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男 董亮
[摘要]信息技术对提升中医医院急诊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中医医院数字化建设的业务需求,通过预检分诊系统实现患者有序分诊,转运交接管理系统实现诊疗环节闭环管理,信息共享平台解决数据碎片化问题,利用中医急诊知识库和专科质控管理系统推动中医急诊医疗质量提升等。
[关键词]数字化建设;中医急诊科;数据中心;优化流程;闭环管理;质量与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B
1研究背景
公立中医医院是医疗服务供给的主体之一,是实现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202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多元价值优势,强调深化信息技术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中医急诊医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中医临床思维研究急危重症的病因病机、辨证救治,其疗效已得到临床验证,治疗手段也在不斷发展。但中医专科医院急诊相关业务仍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如患者分流规范性低、接诊效率不高等。中医门诊预检分诊工作主要由护士完成,预检分诊主要依赖于护士经验,导致效率不高。随着中医医院急诊科接诊患者增多,业务量加大,原有的急诊流程难以应对激增的业务需求,患者满意度不高。对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凸显中医特色的急诊科信息规划,建立了中医急诊19项医疗安全指标、10大质控指标体系,依托信息技术构建了中医急诊知识库,提高了急诊诊疗效率。
2中医急诊学科数字化建设需求分析
(1)建设中医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基于分诊知识库和分诊功能,精准分流患者至门诊、急诊抢救、急诊留观、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等不同区域。(2)建设中医临床数据中心。对接医院现有业务系统和物联网设备,收集中医急诊患者诊疗信息,支撑抢救室管理和会诊等业务系统建设,提高急诊患者诊疗信息在多个科室之间流转效率,辅助不同科室专家协同制订诊疗方案。(3)建立转运交接管理系统。依托中医数据中心串联患者诊疗流程,借助信息技术完整记录患者在急诊、住院、检查检验、护理、治疗等环节信息,实现患者、药品和物资的安全有序流转。(4)打造中医特色知识库。嵌入医院临床信息系统,辅助医生诊疗;沉淀优势中医诊疗病种临床路径,制定过程质控规则并进行预警,提升诊疗规范性;依托中医临床数据中心对中医急诊涉及的19项医疗安全指标和10大质控指标体系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展示。
3建设实践
依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上海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沪府办发[2021]31号)以及上海市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上海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要求,该院坚持信息技术助力医疗模式创新的建设理念,进一步加强中医急诊数字化建设,并结合医院多年中医数字化建设探索经验,初步形成具备中医特色的急诊数字化建设路径,辅助提升医院急诊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
3.1上线预检分诊系统
该院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总体工作部署下,上线预检分诊系统,根据《急诊病人分级指导原则》将患者分为濒危、危重、急症、非急症四级。其中,濒危患者到急诊科红区进行诊治;危重患者到急诊科黄区进行诊治;急症、非急症患者到急诊科绿区进行诊治。
患者入院后,预检台护士通过读取身份证、就诊卡,快速识别患者身份,信息同步导入预检分诊系统。之后,护士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关的评分表,如早期预警评分表、疼痛评分表、创伤评分表、GCS评分表等,获取患者病情的客观评价。同时,预检分诊系统联接体征采集设备,自动采集患者生命体征,结合分诊知识库自动推荐分级。预检分诊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中建档与挂号系统链接,可实现建档、挂号全流程预检。通过快速预检分诊实现患者的有效分流,保证就诊环境井然有序。
3.2通过信息共享强化多学科
参考JCI认证、医院信息互联互通等国际国内标准,该院通过优化急诊诊疗流程对急诊信息系统进行升级,解决了以往数据碎片化问题,打通了医、护、技、管之间的数据共享通道,构建了中医临床数据中心。升级后的急诊信息系统涵盖了所有急诊核心业务场景,包括急诊预检分诊、急诊医生工作站、急诊护士站、急诊科室管理、急诊质控等业务系统,统一了数据标准。
2021年,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启动《市级医院急诊室和EICU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该院以此为契机通过制定规范接口,进一步加强麻醉机、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医疗设备数据管理,明确该类设备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模式,支持数据集成。同年,该院通过“数字化转型”场景建设,与上海市急救中心(120)院前急救系统对接,打通院内外数据传输壁垒,实时获取患者的院前病情信息和120急救系统车载信息等,让医护人员在患者来院前即可提前做好准备,提高抢救效率,实现“上车即入院”。
基于中医临床数据中心打造的患者信息共享系统,有助于推动中医急诊专科多学科联合诊疗。患者信息共享系统集中全面地呈现了患者用药、检查检验、病历记录等情况,支撑急诊线上会诊功能,可帮助会诊科室准确诊断、快速施治。基于物联网收集的患者体征数据,与医生录人的诊疗数据整合,方便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情况,精准施治。
3.3建立转运交接管理系统
为保证患者医疗救治连续性,该院建设了基于中医临床数据中心的转运交接管理系统,实现患者在住院、检查检验、护理、治疗等各环节无缝衔接。在转运患者方面,能够实现急诊转住院、急诊转手术室和急诊转治疗科室的统筹安排和节点确认,串联转运节点相关的业务系统。医护人员在患者信息共享系统中可实时获取转运信息,保障患者安全。物品转运交接模块记录了药品、标本、物资在转运交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关键信息,流转过程可追溯,保证了急诊患者所需药品、标本和物资的及时配置。
3.4多利用信息系统提升急诊专科医疗质量
3.4.1中医特色诊疗融入知识库,辅助临床决策
该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中医知识库集成到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 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实现在真实临床环境下,依据患者疾病、症状、体征,提供准确的中医辨证知识,供医生参考。比如,该院在CDSS审方系统中,设置了“十八反十九畏”规则,当医生所开中药为“十八反十九畏”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时,系统会预警提示开方医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同时,中医知识库还加入了中药相关制法配置、煎法配置、中医症候配置、煎法选择配置、中药隐方设置等,实现有效的用药闭环管理和过程质控。
3.4.2构建中医急诊医疗安全质控系统 建立急诊专科质控管理系统,将急诊19项医疗安全指标、10大质控指标体系纳入建设框架中,依托中医临床数据中心采集質控指标结果数据并进行展示。中医急诊医疗安全质控系统提供了上海市急诊质控中心要求的相关统计指标的统计功能,并能够辅助急诊医生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结果
(1)提高了预检分诊效率,实现了中医急诊医护资源优化配置。自2017年上线预检分诊系统以来,目前已累计分诊濒危患者2 606人次、危重患者7 314人次、急症患者16 535人次、非急症患者332 237人次。明确的预检分诊规则,能够保证预检护士准确分诊分级,确保濒危、危重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提高医疗救治效率。
(2)建设中医临床数据中心,为数字化应用夯实基础。数据中心已完成501 878名急诊门诊患者、7 793名急诊住院患者的诊疗数据汇聚、清洗与治理,涵盖病历、用药、检查检验、患者体征等核心数据,支撑数据质控、统计分析和监管等多项功能,提升交接转运、会诊和医疗质控等数字化程度。
(3)简化转运环节,为急诊患者救治赢得时间。依托中医临床数据中心建设的转运交接管理系统,实现医院信息系统与市120急救系统无缝衔接,实现急救患者“上车即人院”,平均救治时间提前11 min。
(4)多学科会诊有序开展,实现危急重症患者的高效救治。自会诊系统运行以来,已经累计为7 165名急诊患者提供多学科会诊服务。会诊专家可利用办公电脑或手机终端等开展多学科远程诊疗,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效率。
(5)提升中医急诊专科医疗质量管理水平。通过中医急诊知识库和专科质控管理系统改进急诊医疗质量,实现急诊医疗安全指标和质控指标按年、月、周、日等多维度统计分析。
5讨论
5.1优化了预检分诊流程
数字化技术在加强预检分诊数据使用,辅助急诊医护高效处理临床诊疗,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目前,该院建成的预检分诊系统可实现患者诊疗数据收集。如何利用已获取的病情数据为医护诊疗提供充足的病历资料,是预检分诊系统升级的目标方向。下一步,医院信息化建设应致力于推动预检分诊系统与电子病历系统、护理管理系统、医学影像系统等多业务系统的数据交互,促进急诊业务融合,实现急诊患者全程诊疗信息的集成,提升预检分诊的数据利用率。使后续参考救治的医护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患者的预检分诊信息,从而快速制订出诊疗方案,施行更为精准的诊疗,改善患者体验,提高诊疗效率。
5.2多学科诊疗协同助力中医急诊学科能力建设
该院建立的中医临床数据中心为多学科联合诊疗提供了信息共享基础。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可在治疗理念、治疗方法上达成多方共识,并制订面向患者的个性化诊疗方案,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提高急诊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该院依托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3个中医类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优势病种,实现急诊科多学科联合诊疗,组建多学科顶级专家“智囊团队”,深入挖掘患者诊疗数据的价值,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不同患者急诊病数据进行智能统计与分析,试点制定中西医诊断标准、出入院标准,住院诊疗规范、中医主要治疗技术,优化中医急诊诊疗路径,推动中医急诊药物和疗法创新,形成了多方共赢的整体发展目标,有效推动中医急诊学科能力建设。
5.3提高急诊转运交接数字化水平
转运交接在急诊患者救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急诊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存在因医疗条件受限无法在某一科室完成救治的情况。转运交接系统需要获取患者住院、检查检验、护理、治疗等各环节的信息记录,支持患者在转运交接过程中的病情观察,该院中医急诊专科使用物联设备实时全程记录患者的体征数据,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患者急诊全程信息,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保证了转运交接过程中的患者生命安全。
5.4强化中医急诊专科全面质量管理
该院急诊专科作为国家中医紧急救援基地、国家中医急诊重点临床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已通过临床数据中心建成了CDSS和急诊专科质控系统,有效提升了中医急诊专科医疗质量。同时,该院急诊专科借助临床数据中心,运用PDCA循环有效推动中医急诊专科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具体做法是:首先,使用数据收集和分析功能,快速发现数据存在问题、锚定质量改进点,制订急诊医疗质量改进计划;其次,通过数字化监控系统实时获取患者诊疗信息和科室运营信息,全程了解急诊医疗质量改进执行情况;再次,通过预警监控系统及时发现急诊医疗质量改进是否偏移,并给予反馈提醒;最后,根据数据分析和监控预警等数字化技术生成改进报告,辅助急诊专科明确质量短板,优化诊疗流程,实现中医急诊专科全面质量管理。未来,该院将积极探索数字化中医药急诊治疗路径,提升中医药数字化治理水平,建立长效机制巩固中医急诊专科医疗质量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