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安徽省中小企业供应链低碳转型路径研究

2024-01-08 08:42
关键词:零售商安徽省供应链

贺 琳

双碳目标下安徽省中小企业供应链低碳转型路径研究

贺 琳

(阜阳师范大学 商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通过对安徽省中小企业碳排放现状的测算及分析,发现安徽省高耗能行业成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双“主力军”,同时,发现碳排放区域集中在经济活跃与资源密集区域。以MATLAB软件对利他型供应链集中决策情形下的最优价格和最优碳减排水平、最优收益,分散决策条件下零售商与生产商均衡决策、收益与供应链效率等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局部目标冲突低碳信息不对称是供应链低碳失调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以强化社会公众监督、政府政策支持,提高中小企业自身意识。

双碳;安徽省中小企业;供应链低碳;低碳转型

引言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社会背景下,供应链低碳化逐渐成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路径。“碳达峰”及“碳中和”的重大战略中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及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及促进社会低碳转型与发展,《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中小企业应构建绿色供应链低碳,而后,国家鼓励“一链一策”制定低碳发展方案,发布核心供应商碳减排成效报告,依托供应链整合及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切实发挥引领作用,进而实现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中小企业产品设计、生产、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及回收处理全流程。对此,文章选取安徽省中小企业供应链低碳转型路径为研究方向,从低碳经济、供应链转型发展等相关基础理论入手,并结合行业低碳发展的案例分析,探究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供应链低碳转型路径,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一、安徽省中小企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碳排放信息披露指中小企业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对其所产生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消减量进行信息披露的方式。碳排放量作为非财务性数据,可有效反映出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及企业低碳管理水平。由于安徽省大部分中小企业在2022年都没有主动公布自身碳排放数据,所以文章对安徽省中小企业碳排放数据进行以下计算。

(一)安徽省中小企业碳排放测算方法

安徽省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能耗统计资料限制,很难从公共渠道获得各类能耗数据,因而无法对其进行直接测量。根据《安徽统计年鉴2022》能源消耗数据,2022年各行业能耗为12 587.91万吨,其中,工业能耗为9535.76万吨,占7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行业能耗为1157.08万吨,占9%;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等行业能耗占5%。总碳排放中工业能耗占到很大比例,而工业能耗为“减碳”主体。中小企业碳排放除受其行业特征影响外,还与其运营规模有很大关系。因此,本研究拟依据《安徽统计年鉴2022》中不同行业主要能源消耗,以及不同行业中小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如:单位营业收入),对安徽省不同行业中小企业进行碳排放强度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借鉴Wind数据库对安徽省股票市场中148只中小企业进行行业分类、营业收入等方面分析,最终确定安徽省中小企业碳排放总量。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安徽省2022年碳排放量及占比总计

(二)安徽省中小企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1.高耗能行业成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双“主力军”

从产业分布上看,2022年安徽省中小企业碳排放量以高耗能产业为主,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给业碳排放量为3780.0万吨,占安徽省中小企业主要产业CO2排放量的31.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O2排放量为3494.2万吨,占29.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O2排放量为22.4%,占19.4%;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制造业CO2排放量为887.1万吨,占7.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859.1万吨,占7.3%。

以上五大高耗能行业碳排放量在2022年达到95.6%。然而,在安徽省所有主要产业中,高能耗产业营业收入最好,在2022年,高能耗产业营业收入位居前四位,分别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810.1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693.3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产品制造业(1224.5亿元)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138.5亿元)。高能耗产业既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又是能耗与碳排放最大“贡献者”,其规模扩大将对“双碳”目标形成巨大阻碍。

2.碳排放区域集中在经济活跃与资源密集区域

从地区分布上看安徽省中小企业在地区间分配是极不平衡的。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2022年安徽省各地级市上市企业碳排放量测算图

2022年芜湖(5126.7万吨)、马鞍山(3773.4万吨)和合肥(1997.7万吨)是安徽省三个高碳排放量地区,占据安徽省碳排放量的92%,与其他地区相比表现出明显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和资源差异不同所致。合肥和芜湖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程度最强的两个地区,两市中小企业数量占到安徽省境内中小企业总数的57%,产业规模庞大,导致其碳排放高度集中。马鞍山作为铁矿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分布均匀的典型资源型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以马钢集团为龙头,并以其为核心、由其主导钢铁产业链中下游钢铁产品生产中小企业聚集工业格局,因而也是我省最大碳排放区之一。

二、安徽省中小企业供应链低碳现状研究

(一)研究模型

以MATLAB软件对利他型供应链集中决策情形下的最优价格和最优碳减排水平、最优收益,分散决策条件下零售商与生产商均衡决策、收益与供应链效率等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零售商与生产商利他性决策对各参与者收益影响。

(二)现状测算

利他型供应链中批发价格合约参数a=15、c=1、t=0.3、k=10,当利他偏好系数βr=0.1、βm=0.1时候,使用MATLAB软件对分散决策下Stackelberg博弈模型进行求解,得出在均衡条件下:

(1)制造商碳减排水平是E*=0.1096,批发价格是w*=8.4771;

(2)零售商零售价格是11.387,零售商利润是π*r=10.5661,制造商利润是π*m=27.5483;

(3)供应链整体利润是π*sc=38.1144,零售商利润是ur*=12.2644;

(4)制造商利润是u*m=25.8500,供应链效率是0.7550。

将其与自利型供应链中批发价格合约参数a=15、c=1、t=0.3、k=10情况下结果进行对比,得出:

(1)制造商碳减排水平提高0.0144;

(2)批发价格提高0.4635;

(3)制造商利润提高2.9983;

(4)供应链整体利润提高1.2668;

(5)供应链效率提高0.0258;

(6)零售价格下跌0.1817;

(7)零售利润下跌1.7315。

由此可看出,在分散化决策情况下,零售商和制造商利他行为会对供应链各成员平衡决策、零售商和制造商以及供应链整体收益和效率产生影响。

以供应链低碳为研究视角,对研究零售商(生产商)利他行为如何影响供应链各成员均衡决策,进而影响零售商、生产商和供应链整体收益和效率的分析较为关键。从利他型供应链中批发价格合约参数a=15、c=1、t=0.3、k=10,利他偏好系数βm=0.1,βr在0.01与0.49之间变化,步长为0.01,利用MTLAB软件对分散决策情形下Stackelberg博弈模型进行求解,最终得到均衡条件下制造商碳减排水平和批发价格,零售商零售价格以及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链整体利润和供应链效率。总体而言,制造商利他偏好系数βm增加,能够增加零售商和供应链整体利润,从而提高供应链效率。制造商的利润将会降低,并且伴随着βm增加,制造商利润降低表现出先慢后快特征。诚然,当零售商利他偏好系数增大时,则会降低整个供应链收益。

(三)供应链低碳失调原因

从整个供应链低碳运作来看,各节点中小企业往往只关注其可最大化收益,而忽略其全局最优收益;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整个供应链中信息发生扭曲,从而导致供应链效率下降。低碳环境下中小企业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怠慢,在整体供应链低碳管理中,中小企业自主意识较弱,缺少主导型中小企业造成供应链低碳运作不平衡,使其总体收益最大化。具体因素如下:

1.局部目标冲突

供应链低碳转型中各中小企业作为独立经济主体,在追求利益最优过程中做出相对独立决策,因此,各中小企业都只追求自身局部利益,导致供应链低碳不协调、整个供应链低碳效率降低。供应链低碳运行全过程中,低碳采购、低碳制造、低碳支付、低碳物流、反向物流等五个环节,存在着局部最优目标相互矛盾问题,即“效益背反”现象。低碳采购环节中,中小企业期望以较低的折扣为代价累积订单,从而减少采购成本及增加订单可变性。

从逆向物流角度来看,部分中小型企业误以为次品召回会对优质产品市场价值造成影响,因此没有采取合理召回补偿措施,否认次品再利用价值,对逆向物流进行阻碍。除此之外,因为制造商考虑的是品牌保护,零售商则是处在消费环境规范之中的,因此,两家企业在产品召回价格和反应时间上会产生冲突,这也有可能会造成逆向物流实施的外部障碍。当整个供应链向低碳化发展时,各节点中小企业都会对其低碳成本和技术需求产生一定压力,而在传统经济价值观念和追求可利益最大化情况下,中小企业通常会把自身低碳压力转移到前端或者后端,如各节点中小企业都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与其他中小企业之间协调,势必会导致整个供应链低碳因不同中小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产生失衡。

2.低碳信息不对称

从本质角度来看,因原材料和产品都具有低碳、环保、可循环使用特性,所以在低碳生产过程中所产生废物都必须回收,而报废品通常在经过回收处理之后,还可加工后再利用,也可再出售;拆卸后零件还可返回中小企业继续使用;彻底废弃零件还可回炉再造。由此可见,低碳信息贯穿整个供应链,属于循环闭环信息流。

供应链低碳转型中各中小企业信息拥有量存在差异,尤其是生产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信息拥有量差异较大。在供应链中,具有信息优势一方,能够充分利用自身所掌握信息,获得比较有利的交易行为;而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由于其对低碳产品信息获取成本较高,常常在零售商处被动地获取。相比于消费者,在产品属性与价格方面,制造商和零售商拥有更多知情信息。而消费者所获得信息大多比较单一,主要依靠中小企业的积极宣传。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中小企业购买产品时,无法对低碳产品功能效果、低碳程度等信息进行有效识别。无良商家即有可能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对弱势消费者进行欺诈。由于信息搜寻成本比较高,在信息不完全对称情况下,消费者通常不可能购买到符合自身需求的低碳产品。换言之,非对称信息会导致道德风险。另一方面,如果消费者对产品低碳信息知之甚少,中小企业很难对其进行低碳识别。如果消费者被误导,或是由于自身识别错误,买同等价格但低碳程度不匹配的产品后,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现自身利益受到损害,就会对低碳产品产生不信任,从而很难继续执行中小企业低碳消费行为。中小企业还会根据有限信息,进行综合考量,然后选择低碳程度较低,甚至是非低碳产品。如果低碳程度较低产品能获得更大利润,中小企业在利益驱使下,会逐渐减少低碳产品生产和销售,这将会给供应链低碳正常运营带来致命打击,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

三、中小企业供应链低碳转型之路径

若想实现中小企业供应链中碳排放达到最优效果,仅靠单个中小企业的努力难以做到,还需要中小企业供应链各个节点之间的积极配合,从整体上着手,将供应链运营能力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结合起来,通过协同合作,有效整合优化供应链资源实现共同降低碳排放,切实提升低碳供应整体效率。当前,在全球竞争不断加剧及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实现供应链低碳转型具有如下价值:

第一,降低供应链物流成本。如何实现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成本协同优化,引起广大中小企业的重视。诚然,在供应链视角下,各节点的中小企业都是在各自局部收益最优的基础上做出各自独立决策,但在供应链低碳转型协调机制下,各节点中小企业决策行为相互配合,可在保证整个供应链效率最优的情况下达到各中小企业局部最优,避免因供应链不协调而造成损失,同时对于降低物流成本及实现绿色物流运输具有深远意义。

第二,减少碳排放。降低碳排放是实现供应链低碳化的重要目标。供应链低碳协调可有效进行资源整合,使物流活动中成本和费用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同时,与整个供应链物流相同,整个供应链低碳转型中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具体做法如下:

(一)强化社会公众监督

1.建立低碳社会全民参与意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者低碳环保意识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意识都比较薄弱,低碳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低碳市场发展也比较落后。社会公众应积极参加到“高效生产、低碳生活,让城市更美”等活动中,树立起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意识,提升对低碳产品认识,让低碳消费成为习惯。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开展低碳管理理念交流与技术研发,对可循环再生能源进行开发,比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积极引进国外先进低碳技术与管理经验,鼓励国内中小企业向国内外节能减排成效卓著的标杆企业学习。

2.重视社团动员和组织力量

社会组织应积极发起一系列环保倡议活动,主动呼吁公众增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意识,并对中小企业进行科学、理性消费引导;社会媒体也可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介,加强对“绿色出行,低碳出行”等公益广告宣传。与此同时,对破坏环境、进行超量碳排放的中小企业展开舆论批评和曝光。行业协会还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低碳技术,用理念宣讲和培训学习方式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者供应链低碳管理意识和水平。

3.社会公众参与对企业监管与评估

中小企业应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履行环保主体责任,积极参与生态修复和国土绿化,助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相关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要按照环境信息依法公布要求,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社会公众应积极参与中小企业经营行为评估,无论在工作中或日常生活中,都要有主体参与意识,对周围一切违背低碳环保行为进行“用脚投票”,并强化对中小企业碳排放行为的约束和对低碳环保行为的激励。

(二)政府政策支持

1.完善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围绕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现有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治理方式等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 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减排行动计划”“能源规划”,都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核心。鉴于低碳经济作为新经济发展方式,将“低碳化”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策略,就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定一套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评估指标,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实现方法。

2.增加对低碳技术研究和开发资金支持

要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必须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和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进一步推进绿色能源、绿色工业、绿色消费等各个环节的重大战略技术研发储备。对中小企业低碳研究与开发费用进行补助,以激励企业进行低碳研究与开发,从而提升企业资源利用率;向中小企业提供低碳推广费用或价格补贴,以激励下游中小企业加大对低碳产品促销力度,增加其对低碳产品订购数量,从而达到供应链低碳最优收益。

3.加大对碳排放控制力度,实行碳税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碳排放控制力度,实行碳税。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当碳排放超过一定标准时,对其课以一定比例碳税,从而促使其为规避较高处罚成本而采取协同减排策略。与此同时,针对产品每个环节,都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碳税标准,对各个环节碳税征收比例进行细化,这样就可明晰权责,为供应链内部问责提供依据。此外,还可为低碳产品消费者减少有关税费,促进低碳消费发展,从而促进供应链低碳发展。

4.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搭建低碳创新平台

区域低碳产业良好发展环境的形成还有赖于政府的协调和引导,政府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低碳创新平台,集中省内技术创新人才和核心技术创新力量,协调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低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此外,政府积极协助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建立技术创新战略同盟,借助彼此的技术创新优势与技术成果转化优势,产学研协同发展,促进建立低碳创新的技术产业链。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明确各技术创新合作方之间的行为规范、权利与义务等,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三)提高中小企业自身意识

1.推动低碳科技研究和开发

基于资金、技术、人才、装备等方面考量,企业在供应链低碳转型中具有比较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研发能力,诚然,非核心企业因为资金短缺,本身没有足够能力,加之低碳项目执行周期比较长,产生的经济效益有一定滞后性,使得非核心中小企业缺乏参与低碳技术研发的热情。所以,在这一点上,核心企业要将自身的主导和引领作用,通过有效策略促使上下游乃至同行都积极参与到低碳项目中来。例如,加快新能源开发速度,发展清洁能源与清洁生产技术。一方面,给其他中小企业起到示范作用,从而降低难度预期,提高中小企业对低碳研发信心;另一方面,以低碳研发成果为基础竞争优势凸显,也会给其他中小企业带来一定压力和威胁,优胜劣汰会促使其他中小企业紧跟创新脚步,参与到低碳项目运营中。

2.构建低碳发展信息交流平台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供应链低碳协作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原料供货商将原料供应给下游厂商,经过制造厂商加工成商品,再流到零售商,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在整个供应链中,中小企业作为信息交流中枢,其信息交流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供应链运行效率。在对供应链低碳进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导,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协调和激励机制,构建出低碳信息共享平台,让供应链中每个成员都可以分享到自身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持续优化和创新,从而提高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低碳实施过程中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3.建立低碳供货商协同筛选与评估机制

在重视环保前提下,中小企业如何选择适当合作伙伴也是提高供应链效率的重要举措。健全低碳指标评价体系和供应商评估标准,科学、合理地评估与选择合作伙伴,推动供应链低碳中小企业成员积极参与到低碳采购、低碳生产、低碳运输、低碳营销等方面。从全过程各个环节入手,贯彻“低碳”思想,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4.供应链过程优化

以废物轻量化、效率最优、排放最小为目标,对供应链过程进行优化,比如:优化库存计划,制定材料可再用计划,构建低碳采购策略,选择绿色供应商,将低碳减排要求充分融入到从产品设计规划、到交付使用、再到循环利用的各个环节。中小企业要对所处内外环境有清晰认识,并对经营过程进行调整和优化。在整个供应链低碳运营过程中,各个节点中小企业应积极展开战略联盟,构建合作管理模式,利用各个环节业务精细化分工,共享技术和知识,从而推动创新,共同分担成本和风险,推动环境信息交换,使节点中小企业与战略伙伴可相互承接尾料,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5.上、下游中小企业互相促进

如供应链中小企业都制定一致低碳指导方针,使用同样产品质量标准和低碳责任标准,并对其是否存在和真实实施运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上下游中小企业对低碳绩效必须达到最低标准进行规定,或者利用中小企业认证,构建起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上下游中小企业可共享低碳管理知识和技能,并制定出共同环保目标,这将会对整个供应链实现低碳运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供应链低碳转型中,由于中小企业供应链低碳管理理念尚未得到全面推广和实践,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协同、合理投入和产出,很难为中小企业带来预期利润,这将会对供应链低碳管理模式实施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进行供应链低碳协调,可有效帮助中小企业进行全盘考虑,做出合理决策,从而推动整条价值链优化。而后,各中小企业能够在对其进行全面内部现状分析基础上及时地对决策进行调整,从而对某一环节资源投入进行正确调整及提升低碳项目成功率。综合考虑总体效率优化前提下,持续寻找提升各个环节收益最优策略,进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

[1]徐浩鑫,于天阳,关志民,曲优.不同权力结构下考虑制造商失望规避行为的低碳供应链决策研究[J].运筹与管理,2023(02):45-52.

[2]梁开荣,李登峰.低碳供应链产品定价与投资决策的非合作—合作两型博弈方法[J/OL].系统科学与数学:1-25[2023-04-03].

[3]邓茗文.全新未来 岂能照旧:守护全球森林的共同未来——软性大宗商品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白皮书发布[J].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2(12):19-21.

[4]李煜华,袁亚雯.碳中和目标下制造企业闭环供应链低碳转型机制研究——基于DEMATEL-ISM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22(23):226-234.

[5]曹茜芮.浅议全球供应链重塑背景下我国产业链政策的四个着力点[J].清华金融评论,2022(10):26-27.

[6]吴钰秀,孙林辉,吴安波.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的供应商产能投资协调策略研究[J].管理现代化,2022(03): 123-131.

[7]丁正卿,胡拥军.“双碳”背景下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问题诊断与对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22 (04):50-52.

[8]黄蕾,董雨.政府约束激励政策下供应链低碳转型的演化博弈分析[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2 (04):115-121.

[9]刘小红,张人龙,单汨源.低碳供应链柔性资源配置模型及算法的鲁棒性研究[J].企业经济,2020(08):79-86.

[10]王璟珉,李晓婷,窦晓铭.低碳经济研究前沿——基于企业低碳管理的微观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169-176.

Research on the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Path of the Supply Chai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Anhui Province under the “Dual Carbon” Target

HE Lin

(Business School,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7, Anhui)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e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path of the supply chai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Anhui Province under the “Dual Carbon” targe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Anhui Province was calculated. From the analysis point of view, the current high energy-consuming industries in Anhui Province have become the double “main forc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carbon emissions. At the same time, carbon emission areas are mainly located in economically active and resource-intensive areas. MATLAB software is used to numerically simulate the optimal price, the optimal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level, the optimal income, the equilibrium decision of retailers and manufacturer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ecentralized decision-making, income and supply chain efficiency in the case of centralized decision-making in altruistic supply chains and the paper also analyzed the causes of low-carbon imbalance in the supply chain, and then put forward relevant solutions.

Dual Carb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Anhui Province; low-carbon supply chain;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3.06.17

F274

A

2096-9333(2023)06-0112-07

2023-04-16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双循环格局下安徽制造业供应链稳定性与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AHSKQ2021D29)。

贺琳(1989- ),女,江苏徐州人,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零售商安徽省供应链
成长相册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完形填空两篇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国产品牌,零售商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