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荣 吴文婕 赵艳梅 凯迪日耶·艾力 刘珊珊
摘要: 采用熵值法、農业产业融合指数模型、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测算与分析新疆策勒县2015—2019年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策勒县ACDI指数从0.108 9增至0.566 4,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融合行为与融合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指标指数均呈增长趋势。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拓展、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增收与就业4个分类指数均呈现稳定增长,城乡一体化趋势略有波动。关联产业、市场需求等5类因素对策勒县产业融合发展关联度较高且影响程度显著。据此,提出“接二连三”“倚二连三”“跨二连三”“由三接一”等策勒县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并从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催生农业新业态、完善人才、金融财政、科技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推进策勒县脱贫巩固与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融合;驱动因素;新疆策勒县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3)12-0236-0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4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the measurement and driving factors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level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Qira County of Xinjia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U Yong-rong, WU Wen-jie, ZHAO Yan-mei, KAIDIRIYE Aili, LIU Shan-shan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2, China)
Abstract: The entropy method,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tegration index model, and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were used 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level of rural industry integra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in Qira County, Xinjiang from 2015 to 2019.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ACDI index of Qira County increased from 0.108 9 to 0.566 4, but it was still in its infancy. Both the index of th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behavior and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The four sub-indexes of industrial chain extension,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al expansion,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service industry, income increase and employment all showed steady growth, and the trend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fluctuated slightly. Related industries, market demand and other five factor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Qira County, and the impact was significant. Accordingly,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models of industries in Qira County such as “connecting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relying o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to connect the tertiary industry” “spanning the secondary industry to connect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connecting the tertiary industry to the primary industry” were proposed. Finally,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effectively extending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promoting new agricultural business forms, and perfecting talents, fin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rantee syste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olid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industri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 Qira County, realize industrial prosperity and help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industrial integration; driving factors; Qira County of Xinjiang
近年来,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实力快速增强,但是“三农”问题仍然是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为破解当前的农村困境,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理念,次年《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厘清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强调构建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是产业兴旺,而产业兴旺的出路是如何将产业链、价值链等引入到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推进产业融合对于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融合思想最早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前期研究重点集中于技术融合[2],对于农业产业融合的研究较少,直至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教授首次提出了“六次产业”发展模式,农业才真正纳入产业融合研究范围[3]。国内关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学者围绕内涵界定、融合模式与路径、驱动因素等方面展开了众多研究,丰富了产业融合研究体系。目前对产业融合的表述各有侧重,但大体上已取得共识,概括为以农业为依托,通过内外部的组织资源配置、优化,使三产进行吸入性融合,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增收[4,5]。由于研究区域地域特征、经济条件存在差异,产业融合模式[6,7]与路径[8-11]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概括为延伸型、渗透型、重组型、交叉型融合。同时融合发展不仅需要内在力量,也需要驱动因素的推动。相关学者围绕市场需求、技术、政府政策、企业等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12,13],发现产业融合过程存在覆盖面窄、整合起点低、资源配置不平衡、外部支撑环境制约等问题[14,15],需要在后期不断实践中探索,完善产业融合推动机制。目前,大多研究成果均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对产业融合驱动因素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较少。
策勒县曾为国家深度贫困县,农牧业始终是支撑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村产业融合是策勒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亦是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本研究采用熵值法、ACDI指数模型、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分析测度研究区三产融合发展水平与驱动因素,因地制宜提出策勒县产业融合发展的不同模式与政策保障机制,旨在探索欠发达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渠道,形成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对推进脱贫巩固提升衔接乡村振兴,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策勒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大通道建设的必经之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和田地区东部,为典型的绿洲农业生产区,主要发展半耕半牧的农业经济体系,三大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发展缓慢。2020年策勒县实现贫困县摘帽,正处于脱贫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时期,随着精准扶贫的实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GDP)为25.29亿元,较2015年增长了32.07%,人均GDP为14 957元。一、二、三产業增长率分别为7.5%、6.8%、19.0%,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31.9∶14.2∶53.9调整为2020年28.9∶11.1∶60.0,为“三一二”类型,第三产业是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综合考虑策勒县农村产业融合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数据分析的有效性,本研究选取样本时间区间为2015—2019年。研究内容所涉及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2016—2020年《新疆统计年鉴》、2016—2018年《和田地区统计年鉴》、策勒县政府官网发布的2015—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发布的其他相关信息,对于个别缺失数据采用取相邻年份平均值、移动平均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新疆策勒县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梳理前人研究成果[16-18],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本研究拟从产业融合的行为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构建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其中,农业产业链延伸,主要是促进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选取了农林牧渔总产值等5个指标;农业多功能性拓展,通过深入挖掘农业的经济、社会等多种功能,培育新型农业业态等方面的作用,选取粮食总产量等指标作为测度标准;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指以农业发展为基础,相关的服务业与之融合发展,选取了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等指标来测度;增收与就业,是反映农村产业融合对促进农业、农民增收与农民就业的重要指标,选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3个指标来度量;城乡一体化,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带来增收效应,同时还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选取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等指标测度。
2.1.2 农村产业融合驱动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欠发达地区要在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内外部力量共同推动与带动融合发展。结合产业融合理论与钻石模型理论研究[19,20],关联产业、市场、技术、企业、政策等因素是影响产业融合的主动因素。本研究主要从关联产业、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及政府政策5个驱动因素,结合上文融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从中进行归纳选取相关指标构建驱动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表2)。关联产业因素选取农林牧渔总产值、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等指标;市场需求因素选取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技术创新因素选取农业机械化程度等指标;农民组织化程度选取指标为新型经营主体数量与带动农户户数;政府政策选取指标为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第一产业固定投资占总固定投资比。
2.2 熵值法
为保证指标权重值具有客观性,本研究采用熵值法为其赋权,对应的权重越大,其综合影响力越大[21],计算步骤如下。
1)标准化处理。其中第j个年份第i个指标为Xij,用平移的方法来消除负向指标,其中平移单位为0.01。
正向指标:
负向指标:
2)计算指标的熵值(Ej)。下式中m为样本数量年份,本研究中m=5。
3)求指标权重(Wj)。
2.3 农业产业融合指数模型
农业产业融合指数模型如下:
[ACDI=W1C1+W2C2] (5)
式中,ACDI代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指数;W1代表产业融合行为指标的权重;W2代表产业融合经济社会效益指标的权重;C1代表产业融合行为指数;C2代表产业融合经济社会效益指数。
式中,C为综合指数;Wj为j项评价指标权重;Pij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
參照李芸等[22]对融合发展阶段划分方式进行划分,10≤ACDI<60为产业融合发展起步阶段;60≤ACDI<80为成长阶段;80≤ACDI<100为基本实现融合发展阶段;ACDI=100为深度融合。
2.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为进一步了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选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来测算相关因素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关联度大小,确定驱动因素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程度。
1)采用均值化方法消除量纲,计算关联度系数(ξ(k))。其中,Δi(k)为参考数列X0和比较序列X1,X2,…Xn之间绝对差值;ρ为分辨系数,0≤ρ≤1,一般情况下取0.5。
2)计算关联度(ri)。关联度值介于0~1,该值越大代表相关性越强,其影响程度越高。
3 结果与分析
3.1 ACDI指数及一级指标综合指数分析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期间,策勒县作为贫困地区,大力扶持农村产业的发展以保证贫困地区脱贫、农民增收,各项“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的举措都推动着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式(5)、式(6)计算得到一级指标农村产业融合行为(A1)、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社会效益(A2)的综合指数,进行累乘后相加得出ACDI指数,2015—2019年的ACDI测算结果分别为0.108 9、0.227 0、0.280 8、0.418 8、0.566 4,期间0.1≤ACDI<0.6,呈上升趋势(表3)。表明研究期内ACDI指数逐年增加,策勒县正处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起步阶段,即将进入成长阶段。
1)农村产业融合的行为。2015—2019年农村产业融合的行为指标综合指数由0.121 9增长至0.640 5,期间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拓展、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连续平稳增长,表明在脱贫攻坚期间,策勒县农业与加工业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其中按贡献率排名:农业产业链延伸(27.42%)>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21.20%)>农业多功能拓展(19.63%),产业链延伸发挥作用突出,反之农业多功能拓展贡献率相对较低。
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社会效益。经济社会效益方面综合指数增速相对缓慢,由0.080 9增长至0.406 4,2016—2017年指数呈下降趋势,2017年后指数上升,其中,增收与就业贡献率为16.70%,城乡一体化贡献率为14.69%。由于产业融合项目落地、成熟期限较长,加之策勒县农村基础薄弱、风险性较大,城乡差距短时间无法弥补,因此经济社会效益综合指数较小。总体而言,三产融合发展对于农业、农民增收与就业以及城乡一体化带来了积极的经济社会效益影响,对于助力欠发达地区脱贫发挥重要作用。
3.2 产业融合分类指数分析
本研究根据熵值法计算得出各项评价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和方法计算一、二级指标权重,后利用加权求和计算策勒县农村产业融合各指标综合指数。结合图1分析可知,2015—2019年策勒县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产业扶贫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策勒县产业融合发展中各二级指标发挥作用逐渐增强,但子指数发展差异较大,均衡性不足。
1)农业产业链延伸指标。5年内,农业产业链延伸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增长幅度较大,发挥重要作用。说明策勒县对于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建设投入较大,但存在农业产业链延伸短现象,多以初加工和代加工为主,本地精深加工相对较少。目前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主要以政府为主要力量推动其发展,牵头强势成立合作社等主体,其中参与农户的水平参差不齐,农户主动性、稳定性较差。
2)农业多功能拓展指标。农业多功能对推动策勒县产业融合发挥作用较小,多种功能拓展较为浅显,综合指数增长了20.63%,增长幅度较小。化肥、农药使用强度在逐年减弱,可见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绿色农产品培育的意识不断增强,生态功能也得以保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在5年内增长了9倍,大幅度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但乡村旅游业、休闲农业方面存在配套基础设施欠缺、吸引力弱等问题。
3)农业与服务业融合指标。该指标对于三产融合发挥作用明显,2015—2019年,随着科技、人才、金融支撑体系的建立,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电子商务规模壮大,“互联网+农业”的平台搭建虽初具规模,但存在农业与服务业融合的深度不够,对电子商务的培育力度有限,品牌建设不充分、冷链物流不成熟等问题。
4)增收与就业指标。农民增收、就业方面发展缓慢,对促进融合发展作用不突出,2015—2019年其综合指数增长了15.3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升高,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 276元,县域农村经济情况发展良好,非农就业人数也逐年增加,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不断增大。
5)城乡一体化指标。该指标增长出现小幅波动,2017年、2019年综合指数下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比也逐渐缩小,固定投资在一产逐步完善的前提下偏向二、三产业投资发展,但由于城乡之间初始差额相对较高,短时间内无法弥补,因此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还需要破解。
3.3 策勒县产业融合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根据式(7)、式(8)测算,由表4测算结果可知,各指标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5,说明所选取的指标与农业产业融合指数的关联度都很高,影响程度比较显著。将关联系数进行集中加权处理,计算出关联度值,关联度排序为关联产业(0.869 5)>农民组织化程度(0.835 5)>政府政策(0.796 5)>市场需求(0.774 5)>技术创新(0.768 0)。
1)关联产业对产业融合发展影响最为突出。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0.934)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收入(0.915)关联度最高,排名位于前两位。由此可见,二者产业的快速壮大对于推动策勒县产业融合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排名相对较靠后,说明农林牧渔业对于拉动融合发展的作用较小,需要依靠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才能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2)市场需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关联度低。市场需求因素指标灰色关联度排序为乡村旅游接待人数(0.8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76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0.752)>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743)。总体而言,近年来,随着策勒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同时消费需求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转变诱发了产业融合发展。
3)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反映农民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据表4可知,新型经营主体数量、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户数与融合发展关联度较高,分别达到了0.817、0.854。目前策勒县经营主体数量逐渐加大,农户参与比例也逐渐增大,带动小农户参与产业融合,表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对于引领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技术创新对推动产業融合发展作用较小。代表技术创新的4个指标关联度排序为设施农业收入(0.846)>农业机械化程度(0.758)>互联网普及率(0.741)>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0.727)。策勒县技术创新方面存在欠缺,由于欠发达地区基础薄弱,农牧民对于新技术掌握应用不足,“互联网+”产业薄弱,导致技术创新对于拉动产业融合发展作用较小,但发挥了正向作用,需要加强农牧民对于机械设备、互联网的掌握与应用。
5)政府政策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欠发达地区,基于研究区域脱贫县的性质,融合发展更需要各类政府政策的引导与支持。策勒县重点发展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与融合发展总体上同步增长。C15、C16关联度分别为0.818、0.775,关联度相对较弱,需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4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目前,策勒县处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起步阶段,三产融合水平程度低、层次浅,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欠缺,线上线下互动销售体系相对薄弱,传统市场仍然占据重要作用。由于经营主体产业化水平较低,管理不规范,当地农牧民作为参与者较为被动,产业融合意识薄弱,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导致新型经营主体未能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此外,由于当地农牧民文化程度较低,对于新技术、新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农业生产率偏低,高素质人才与年轻劳动力的流失也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结合策勒县县域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以下发展模式。
4.1 “倚二连三”:促进二产前延后展
改变农产品精深加工欠缺、农业产业链延伸深度不足的现状,依托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二产前延后展,向前连接一产原料的生产,向后延伸至三产市场销售及服务业。以当地牲畜、核桃、红枣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为基础,以优化农业产业链为着力点,支持肉制品、乳制品、粮油副食品等加工业技术改造,促进二产前延后展,通过向前连接一产原料的生产、向后延伸至三产市场销售,建设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体系,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策勒县农牧民就业与增收,推动策勒县一、二、三产业的联合发展。
4.2 “接二连三”: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作用
围绕发展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引进、组建、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商产业联盟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其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将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形成全产业链,共同拓宽服务领域。引导养殖大户和普通农户主动自愿形成经济联合体,推动农牧民由一产生产者向二、三产业服务者转变。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户+农户”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推动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的产供销一体化“接二连三”模式,推进一产向二、三产业自然延伸。
4.3 “跨二连三”:拓展农业生态、文化、社会多功能
围绕农业多功能拓展这一主线,顺应市场消费需求,依托区域特色农业,以旅游重点村、休闲采摘和农业观光园区为载体,提升农业生态、观光休息、会展带动等功能,培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会展农业等一批融合新型业态,引导农村产业空间有机融合,由一产直接连接三产。具体的,策勒县可打造一批集生产、休闲观光与科普教育一体的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提升农业生态涵养功能,打造农业观光景观,围绕地方特色农业节庆活动,发展会展农业,强化农旅融合等。
4.4 “由三接一”: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策勒县农旅产业链纵向延伸、服务链横向延伸和功能链的上下游环节协同发展,促进产业延伸和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物流业等新型服务,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引进非农服务性质行业的企业,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生产模式;合理开发乡村旅游景点资源,完善县域“食、宿、行、游、购、娱”一条龙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建设,拉动长尾经济效益,形成“服务型企业+农户”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三产带动一产的目的。
5 小结与建议
本研究采用熵值法、ACDI指数模型、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策勒县2015—2019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与驱动因素进行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ACDI指数由0.108 9增至0.566 4,策勒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融合行为的实施产生了积极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其中农业产业链延伸贡献率最大,城乡一体化贡献率较小,但融合层次较浅,发展水平阶段较低。关联产业因素、农业组织化程度、政府政策等5个驱动因素与ACDI指数的关联度均大于0.5,相关性较强,对策勒县产业融合发展影响都比较显著,其中关联产业发挥作用突出,技术创新关联度最小。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总结出策勒县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链延伸链条短,农业多功能拓展较为浅显,农业与服务业融合深度不足、经济效益不突出,城乡差距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
策勒县曾为国家深度贫困县,农业始终是支撑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推进策勒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以强化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创新为动力,突破产业壁垒,将资源重置整合,有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积极发挥农业多功能,催生农业新业态,形成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增强“三品一标”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加大金融财政支持力度,为经营主体提供金融帮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推动脱贫巩固与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6-01/04/content_10549.htm,2016-01-04.
[2] KIM N, LEE H, KIM W,et al. Dynamic patterns of industry convergence: Evidence from a large amount of unstructured data[J]. Research policy, 2015,44(9): 1734-1748.
[3] 姜長云.日本的“六次产业化”与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3):5-10.
[4] 李姣媛,覃 诚,方向明.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户参与及其增收效应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5):103-116.
[5] 肖卫东,杜志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6):120-129.
[6] 谭明交.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
[7] 孙江超.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着力点[J].农业经济,2020(6):33-35.
[8] 蔡 洁,刘 斐,夏显力. 农村产业融合、非农就业与农户增收——基于六盘山的微观实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2):73-79.
[9] 赵 趁. 城乡融合背景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及实现路径[J]. 农业经济,2019(11):9-11.
[10] 冯贺霞,王小林.基于六次产业理论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微观数据和案例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20(9):64-76.
[11] 李 治,王一杰,胡志全.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1):111-120.
[12] SONG C H, ELVERS D, LEKER J. Anticipation of covering technology areas—A refined approach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ttractive fields of innovation[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6, 116: 98-115.
[13] 张麦生,陈丹宇.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动因及其实现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20(8):6-8.
[14] 马 源,梁 恒.国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解读及启示——以韩国六次产业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1-6.
[15] 朱桂丽,洪名勇.农村产业融合对欠发达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西藏532户青稞种植户的调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1):14-20.
[16] 陈池波,李 硕,田 云.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与省际比较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21,37(2):326-334.
[17] 田聪华,韩 笑,苗红萍,等.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新疆农业科学,2019,56(3):580-588.
[18] 于晓秋,任国翠,秦 月.大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0):16-21.
[19] 陈 慈,陈俊红,龚 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20.
[20] 程 莉,孔芳霞.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0,35(1):101-111.
[21] 陈盛伟,冯 叶.基于熵值法和TOPSIS法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20,41(5):78-86.
[22] 李 芸,陈俊红,陈 慈.农业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对北京市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4):5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