层次性角度强化大中小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一体化布局与设计,“根据学生成长规律,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课程体系”2,逐层深入,增强不同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针对性。针对不同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各階段“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此外,还应进一步增强大中小学教师共同体意识,建立大中小学教师交流保障机制。从课程设置、培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层面展开跨学段交流培训、对话研讨、教学观摩、多层级多集群集体备课、科研分享、互访共建等,切实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

(三)媒介赋能:从创新思维角度重构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

“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3,系统内外部要素及环境的动态变化,要求思政课教学要因事、因时、因势而变,不断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

1.因势利导,实现媒介手段的教育场域迁移。创新性思维要求我们以延续性、再生性甚至颠覆性思维审视时代变迁中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针对当下智能媒介正在改变学生信息接收习惯、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的现实,“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虚拟课堂、投屏互动等,形成集传统教学优势和网络教学优势于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掌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另外,针对当下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等问题,可借助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等教学方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用可视化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和复杂问题,对学生进行过程管理和个性化跟进,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做到精准教学,在增强教学针对性的同时,提升教学实效。

2.探索虚拟仿真智慧课堂,创新思政教学新模式。“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一方面,应针对当前社会媒介化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顺应教育技术变革趋势,探索全息化、可视化教学和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学生学习状态即时动态反馈机制,打造沉浸式、交互式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和智慧教室,创新未来思政教学新模式。在整合校园各类数据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数据,为学生群体“画像”,实现针对性教学内容供给。另一方面,应利用可视化技术,创新虚拟实践方式,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感与获得感。应进一步提升教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更好地激发一线教师实践教学创新积极性与主动性,从系统角度整合课堂、校园及社会各级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充实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资源。此外,还应更加注重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现实体悟,引导学生“学思践行”,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堵点,增强学生获得感,实现“铸魂育人”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四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甘海燕】

猜你喜欢
方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