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明 赵文鑫
“寻美二十四节气——趣味文字画教学设计”是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本土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美育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是课题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所做的一个主题教学尝试,旨在培育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理解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生活的关联,在趣味文字画创作中感知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该主题立足新课标,秉持开放的课程资源观,将二十四节气及背后丰富的节气文化融入中国画教学中,巧妙地将中国传统书画相融合。该课程在字画结合的同时,重视学生对生宣与墨色交织出的干湿浓淡的变化之美的体验,突出传统节气文化与中国画艺术的融合,增强学生综合审美素养。
一、感字之趣
寻美二十四节气——趣味文字画教学设计以节气文字书写为画面骨架,以反映节气的各种意象为点缀,充分想象,随意组合,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在创作时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动性,是一种有趣的中国画学习方式。趣味文字画中的文字书写与书法不同,日常文字书写要求书写者按照笔画的笔顺以某种字体规范书写,而趣味文字画中的文字书写更强调以字入画,突出字形结构的夸张性和装饰性。以与主题内容相应的字为画面骨架,通过各种想象、创意让原本方方正正的文字变得灵动有趣,让书写成为每个学生表达独特个性和心境的渠道。那些错位的字形结构、简单或丰富的装饰让文字拥有了独特个性,充满了活力。在学生的创意中,字形充满无限可能与变化,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知、理解,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趣味文字画。
(一)趣从字形来
本课程中,字的趣味主要从字形方面入手,通过形象、意象、装饰等表现手段,通过字的笔画拉长、适形变化、曲直变化、轮廓法、添加细节等方法,寻找字形多样的审美趣味。笔画拉长即根据文字造型与布局需要,有意延伸字的笔画,使画面看起来饱满、有张力。如作品《惊蛰》中“惊”字的竖心旁就运用了笔画拉长的方法。垂直的长竖像一棵挺立的大树,上面停立的鸟似乎正在享受春意,活泼生动的情境跃然纸上。曲直变化是将文字的笔画按画面的造型需要进行变形。如作品《雨水》,“雨”字右边的竖用纸的边缘轮廓替代,变为弧形,“水”字的撇捺拉直。画面被许多相互垂直、粗细各异、枯润变化的笔画分割成多个几何块面。“水”字顶端添画的小鸟为整幅画面增添了趣味性和生动性。适形变化就是文字的书写依据画纸外形而变化,如作品《夏至》中的“夏至”两字依据画纸的圆形轮廓呈“C”形走势。
(二)趣从字义来
开发字的趣味性还可以以文字的字义为切入点,通过形象、意象、装饰等表现方式,将字的笔画通过联想替换、变形重组、缺失添加等方法进行变化,形成新的意趣。变形重组即根据文字的意思,打破文字原来的结构重新组合,如春分,根据字义理解为“平分春季”,其本意为立春与立夏之间季节的平分,也是昼夜的平分。因此在字形布局时,可以把“春”字从中线用“刀”平分,“春”字的撇捺与“刀”重新组合一个“分”字,形象生动地呈现了春分的意义。笔画联想就是把字的意思与笔画的形态联系起来,如作品《大雪》,“大雪”两字的笔画运用轮廓法造型,笔画中的留白恰如其分地对应了雪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白雪皑皑的冬日景象。文字画创作不仅仅是美术表达,还包含着创作者对文字背后意义的追寻以及对文化意象的理解与表达。
(三)趣从结构来
增强字的趣味性还可以从字形结构本身出发,通过形象、意象、装饰等表现手法,通过笔画拉长、笔画共用、错位交叠、切割排列重组等方法,突出节气特点,增强画面的张力。如作品《秋分》中“分”字上面的撇与“火”字的捺共用。《谷雨》中“谷”字上部的撇和点用两个小圆点代替,“口”字底部拉长的横与“雨”字的长横共用笔画,“谷雨”两字结构错位排列,像一座伫立在桥头等待雨水洗礼的老房子,极具意境美。
表现字的趣味性基本可以从字形、字义、结构三个方面入手。这三种方式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整合使用。在创作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融入个人的情感,在突出节气文化内涵的同时表达个性。
二、悟画之趣
(一)增强画面内容的趣味性
2016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形成于秦汉时期,其巧妙地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结合起来,并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独具中华传统审美特色。在“寻美二十四节气——趣味文字画”主题教学设计中,学生可围绕各个节气的岁时节令文化特点,自主选择感興趣的或者贴近个人生活的节气进行主题创作。
1.创设情境,理解内涵
第一步是节气文化的要素梳理,确定作品表现的基本元素。以冬至为例,学生从传统习俗、历史渊源、气象变化、天文历法、节气养生、物候现象、农事活动、文学艺术等方面着手,厘清节气内涵的要素,确定个人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表现。例如学生可运用“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冬在头,卖了被子去买牛”等关于冬至的谚语进行节气文字画创作。
第二步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感受节气文化的趣味与魅力,确定创作元素。如与立春相关的活动有做春饼,与清明相关的活动有踏青、祭祖、缅怀先烈、放风筝、吃青团,与冬至节气相关的活动有包饺子等。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节气文化,寻找创作灵感。
第三步是学科融合,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寻找文字画创作的内容。如春分节气举行的放风筝活动,综合运用美术与数学知识(保持平衡的轴对称原理等)设计制作风筝,理解节气文化。再如惊蛰节气开展编绘“蚕宝宝成长日记”活动,通过美术学科与生物学科的融合,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
2.融入生活,巧构画面??
富有情趣的文字画作品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在选择文字画内容时,学生多从个人生活体验出发。以冬至为例,每个学生感受不同,有的关注美食,回忆与大家一起品尝冬至热腾腾的饺子、香喷喷的羊肉汤的场景;有的从气象角度出发,表现寒冬已至,大雪纷飞的特点;还有的从文学或艺术作品中感受节日里的相思、追忆浓厚的人文内涵。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对节气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支持他们依据个人生活的感受选择相关的元素,如饺子、羊肉汤、飞雪、诗词等进行表达。如作品《冬至》中,学生根据谚语“冬在头,卖了被子去买牛”进行创作。 画面中一个孩童正卖力拉着一头犟牛,作者巧用“至”字的甲骨文,化用为牛头,将“冬”字的甲骨文与牛身结合,造型简洁稚拙,画面生动活泼。
3.字义理解,趣味联想
文字画有趣的内容还源于对“字义”的理解,以及通过画面联想而添加的元素。
一是文字画内容来自对节气名称、意义的理解与联想。比如春分表现关于春天的畅想,夏至表达夏天的風物,冬至展现寒冬的凛冽。再如大暑,字义与热相关,学生由烈日炎炎联想到消暑的雪糕、空调等物品,从烈日当空联想到在夏日盛开的荷花,从夏日晚风联想到漫天飞舞的萤火虫。
二是用添画的方式代替文字笔画或作为装饰元素,让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文字画创作中适当添加一些动物如小鸟、昆虫等,能让画面妙趣横生,如作品《秋分》,在树丛中添画的几只小鸟为画面增添了生趣。此外,还可以对文字进行替换与重组。如大暑节气天气炎热,用冰激凌替换“大”字的笔画,“暑”下边的“者”可进行拟人化的变形。在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对文字的个性化解读,支持他们自主探究并选择相关元素进行添画或重组表达。
(二)巧妙营造画面布局
好的布局能对画面空间进行恰当的分割,增添画面美感,让画面更有秩序与张力。布局形式可采用矩形、“C”形、三角形、“S”形等,可以根据纸张的不同灵活使用不同构图,如中心式构图、分散式构图、黄金分割构图或者偶然组合的构图均可。
如作品《夏至》采用“C”形构图结合黄金分割率进行构图。学生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附近画一了只活灵活现的蝉,这只蝉是整幅作品的点睛之笔,为写意的画面增添了精巧与细腻,形成了对比之美。
(三)墨色变化的情与趣
墨色变化来源于纸与笔的接触、墨与水的交融。在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着重表现画面的墨色晕染,在焦浓重淡清、干湿枯润等变化中感知水墨之趣。具体而言,学生可通过破墨、泼墨、积墨、宿墨去尝试墨趣,从水撞墨、墨撞水、浸水法、让水法等方法去感知水趣,从运笔的缓急、刚柔、收放、顿挫等与用墨的关系中感知笔墨关系的趣味。
在趣味文字画课程中,学生从流畅灵动的用笔、无程式化的自由书写、酣畅淋漓的墨色变化中去体会笔趣引发的墨趣。如作品《立春》采用破墨法,用水破浓墨,形成了深浅不一、层次丰富的墨色变化之趣,运笔力度结合水分的把控,留下了笔画的粗细枯润变化之美。
(四)体悟色彩的变化
色彩是中国画重要的形式语言,也是学生情感表达和彰显个性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体验“随类赋彩”与“随情用色”的乐趣。学生选用的色彩可以是符合节气特点的色彩,如作品《立秋》代表了秋季的开始与谷物成熟,学生根据生活体验选用了黄色。选用的色彩也可以是学生个性和情感的表达,如作品《夏至》,学生为了表现对夏日凉爽的期盼就选用了冷色调作为画面主色调。
中国画中有重彩、水墨淡彩、泼彩等着色方法,这是文字画实践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法。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着色方法,重在突出色彩的表现力。如《夏至》这件作品,“夏至”两字的结构被描绘成层叠掩映的荷花叶脉,作者在大片的绿色中用红、黄做点缀,不但丰富了画面,还增加了视觉冲击力。
三、字画结合,重在变化与统一
趣味文字画是字与画的结合,画以字为骨,字以画为裳,文字含义与画面内容相得益彰,字与画融为一体,字形与画面和谐统一。与传统中国画以临摹为主的学习相比,字画结合的教学更强调学生个体想法的表达,学习过程更强调创造性和主动性,实践过程的趣味性也更强。
(一)文字意涵与画面内容统一
在以二十四节气为创作对象的趣味文字画课程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气作为主题,自主探究并理解该节气的内涵及相关知识,为创作储备素材,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字、形、色大胆创作。文字意涵、画面内容与留白要相互呼应,从而引发画面对观赏者的联想和回味。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启想象,勇于创新。如作品《清明》,“清”字融入轻柔飘舞的树枝中,而“明”字则变成了还未发芽的老树下的房子,房前水波荡漾,远处有隐约的山峦。烟雨朦胧之中,祭祖还乡、亲近自然的情愫便容易涌上心头。
(二)字形结构和画面形式相统一
在文字画创作中,如何将文字与画面相统一是十分关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分析字形分割画面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字形与画面构成的关系。在课程中,学生发现将字置于何种位置决定了整幅作品的画面布局,字形对画面的形式构成起着“骨架”作用。二是字形要与画面形成协调统一的关系。如作品《夏至》,为适应圆形纸张的外框,文字结构变形为“C”形。三是巧用点线面,通过夸张、变形、错位、替换等方式让文字画骨肉相称。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中锋绘出点与线,用侧锋绘出块面。理解文字的笔画不仅是线条,还是点和面,它们在文字画中起到分割画面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点线面搭建文字的趣味形态。如作品《小寒》,“寒”字被表现为一座房子,构成了画面的主体,而“寒”字的宝盖头被形象地表现为房顶,通过夸张的笔法把“寒”字下半部分被晕染成像“窗”一样的块面,而“小”字则被房檐上飞舞的灯笼巧妙地代替了。
在趣味节气文字画中,字形并不以某种固定的形式出现,字的笔画根据画面的需要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粗可细,也可以联想替换。而字形之外的地方可以采用任意线条、块面、形状、色彩去表现、安排,巧妙地把点线面运用其中。
(三)字的墨色和画面色彩的融合
墨色是中国画的灵魂,是反映作品气质与韵味的根本,也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文字墨色的把握存在较大困难。要想在文字画创作中既在画面中凸显字的骨架,又与整个画面和谐一体,就需要做到字的墨色与画面色彩的有机融合,做到张弛有度、虚实相生。如作品《大暑》,在画字体骨架时,学生可以采用焦墨、浓墨与重墨,在表达节气的意境时则可以根据学生创作的需要灵活运用五种墨色。实践中,部分学生存在墨色分不出层次或者层次很少的问题。毛笔里面的墨与水含量多少、运笔节奏都是影响画面墨色变化的因素。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用纸巾吸水吸墨、刮舔笔尖等方法去控制水与墨的比例,可以用多支毛笔分工,其中一支毛笔专门用于吸水,以解决此类问题。
四、结语
将二十四节气融入中国画教学,让文字与中国画相互碰撞,迸发全新的趣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课堂活力。课程在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注重创新中国画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加深对节气文化的理解,使学生从关注中国画的技法升华为注重作品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的表达,有效达成了美术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