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浩,吴 敏
(1.中共亳州市委党校 科研咨政处;2.亳州市第九中学,安徽 亳州 236800)
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2021年出台的“双减”意见围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和校外培训负担(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DB/OL].(2021-07-24)[2022-03-07].http://www.moe.gov.cn.两个重心,通过调整学业结构,加强课后延时服务等多种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建国以来最严的减负运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基础教育减负仍将是教育界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回溯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减负政策不难发现,教育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影响减负效果的根本症结。因此,理清各方价值诉求,构建“家校社”多赢共育格局,才能跳出减负失灵的怪圈。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文化教育工作十分重视,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探索。1951年5月2日,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克服目前学校教育工作中偏向的指示》,批评一些干部不重视教育,经常动员全体师生参加工作,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计划。(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DB/OL].(2022-07-13)[2022-12-01].https://ebook.dswxyjy.org.cn/detail/184.
1951年8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文件指出,“许多学校由于功课过重,社团活动过多,加以伙食管理不尽得法,卫生工作注意不够,致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DB/OL].(2022-07-13)[2022-12-01].https://ebook.dswxyjy.org.cn/detail/184.1954年4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强调:“当前中学教育的工作方针应是:按照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根据需要与可能,作有计划有重点的发展,并积极地稳步地提高中学教育的质量。”(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第6册)[DB/OL].(2022-07-13)[2022-12-09].https://ebook.dswxyjy.org.cn/detail/165、166.1955年7月1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减轻中、小学校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提示“学生负担过重的程度,各地及各学校不完全相同。一般是大中城市的学校比小城市和农村的学校负担重,中学比小学重,高年级比低年级重。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中指导思想有偏差的地方,负担特别重”,并指出“目前学生负担过重,主要是课业负担过重。”(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第6册)[DB/OL].(2022-07-13)[2022-12-09].https://ebook.dswxyjy.org.cn/detail/165、166.1964年2月13日,在谈到“教育革命”时,毛泽东认为学校教育存在问题,“一是课多,一是书多,压得太重”,提出“学制可以缩短”,“课程可以砍掉一半”(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8册)[DB/OL].(2022-07-20)[2022-12-10].https://ebook.dswxyjy.org.cn/detail/175.。同年5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克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质量的报告》,提到“近来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有所发展,有些情况已经相当严重。一般地说,中学比小学重,毕业班比非毕业班重,特别是有些重点学校的学生负担更重。”报告中还谈到“三多”现象,即课程门类多、课外作业多、测验考试多。(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8册)[DB/OL].(2022-07-20)[2022-12-10].https://ebook.dswxyjy.org.cn/detail/175.
梳理1951年至1964年间的减负政策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减负主要是围绕学生身体健康而开展的。表面上看是过多的社团活动、繁多的课程门类、落后的教材教法及低水平的教学质量引起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事实上,问题的根源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综合因素造成的。一是教育革命。1956年,中宣部召开部长座谈会,会议认为学习文化知识不能脱离实际、脱离劳动,于是伴随着大跃进的开展,1958-1960年间全国范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大跃进,要求师生参加校内外劳动,更加重了学业负担,加之三年自然灾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受到很大影响。二是重点学校的划分。为了提高高等教育发展质量,避免平均用力,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6所高校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增加到64所。1962年12月21日,教育部发出《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校的通知》,至此,我国基础教育进入有差别培养时代,进入重点中小学意味着升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增加,这无疑在社会上制造一种升学焦虑,使得升学竞争压力再度增大。三是封建文化遗留的影响。建国初期,虽然消灭了封建制度,但是几千年来的科举思想在社会上依然存在,很多国人固执地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认为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更受人尊敬,通过升学达到进阶是最重要的途径,很多青年出于对个人前途的打算,自身制造了学业负担。如1964年《关于克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质量的报告》中申明,“中小学校的学生,在现在的条件下,除了极小部分能够升入高等学校以外,一小部分将要在城市就业,而绝大部分将要在农村参加生产劳动”,同时批评一些青年一心向往升学,追名逐利,为所谓“个人幸福”生活而奋斗,不能升学就悲观失望,不肯参加劳动,成为游民,甚至对社会主义制度心怀不满。(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DB/OL](2022-07-20)[2022-12-01].https://ebook.dswxyjy.org.cn/detail/177.
1977年8月,国家恢复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升学压力导致许多学校师生加班加点,逐渐形成了为升学而奋斗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9)谢利民.我国半个世纪“减负”问题的历史回溯与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2005(03):21.但是,教育界面对的主要是拨乱反正和教育质量的恢复和提高(10)项贤明.七十年来我国两轮“减负”教育改革的历史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5):72.。1980年7月至8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重点中学工作会议,10月14日,教育部颁发《关于分批分期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这个决定可看做是1962年《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校的通知》的延伸,重点学校引发的升学压力再次出现。到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才资源紧张得到缓解,国家毕业生分配制度有所松动,在倡导“供需见面”“个人自主择业”的环境下,就业层级开始显现,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具有明显择业优势。(11)赵晔琴.从毕业分配到自主择业:就业关系中的个人与国家——以1951—1999《人民日报》对高校毕业分配的报道为例[J].社会科学,2016(04):73-84.为了片面追求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升学率,许多学校开始搞题海战术,开办补习班,搞竞赛,辅导资料堆积如山,考试频次不断增加。为纠正这种错误的教育导向,1983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但是效果并不明显。1986年1月17日,国家教委、国家出版局和国家工商局联名颁布《关于严禁擅自编写、出版、销售学生复习资料的规定》;同年3月6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普及初中的地方改革初中招生办法的通知》,要求小升初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升学;1988年5月11日,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若干规定》;1994年11月10日,制定《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1995年2月9日,国家教委、中国科协发布《关于停办各级各类奥林匹克学校紧急通知》。
1999年,教育部实施高校扩招计划,高保障性的就业分配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随着国家就业分配政策的取消,未来职业出现不确定性,学生群体第一次出现了集体性的焦虑和担忧,这种感染自上而下地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另一方面,优质师资力量短板、课业结构性问题、地方及学校政绩观、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等因素都导致学生学业负担加重,龙宝新认为这是教学失调引起的学业负担问题。(12)龙宝新.中小学学业负担的增生机理与根治之道——兼论“双减”政策的限度与增能[J].南京社会科学,2021(10):146-155.由于成才渠道有限,普惠制教育所具备的能够改变个人前途的工具属性优势激发了教育的功利性,整个社会尤其是大众认知里的封建科举制度的遗毒因子影响和社会资本的涌入,使教育以一种“公共教育产品”被投放,这个时期的减负政策变得十分模糊和疲软。盛冰认为,社会资本促进知识的新生产,对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这也是资本对教育绑架的开始。(13)盛冰.社会资本对当代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版),2003(06):128-134.
1999年6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表明,国家开始注重对受教育者,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育。到二十一世纪初,素质教育已然成为广泛共识。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更关注受教育者个体全面发展。国家通过推进“两基”建设、实施课程体系改革、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改变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等多种举措保证素质教育顺利实施。(14)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B/OL].(2017-10-27)[2022-03-07].https://www.gmw.cn/01gmrb/1999-06/17/GB/18090%5EGM1-1706.HTM.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2000年1月3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学生负担过重现象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止。此后,各种减负政策,如“五坚持、五不准”“停止受理义务阶段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就近入学”等规定为素质教育的执行清障开渠。但是,让政策制定者感到意外的是,与学校相关的校长办学理念、家长期盼的成才观念、教师的授课认知、学生学习动因及社会大众错误的舆论导向让矛盾变得更加混乱和不可调和,利益主体各方不断博弈,学生负担“越减越重”,甚至成为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
此外,与素质教育相关的文件还有很多,如2007年5月7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1年1月27日由全国妇联、教育部等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年10月11日由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和加强中小学家庭教育工作的具体举措。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同年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2019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分析以上文件不难发现,家长、校外辅导机构等主体已经参与到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事实上,在漫长的减负历程中家庭、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已经逐步形成复杂且稳定的利益关联。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调要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可见,随着校外资本的入侵,学校主体地位不断被弱化,家长的焦虑和学生的负担也日益增加。
时至今日,我国基础教育减负的任务依然艰巨。学校、家庭、社会都在呼吁新的教育体系出现,希望重构教育生态。但是,我国教育减负之路似乎在经历一个死循环。那么,我国减负政策的执行困境究竟在哪?林小英认为,在每种教育政策现象中,都会出现诸如政府、需求、冲突和价值几个重要因素。(15)林小英.理解教育政策:现象、问题和价值[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42-52.事实上,无论是教育政策还是公共政策,都是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由政府主导的带有一定政治色彩和价值导向的生产关系调和行为。在政策产生阶段,政府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政策的内容往往用于调整某个行业或群体已经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当这种格局处于相对稳定而均衡状态的时候,往往不是政策关注的重点,政策的发挥更倾向于对即将或已经偏离正常轨道,或对各方利益出现巨大冲突无法自我缓和的矛盾问题进行干预。建国以来,我国下发了众多减负文件,但越减越重,越减越繁,减负事实上沦为一种空喊和口号,导致与教育相关的群体诸如学校、家庭、社会公众对政府办学能力产生质疑。学业负担过重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非典型性问题,要弄清减负的意义,关键是解释教育本身所负载的中心价值以及不同时期教育政策导向的偏颇和立场。从我国教育政策流变历程来看,笔者认为,教育政策的制定至少有四种价值考量:一是教育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二是教育对公民自由的满足;三是教育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四是教育对未来职业的支撑。
鉴于以上分析,我国减负政策的执行困境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本身的历史局限性。政策的制定前瞻性不够,缺乏系统性、完备性,往往是针对某个时期某些方面的减负要求,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和后期均缺乏有效的监督,政策预警功能也不强。这也是有时候我们能够看到一年内国家连续下发好几个减负文件的原因。二是教育相关主体的利益博弈使然。教育背后的利益关联是政策执行难以推进的关键,无论是政府层面、学校层面、还是学生和家长群体都在极力规避减负带给自己的风险。尤其学校是政策的执行场所,又对政策具有天然的解释权,会以非常隐秘的手段化解政策带给自己的不利因素。与此同时,校外教育资本以教育内部矛盾为突破点,进而围猎分利,获得最大经济利润。三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任何时期,优质教育资源总是十分稀缺。从国家层面看,培养一批重点学校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快速发展,但从学校和学生层面看,优质资源反映出教育的非均等性,从国家划定重点学校以来,围绕重点学校的升学竞争就从未停止过。另外,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展开的优质资源争夺也引发了复杂的教育关系,影响了减负工作的深入推进。四是儒家传统文化对国人的影响。儒家思想在我国可谓根深蒂固,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风俗等都影响至深。封建社会将人分为“士农工商”,士也即读书人,位居首位,足见国家对读书人的重视,读书人也代表着上层社会。“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思想一直深刻影响着很多人对教育的认知,这种教育的“功利性”极大影响了减负政策的实施。五是减负评价尺度难以把控。什么是学业负担,负担的轻重如何评判?对负担的体会和理解因人而异。在教学实践中,同样的作业量,有些学生能够轻松完成,而且有富余时间,有些学生却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无法完成。因此,减负政策的制定需要一把科学的评判尺度。从以往减负政策颁布背景来看,负担的诱因多与升学压力、作业量、学习时长相关,如何判定超压、超量、超时,如何做到科学准确限压、限量、限时,这些都很难把控,这为减负政策落实赋予了弹性空间,也是这些年减负政策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要原因。
减负政策调整范围在建国初期仅涉及到学校和学生,如今这种调整对象扩大到学校、家庭和校外资本等。宏观上看是围绕教育逐利的两大群体,即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学校教育主体和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教育资本。在学校教育主体内部又细分为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的官方权威,以学校为核心的教育供给单元,家长和受教育者。其中,学校教育主体内部的价值冲突和矛盾激化是造成外部资本入侵教育本体的直接原因。弄清各方利益诉求,找到博弈平衡点,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减负失灵的症结所在。
首先是校长办学层面,缺乏对我国教育根本任务的深刻理解。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1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9.在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是一以贯之的,但是办学实践中,“智育”仍然是绝大部分学校所看重的。“升学率”“名校”“名师”“业绩”等都是每个校长办学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智育”主导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倡导全面发展的办学行为都被视为危险的,因为教育的即时性收益很难被预测,甚至会遭到学生和家长的投诉。陈苗认为校长对减负政策的实施意愿和领导力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减负效果,同时指出上级对校长办学能力的肯定、办学经济利益和区域内的良好口碑都会影响校长决策。(18)陈苗.中小学教育“减负”政策实施中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1:36-37.其次,就老师而言,“全面发展”更趋于理想化,在办学条件(政策和资源)无法匹配的情况下,教学业绩很难得到保障,现存的教学评价体系使这种教学尝试变得得不偿失。从建国以来的减负文件来看,减负并不意味着减效,相反,每次减负政策都要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老师在减负的同时还要保证学生成绩的稳定,因此高质量的备课和科学合理的授课规划必不可少,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这意味着工作时间成本的增加。如果从普通“经济人”的视角观察,教师的授课业绩又与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经济利益相关联,更不用说由此而获得的教师威信、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最后,目前,很多地区学校提升教育质量所需的资源安排、制度保障和外部条件都十分匮乏,一些欠发达地区“副课”师资力量薄弱,老师理论素养偏低,学生的“副课”获得感较低。综合来看,优质生源的产出率和输入重点学校的学生总量是校长、老师和家长对教育期望的最大公约数。
从学生群体来看,不同的生长生活环境会让他们对受教育有不同的认知,但总体上而言,学生对教育的期望都惊人的一致,即上学应该是主动的,快乐的。因此轻松的课堂氛围、较高的课堂收益、更少的家庭作业、充足的户外时间、取得优异的成绩都是他们关心的。学生是受教育主体的核心,这种核心会影响并调动与之相关的资源,一般来说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学生的学业负担来源分为主动和被动,主动的学业负担是求知过程中的正常学业压力,是主动为学业突破而自我施压,这种压力是积极正面的,也是应该倡导的。有一些负面压力是与本人无关的外部压力,如家长的过度“关怀”、错误成才思想的引导、家长看重的教育投入回报率等。成人的视角和关注点往往与自身的社会经验和周边人群的评价相关,家长会把知识价值与未来生计质量进行高度关联,当这种错误认知与国家教育的目的相冲突时,双方博弈在所难免。因此,即便学校主动进行减负,来自家庭的学业负担依旧没有消失,而且这种压力更加隐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家长对教育的利益诉求显得十分卑微和单纯:让孩子在复杂的社会中获得教育的公平,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孩子的竞争能力。也许他们仅仅想通过升学来改变子女的命运,让孩子在未来的社会有立足之力,获得更加轻松、快乐、幸福的生活。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逐利是资本的天性。校外教育资本一般重点关注两个方面,即国家出台的教育政策和教育产品的购买人群,他们时刻和教育产品潜在购买客户保持价值取向的高度一致,以期利益最大化。同时,他们也对政策深入研究,找出政策漏洞。本质上,资本家无法消除教育政策对自己的限制,也无法缓和自己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只能通过变型来躲避政策的查处,伺机找到变通的突破口。长期以来,校外资本和家长形成了稳定的利益交换关系,即家长通过经济货币形式来购买分数,即便双方都知道这种交换具有不确定性。由于分数的提升具有长期性,家长们往往会暂时搁置这种“不等价”,使这种交易变得自愿和公正。周序认为社会转型导致的阶层纵向流动刺激了受教育者及家长,教育的商业化行为更加符合市场的“供需”关系特征,商业资本的涌入加速了其发展,且符合了家长试图以“教育”手段让子女成才和良好就业的价值诉求。(19)周序.家庭资本与学业焦虑——试论“双减”政策引发的家长焦虑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21,57(06):96-106.这种价值诉求正是依托“大学”“名校”为实现途径,产生“自上而下”的联动效应。因此,校外教育资本和社会其它资本一样,他们的利益诉求是获取丰厚的利润,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提升行业竞争力,打造品牌,树立形象。
减负失灵归根结底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要解决社会资本对教育的侵蚀,首先要解决教育内部的矛盾。毛泽东在分析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时指出,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20)李佑新,陈龙.《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精学导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99.教育部门、学校、家长之间的根本利益都是将孩子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只是在培养方式和培训重点上出现了暂时的意见分歧,即教育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和家长急功近利的成才观之间的分歧。要扭转这种局面,需做好攻坚克难的长远打算,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推进国家减负政策时要坚持“稳推进慢改革多协调”的原则,“稳推进”是前提,“慢改革”是措施,“多协调”是统一。应深刻认识到学业负担问题的复杂性、积久性。从辩证的观点来看,学业负担和学业相伴而生,过重的学业会降低学习效率,然而过轻的学业任务也不利于学业的增进。一要坚持“稳”字当头,避免“本本主义”思想对教师、学生和家长造成的软性伤害。依据学校功能定位,制定符合多方利益的减负措施,深刻理解减负不是降低课程标准和学习效果,也不是盲目压缩作业量和考试频次,更不是牺牲教师课余时间将校外补课带回校内,损害任何一方利益的行为都是违背教育原则的,这不仅会激化内部矛盾,还会阻碍政策顺利实施。二要“慢改革”,教育制度改革关系到群体切身利益,“慢改革”就是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大量教育实践和理论依据,分步骤、分阶段制定符合本地本校的改革措施。改革是减负的长期命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改革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群众利益为本,不断完善创新各项减负措施。三要“多协调”,协调是减负成功的润滑剂,要善于协调学校、家庭、学生、社会关注的重点教育问题,协调各方主体关切的利益,同时也要协调学校之间、部门之间、教师之间因减负产生的新问题,对问题分类区别对待,将矛盾消化统一到减负的使命和目标中去。
基于“供需”平衡关系模型分析,首要解决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知识供需矛盾,规范资本市场的“附属性教育产品”输出,突出学校基础教育阶段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进一步缓解学生和家长的焦虑情绪。要构建以学校为中心、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伴的“家校社”共育格局。学校应分级分类分科把握好知识“供给量”,创新教学服务模式,以服务学生为中心,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教学服务,改进教学评判标准,创新考试评价机制。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试点云课堂点播服务,增设教与学互评系统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真实诉求。建立家校社协作模式,探索减负实施效果、产出结果、创新成果在各项评价指标中的量化运用。深刻理解减负不仅仅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也要减轻老师过重的教学负担。不仅要减轻家庭负担,也要减轻社会负担。为此,要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创新作业形式。本着教、学、测适量原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对课业知识的耐受度和负载值,制定有效的辅导计划,杜绝超纲学、超前学、超量做、重复做。
总之,学生是减负的核心,学生学的足、学到位、学的好,学校和家长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学校的主体地位得到稳固,家长不再焦虑恐慌,学生身心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社会资本就无法侵蚀教育肌体,教育资本市场的定位和投资方向也会随之改变,向着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方向流动,最终形成家校社和谐共育的局面。
坚持“引资”助教,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办学能力。这包括引入优秀的校外教育资源、社会资本和相关学科资质人才。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课程计划,合理利用好社会教育资源,通过资源共享、资源购买、资源搜集和整理等形式,建设本校教育资源库,把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融合统一,形成具有校区特色的资源池,以此支撑教学过程的开展。应加强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和规划,营造良好的教育投资环境。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企业对教育市场投资不断减少,很多教育企业面临转型或破产,大批资本流向不明,因此,探索以学校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共育模式具有重大意义。如,学科资质是当前推广素质教育的门槛,反映出学科类教师的执业水平。在一些欠发达地区,音乐老师不识五线谱、美术老师不会素描的现象仍然存在,执教水平与学科素养低下,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导致校外艺体类培训市场火热。引入一批有资质有水平的艺体人才团队是对学校“副课”教学的补充,也是提升学校非“智育”学科建设的关键。
“借技”强校是对“引资”入校的补充,是多元化办学的手段之一。办学实践中,“引资”入校最大的障碍是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和支持性政策缺乏,“引资”入校的理念还有很多不成熟性,具体操作上还有很多困难,加之社会资本的逐利性和优质人才的稀缺,各地各校的“引资”能力不一,出现很多条件差的学校引不进来,引进来留不住的现象。因此以“借”代“引”具有现实上的可操作性。一是向学校借。“借技”以区域内校际为主,例如现在的“县管校聘”政策,加强校长和教师的流动,均衡地区教学资源,实现学校的“去中心化”,依托入学、升学属地原则,屏蔽名校效应,达到优质生源分配均等化的目的。二是向社会借。针对非学科类培训,整合社会有资质培训团体,构建联培校管模式,借助企业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培训理念,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升延时班质量。三是向网络借。依托5G、大数据等技术,借助教育云、公益课、在线课堂等形式,拓展学生的线下学习空间,丰富学校的教育内容。
半个多世纪的“减负”历史经验显示,高考选拔的竞争性是影响减负效果的重要原因,考大学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成才之路,重点高校的划分又加剧了这种竞争,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的焦虑,人们在呼唤一种新的育人成才模式的出现。因此应该改革高考招生体制,打破唯分数论的升学机制,探索能够综合评价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升学评价模式,从而引导中小学教育道路的多样化发展。如可通过开辟特色专业,设定重点专业,弱化重点大学的概念,打通职业高中通往重点高校的通路。要进一步淡化普职差别,消除人们对职业高中的刻板印象,加大对职业高中教育的资金、人才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探索综合高中的建设模式,将职业高中优势和普通高中相结合,既能培养科学家,也能培养大国工匠。大力改革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把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职业院校的学科建设,改革不利于市场就业的培养模式,走好校企共育、合作共管的道路。职业院校既要有能力培养技术人才,培养出的技术人才也要有能力。最后,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就业率,让不同学校的毕业生都能享受到改革的红利,逐步缩小各个阶层的收入差距,稳步提升产业技术人才的社会政治待遇,打破阶层固化思维,促进人才的纵向流动。
从1951年第一个减负令到2021年“双减”意见实施,我国基础教育减负经历了漫长的七十年。七十年既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成长史,也是教育利益各方之间的利益博弈史。减负是我国基础教育全面迈向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只有扭转错误的教育理念,纠正学校和家长心中错误的人才观,清除附着在教育本体上的功利化毒瘤,让教育回归教书育人的初衷,我国教育才能轻装上阵,才能够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