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登泰山记》若干词语辨析及标点商榷

2024-01-09 21:47陈明洁
泰山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姚鼐苍山日照

陈明洁

(华东师范大学 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上海 201103)

姚鼐《登泰山记》描述登上山顶后所见之景的语段,今人由于对其中几个词语持有不同的释读,以致围绕该语段的标点形成不同看法。兹先录其未加标点的一处语段如下: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早在195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四册收入姚鼐的《登泰山记》,已加上新式标点: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一课本中的标点形式,可谓影响深远,乃至当今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2019年第1版)收入该文,仅于“照城郭”下改用了逗号,其余皆同。然而,就这么短短几句话中,对于某些词语的切分和释读,学界近三十年来却聚讼纷纭,迄无定论。综观各家论述,对“烛天南望晚日”究竟作何种词语的切分读法,进而对语段进行标点,才真正符合语言实际和文本原意,一直没有达成共识。2012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扬州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上,有署名邓景滨、汪欣欣提交的论文《登临送目,“望”归何处——姚鼐〈登泰山记〉中“望”字考析》(以下简称“《考析》”)(1)邓景滨,汪欣欣.登临送目,“望”归何处——姚鼐〈登泰山记〉中“望”字考析[A].钱宗武,姚振武.古汉语研究的新探索——第十一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语文出版社,2014:315-324.,对姚鼐原文中的相关词语释读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列出有争议的十四位学者十六篇论文,归纳为五种断句意见,并经分析论证得出最后结论:“望”为远望之意,“晚日”作夕阳之意讲,读法和断句当为:“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考析》一文对学术动态的全面把握和各家观点的条分缕析,显示出在专业研究上的扎实功力,尤其是对“望”字词义和用法的考察和分析,更具慧眼独到的识见,从而大大增强了全文的说服力。但由于文中对其他某些词语及其所反映的事理疏于解析,故尚存在不够严密之处,其最终结论未能完全令人信服。对此,我们试从《登泰山记》以下三个词语的辨析入手,对长期存在的不同读法和断句争议表达一些看法,以供学界参考。

一、烛天:反映特定物体的自然现象

顾随先生在其《诗文丛论·驼庵文话》中说: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姚鼐《登泰山记》句。今课本点句或作“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非也。首句乃七字,“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盖汶水、徂徕在泰山南。(2)顾随著,顾之京整理.诗文丛论(增订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356.

不得不说,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延续语文课本中《登泰山记》的标点,早已先入为主地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思维定势,四字句“二二式”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节奏多么协调明快,以致看到顾随先生的读法和断句,颇感意外之余,不由引发深思:是啊,古书中时常见有“火光烛天”“光明烛天”之类的说法,为什么泰山顶上的雪光不是反射照耀着上方的天空,而是有方向性地照向“天南”呢?查阅当年语文教育家于在春对该文的普通话翻译,正是译为“深青色的山驮着白雪,亮晶晶的映射在空阔的南方”(3)于在春.中学语文课本文言课文的普通话翻译——姚鼐《登泰山记》[J].文字改革,1962(10):10-11.;1979年出版于在春的《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续编》,将后句改译为“明晃晃地照亮了空阔的南方”(4)于在春.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277-283.,雪光的照射方向始终没变。再看如今与统编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也在“课文解说”中称“雪光耀南天”,在“参考译文”中译成“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必修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33,263.,可见雪光照向南面的解读是一以贯之的。

顾随先生提出的不同读法和断句,遭到多位学者的反驳,《考析》一文是对这一问题阐释的集大成者。然而该文只从“望”字着眼,着重谈“望”字连上读还是连下读的问题,提出“南望”和“望晚”均不妥,但对“烛天南”即雪光不照上方天空而只照南边的天空究竟有没有理据,却只字未提。争议各家中的《“明烛天南”不谬》一文,虽竭力否定顾随先生的意见,但所述理由却明显不合乎事理逻辑,试看其两段陈说:

顾论虽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甚至亦不失为一家之言,然与姚文通篇风格和整体气势不合,在具体语境中尤显过于突兀,与左邻右舍反差太大,很不自然,故不足为训。

姚文中,晚照光线由西偏北而来,远眺之人目光所向南而偏东,夕阳余晖更添雪光反照,“明烛天南”十分贴切,十分自然。若依顾见,“苍山负雪明烛天”,作者该取何姿势,目光该投向何方?仰卧吗?仰卧确可见天,然怎见得“晚日照城郭”和“汶水徂徕如画”呢?(6)李开伦.“明烛天南”不谬[J].读书,1996(12):145-146.

上一段提到姚鼐文章的风格和气势以及本篇的具体语境,但所言空泛而不着实际,没联系顾论和姚文的片言只字进行具体的语言分析和说理。

下一段言说,则存在模糊所指和片面解读之嫌。如所谓“夕阳余晖更添雪光反照”,语意混杂含糊,原文中的夕阳(即“晚日”)是照在泰安“城郭”(可包括汶水、徂徕)上,那么这里所说的“更添雪光反照”究竟照在何处?难道泰山顶上的积雪也能如夕阳余晖,远远地反照在南面的城郭及汶水、徂徕上吗?再如对“苍山负雪明烛天”的反驳,非得要人采用仰卧的姿势才能目光向上,似乎不如此就看不到雪光照亮天空;而假设仰卧,又诘责“怎见得‘晚日照城郭’和‘汶水徂徕如画’”?此种显然不合常理的言说,居然得到《考析》作者的“赞同”,而且加了一条否定顾随所提观点的理由:“况顾随先生提出此种断句后,几乎无人附和。”这一说法也颇令人诧异,有悖于“有理不在人多”的常识。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物体发出的光有反射和折射之分,只有当折射即接受光源再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才会发生方向的变化。泰山顶上的积雪,敢问有没有这样一种折射的可能,即接受自然光的照射后再转而向南折射呢?考察古文献中描写地面上物体发出的强光,多有称为“烛天”,未见有转而照向他方的说法。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如: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一:“白石岩,在兴宁县东南十里,夜尝有光烛天。”宋释志盘《佛祖统纪》卷三十六:“道安法师于襄阳檀溪寺建浮图铜像……光明烛天,倾都瞻拜。”元脱脱等《宋史·叛臣传下》:“诸将欲追贼,(赵)范惧有伏兵,先分兵烧围城楼橹,夜半火光烛天。”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中:“珊瑚树,禹树舜朝堂左右。及禹受禅,树上五色气光明烛天。”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十九:“(武隆)县西一里古渡头有断石,中白?如剑,光芒烛天,名为天剑。”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沅陵)县西五里有光明山,一名龙门,有丹砂井,夜半光明烛天。”古诗中叙写山上积雪的反射之光,也无不是称其照亮天空,未见有方向性照射。如唐许棠《寄庐山贾处士》诗:“彭蠡波涵月,炉峰(指庐山香炉峰)雪照天。”(《唐诗归》卷三十五)金丘处机《海上述怀》诗:“遥望青峰雪,皑皑白映天。”(《磻溪集》卷二)明区大枢《除前立春》诗:“岭雪照天白,阴云霁层穹。”(《广东文选》卷二十八)清王柏心《登六盘山作歌》诗:“连峰积雪照天白,鸟飞荡荡不敢越。”(《百柱堂全集》卷五)。

正因描写物体发光而“烛天”的现象在古文献中俯拾皆是,故《汉语大词典》已收入“烛天”一词(《考析》和各家争议文章无一提及),其所列第一义项即为“照耀天空”,第二义项“犹冲天”,系比喻引申为“气势极为高涨”,所举书证都没有带方向性照射之例。同样,积雪这一特定物体产生的自然之光,也只能是“烛天”,而无转向折射之理。这就足以说明,泰山顶上雪光的照射,不可能像现代探照灯一样,可以变换方位射向“天南”,而只能是向上方天空反射。“苍山负雪明烛天”的读法和断句,应是正确的。

二、南望:符合文本语境的事理逻辑

对于断句为“南望晚日照城郭”,争议各家中有提出如下意见:

顾随先生认为“盖汶水、徂徕在泰山南也”,所以是“南望”所见。其实,从泰山“上”看,城郭、汶水、徂徕并“半山居雾”均在山南,为“南天”覆及,苍山负雪而“明烛”之,又有“晚日照”之,故历历如画,尽收眼底也(7)杨竹剑.“苍山负雪明烛天”[J].读书,1997(1):106.。

《考析》一文即引此为据,得出“所以‘南望’不妥”的结论,且谓顾随先生的断句及“南望”的读法为“一家之言”,断然予以否定。然而事实上,上述说法是极不严谨的,一方面既没有说明“南望”不妥在何处,另一方面所言“苍山负雪而‘明烛’之”,又似将“烛”(照耀,照亮)的受事对象包括了城郭、汶水、徂徕及半山居雾,不顾雪光只能向天空上方反射的物理学原理,硬说成是向山南之“南天”折射,而且将“明烛”和“晚日照”的对象混为一谈,其语言表述缺乏严密的逻辑性且不符合事理,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整个“望”字句,我们赞同《考析》作者提出“‘望’字独立”的观点,将“望”字释读为“远望”“眺望”,而不能如争议各家中将“望晚”连读而释为“接近傍晚”的观点(理由下文再叙)。但是,“望”字独立并不能否定在其前面用方位名词来修饰的常见语言事实。由于《考析》文中已将“望”字之前处理为两个四字句“二二式”的读法和断句,故其有关“望”的论述尚不完整。顾随先生断为两个七字句即“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既无任何语言风格上的不妥,整体气势上也更显紧凑和有力,在语境中完全无突兀之感,读来非常流利顺畅;尤其是在词语的组配上更合乎事理逻辑,以上所论“烛天”是如此,这里的“南望”也是如此。

“南望”是一个状动结构的短语,表示“向南眺望”。顾随先生将“南望”连读,阐明理由“盖汶水、徂徕在泰山南”,完全符合词语搭配所包含的事理及古人的行文习惯。古今人们登泰山至高峰或绝顶者,在游记中描写眺望泰安城、大汶河、徂徕山及云气缭绕等景色时,多有用表示方位的“南”字作状语。如明王世懋《东游记》:“南望汶水,远从莱芜至,徂徕障之。”(《王奉常集》卷十)明毕自严《三叟同游记》:“南望徂徕诸峰罗列,如儿孙之拱立。”(《石隐园藏稿》卷三)清孔贞瑄《四阳庵》:“南望徂徕,若几案可凭式,庶几竹溪六君子之遗风,犹有存者。”(《泰山纪胜》)清牛运震《雪天登岱记》:“南望傲徕(傲徕:泰山西南著名山峰)、徂徕,齿齿皆见其根,云低殆与地平,白雪漫漫,黄路交出,缕缕如发。”(《空山堂文集》卷五)清陈文述《岱岳望云》小序:“登岱宗绝顶,南望白云,慨焉生游子之感。”(《颐道堂集》诗选卷十二)今人陶德麟《学然后知不足》(写于1948年):“今有三人焉,负糗登岱。攀缘而上,方十里,驻足而观,南望泰安,车马如蚁,以为奇观也。”(《陶德麟文集》第1133页)也有登顶而向四处眺望不止南望的,如上引清牛运震《雪天登岱记》还记云:“东北山势更无隐态,中见平田人家,了了可辨;西北诸山层叠起坐殆万重,都不见平地。”又如清薛福成《登泰山记》:“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睹,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乃趋岱顶,极目四眺:诸峰起伏环列,相背相倚,若拱若蹲,皆如培……。”(《庸庵文编》外编卷四)

按常理而言,在泰山顶上南望,应是景色最为壮丽而吸引人们远眺的,故古人在游记中用“南望”来描写各种所见之景,符合遣词组句的语言逻辑且在行文中又十分自然。姚鼐本人则不仅在《登泰山记》中用“南望”,而且在另一篇为一起登泰山的好友朱孝纯(字子颍)所作的《晴雪楼记》文中,忆及登临送目时的情景,也用方位名词修饰“望”之所见:

与子颍仰瞻巨岳,指古明堂之墟,秦、汉以来登封之故迹。东望汶源西流,放乎河、济之间、苍莽之野;南对徂徕、新甫(新甫:位于泰山东南),思有隐君子处其中者之或来出。慨然者久之,又相视而笑(8)姚鼐.惜抱轩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23.。

文中所用“东望”和“南对”两组短语,其实都是指在泰山顶上“南望”所见,只是“东望”指南望所见汶水的源头由东向西而来;“南对”则与“南望”意思相同,因徂徕山和新甫山都在泰山的东南,二山植被繁茂,自古即多美松翠柏,《诗·鲁颂·閟宫》已有“徂徕之松、新甫之柏”的咏赞,故作者远远南望而发“隐君子处其中”之遐思。

就在这篇《晴雪楼记》的文末,所署楼成和作记的时间是:“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作楼始成,三十九年十二月桐城姚鼐记。”姚鼐与朱孝纯登泰山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丁未和戊申两天,因戊申已是该年农历十二月最后一日“晦”,而作《晴雪楼记》回想登岱情景,时间也在这年十二月,则只能是戊申日下山后当晚所作,写作时间应早于其撰《登泰山记》。既然在《晴雪楼记》中记述岱顶上所见用到“东望”和“南对”,那么在《登泰山记》中用“南望”又有何不妥呢?考察古文献中的语言事实,方位名词东、南、西、北用作状语修饰“望”字,都有不计其数的用例,况且姚鼐所言及的“城郭”“汶水”“徂徕”确都在泰山之南,用“南望”这一短语难道不是最恰切的描述吗?正如作者在《惜抱轩诗集》卷四《访坳堂观察于城南宝光寺》诗有云:“江雾带长干,南望尽苍碧。”不也是用“南望”表述举目向南远眺之意吗?可见,争议各家中否定“南望”连读而将“南”字归属前句为“烛天南”,显然是缺乏说服力而站不住脚的。

三、晚日:古代书面语中的常用语词

在争议各家中,对“晚”字主张连前与“望”字组成“望晚”的说法,是为数最多的一种。然而所述理由却由于没有语言事实的支持而不能成立。如对原先作“望晚日照城郭”句,较早提出不同读法者认为:

如读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读破句了,因为“望晚”是“向晚”之意,即接近黄昏之时,把本来是主谓结构理解成动宾结构去了,正确读法是“望晚/日照/城郭”才对(9)陈见闻.古诗文语法停顿六种[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4(5):45.。

这一意见,还一度在以前的教学参考书中出现,认为应读作“望晚/日照/城郭”。持论者将“望”字释为“临近,接近”,以古文献中有“望秋先零”(望秋:指临近秋天)、“踰七望八”(望八:指年龄将近八十)等例,来证明“望晚”之“望”也表同样的意思,而且认为“‘望晚’为词的文言味更浓”(10)方荣国.为《教参》一辩[J].语文教学通讯,1995(Z1):11.。

持这一派观点且更为极端的,是明确否定“晚日”为词,从而为“望晚”连读作为一个词而提供理据。如:

古称傍晚的太阳为“落日”或“暮日”,未闻有“晚日”之说,“晚日”说来别扭,听来刺耳,古人断然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更何况是姚鼐呢(11)尹国军.“望”究竟应作何解[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8):31.!

若把“望”字释为“远望、远看”,就会把“晚”和“日”两个词素组合起来,作为一个复合词,即“晚日”,似乎可以用来表示“傍晚的太阳”这个概念;而古汉语中一般是不用所谓“晚日”这种说法的。古汉语通常用“夕阳”或“落日”等词语来表达这个概念(12)罗献中.《登泰山记》中“望”字别解[J].语文教学之友,2011(2):31-32.。

后者还从桐城派主张的文章节奏和音韵方面进行阐说:

把“望”字释为“远望、远看”,进而把“晚日”视为一词,那么该句的节奏将势必划分成:“望/晚日/照城郭”,音节长短不齐,音韵不和谐,缺乏节奏感,与作者的主张相背离;相反,若把“望”字释为“临近、接近”,把“望晚”视为一词,那么该句的节奏则可以划分为:“望晚/日照/城郭”,音节整齐,节奏匀称,富有美感,与作者的主张相吻合,而且仍然符合语法要求,也未改变原句的含义,可谓一举两得(13)罗献中.《登泰山记》中“望”字别解[J].语文月刊,2011(2):63-64.。

我们认为,“望晚”和“晚日”是不是词,必须得有语言事实,即文献中有没有这样的用例来加以证明。诚然,“望”在古汉语中确有表示“临近,接近”义(见《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等),但若说有“望晚”一词,还须举出确凿的书证来。上述持论者以表示季节的“望秋”和表示年龄的“望八”(也有“望七”“望九”之类),来证明表示时间的“望晚”也为一个词语,在逻辑上是有缺陷的,因为没有语言事实支持这种类推的说法。《考析》作者在论证“望”为“远望”义时,也承认“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引申为‘接近’”,但在举例中除了大家都已谈到的“望八”“望秋”外,还援引唐代齐己《舟中晚望祝融峰》诗句:“天际卓寒青,舟中望晚晴。十年关梦寐,此日向峥嵘。”并说:“在此,‘望’不仅表示年龄、季节,还表示时间,出现‘望晚’一词。”其实,把诗中的“望晚晴”读成“望晚/晴”,视“望晚”为一个词,这是明显的误读。“望晚晴”的正确读法是“望/晚晴”,应将“晚晴”作为一个词,相当于“晚霁”,意谓傍晚雨停或雪止,天气晴朗。如南朝梁何逊《春暮喜晴酬袁户曹苦雨》诗:“振衣喜初霁,褰裳对晚晴。”(《何水部诗集》)唐窦牟《晚过敷水驿却寄华州使院张郑二侍御》诗:“春雨如烟又若丝,晓来昏处晚晴时。”(《窦氏联珠集》)唐罗隐《晚眺》诗:“凭古城边眺晚晴,远村高树转分明。”(《甲乙集》卷十)古人诗赋中歌咏“晚晴”之景色或心情者不计其数,这一词语早已收入《中文大辞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中,更何况齐己在诗题中已说明“晚望祝融峰”,故不可能在诗中又以“望晚”为词。

“望晚”在古文献中找不到成词的用例,而“晚日”一词表示夕阳,却比比皆是。如:

梁简文帝《采莲》诗:“晩日照空矶,采莲承晩晖。”(南朝梁徐陵《玉台新咏》卷七)

唐孟浩然《京还留别新丰诸友》诗:“树绕温泉绿,尘遮晚日红。”(《孟浩然集》卷四)

唐刘长卿《行营酬吕侍御》诗:“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刘随州集》卷四)

唐皇甫冉《送夔州班使君》诗:“晚日照楼前,三军拜峡前。”(《皇甫冉诗集》卷三)

唐白居易《北亭招客》诗:“春风北户千茎竹,晩日东园一树花。”(《白氏长庆集》卷十六)

唐李商隐《柳》诗:“清明带雨临官道,晩日含风拂野桥。”(《李义山诗集》卷五)

唐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诗:“前轩颓反照,巉绝华岳赤。”宋蔡梦弼笺:“言晚日映旌旗之色皆赤也。”(《杜工部草堂诗笺》卷八)

宋蔡襄《福州宁越门外石桥看西山晚照》诗:“西山气色好,晚日正相当。”(《端明集》卷五)

“晚日”一词的用例举不胜举,是古汉语常用的书面语词,因而也早已为《中文大辞典》和《汉语大词典》收录,并作出了相同的诠释。令人奇怪的是:提出异议的各位学者中,怎么竟然会提出“未闻有‘晚日’之说”的观点,认为“古汉语中一般是不用所谓‘晚日’这种说法的”,甚至还贬损该词说“‘晚日’说来别扭,听来刺耳”呢?

结语

通过考察古文献中的语言事实,再反观姚鼐《登泰山记》的词语使用,可见“烛天”“南望”和“晚日”是三个各自独立的语言单位,在词语的构建上体现着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事理逻辑,在古文献中有着丰富的使用实例。对于《登泰山记》中出现这三个词语的语句,以往的误释和读成破句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原文当按顾随先生的意见进行释读并厘正标点如下: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猜你喜欢
姚鼐苍山日照
作为礼物的书籍:姚鼐赠书与桐城派的流传
乾嘉诗坛“混江龙”姚鼐
佛禅老庄思想与姚鼐文学创作
心之向往,便是日照
沧海桑田话日照
苍山
苍 山
烟云几许著苍山
疏逸文气 清雅超然
在日照(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