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修辞学研究关涉的主要内容(上)

2024-01-09 14:44吴礼权
关键词:资源配置资源语言

吴礼权

(复旦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上海 200433)

经济修辞学,是“研究如何基于经济的原则有效配置语言资源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探讨语言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种种规律,总结语言资源有效配置的相关原则,研究种种语言资源在不同语言使用情境下的不同价值,为语言表达者在言语交际中顺利实现其特定目标预期提供理论指导”[1]。

“经济修辞学”的概念,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2]。但是,“真正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修辞活动的经济修辞学并未产生”[1]。西方学术界所说的“经济修辞学”,“亦称‘修辞经济学’、‘经济话语’、‘经济辩术’乃至‘经济谎言’,研究经济学家如何巧妙利用经济‘话语权’‘说服’同僚或政客接受某种经济学说,以达到某经济目的或政治目的”[2]。可见,“西方学术界所说的‘经济修辞学’,只是研究经济学家的‘话术’,并不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修辞本体问题,并不涉及如何配置语言资源而实现特定的修辞目标预期”[1]。事实上,迄今为止,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真正立足于“语言本位”,从经济学视角研究修辞活动中如何有效配置语言资源及其规律的经济修辞学,都未曾建立起来。

为了使经济修辞学的研究顺利展开,我们首先要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除了要明确界定经济修辞学的相关基本概念,还要清晰地阐明经济修辞学研究所要关涉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经济修辞学研究所要关涉的主要内容,至少应该包括这样四个方面:一是“语言资源配置与修辞效果产出”问题,二是“语言资源配置方案与修辞文本建构模式”问题,三是“语言资源配置与修辞效果实现的矛盾关系”问题,四是“语言资源配置的可能性与修辞可能性边界”问题。下面我们就分而述之。

一、语言资源配置与修辞效果产出

众所周知,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范畴,就是生产要素。英国近代著名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3]157四个方面。其中,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所赠与的物质和力量”[3]157。劳动是指“人类的经济工作——不论是用手的还是用脑的”[3]157。资本是指“为了生产物质货物,和为了获取通常被算作收入一部分的利益而储备的一切设备。资本是财富的主要资料,与其将它看作是满足欲望的直接源泉,不如将它看作是生产的一个要素”[3]157。认为组织也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理由是:“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和组织构成的,其中有一部分是私人所有,而其他部分则不是私人所有。知识是我们最有力的生产动力;它使我们能够征服自然,并迫使自然满足我们的欲望。组织则有助于知识,它有许多形式,例如单一企业的组织,同一行业中各种企业的组织,相互有关的各种行业的组织,以及对公众保障安全和对许多人提供帮助的国家组织。知识和组织的公有和私有的区别,具有很大的和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有形东西的公有和私有的区别更为重要;一部分为了这个理由,有时把组织分开来算作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似乎最为妥当”[3]157。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一方面使一定量的产品生产在生产要素投入上最小化,另一方面使一定量的生产要素投入在产出上最大化。因此,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经济活动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在语言活动中,也有四个基本要素,分别是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格。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使用规则,修辞格是语言使用中前人创造出来的表达式,它们就像经济活动中的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等四个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对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等四个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能够产生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样,在语言活动中,对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格等四个基本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则能使达意传情效果臻至理想化的境界,可以提升语言表达的效能。从经济学的视角看,这也是一种经济效益。

从语言学的视角看,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是用以达意传情的;从经济学的视角看,语言也是一种资源,在使用时需要基于一定的原则予以合理配置,以期实现达意传情效果最佳化的目标预期。语言作为一种资源,跟一般意义上的资源有所不同。一般意义上的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普通资源,二是稀缺资源。普通资源有很多,诸如土地、山林、河流、花草、牛马等,还有阳光、空气、水等,甚至还包括清风、明月。只不过因为它们都很寻常,随处可见,到处都有,人类无需付出劳动或劳动交换就能得到。李白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但是,包括清风、明月、阳光、空气、水等在内的这一切,事实上都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对人类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都是资源。稀缺资源就不像普通资源那么多了,如果多了就不是稀缺资源了。比方如稀土,这些年之所以成为世界大国政治、经济博弈的重要王牌,就是因为它的独特价值与其产量的稀少。就价值而言,稀土被称为“工业黄金”,无论是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中,还是在高新技术发展中,都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因而它被广泛应用于尖端军事科技、冶金工业、石油化工、玻璃陶瓷,以及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参见百度百科“稀土元素”词条第64 次历史版本)。语言作为一种资源,跟上面我们提到的各种资源有所不同,既不像空气、阳光、水那样无需付出代价就能获得,但也不像稀土那样稀缺而不可随便获得。一种语言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格,虽然都是无需付费就能获得的公共资源,但是需要使用者通过语言习得的过程逐渐掌握。语言习得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往往需要很多年,需要语言习得者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和脑力。因此,语言习得的过程也是一种劳动的过程。既然是劳动所得,那么,从经济学的视角看,语言习得的成果就具有经济价值,可以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语言作为一种资源,只不过是人类劳动创造的成果,是一种非自然的人工资源。虽然它具有很大价值(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并不像自然资源中的那些稀缺资源,诸如稀土、锗、镓、石油等,有取之有限、用之有竭的问题。事实上,语言作为一种资源,具有一种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特点,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种语言一旦被“习得”或“学得”,便可以作为交际工具反复使用。比方说汉语,在语音上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音节简洁整齐、有声调[4]6,音乐性特别强,跟印欧语系诸语言完全不同。以汉语为母语的汉民族人通过潜移默化的“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非汉民族的学习者通过有意识的“语言学得”(language learning),只要最终掌握了汉语的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调系统以及相应的拼读规则,便可字正腔圆地讲说汉语。又比方说,汉语词汇非常丰富,不仅有大量历史悠久、自古及今一直沿用而生生不息的基本词,而且有大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不断涌现的新造词、外来词、专有名词,还有大量作为词的等价物的惯用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另外还有数量众多、丰富多彩的方言词,这跟印欧语系诸语言也有很大差异。汉语习得者或汉语学得者只要通过语言习得或语言学得而掌握了这些汉语词汇及其含义,便可自由运用这些词汇进行说写表达。又比方说,汉语语法具有“疏简有弹性”[5]244的特点,语序和虚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量词与语气词特别多[4]7,这跟印欧语系诸语言也有很大区别。汉语习得者或汉语学得者只要通过语言习得或语言学得而掌握了这些汉语语法特点与语法规则,便可以自由地遣词造句,圆满地达意传情了。再比方说,汉语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了很多富有表达力的修辞格,如比喻、对偶、互文、回环、顶真等等,汉语习得者或汉语学得者通过语言习得或语言学得而掌握了这些修辞格的运用条件与规律,就能使自己的达意传情效果趋于圆满。从理论上说,无论是汉语习得者,还是汉语学得者,只要他们付出一定的劳动(“语言习得”与“语言学得”都是一种劳动,是时间、精力和脑力的付出),掌握了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特点及其构成原理、运用规则,掌握了汉语修辞格的运用条件与规律,那么他们在以汉语为交际工具时就可以将其作为自由支配的语言资源加以使用,并且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予以反复使用,并不像经济活动中反复使用某种资源进行产品再生产需要反复投入资金那样。可以说,语言资源一旦掌握了,就可以成为像阳光、空气一样反复循环利用而不需付费的资源。

虽说语言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反复循环利用而无须付费的资源,但并不是说它的使用就不必考虑经济效益。事实上,语言作为一种资源,在配置时也是需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问题。经济修辞学讲语言资源配置与修辞效果产出,正是基于这一经济学原理。比方说,在修辞活动中,有时我们为了强化某种语意,让接受者有一个强烈的印象,或是为了突显某种强烈的情感,让接受者深受感动而产生情感共鸣,就必须不惜成本,加大语言资源配置的力度。表面上看,这样做不符合“投入-产出”以少博多的经济原则,抬升了语言资源配置的边际成本,但却在客观上实现了语言资源配置的边际收益(修辞效果最佳化的表现)。因此,从整体上予以观照,这样的修辞行为仍然符合经济学上“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边际原则[6]214,是一种有效益的经济修辞行为。

下面我们来看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上引这首词是词人的晚年之作,也是词人作品中最感人的一首。写这首词时,“她的丈夫赵明诚已离世,她一个女人流寓江南,就更倍感孤寂哀伤了,加之残秋时节,多愁善感的女词人,更是情何以堪?”[7]108全词“通过写残秋的景色作为衬托,倾诉出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生活的哀愁”[8]54,读之确实“有催人泪下、悲不自胜的力量”[9]210。中国文学史上写夫妻之情的作品很多,李清照的这首词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感染力,究其原因,“除了词作内容本身的凄切感人之外,开首连下十四个叠音字,是关键所在。历代词论家叹赞此词,焦点也全聚于此”[7]108-109。其实,叠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常用修辞手法,李清照此词运用叠字的妙处在于“全词凌空起势,将‘寻’‘觅’‘冷’‘清’‘凄’‘惨’‘戚’七个单音节词异乎寻常地集结起来,重叠后连续铺排,使读者的视觉与听觉均受到极大的冲击”[10]174。因为“由‘寻’‘觅’二字复叠而成的‘寻寻觅觅’,鲜明地显现出词人失去恩爱的丈夫后失落空虚的精神世界真况;由‘冷’‘清’二词复叠而成的‘冷冷清清’,形象地凸显出词人失去丈夫后家庭生活的极度冷清境况;由‘凄’‘惨’‘戚’三个单音节词复叠而成的‘凄凄惨惨戚戚’,强烈地凸显出词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秋风萧瑟形影单的孤寂凄凉的晚景生活。加之全词又特意选择了仄韵体表达,遂使全词情调更显凄切悲凉,读之不能不使人唏嘘感伤”[7]109,并“情不自禁地为词人的凄苦晚境掬一把同情的泪”[10]175。可见,李清照这首词能够深切感人,成为千古名篇,事实上是跟词人在全词开篇就加大语言资源配置力度,超常规地让“寻”“觅”“冷”“清”“凄”“惨”“戚”等七个单音节词各重叠一次并且连续铺排有关。因为从心理学上看,这七个单音节词的重叠是作为七个刺激物分别复现一次,等于是增加了七次刺激,这对接受者大脑皮层的刺激无疑是非常大的。因此,这七个单音节词的重叠和连续铺排,不仅最大程度地放大了词人失去丈夫后孤苦凄凉的晚年生活的悲伤,而且还因为它们出现于全词的开篇部分,别具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因此,这七个叠字的配置,无论是作为视觉形象诉诸于读者的视觉,还是作为听觉形象诉诸于读者的听觉,都会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李清照的这首词一开始便连下七个叠字,属于典型的语言资源的增量配置,不符合“投入-产出”以少博多的经济原则,抬升了语言资源配置的边际成本。但是,如果没有这超量的语言资源配置(七个叠字),则很难产生感人至深的接受效果。可见,以实际产出(终极接受效果)来评判,李清照的叠字修辞文本的建构是成功的经济修辞。因为它符合经济学上“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边际原则,在整体上实现了投入(达意传情所需语言资源)与产出(修辞效果最佳化表现)的平衡。

又如南宋词人陆游的《钗头凤》词: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是写词人陆游与前妻唐婉有情人不能白头偕老的痛苦之情,上阕的“错!错!错!”与下阕的“莫!莫!莫!”,皆属修辞上的“连接的反复”。上阕三个“错”字接二连三地反复,“强烈地凸显了陆游对于与唐氏婚姻的结束的无限悔恨自责之情;同时作者通过‘东风恶’一语的双关含义真切地表露了对母亲硬性拆散他与唐氏美满姻缘的愤恨之情”[7]102,“下阕的‘莫!莫!莫!’则强烈地凸显了作者面对有情人纵有千种柔情万般爱意却无法倾诉的无奈之情”[7]102。这首词之所以深切感人,成为千古名篇,从经济修辞学的视角看,就是因为全词在上下阕的末尾加大了语言资源的配置,让“错”与“莫”各三次出现,犹如经济活动中追加投资的行为。表面上看,这样做抬升了达意传情所应配置的语言资源的边际成本,不符合“投入-产出”的经济原则,但却在客观上极大地提升了达意传情的接受效果,也就是使达意传情所需语言资源配置的边际收益实现了最大化。因为“错”与“莫”反复出现于词的上下阕末尾,无论是诉诸于听觉,还是诉诸于视觉,都让接受者受到强烈的心理震撼,从而极大地强化了其接受印象,在情不自禁中便达成了与词人的情感共鸣,对其爱而不能的无奈之情予以深切同情。可见,从整体上予以观照,陆游上述两个反复修辞文本的建构符合经济学上“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边际原则,是成功的经济修辞。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有时为了强化某种语意,或是为了凸显某种强烈的情感,我们并不一定要加大语言资源配置的力度,反而是要减少语言资源配置的力度,以最少的语言资源配置创造最佳的修辞效果产出。如:

美国已故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这部书里说:“中国人多为天生的企业家,他们不论移民到哪个国家都能发财致富,就足以说明这点。大多数俄国人则不是。”

学者兼政治家的聪明睿智,使尼克松先生一语中的。但他却无缘看到中国企业家在俄国的成功,非但没给一些俄国人送去启示,反而使他们心生妒忌,公然明火执仗地抢劫。请看《上海译报》1999 年1 月份的一篇报道:《查税,还是抢劫?》——

去年9 月14 日,莫斯科著名华商皮货市场“兵营”,被俄罗斯税警未开单据抢走30万美元,紧接着华商河北楼、燕山楼也碰到类似遭遇。

而最令人震惊的是扩东东商商贸中心被300名军警临时检查纳税情况,执勤人不出示任何证件强行进入,经过5个小时翻箱倒柜后,开收据取走现金110余万美元,而未开收据取走的金额是开收据的数倍。事后俄罗斯官方宣称“没收来路不明的7万美元”。

…………

临时检查时还带着4 家电视台的记者到场,所以俄罗斯媒体把这次行动说成大规模查税行动,俄罗斯媒体特意强调俄罗斯经济不景气,这里华商竟然会拥有那么多现金!

强盗。土匪。流氓。野蛮之极!(王居卿《俄罗斯断想》)

上引文字的最后一段,是“作者对俄罗斯军警、税警明火执仗地抢劫华商现金的新闻报道的评论,是由三个名词性的非主谓句和一个形容词性的非主谓句构成,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俄罗斯官方所作所为无比愤慨之情”[11]5。这四个句子的意思,依据上下文语境,按常规表达,应该写成这样四个一般主谓句:“这是强盗行为!这是土匪行为!这是流氓行为!这种行为野蛮之极!”这样的表达,虽然足量配置了语言资源,语义表达也很清晰,但接受效果反而没有原句减量配置语言资源,以四个非主谓句呈现的形式好,“不能凸显出作者对俄罗斯军警、税警及电视台的无赖无耻行为的那种怒不可遏的情感”[11]6。因为足量配置语言资源后,原句就变成了一般主谓句,属于长句和完全句,句子在形体上就变得较长,“读起来时间要长,语气就会缓下来。不及短句,特别是上述这种独词句,句子极短,口气极其急促,特别能够凸显出作者看到报道的当时那种怒不可遏、情绪异常激动的情感与状态”[11]6。

由上述三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语言资源的配置要根据特定题旨情境的需要,要在语言资源配置与修辞效果产出之间寻求一种最佳平衡。适应了特定的题旨情境的需要,有时惜墨如金,以最少的语言资源配置也能达到修辞效果的最大化;有时则需要泼墨如云,极尽铺排之能事,以超出常规的语言资源配置才能最终实现预期的修辞效果;有时语言资源的配置既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足量而不超量,也就是恰到好处,才能达到修辞效果的最大化目标。前两种情况,我们上面已经举例论述了;最后一种情况,下文就要论述到。

二、语言资源配置方案与修辞文本建构模式

前文我们已经说过,修辞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活动。从言语交际的视角看,修辞是表达者传情达意时在语言文字上的一种经营努力。之所以要经营努力,是因为“表情达意要追求尽可能好的效果”[12]。换一个视角看,“修辞则是一个语言资源配置的过程,跟经济学上所讲的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以获取最大利益或利润的原理是一致的。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收益最大化,而修辞活动追求的目标则是接受效果最大化。经济活动是否成功,判定的标准是看最终的利润回报;修辞活动是否成功,判定的标准则是最终的接受效果,有时不完全看语言资源配置与产出的利润比,而是看达意传情的目标预期是否最终能够实现”。[12]

修辞的本质,如果要用一句话来作直截了当的概括,就是“语言资源配置效果最优化的努力”[12]。而这种努力的终极目标,只是为了实现接受效果的最大化,也就是修辞者(修辞主体)达意传情的目标预期的最终实现。如果能够实现,那么我们就说修辞者在语言资源配置上的努力达到了效果最优化。而语言资源配置效果最优化,也是我们所说的最佳修辞效果。不过,应该强调指出的是,修辞效果的好坏,虽然跟修辞者(修辞主体)的主观努力密切相关,但最终结果则不由修辞者决定或判定,而是由修辞接受者(修辞受体)判定。正因为如此,修辞者在语言资源配置方面的所有努力,都不能只是基于自己的立场与主观认知,而必须认真研究分析接受者其人,包括其身份角色背景、文化程度与受教育的背景、兴趣爱好及心理倾向等等,同时还要结合说写表达当时的特定情境,然后紧扣所要表达的主旨或主题来遣词造句。这种围绕表达主旨或主题所进行的遣词造句,就是语言资源的配置行为。

一般说来,修辞者进行语言资源配置都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所为而为的。因此,如何配置语言资源,有经验的修辞者都会遵循一定的原则,根据交际所要实现的目标预期,以及所面对的交际对象(修辞受体)和交际情境,围绕说写的主旨或主题而制定相关的语言资源配置方案。纵观古今中外修辞者的修辞实践,我们发现修辞者为了有效实现其特定的修辞目标预期,配置语言资源的方案不外乎三种:一是“增量配置”,二是“减量配置”,三是“适量配置”。

所谓“增量配置”,是指修辞者为了将所达之意、所传之情充分圆满地表达出来,在语言资源配置上予以增量处理,也就是不嫌辞费,宁可多说几句,宁可多写几字,也要将所欲传递的信息、所欲表达的意思(包括思想、观点、情感)说写得极其清楚明白,没有任何的信息遗漏和语义歧解。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2023年6月,是新冠疫情爆发并持续三年后复旦大学迎来的第一次线下考试的季节。对此,学生们非常重视,老师也非常重视。就在考试正式开始的前两周,即第16周,一位本科基础课的任课教师特意在课程微信群里发了这样一则通知:

根据复旦大学教务处的规定,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在第16 周(2023 年6 月5-9日)结束,第17周开始进入复习和考试阶段。根据教务部门的安排,本课程的考试时间为:2023 年6 月19 日(周一)上午8:30-10:30,考试地点为:HGX303(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光华楼西辅楼303 教室),请同学们务必上网查看并核对相关考试信息,届时准时参加考试。离考试还有一周时间,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本学期所学课程内容,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作为微信群里所发的通知,上述这则通知明显有些长了。其实,这位发通知的老师完全可以偷懒而写得短一点,比方说这样写:“本课程考试时间:2023 年6 月19 日8:30-10:30,地点:HGX303。”如果他真的这样写了,我们也看不出这两则通知所要传递的核心信息有什么不一样。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则会发现,两者在接受效果上有很大差别。前一则通知虽然有些繁文缛节,在语言资源配置上显得有些靡费,但是一旦发出就能一了百了。因为它将所有与考试相关的信息都在通知中予以了周全的呈现,表意清楚明白,没有一丝一毫的的歧解。就接受者(所有选课学生)而言,不会有任何疑问要问发通知的老师;就发通知的老师而言,也不必在微信群里接受学生们没完没了的提问。相反,后一则通知虽然省文约字,简明扼要,但是一旦发出,则会有很多学生要提问求证。诸如“考试时间是老师规定的,还是学校教务处规定的,是否可以推后一周,让我们多复习一周”,“考试时间是星期几?”,“考试时间是上午8:30-10:30,还是下午8:30-10:30”,“考试地点是在哪里”,“考试地点是在邯郸校区的光华楼西辅楼吗”,等等。发通知的老师要一一回答,肯定会觉得其不胜其罗唣。两相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在特定情境下,为了圆满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语言资源的“增量配置”非常必要。如前一则通知中的两个括注:“周一”,“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光华楼西辅楼303教室”,对复旦在校学生来说看似多余,其实并不然,因为它们都是对考试关键信息的关键备注,为接受者(选课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他们在审慎确认考试时间与地点时不必再费时费力地翻找校历。同时,正文与括注的共现,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考试时间与地点的印象。又如前一则通知中的前两句:“根据复旦大学教务处的规定,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在第16周(2023年6月5-9日)结束,第17 周开始进入复习和考试阶段”,表面看起来跟考试的核心信息没有什么关系,似乎可以删除,可以不在通知中出现,其实不然。因为这两句提供的信息,对于那些不知道课程结束时间的学生,或者是因故没有出席最后一节课的学生,都是关键信息。至于这两句在句法结构上共享的全句修饰语“根据复旦大学教务处的规定”,表面看来也是多余的,有没有它对表意的完整性没有影响,其实不然。因为有了这个全句修饰语,就有了信息发布的权威性,暗示学生们,什么时候停课,什么时候开始复习和考试,都不是发通知的老师个人的决定,而是校方的规定。尤其是这个全句修饰语的定语“复旦大学教务处”,暗示的倾向性更是强烈鲜明。除了开头两句之外,前一则通知中的最后五句:“请同学们务必上网查看并核对相关考试信息,届时准时参加考试。离考试还有一周时间,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本学期所学课程内容,预祝大家考试顺利”,根据其与考试时间地点等核心信息的关联度来看,似乎也是多余的,属于语言资源的“增量配置”,大有靡费之嫌。但是,从接受者的心理、情感视角来看,则是必不可少的。“请同学们务必上网查看并核对相关考试信息”一句,是提醒学生们上网查看学校考试安排的确切信息,表达的是一种对学生负责的善意,防止通知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有可能出现错误而误导了学生。“届时准时参加考试”一句,是提醒学生不要忘记考试时间,考试时不要迟到,表达的也是一种善意。“离考试还有一周时间,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本学期所学课程内容”二句,是对学生的叮嘱,体现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关怀之情。“预祝大家考试顺利”,表达的是对学生的祝愿,当然更是一种善意。这些善意集中体现于通知的结束部分,从达意的角度看,跟通知所要传递的核心信息没有多少关联,是一种过度的语言资源配置行为,是辞费的表现;但是,从传情的角度看,它却别具一种人情的温度,让学生们感到温暖,这对提升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无疑是有很重要的意义。

上面我们举的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下面我们再来举一个假设的案例。比方说,一个男同学爱上了一个女同学,他可以跟她这样说:“我爱你”或“我喜欢你”,也可以这样说:“我看到你的第一眼,就觉得你与众不同,给人的感觉非常舒服,让人一见就印象特别深刻,从此就再也忘不了”。这两种说法,从语义分析的视角看,其所表达的核心内涵完全一样,都是“我爱你”或“我喜欢你”,只是一个表达得非常直白,一个表达得非常婉转而已。第一种说法非常清楚直白,可谓是“省文约字”,在语言资源配置上算是最符合经济原则了。但是,从达意传情的效果上看,却非常不理想。因为中国人有一种崇尚内敛蕴藉的文化心理,表情达意喜欢婉转其辞,尤其是在男女之情的表达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因此,“我爱你”或“我喜欢你”这种类似于西方人“I love you”的表达式,跟鲁迅小说《阿Q 正传》中阿Q 对吴妈的表白:“吴妈,我要跟你困觉”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一定不为人所接受。而第二种说法表意非常婉转,可谓是曲里拐弯,颇是辞费,在语言资源配置上最不符合经济原则了。但是,从达意传情的效果上看,却是非常好的。因为这种曲折婉转的说法,既给表白者(男同学)自己留了面子,也给对方(女同学)留了空间。给自己留了面子,才能保持一个男人应有的矜持,有利于在对方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自尊自爱的男子汉形象;给对方留了空间,才不至于让对方感到不自在。因为空间有多种,既有礼仪方面的,也有认知方面的。礼仪空间,是指一种人与人之间,包括男女之间应有的社会距离。“距离产生美”的美学原理告诉我们,礼仪空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的重要因素。如果人与人之间,特别是男女之间,不依靠礼仪的约束而保持必要的距离,各自的一切都一览无余地呈现出来,那么彼此之间相互探索的兴趣就不复存在,彼此的相互吸引也不复存在。认知空间,是指一种人与人之间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我们都知道,人之人之间有很多差异,其中就包括智商与情商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认知能力的差异。由于认知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人们往往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认知能力的评价。在言语交际中,人们之所以不喜欢别人把话说得特别直白,实际上就是不喜欢别人低估了自己的话语理解能力,因为话语理解能力就是一种认知能力。上面我们所说的男同学对女同学的第二种表白方式,之所以说比较易于为人接受,就是因为它的表达比较婉转,既不让自己尴尬,也不会让对方尴尬,同时还对对方的认知能力(话语理解能力)予以了高度认同,相信她听得懂他话中的弦外之音与言外之义,从而思而得其真意所在,最终能够愉快地接受其真情告白。可见,在中国这一特定的文化语境下,男女之间的情感表达,究竟应该采用哪一种语言资源配置方案,是需要根据特定的情境要求而认真斟酌的,像前文我们曾举到的《月老报》上所载萌雅与小莉婚恋的故事,二人的表白都是以“留白”修辞手法呈现[1],采用的是语言资源的“减量配置”方案,效果非常好。而上面我们假设案例中的男同学对女同学的表白,如果也采用语言资源的“减量配置”方案,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个男同学跟女同学之间没有萌雅与小莉二人同窗八年、彼此知根知底的那种背景,所以难以采用“如果……那么”式的“留白”表达。如果采用“我爱你”或“我喜欢你”这种“直白”的表达,又显得太过唐突,不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所以,上面我们假设案例中的那位男同学对女同学的表白,只有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采用语言资源的“增量配置”方案,通过曲里拐弯的表达,将自己对女同学的爱慕之情婉转地表达出来,让其思而得之。这样,女同学就有可能在轻松自在的心境下愉快地接受其真情告白,从而为日后彼此感情的进一步发展预留一个通道。这就好比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山绕道,最终也能到达目的地一样。

所谓“减量配置”,是指修辞者为了表达的简明扼要,或是为了激发接受者“二度创作”的激情,在不影响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与情感展露的真实性的前提下,在语言资源配置上尽可能予以减量处理。能不多说一句的,就决不多说一句;能不多写一字的,就决不多写一字。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鲁迅《祝福》)

上引文字,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一个情节,“写鲁四老爷家从前所用的佣人祥林嫂在大年夜时突然死去,大家都在议论此事”[10]54。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死了,不仅没有同情,反而是埋怨,并诅咒道:“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从修辞上看,鲁四老爷的话是一个运用了“留白”手法建构的修辞文本,“偏偏要在这个时候”一句中唯一的一个动词“死”被省略了。作为全句的关键词,“死”字之所以在鲁四老爷的话中没出现,并不是他不敢说出来,而是基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心理。因为在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死”是不吉利的字眼,一般情况下中国人都是避而不提的,尤其是在诸如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时候,更是避之唯恐不及。否则,便拂逆了汉民族人共具的趋吉避凶的心理,认为是不得体。鲁四老爷是鲁迅小说中塑造的重要人物形象之一,自然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生活的真实,否则就免谈艺术的真实了。正因为如此,作家鲁迅为了逼真地呈现鲁四老爷这个形象,自然会考虑到中国文化传统心理的因素,考虑到生活的真实,所以在写到祥林嫂大年夜死去的情节时,有意识地不让鲁四老爷说出“死”字。可见,鲁迅在人物形象塑造中,非常讲究语言资源配置的策略,懂得在此特定情境下采用语言资源“减量配置”方案的意义。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时日一久,我们许多商店,

都像机关似的上下班,

门儿和机关一块开,

窗儿同机关一起关。(苗得雨《机关化一感》[13]245)

上引这首现代诗,是“讽刺20 世纪80 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尚未摆脱原来的计划经济模式,商业经营活动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机关化、官僚化作风的现象”[10]167。其中,诗的末两句:“门儿和机关一块开,窗儿同机关一起关”,是一个运用了“互文”手法的修辞文本。因为“根据上下文语境,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文本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是:‘许多商店的门窗都跟政府机关一起开关(即作息时间一致)’。但是,因为是作诗,诗人不能这样写,必须写成对偶句。那对偶句怎么写呢?如果写成:‘门儿窗儿和机关一块开,窗儿门儿同机关一起关’,意思虽然说得周到了,但句子显得太长,不利于诵读,有损诗歌的韵味。所以,基于诗歌在句长与韵律上的要求,诗人选择运用互文手法,建构了一个修辞文本,让两句在语词上交错配置,‘门儿’配在上句,‘窗儿’置于下句,上下二句并立,使‘门儿’‘窗儿’在前后句中相互借光渗透,表义上便有了合二为一的效果。这样,既照顾了语义表达的周全性,又遵循了诗歌字句体式的规约性,从而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表达上齐整均衡、文约义丰,接受上启人深思、耐人寻味”[10]167。可见,诗人是懂得经济修辞学的,有意识地在语言资源配置中采用了“减量配置”的方案。

所谓“适量配置”,是指修辞者为了表达的自然流畅,或是为了调节语言的节奏,在不影响话语意义理解的前提下,在语言资源配置上尽量做到适度适量。如果前句的铺垫交待比较充分,那么后句就尽量简略,这样前后配合,使语言资源的配置维持适度适量。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有一次,我参加在台北一个学校的毕业典礼。在我说话之前,有好多长长的讲演。轮到我说话时,已经十一点半了。我站起来说:“绅士的讲演,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大家听了一发楞,随后轰堂大笑。报纸上登了出来,成了我说的第一流的笑话。其实是一时兴之所至脱口而出的。(林语堂《八十自叙》)

上引这则故事是幽默大师林语堂在其回忆录《八十自叙》中的一段文字,“读起来不仅文从字顺,而且幽默风趣。也就是说,以接受效果来论修辞的成败,林语堂的上述文字表达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林语堂作为修辞者在语言资源配置时非常合理,能省略的地方都惜墨如金,决不多用一个字;而不能省略的地方,则一个句法成分都不少”[12]。比方说第一句:“有一次,我参加在台北一个学校的毕业典礼”,第二句:“在我说话之前,有好多长长的讲演”,根据汉语句法来分析,无论是属于句子主干成分的主语、谓语(包括动词和宾语),还是句子非主干成分的定语和状语,没有任何一个句法成分被省略。也就是说,这两句在语言资源配置上,既不是“增量配置”,也不是“减量配置”,而是“足量配置”,即不多不少,正好能把意思说明白,背景交待清楚而已。那么,这居前的两句话,为什么没有句法成分的省略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们是为下文叙事作铺垫的,属于背景介绍,是叙事的起点,必须讲清楚、说明白,不能有丝毫的模糊”[12]。但是,随后的文字表达就不同了,从第三句开始,后面所有的句子(除第四句是个比喻,算是例外)都有句法成分的省略。如第三句:“轮到我说话时,已经十一点半了”,若是按汉语句法结构规则,补全其相关的句法成分,应该说成:“轮到我说话时,【时间】已经【到】十一点半了”;第五句:“大家听了一发楞,随后轰堂大笑”,若是按照汉语语法规则,将相关的句法成分都予以补全,应该说成:“大家听了【这话】一发楞,随后【大家】轰堂大笑”;第六句:“报纸上登了出来,成了我说的第一流的笑话”,若是按照汉语语法规则,将相关的句法成分补全,应该说成:“报纸上【将这话】登了出来,【这话】成了我说的第一流的笑话”;第七句:“其实是一时兴之所至脱口而出的”,若是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补全相关的句法成分,应该说成:“其实【这话】是【我】一时兴之所至脱口而出的”。事实上,“作者没有按照汉语句法规则中规中矩地表达,而是依托上下文语境,将相关的句法成分作了省略。但是,读者读起来丝毫不影响意思的理解,反而觉得非常自然,就像现场听幽默大师闲话家常一般,觉得亲切有味,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之感。这就是以最少的文字传递最准确的信息,既符合‘语言经济’原则,又符合读者语言接受习惯,实现了接受效果最大化的目标预期”[12]。从上下文语境看,第三句、第五句、第六句、第七句之所以都有句法成分省略,也就是在语言资源配置上采用“减量配置”方案,这是因为前二句的背景介绍部分在语言资源配置上采用了“足量配置”方案,为后四句作了充分的铺垫,使后句可以“承前省略”很多句法成分。这样,前后配合,繁省相济,就使文章在语言资源配置上显得适度适量,是一种“适量配置”。至于第四句的比喻:“绅士的讲演,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则是“一个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最具经济效益的修辞范例”[12]。因为这个比喻文本以最少的文字传达出了最丰富、最生动的含义,既宣达了自己对于绅士演讲的观点(绅士的讲演应该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要给人以意味深长,余味不尽之感[12]),又不露痕迹地对其他演讲人提出了批评(你们的演讲冗长乏味,徒然浪费了大家宝贵的时间,还挤占了我发言的时间[12]),而且语带幽默(“绅士的讲演”与“女人的裙子”相匹配,出人意料[12]),让被批评者也不得不打心底折服。

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例子:

我对胡琴的反感亦只是一种怪癖罢?皮黄戏里的青衣花旦之类,在戏院广场里令人毛发倒竖,若是清唱则尤不可当,嘤然一叫,我本能地要抬起我的脚来,生怕是脚底下踩了谁的脖子!近听汉戏,黑头花脸亦唧唧锐叫,令人坐立不安;秦腔尤为激昂,常令听者随之手忙脚乱,不能自己。我可以听音乐,但若声音发自人类的喉咙,我便看不得粗了脖子红了脸的样子。我看着危险!我着急。(梁实秋《音乐》)

上引文字是文学大师梁实秋散文中的一个片断,其中末二句:“我看着危险!我着急”,前句是个完整句,后句则是一个省略句,省去的是动词“看着”。虽然省略了句子中最关键的动词,但并不影响句子意思的理解。相反,还因为“看着”这两个字的省略,而使前后句在句长上发生了变化,显得长短参差有致,增加了语言节奏的灵动性,在达意传情之外增加了语言表达的审美价值。可见,这里梁实秋对语言资源的配置是合理的,前句足额配置,后句减量配置,前后配合,繁略相济,从而使语言资源配置在整体上显得适度适量,实现了接受效果的最大化。

上述三种不同的语言资源配置方案,在古今修辞实践中都很常用,而且各有不同的修辞文本建构模式与之匹配。如,“增量配置”方案,一般多与“比喻”“折绕”“排比”“配字”“反复”“层递”“起兴”“旁逸”“例示”“衬跌”“推避”“镶嵌”“示现”“讽喻”“精细”等手法建构的修辞文本相匹配。因为这些修辞文本的建构都基于一定的经济学原理,比方说“比喻”,是通过引入喻体来说明本体的,类似于经济活动中的“引资增效”;又比方说“折绕”,是通过迂回曲折地表达来婉约达意传情的,类似于经济活动中的“迂回营销”;再比方说“配字”,是通过增配不表义的音节而实现音节的和谐,从而取得一种听觉形象上的美感效果,类似于经济活动中的附赠促销行为。“排比”“反复”“层递”“起兴”“旁逸”“例示”“衬跌”“推避”“镶嵌”“示现”“讽喻”“精细”等其他各种修辞文本的建构,也跟经济活动中的相关原理类似,后续我们有专文论述,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又如,“减量配置”方案,一般多与“双关”“用典”“留 白”“仿 拟”“互 文”“易 序”“同 异”“同 语”“藏词”“转品”等手法建构的修辞文本相匹配。因为这些修辞文本的建构也都基于一定的经济学原理。比方说“用典”,是通过援引古人古事,借古以证今,借古以喻今,以此丰富所要表达的内容,增加表达的优雅性,或是借力使力,增强观点论证的权威性,类似于经济活动中“借壳上市”的操作模式;又比方说“互文”,是“说写表达中依托语境于邻近二句或同一句内实现语词上交错配置、表义上合而为一”[10]166的一种修辞文本模式,类似于经济活动中的资源共享,有无互通;再比方说“易序”,是“说写表达中借助特定的语境对某个语词的顺序进行置换,从而别出新意”[10]267的一种修辞文本模式,类似于经济活动中的资源重组。“双关”“留白”“仿拟”“同异”“同语”“藏词”“转品”等其他各种修辞文本的建构,也跟经济活动中的相关原理类似,这里我们也不一一展开了,后续我们也有专文论述。

再如,“适量配置”方案,一般多与“省略”“错综”“叠字”“顶真”等手法建构的修辞文本相匹配。比方说“省略”,是语言表达中的常见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现象,一般包括两类:一是“承前省”,二是“蒙后省”。无论是“承前省”,还是“蒙后省”,实际上都是依赖语境的帮助,在语言资源的配置上兼顾前后,在该省的地方省,在不该省的地方不省,类似于经济活动中的资源配置力求适度适量。又比方说“叠字”,是“将形、音、义完全相同的两个字紧密相连地用在一起,造成形式上的整齐、语感上的和谐或加强形象的摹拟”[13]395的一种修辞文本模式。它跟“反复”不同,不是语言资源的“增量配置”,而是“适量配置”。因为“反复”中重现的语言成分一般可以拿掉,拿掉后既不影响表意,也不影响成词足句。而“叠字”中重现的语言成分一般是不能拿掉的,拿掉后往往影响成词足句。如“好好好!”是修辞上的“反复”,我们拿掉一个或两个“好”,表达的语义基本不变,也不影响足句。“亭亭白桦,悠悠碧空”是修辞上的“叠字”,如果我们拿掉“亭亭”和“悠悠”中重现的成分“亭”和“悠”,就不能成词足句了。可见,“叠字”中重现的语言成分不是语言资源的“增量配置”,而是必要配置,属于“适量配置”。再比方说“顶真”,是说写表达中“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近的句子头尾蝉联”[14]173的一种修辞文本模式。这种修辞文本模式中头尾蝉联的语言成分,表面看来是语言资源的重复配置,实际上并不是,它是用以表明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使逻辑条理显得清晰,有利于接受理解。因此,从经济学的视角看,“顶真”不是语言资源的“增量配置”,更不是语言资源的浪费,而是语言资源的“适量配置”。至于“错综”等其他修辞文本的建构,也跟经济活动中的相关原理类似,我们这里也不拟一一展开论述,后续也将有专文讨论。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资源语言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语言是刀
资源回收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