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似性研究新进展
——Language and Cognition杂志2019—2020专刊述评

2024-01-09 09:07哈尔滨工程大学王宇泽张建丽
外文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手语语言学语义

哈尔滨工程大学 王宇泽 张建丽

1.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象似性研究在国内外方兴未艾。语言符号的象似性(iconicity)是指语言符号与其所指在语音、形态或结构上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 (王寅 1999: 4)。整体而言,象似性研究大致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即从最初的“句法象似性研究”到“语言象似性研究”,再到“语言与文学象似性研究”。由此可见,象似性研究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拓展。从研究象似性的学者所在区域来看,国外对语言象似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并且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象似性国际研讨会及其论文集中。从象似性的研究范畴来看,目前国外象似性研究包括象似性本体特征研究、宏观语言模型与象似背景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象似性理论与应用研究等(杨昆、毛延生 2013: 136),而且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其研究范畴逐渐扩大、研究对象更为多元。

象似性研究发展历时悠久,相关学术研讨会及其论文集为象似性研究明确了研究范围、提出了研究方法论,为象似性研究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卢卫中 2021: 2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首次象似性国际专题研讨会聚焦于“句法象似性”,于1983年6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举行,由此开启了语言象似性研究的新纪元。1992年10月,第二次象似性国际专题研讨会在意大利罗马大学召开,会议聚焦广义的“语言象似性”,会议论文由Simone编入《语言象似性》 (IconicityinLanguage) (1995)一书 (卢卫中 2011: 842)。 1996年,阿姆斯特丹大学与苏黎世大学合作成立项目组,并于1997年在瑞士召开“语言与文学中的象似性”专题讨论大会,语言学家和文学家第一次共同就象似性理论展开跨学科研究。自1997年至今,该项目组每两年组织一次国际性“语言与文学象似性研讨会”。迄今为止,有关象似性研究的国际性专题大会已成功举办13次(王寅 2001: 352),其优秀成果全部形成论文集,并出版研究专著六部。

象似性研究备受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出版物及其他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第一次专题大会“句法象似性研讨会”会后,海曼 (Haiman) 主编的论文集《句法象似性》(IconicityinSyntax, 1985)正式问世,从不同侧面系统地对语言句法中普遍存在的象似性现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自此以降,在“语言与文学象似性”这一研究框架下,关于象似性的研究论文不断集结出版,如《形式模仿意义》(1999)、《有理据的符号》(2001)、《从符号到符号化》(2003)、《由外及里与由里及外》(2005)、《毋庸置疑的映像》(2007)、《限定象似:从元理论基础到语言象似性的创造性可能性》(2008)、《自然性与语言象似性》(2008)、《从互动到符号:符号演变与交际的系统观》(2009)、《符号的力量》(2010)、《表象与表指》(2011)、《创造性动力:叙事的拟象策略》(2012)、《象似性的探索》(2013)、《韵律与象似性》(2013)、《象似性:东西方交汇》(2015)以及《象似性的维度》(2017),《操作化象似性》(2020)等等。这些为象似性的发展拓展了研究空间,提供了完备的研究范式,并给出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从而助推象似性研究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随着近年来国际学界对于象似性的重新审视,象似性研究即将成为语言学及其界面研究的又一热点话题。反观国内,近年来对于象似性的研究略有回落,无论是独立发文数量还是国际发表的参与情况都略显低迷。例如,国内学者最近一次发表的象似性文献综述(《象似性研究综述》,2014),距今已有9年。因此,国内学者有必要重新跟上国际象似性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在象似性研究中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有鉴于此,本文参照《语言与认知》一刊,选取2019年第11卷第2期和2020年第12卷第1期象似性研究的相关文献,述评近年来国际象似性研究的最新动态、核心议题以及研究取向,以期为国内象似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这也是中国学者助力象似性研究形成完整和统一的理论框架,进而实现象似性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继续深化的又一次努力,更是对于国际语言使用研究中谋求“解放”的重要回应。

2. 专刊介绍

由剑桥大学出版社权威发行的认知语言学期刊《语言与认知》 (LanguageandCognition)(季刊)创刊于2008年。作为英国认知语言学协会的官方杂志,该杂志也是发表高质量认知语言学同行评议文章的主阵地。该刊基于语言学和认知科学下属学科的理论背景,重点聚焦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的前沿发展问题,开展多主题的广泛研究。其发表的研究,主要采用跨学科研究、对比研究,以及多方法论作为研究方法,来加深学界对语言与认知及其交叉点的理解认识。同时,该刊鼓励研究者使用实验、计算或基于语料库的方法,探索认知语言学的传统领域(例如,概念语义、语言分类、象似性、隐喻、语言相对性、体验认知、语法化、基于结构的语法等等)。

针对象似性研究,该刊2019年第11卷第2期共计刊发3篇论文,2020年第12卷第1期(2020)共计刊发7篇论文,作者所在区域主要集中于北美(美国、加拿大)、西欧(英国、瑞典等)和大洋洲(澳大利亚)。下面我们将以《语言与认知》2019年第11卷第2期、2020年第12卷第1期刊发的象似性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交代国际学界目前对于象似性研究的主要方向,并对近年来国内外主要聚焦的三大前沿领域(即象似性理论的跨学科研究与理论构建、象似性研究与手语语言学的交互融合以及象似性研究的实证主义转向)进行集中评述。

2.1 象似性的跨学科研究与理论构建

象似性研究有两大路径:一是从象似性内部研究象似性;二是从象似性外部即从其他学科的角度探讨象似性(卢卫中 2021: 41)。就前者而言,现阶段象似性内部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正逐步确立,并形成研究范式。当前,学界更专注于句法(Krivochen &Lackov2020)、语义(王世圆等 2019)层面的研究,同时也涉及语音(马志馨 2015; Schmidtke &Conral 2018; Johanssonetal. 2021)等层面的讨论;就后者而言,象似性的跨学科研究从理论外部对其进行学科延伸,旨在拓宽象似性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并充分扩大其应用范围以及对其他学科的辐射影响力。例如,杨昆、毛延生(2013)指出,象似性的跨学科研究及应用型研究是最易取得突破的环节,值得学界关注。

结合当前象似性领域外部研究的最新发现,我们认为:当前学界在象似性的外部研究路径中,在跨学科方面进行的相关研究中,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国内外学者注重推进象似性与跨模态对应研究的结合 (曹宇、李恒 2021),以期纵深推进象似性研究的跨学科发展。例如,Johanssonetal.(2020)将自然语言颜色词中存在的感知证据与声音符号模式相结合,实施跨模态对应研究,以探讨音色关联的认知过程。作者将这些文本数据转录为国际音标(IPA),使用高质量的IPA对每个音素进行声学描述记录。在声学描述记录下,这些跨语言颜色命名得到的每种颜色,其亮度和饱和度存在相关性均已被证实。该研究表明:在高亮度颜色词中,高声调的元音占比较高;而在饱和度较高的颜色词中,高声调的辅音则占比较高。通过比对所得结果中象似性与跨模态联想之间的关系,作者深度探究了音色关联的认知过程,推动了象似性跨学科研究的合理构建。

第二,将语音学、语义学等认知语言学以外的语言学理论应用于象似性研究,努力实现象似性解释效度的提升,继而助推语言学其他领域发展。例如,Monaghan &Fletcher(2019)考察了个体音素和一般音素对象似性的解释力。研究人员通过测试参与者对320个词语(以书面形式呈现)进行恰当判断的能力,发现个体音素比一般音素更能拟合被试的反应。研究表明,单个音素与象似意义之间存在特定运作关系,因而可以用单个音素对象似效果进行检验与解释。同样,Sidhuetal.(2020)验证了象似性词汇在语音和语义特征层面存在特殊联系的可能性,并对单词识别中的象似性进行了深入探究。在两组实验中,研究人员分别设计了不同的语音词汇判断任务,并操纵刺激产生的条件,引导被试增强对语音的注意,加快其对高象似性词的反应速度。该实验结果印证了象似性能够有效地促进语言处理,因而可被应用于单词识别的模型中。两项研究从语音学视角出发,跨越书面和口语形式,连接了语音层面和象似性中的意义属性,并对象似词汇识别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该研究促进了两个学科的交互融合,在理论与实证层面产生了更高的研究效益。

第三,将象似性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意在拓宽象似性的研究外延。例如, Anible(2019)研究发现,对于专业水平不同的人群,语言的内在动机与外部动机影响不同——高象似性倾向于对专家造成干扰,而低象似性主要对初学者造成干扰。处理图解相关的干扰物时,专家倾向于从语音层面识解,而初学者则从语义层面入手。研究表明,动机性符号的意义建立在图标映射所赋予的原始意义之上,且不会随着研究者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对语言处理的影响。相较而言,国内学界的研究态势目前则主要呈现为:将象似性原理与文体研究和修辞研究相结合(辛献云 2006;蒋侠 2010;党争胜、马丽萍 2011;文旭、司卫国 2020),这彰显了象似性与翻译研究这一交叉领域在不同国别区域中的迭代更新。

2.2 象似性研究与手语语言学的交互融合

随着近30年认知语言学的兴起,手语语言学的研究从中汲取有益元素,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李恒、吴铃 2014: 26)。手语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认知语言学研究同样具有反哺效应,尤其表现在对象似性领域研究的推进层面。例如,Mandel(1997)认为,象似性是手语词汇和语法的理据性所在,主要可以分为两类:陈述性和描述性。前者意旨手语使用者运用手势对物体本身进行指代,后者则是用手语模拟物体形状,是一种虚化的描摹手法。可以说,手语语言学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为象似性的认知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象似性研究与手语语言学的交互融合,路径之一在于增进对手势语的研究。目前国内学界对手势语的研究兴趣,则主要表现在对“符号化”(signing, 又称符号语言的手势模式)的大量关注 (张攀、王娟 2021;沈园 2022)。例如,Grote &Linz(2003)通过分析符号语言象似性对语义概念化的影响,得出结论即,对一个符号而言,其所指只有部分属性可以通过象似方式表征出来,也就是说,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象似既不全面也不客观,对这种象似性的认识受到感知者理解的过滤。结合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当前国际研究现状下,象似性与手语语言学的交叉融合存在以下特点:

第一,对“符号化”的研究目前主要聚焦于:象似性视域下,手势语对语义范畴区分的实际意义,以及手势语在语义研究其他层面的应用价值。Ortega &Özyürek(2020)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标志性手势(即动作、绘图、表示等)及其组合能否被系统地用于区分不同语义范畴。研究中包含两个实验,所得结论表明象似性与指称存在直接联系,当象似性诱发歧义时,个体会使用组合结构来澄清指称,象似性和交流的信号共同塑造了沉默手势的结构。该研究引导手动模式构建有效的交际系统,进一步支持了“象似性是语言系统性的核心”这一说法。与之类似,Sevcikova Sehyr &Emmorey(2019)考察了美国手语(ASL)知识对符号象似性感知的影响,以及象似性、透明度(正确猜测)和语义潜力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包含两个实验,其结果表明象似性评分与透明度相关,感知透明度评分和语义潜力相关。此外,语言知识在感知象似性和手势之间起明显的中介作用,凸显了象似性、透明度和语义潜力之间的关键区分。

第二,国际学界参照美国手语(ASL)标志,对象似性的内涵及外延理论更新进行了广泛的实证研究。Occhinoetal.(2020)通过实验测试,证实了象似性、熟练度和解释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三重交互作用。作者要求对ASL熟练程度不同的签名者完成同一个手型的监控任务,通过操纵目标手型参与的形式意义的解释数量,使用混合效应模型,对参与者对项目的反应用时和准确性进行了交叉随机效应测试。作者将产生的三重交互作用解释为,对于语言内部形式-意义映射的核心机制,象似性为支持识解发挥的重要价值。此外,Thompsonetal.(2020)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使用英语中的语义向量,来比较美国手语(ASL)(Casellietal.2017)和英文单词(Winteretal.2017)中的象似性,研究结果展示了象似性在不同语言中的分布情况,并发现手语和口语在其词汇系统中都表现为有规律的象似性模式。手势符号和符号语言结构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明口语的象似性基础以及口语象似性的演变方式 (卢卫中 2011: 843)。研究发现,与英语相比,ASL的语义空间面积更大,集中在象似度较高的词汇上。语义密度与英语单词的象似性同ASL符号的象似性之间呈负相关,而负相关关系会在高度象似符号中消失,这表明象似性在ASL中比在一般语言中更易分辨。

由上可见,象似性研究借力于手语语言学的发展,逐步找到全新的理论视域和研究方法。手语语言学也同样为有声语言中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诸多无法直接证明的假设提供了显性证据。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象似性研究当中,随着认知语言学与手语语言学的双向会通、不断互动,一种同时囊括口语和手语的统一语言学理论框架有望建立,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象似性研究实现转型升级。

2.3 象似性研究中的实证主义转向

近年来,国内外的语言研究方法论集中于实证层面。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大数据的迭代更新,象似性研究方法多元化、信息化的趋势显著加强,象似性研究中的实证主义转向表征尤为显著。例如,在实施象似性研究时,研究人员将传统的定性分析与统计分析 (李婧、卢卫中 2012),与新兴的语料库数据分析 (何宇茵、马赛 2010)及实验分析 (Sevcikova Sehyr &Emmorey 2019; Ortega &Özyürek 2020)等相结合,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研究结果的实证性与客观性,符合实证主义的操作规范,深入有效地推进了象似性理论在实践与应用层面的发展。

研究人员通过实证分析,发掘了象似性在词汇判断与词汇评级中的应用价值。Dingemanse &Thompson(2020)对70 000多个英语词汇进行评级,评估了词汇评级之间联系的稳健性,并确定了语音组合法复杂性的线索,推断出该线索与象似性的评级有关。为了增进结果的普适性,作者在分布语义中重估词汇评级,并扩展了词汇评级的覆盖范围。这些研究表明:象似性在词汇加工中起促进作用,象似映射的好处超出了语言学习和语言进化,同时也推进了语言学界对词汇象似性的研究。

此外,Motamedietal.(2019)在研究中采取大量实证工作,在象似性形式的感知、产生和理解方面,提出了在行为层面测量象似性的经验方法。研究人员详细地概述了不同的象似性测度如何能够更好地处理具体假设,并使所选的检验方法更为精确。文章秉持实证主义,使用“工具箱”的形式提供方法的概述,并以大量研究为蓝本,探讨这些研究如何从系统化的视角来看待象似性,从而更为客观地衡量符号和意义之间的象似关系。

3. 研究启示

以上我们通过对《语言与认知》杂志刊发的象似性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象似性研究存在类型化特征,具体表现在象似性跨学科研究与理论构建、象似性研究与手语语言学的交互融合以及象似性研究中的实证主义转向这三个层面。诚如卢卫中(2003)等学者指出的那样——象似性研究要不断挖掘全新的象似性原则,从而丰富象似性的研究内涵与外延。整体来看,《语言与认知》杂志连续刊发的象似性研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发意义:

第一,象似性研究的重要路径在于:从纯语言研究转向跨学科研究,如将认知语言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用于象似性研究。目前,象似性研究主要集中于以认知语言学为主的语言学层面,同时象似性与多学科交叉研究亦呈现增长态势。例如,研究人员已将语音学、语义学等领域的相关成果应用于象似性研究,超越书面和口语形式,对象似性的语音和意义属性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此外,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使用跨模态对应研究模式,将象似性研究从对语言符号本身的研究推演及其他学科。后续研究可以就象似性与心理变化的互动关系以及象似性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尝试探讨象似性理论对政论、新闻、法律、商务等体裁的解释力(卢卫中 2021: 42)。由此可见,后续对于象似性的研究当中,除了要继续在语言学领域进行探索之外,还可以挖掘其他理论范式,使之辐射到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去。

第二,象似性研究与手语语言学的交互融合,对象似性先前研究中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做了进一步反思与修正,使其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在认知语言学范畴下,象似性相关理论中的假说存在诸多无法证实的情况,可以在手语中找到显性证据。而手语研究对认知语言学同样具有反哺作用,从认知层面定义象似性,将其视为语言符号和思维心智之间的照应,而不是简单地模拟客观世界,有助于手语语言资格的认定(李恒、吴铃 2014: 28)。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象似性研究会逐渐突破认知语言学与手语语言学的藩篱而实现跨界拓展。如何建立统一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从而将口语和手语象似性研究同时囊括其中,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攻关课题之一。

第三,象似性研究可以通过更加重视实证和辩证分析的方式对其理据性加以深入探讨。认知科学表明,在许多基本的语言过程(如学习、理解和在线使用)中,象似性占有一席之地。因此,研究人员在实施跨学科研究或跨语言象似性对比研究(何南林等 2013)时,可以采用实验、统计分析以及语料库数据分析等实证方法,以增强象似性研究的实证性与客观性。对于辩证分析方式,则具体体现为,当前国外的语言象似性研究领域中出现的基于语料库数据的批评与反批评的辩论倾向(Haspelmath 2008; Haiman 2008)。此类以实证为主的语言研究方法论能够更好地关注到象似性的实际应用,这也可以看作是象似性研究实现自身研究属性由“软”科学向“硬”科学过渡的重要标志。

4. 结语

以上我们基于剑桥大学出版社的认知语言学权威期刊《语言与认知》所刊发的10篇象似性论文,深度描写、分析并展望象似性研究的国际前沿现状,并对该辑专刊进行述评。结果发现:目前学界对于象似性研究的重要路径在于从纯语言研究转向跨学科研究。同时,象似性研究与手语语言学的交互融合也有望在未来建立统一的研究范式。就研究方法而言,通过更加重视实证分析与辩证分析的应用价值,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对象似性的理据性探讨,可以增强象似性理论层面的解释力。

就国内象似性研究而言,中国学者仍需努力助推象似性研究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框架,进而实现象似性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继续深化,从而回应国际语言使用研究中谋求“解放”的重要呼声。未来的象似性研究可以考虑从以下维度着眼,从而拓展象似性研究的内涵及外延:第一,寻求新兴学科领域与象似性研究结合,推动象似性研究朝着多维跨域的方向发展;第二,着力扩大象似性的研究对象,从单一句法性研究发展到一般的语言象似性研究,继而渗透到非语言领域;第三,更新研究方法,将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相结合,重视实证主义在象似性研究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第四,强化象似性研究的语言学基础分析,突破象似性研究的关键瓶颈。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学者着眼于汉语的特殊性而加入到象似性研究中,象似性研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图谱会变得愈加真切与清晰,可以看作打开语言与认知关系这一黑匣子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猜你喜欢
手语语言学语义
手语学习,只为更懂你
语言与语义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奇怪的手语图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