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华 洪诸权
脑卒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生率,疾病致残率及致死率高,临床上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脑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其中约70%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后循环脑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PCCI)属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型之一,发生率约为20%[1]。由于发病区域累及呼吸、循环系统供血区域,极易引发椎基底动脉综合征,预后较差[2]。针对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重点包括脑血管恢复血流灌注以及挽救缺血的半暗带。溶栓属于常用治疗手段,但受时间窗限制较为明显。鉴于此,针对错过静脉溶栓时间窗患者,为了提高治疗有效率,仍需要重视借助药物手段促进脑血流灌注改善,并加强脑组织保护,降低神经缺损程度[3]。氢溴酸樟柳碱具备改善血管痉挛、快速缓解微血管功能障碍及自律运动能力作用,并可改善脑灌注,在急性PCCI 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4]。为此,本次特开展回顾性研究,对比分析急性PCCI 患者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氢溴酸樟柳碱对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药物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1 年6 月—2022 年12 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PCCI 患者100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年龄58 ~80 岁,平均(65.56±3.85)岁;平均病程(13.45±2.34)h。研究组男性25 例,女性25 例;年龄56 ~80 岁,平均(65.34±3.62)岁;平均病程(13.29±2.28)h。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泉州市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依据相关诊断标准[5]确诊急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结果证实为急性PCCI。(2)疾病首次发生。(3)不符合溶栓治疗条件。(4)生命体征基本稳定。(5)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非急性PCCI。(2)合并其他类型严重脑部疾病。(3)高危出血风险者。(4)近期有手术治疗史、严重外伤史。(5)药物过敏。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完善相关检查,稳定控制血糖及血压,给予低流量吸氧,使用脱水机控制颅内压,使用抗血小板(阿司匹林,口服,1 次/d,150 ~300 mg/次)、降脂(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1 次/d,60 mg/次)、营养神经类药物(奥拉西坦注射液,静脉滴注,1 次/d,3g/次),根据情况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血栓通胶囊,口服,3次/d,1.0 ~1.5 g/次),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必要时给予抑酸和改善胃肠功能类药物,并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使用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成都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51023360,规格:1 mL/ 支),2 mL 药物利用250 mL 氯化钠溶液(浓度0.9%)稀释后,静脉滴注给药,1 次/d。
两组均持续用药14 d。
治疗前及治疗14 d 对比以下指标: (1)经颅超声检查测定不同位置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2)治疗前及治疗14 d,规范获取血液样本测定炎症因子水平,具体为: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CXC 趋化因子配体16(rat cxcchemokine ligand 16,CXCL16)。(3)治疗前及治疗14 d,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6]评价神经功能,0 ~45分,分值与神经功能负相关。(4)治疗前及治疗14 d,依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7]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0~100分,分值与生活自理能力正相关。(5)汇总治疗阶段内相关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口干、乏力。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后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4 d 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一定程度提升且阻力指数降低。相比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不同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较高,阻力指数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后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后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
组别例数时间收缩期血流速度(cm/s)阻力指数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对照组50治疗前44.50±4.0540.08±3.7928.80±3.190.71±0.140.67±0.110.70±0.10研究组50治疗前44.48±4.1240.12±3.9129.12±3.110.73±0.150.69±0.100.71±0.11 t 值-0.0240.0520.5080.6890.9510.476 P 值-0.9810.9590.6130.4920.3440.635对照组50治疗后53.64±4.2147.96±4.5238.56±4.030.60±0.070.56±0.080.57±0.06研究组50治疗后59.22±4.6353.07±5.8845.83±5.120.49±0.050.42±0.050.47±0.05 t 值-6.3054.8727.8909.04210.4939.054 P 值-<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两组治疗前两项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研究组两项指标水平较低(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组别例数时间Hcy(μmol/L)CXCL16(μg/L)对照组50治疗前24.10±2.862.80±0.62研究组50治疗前24.21±3.112.85±0.64 t 值-0.1840.397 P 值-0.8540.692对照组50治疗后17.35±3.122.06±0.47研究组50治疗后13.20±2.781.58±0.32 t 值-7.0225.969 P 值-<0.001<0.001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神经功能水平较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高(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分, ±s)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分, ±s)
组别例数时间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照组50治疗前13.73±2.5837.85±4.26研究组50治疗前13.65±2.5238.13±4.37 t 值-0.1570.324 P 值-0.8780.746对照组50治疗后9.54±1.5060.83±6.19研究组50治疗后8.65±1.3254.28±5.68 t 值-3.1505.513 P 值-0.002<0.00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略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急性脑梗死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但是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相对要求较高,超过时间窗患者和不符合急诊介入取栓指征者无法接受上述两项治疗[8-9]。2018 年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率相对较低,仅为4.1%[10]。主要是因为部分患者疾病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无法在时间窗内得到溶栓或是取栓治疗。本次纳入对象均不符合静脉溶栓或是取栓治疗标准,接受药物保守治疗。
临床多选择综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急性PCCI 治疗原则主要为改善脑血流状态、抗凝、保护脑组织以及综合考虑患者情况予以对症治疗。为了提升临床治疗有效性,本次将氢溴酸樟柳碱应用到急性PCCI 临床治疗中。氢溴酸樟柳碱属于生物碱,提取自山莨菪根,临床应用结果证实,抗M 胆碱效果理想,对血管痉挛改善效果好,用药后能够确保微动脉及浅毛细血管括约肌开放,促进脑部微血管恢复自律性运动,进而改善脑部血流灌注及血液流速情况,使得脑部血液循环得到确切改善,避免梗死病灶扩张,同时可强化脑组织保护作用,避免脑神经受到过大影响,还能够确保缺血半暗带供血情况得到缓解,挽救即将死亡的脑细胞,降低神经缺损情况,对疾病预后情况改善具有积极作用[11-12]。此外,药物对钙离子内流具有抑制作用,针对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行阻断,促进细胞膜稳定性提升,用药后可促进脑中ATP 酶活性提升,能够更好地拮抗缺氧及缺血导致神经损伤,并能够通过控制血小板聚集,强化脑组织保护作用。脑部缺血及缺氧后再灌注时,极易造成一定损伤,用药后能够导致NOS 活性降低,避免造成神经损伤,积极保护脑组织和神经系统,降低并发症风险[13]。
从研究结果上看,急性脑梗死典型特征为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特别是急性PCCI 患者,局部缺血缺氧情况更为明显。本次研究组增加使用氢溴酸樟柳碱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提示药物对于恢复血液灌注具有积极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与蒋瑞姝等[14]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均提示在急性PCCI 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脑梗死患者使用氢溴酸樟柳碱后,微血管恢复自律活动能力,明显提升微血管内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对于疾病改善具有积极作用。急性脑梗死预后评价典型指标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Hcy 能够强化个体凝血活性,CXCL16 属于趋化因子,指标正相关于机体炎症水平[15]。本次研究结果也证实,患者发生急性PCCI 后,Hcy和CXCL16 水平均异常增高,接受药物治疗后,研究组两项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患者,提示常规用药同时增加使用氢溴酸樟柳碱,协同作用下可强化炎症反应控制效果,进而促进炎症因子水平得到良好改善,对疾病控制具有积极作用。脑卒中主要危害在于会造成神经功能缺损,神经功能缺损一方面会影响脑组织健康程度,同时还会导致后遗症发生,例如发生偏瘫、语言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在实际临床中,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评价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常用量表,从本次研究结果上看,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为理想,可降低疾病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提示联合用药方案对改善预后效果显著。主要是因为药物还具有细胞保护作用,具体机制为药物能够对钙离子内流、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行抑制,避免细胞膜中的花生四烯酸脱落,强化细胞膜稳定性,避免缺血状态损伤细胞膜,强化脑组织保护作用,降低神经缺损程度。从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来看,对照组单独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增加使用氢溴酸樟柳碱后,并未明显增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充分证实了氢溴酸樟柳碱药物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氢溴酸樟柳碱治疗急性PCCI 疗效及安全性较高,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改善,降低对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