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2024-01-09 14:51
关键词:文科跨学科外语

陈 曼

(1.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黄冈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2018年以来,随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开始成为本科教育改革的新气象。2020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新文科建设要聚焦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外语专业作为我国地方高校开办最广的专业之一,如何按照新文科建设要求加快专业转型,培养适应新时代新发展需求的各级各类人才是当前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围绕这一问题,地方高校应紧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贯彻落实新文科理念,探索地方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路径。

一、新文科建设的文献综述与理论探讨

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提出的新的学科范式、新的专业建设路径,与国外“跨学科”“交叉学科”“超学科”等理念所倡导的学科发展范式类似。新文科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适应新时代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一)新文科建设的概念内涵

新文科是我国高等教育界近几年提出的学科理念。一般认为,新文科是与传统文科即按学科门类划分的文科相区分的学科专业发展和组织的新形态。如有研究认为,当下语境中的新文科具有“大文科”“跨学科”和“超学科”等基本特点,是跨越了传统学科壁垒并能为解释和解决当前人类生活中重大问题提供新的思想源头、分析框架和逻辑路径的文科。[1]理念层面,新文科包含“超学科视野”“学生、学术和学科为一体的创新发展”“大文化观念”“生态人文主义”“新语文思维”等理念。[2]总体上看,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的“跨”,是对传统专业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技术、知识传授与综合素养提升相脱离的弊端的有效回应。从外语教育来看,新文科建设对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补充科学知识与应用型技术能力的要求,同时也对传统的外语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外学界并没有新文科这一提法,但很早就启动了传统学科再造运动。如早在20世纪50年代,剑桥大学物理学家、文学家斯诺(C.P.Snow)就曾提出“两个文化隔阂”的观点;以1970年在法国召开的首届国际跨学科问题研讨会为标志,国外学者开始深入探讨跨学科科学研究、跨学科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此后历经50年的研究探索,国外跨学科研究的内涵更为丰富,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学科的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超学科,甚至反学科等各种学科新理念。其中,跨学科教学是与新文科类似的概念,是一种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侧重于学生的兴趣、学科的联系、真实情境的使用和解决问题的技巧。[3]

(二)新文科建设的主要议题

如何建设新文科首先是一个理论议题。对此,理论层面主要集中于新文科何谓“新”,如有研究从时间、空间、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认识论和方法论等维度层面出发,认为新文科在新科技革命与文科的融合化发展、历史新节点与文科新使命、进入新时代与文科中国化、全球新格局和文科国际化等方面,都与传统文科有着根本的不同。[4]目前研究主要围绕新技术导致研究领域的扩展和研究方法、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的更新等展开。[5]有国外研究表明,跨学科性已成为当代大学相关研究和课程知识的一部分。打破传统学科界限的举动反映了对知识的新兴探究形式,关注涉及多个知识领域的复杂问题及对专业知识的强调导致课程和学位课程开发中学科界限的松动。[6]

实践层面,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密相关。新文科建设被视为一种广义的学科更新运动,甚至“新文化运动”,[7]也是一种基于“后专业主义”的“学问结构改革”。[8]尽管这样面临的问题也是系统性的,如制度惯性、评估挑战、教师对所培训学科的坚定承诺,以及学科在课程和教师奖励中的作用等,但跨学科方法无疑更适合21世纪世界和工作场所的复杂性。[9]国内外积极开展新文科建设实践,如江南大学“行知实验班”的探索[10],山东大学积极实施通识教育体系2.0工程[11],以及牛津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专业(PPE)人才培养模式等为“新文科”建设的典型。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建设新文科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与挑战,需要以服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产业转型为抓手,全方位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2]

二、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新文科概念的出现,源于新形势下对传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13]为贯彻新文科建设理念,应深入了解目前地方高校外语专业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找出人才培养与新文科建设要求的差距。

(一)学科文化方面

新文科背景下,文科逐步转向中国话语体系主导,[14]强调以特色引领学科发展。外语专业建设应立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在原有学科基础上,通过学科整合,开拓创新,凝练特色,建成具有反映中国特色理论水平、学术水平和话语水平的一流学科。[15]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外语学科长期以来形成的自身独有的教学方式、学习方法以及专业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模式等具有不兼容性,使跨学科、多学科教学面临融合障碍。例如,师范生的培养有着其特有的教育范式,地方高校师范类外语专业在长期的教学中也形成了自身的教学属性,很难在现有的教学架构下挖掘学科之间融合点,进行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二)专业定位方面

新文科建设对地方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思路。新文科谓何而“新”,关键在于以新的专业定位解决传统专业办学的弊端。对于地方高校外语专业而言,就是要在专业复合方面下功夫,顺应地方和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机制;要在分析总结双专业、主辅修等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转型的方向、具体实现方式,推进文理学科交叉、人文学科交叉和文科专业复合,培养更多高素质和复合型人才。[16]但从目前来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多样化及跨学科性相对不足的弊端明显,招生就业形势严峻,人才培养环节相对封闭,学生的跨专业领域能力和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比较欠缺。因此,如何科学确立专业定位,培养能胜任新时代事业发展需要的新人是地方高校外语专业适应新文科要求的重要任务。

(三)课程体系方面

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17]在课程方面,2020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聚焦外语类课程的新特征和新使命,为地方高校外语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内容选取指明了方向。[18]然而,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多呈现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素养、重必修轻选修等特点,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滞后,课程体系并没有在当下外语专业育人机制下进行建设,课程设置也鲜有将学科内容纳入其中。因此,在一些地方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学框架下,难以实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开展跨学科教学。

三、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新文科建设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外语专业需要运用“大文科”思维推动专业内涵发展,坚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结合新文科建设的新要求,积极探索“一心三会,融创合一”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

(一)瞄准“一心”,科学确立专业定位

科学确立专业定位,是地方高校外语专业新文科建设的起点。外语专业在确立专业定位的过程中,要服从于学校办学定位、体现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一般包括专业内涵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等两个维度,关系到专业的性质和人才培养方向,事关专业点的生存与发展。[19]专业建设的内涵要素要细化并落实到人才培养环节之中。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定位应体现鲜明的地方性、应用性,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定位更应适应外语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如有些专业发展以未来需求为主导,从本专业核心优势领域溢出到具有关联性、交叉性的专业领域,并以此反哺专业的核心优势[20];有的专业则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任务,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社会主义外语人才的专业定位[21],这些都为外语专业定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致力于建设具有“一心”的应用型外语专业。所谓“一心”,是指坚持立德树人,紧密围绕新文科发展战略,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卓越外语人才为驱动核心。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紧跟国家战略,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二)培养“三会”,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新文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专业改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结合地方高校办学实践,外语专业通常将专业素养分解为专业文化素养、技能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三个层面,着重培养学生的“三会”能力。

一是“会经典”。外语专业具备极强的人文性,新文科背景下的“新外语”必须在凸显外语学科“外”的特质的基础上,强化“文”的本色。经典名著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继承和传播人类优秀文化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外语专业通过设立跨文化通识课程模式、实施阅读经典计划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理解中西语言文化比较与互鉴的基础上,对历史、地理、哲学、美学、人文等问题有认识、有思考,从而培养具有思考深度、学养厚度的外语人才。

二是“会技能”。外语专业新文科建设在打破传统文科壁垒的同时,要求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利用好语言工具,解决不同专业和实践领域的现实问题。外语专业通过专业内自交叉、外语类专业间的内交叉、与其他专业的外交叉等路径,帮助学生做好知识储备,稳固塔基,强化专业学习,使学生“精通一门外语、会用多门外语沟通交流,掌握一种专业、具有多种外语能力”。

三是“会数智”。吴岩曾指出,外语教育不要抗拒也不能藐视技术,要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教育教学变革。[22]新文科建设主张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倡导用科学技术助力新文科腾飞。地方高校需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外语教育新动力,运用慕课、SPOC、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主要通过专业技能实践、专业类志愿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互联网+”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融创合一”。

(三)阅读经典,厚植学生人文素养

“新文科”建设强调专业交融,由于知识加速分化不可避免,“新文科”建设非但不能排斥专业分工,更应以新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进入未来的专业领域打下厚实的基础。专业建设回归到核心素养的培养,仍应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以不变应万变的人才培养战略。结合专业办学实际,地方高校外语专业需要坚持将人文素养视为专业核心素养的要素,通过阅读经典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建设新文科进程中,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应将重新发掘经典、回归经典视为新时代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之一,制定学生读书工程任务目录,定期举办读书会、专题研讨会、心得交流会、笔谈园地和读书沙龙等活动,促进学生在外语环境下领略人文经典、领悟人类文明的伟大思想与智慧,开拓学生的跨学科视野,注重对学生更高阶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语言、文学、文化等为载体,开设《中国思想经典导读》《西方思想经典导读》等跨文化课程群,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具有本土视角、人文精神、思辨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四)专业交融,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传统文科在向新文科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不同专业间的合作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专业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与大文科其他专业的融合,打破专业壁垒,才能加快专业转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可整合各专业师资和教学资源,开设英俄、英日等复语实验班,探索多语课程模式的构建,回应新时代对“一精多会、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与文学院、商学院、政法学院等学院的合作,共建跨学科研究机构,建立复合型专业教学管理机制,实现院系间的课程资源共享。

另外,地方高校在办好做强外语专业特色、促进专业融合的基础上,需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以《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英语类本科专业教学指南》为根本遵循,增加跨学科知识比重,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跨境电子商务》等课程,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开展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手段于一体的新形态教学,为学生泛在学习提供环境支持。

(五)项目牵引,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人才培养强调知行合一,实践教学是人文社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新文科建设更是对外语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提质、拓维、守正、创新”的新要求。地方高校要以实现价值引领和培养实践能力相融合为理念,建构师生全员、全程参与的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堂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活动、专业实习、科研实训、创新创业活动等平台,以项目为导向推进实践教学深入发展。

一是优化实践课程体系。地方高校外语专业要坚持“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原则,按照外语类专业基础课、专业知识课与专业方向课的“U”形结构,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进行优化组合,通过《中国文化概要》《跨文化交际》等课程资源为平台,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走出去”的语言实践,夯实学生的实践素养。

二是整合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地方高校通过整合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支持学生参加体现新技术的、跨学科交叉的“互联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赛事,与校外大型企业开展稳定的校企合作等,将实战化融入第一课堂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是建立健全双导师制。结合学生专业兴趣和职业发展,打造了一支以教授、博士、“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校内本科生导师队伍,邀请中学名师和行业导师参与过程指导,促进高校与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等有效对接,实现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学、企业等协同育人。

四、地方高校外语专业新文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一心三会,融创合一”的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体现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语言文化能力,用人文修身、数智创新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契合了新文科建设目标,充分响应了新时代对新型外语人才的诉求。

(一)将新文科的“新”落到实处

新文科作为一种新理念,学界和社会对其看法仍处于认识层面。学科的加速分化和新学科的不断涌现,加大了不同学科间的鸿沟。因而,在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院校,人文、社科等不同类学科成为何种“新”文科,其模式、方式、愿景有所不同。地方高校外语专业新文科建设的“新”应落脚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新的使命。外语专业尽显中西文明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承担着“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强化价值引领是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要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专业发展愿景。其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院校外语专业要突出地方性、应用性,结合地方发展和学校办学定位,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要以课程改革为切入口,实现专业内涵建设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再次,新的育人功能。地方院校从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的角度,要将通识教育贯穿于外语实际教学各项要求之中,将专业育人功能落实到语言学习活动和语言能力提升的全过程。

(二)提升学科专业交融的深度

地方高校外语专业新文科强调一个“跨”字,旨在从单科发展走向学科交叉或科际融合的跨学科整合,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科际整合、跨界融合,落实学科发展服务于国家需求。首先,“跨”体现在深度的专业交融。对这类专业而言,新文科建设不能一味趋新,不能成为理科化的文科。在文理融通的过程中,不能遮蔽“文”的本质;文理交汇后,须更加重视和凸显“文”的特质;促进学科向新文科的转型,只能顺势而为,积极探索跨语种、跨专业、跨学科的发展之路,要利用好“外语+”模式,围绕学科专业交融做文章。其次,“跨”体现在复合的实施路径。外语学科要提高在新文科建设中的地位,应主动追求学科融合,走“外语+人文”“外语+社科”的融通之路;打破学科壁垒,走“外语+理工”“外语+医学”“外语+农科”的复合之路。另外,“跨”也体现在现代技术赋能专业教育。外语学科要在坚持“边缘可模糊,内核要硬”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由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通过跨语种、跨专业、跨学科的发展路径,实现专业优化、科际整合,主动对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培养“卓越外语人才”。

(三)确立复合型的专业育人目标

首先,必须确立多元化的专业功能定位。新时代的文科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而应该以培养在国际交流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才为目标,以加强资政和服务经济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为目标。[23]因此,外语专业教育应超越过去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和新时代对外开放战略的要求,注重解决人才培养服务于中外文化交流和合作中现实问题等方面的功能。其次,要进一步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外语专业新文科建设要形成开放包容的文科体系,启发学生思维、培养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要对接新文科发展战略,以语言文化教育与研究为本,培养体现学科交叉尤其是知识结构实现文理交融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专业教学中既要推进外语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融通,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要推动外语学科与计算机科学、医学等理工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强调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四)加快育人方式方法的改革

首先,要进一步更新育人观念,推进教学方法改革。进入新时代,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确立以生为本的育人观已成为专业教育的共识,在新学科的视野下,“教”与“学”的关系演化成了关系性(教师与学生和谐关系共同构成)的主体。“关系性的主体”所强调的是构成主体的两个要素都是不完整的,是需要对方的存在和互补才能得到完善的。[24]为此,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可开展个性化、探究式、项目制教学模式的探索,通过优化实践课程体系、整合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建立健全双导师制等手段提升育人活动的效果。其次,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避免“技术主导一切”或者轻视、抵制技术的两种极端倾向,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外语教学,抚平技术和专业鸿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设置信息技术、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运用新技术对人文社会科学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以及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探讨新技术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文理交叉。此外,要善于运用这些新技术改造外语专业教育。加大专业复合的力度,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外语专业交叉融合,形成新的交叉学科。积极引用新媒体技术,实施个性化、数据化、智慧化的教学,增强专业教学效果。

五、结语

目前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受学科文化机制限制、专业定位窄化、课程体系不尽合理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发展面临着挑战。随着新文科建设在高校全面推进,地方高校外语专业的发展应遵循新文科建设目标和路径,开展外语专业跨学科发展,确立复合型育人目标,改革传统的育人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外语单一培养模式到“外语+”的转变,以期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各专业间竞争激烈的态势中保持人才培养的优势,为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猜你喜欢
文科跨学科外语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孙文科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