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促织》为例探究古典小说的教学策略

2024-01-07 11:38张姝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小说文本教师

张姝

中国古典小说文辞优美,言简意远,既是教师教授文言文知识点和文化常识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思想的重要窗口。比如《促织》一文,通过成名以进贡促织而入邑庠的离奇经历,从侧面讽刺了社会政治的黑暗和科举取士的腐朽。这篇实用性和人文性兼而有之的古典小说,其文虽短却具有一定的深度。

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阅读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常常會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勾连引证、允许个性解读等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意愿和对文本的主动探究。

比如《促织》的课堂伊始,教师没有直入文本主题,而是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作者蒲松龄。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的短篇小说《狼》同样选自其代表作《聊斋志异》,消除了陌生感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对于小说内容、表现主旨、创作风格等自由发言。

有学生提出两篇小说都是以动物为名,“狼”的结局具有醒世功能,不知道本文又会如何借“题”发挥。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所学,从猎人、狼和观众等视角又有不同思考和更多感悟,因势利导提醒学生在《促织》的阅读中要注意体察不同人物的言行和心理,综合多个角度,甚至要跳出文本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也有学生比较细心,课前预习时查阅资料追溯到魏晋六朝时期志怪小说和唐朝传奇小说的演变历史,发现此类小说表现的主题逐渐鲜明集中,创作的手法也日渐成熟。细数优秀的志怪故事往往不乏浪漫和神奇,学生忍不住好奇发问本文会怎么样讲好“鬼怪”故事。小说的起伏变化始终围绕着“促织”展开。文中称其为“虫”,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由你来写又会有什么样的构思?教师旨在引导学生从何人、何地、何事、何因、何目的、何结果等方面着重把握,由此全面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出更多阅读期待和思考。

还有学生翻阅目录发现后一篇是卡夫卡的《变形记》,同样是“人变成昆虫”的故事,不免疑惑二者是异曲同工还是各有千秋呢?教师以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具体对接学生的阅读期待,指导他们从人物形象、情节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导向等方面进行梳理比较,从单元整体设计来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凸显作家们凭借虚构的小说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思索的创作目的。

二、鼓励学生多维解读,掌握阅读方法

学生常常会沉浸情节中和代入角色里,不由自主地对文本给出的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加工和创造,从已知的内容中主动推断出后知或者未知的部分,获得学习乐趣和自信心。教师不必过多在意答案或者结论的对错,而应该及时抓住教学契机巧妙转化导向,注重在思维聚散、细节钻研等过程中促使学生掌握更多阅读方法。

比如快速浏览、理解大意的环节,教师提供学习支架助力学生合理推断,攻破文言知识的盲点。比如学生不能确定“每责一头”中“责”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多用其引申义“责备”或者“责任”,教师以成语“求全责备”中同位素替换来帮助学生甄别字意。又因含有“贝”字,根据造字法推断其与钱财有关,再结合上下语境最终判定为“索求”的意思。学生运用以上“成语推断法”扫除阅读中的部分障碍,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整体感知、疏通文本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掌握的情节和线索,一步步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和判断,推测作者还未提到的事实或者隐含的内容,并在后文得以验证,或者交由老师同学讨论。比如有学生坦言在读到文中成妻问卜一段时便猜测将会有转机,又在成名得虫之际隐隐预感不会那么轻易成功,而在成子化虫大获全胜之时并没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心里反而更加紧张,急迫想知道会不会就此收尾。以上这段“一波三折”的阅读心理过程,反映出大多数学生能够客观地遵循原文逻辑,又能加以适当推理,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文本的发展脉络综合思考。而教师此时恰好引入悬念、伏笔、抑扬和反转等叙述技巧的介绍,不仅持续保有学生探究的兴致,还能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就感。

在深入感知阶段,教师指导学生研读细节。比如文本的第一句“宣德间”指明故事发生在明宣宗时期,表面上是批判前朝的黑暗,可是结尾处“异史氏曰”四个字立刻引起学生联想,司马迁在《史记》中以“太史公曰”引发议论,从历史人物身上阐发感慨、针砭时弊,那么蒲松龄会不会以“明”为假借,实则暗示清朝的严苛和腐朽,表达对社会丑恶的不满和对底层百姓心酸生活的同情呢?教师应肯定学生的推断不无道理,在此基础上再拓展延伸,指出曲笔手法并不陌生,在白居易《长恨歌》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中就是以“汉”写“唐”,学生在恍然大悟的同时更加注重阅读方法的迁移和实践。

三、指导学生积极反思,提升阅读品质

阅读反思是学生自我践行阅读评价与创造的高阶思维过程。教师通过推进学生阅读反思拓展认知视野,发展思辨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最终达到发展能力、健全人格的学科育人目的。

教师建议学生在文中看似闲笔、信笔、虚笔等处一探究竟。比如主人公的名字——“成名”,初读觉得很是普通,但学生越读越能品出其中的深味来。原来“一举成名”才是他的追求,为了飞黄腾达、光耀门庭就可以不顾亲人死活,而他的“成名之路”却不同寻常、耐人寻味。由此学生断定这个名字恰是作者的匠心,绝对不是信手拈来。又如提出“为何化身为促织而不是其他昆虫”?以此引发学生探讨。有人查阅资料得知“促织之戏”确实流行于明朝,与历史相吻合。也有人找来杜甫、王安石等不同朝代诗人写促织的诗歌供大家品读,发现因其鸣声仿佛催促妇女纺织,文人也多用它喻指统治者和压迫者,所以蒲松龄选择“促织”应是“有意为之”。

教师还引用名家评论来引发学生反思。郭沫若曾写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你是否认同?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有学生抓住成名之子化身为虫、为父勇斗后又“精神复旧”这一精彩情节,认为这一“人虫交叠”的情节已经是非常高明,而成名不仅被免除徭役还进入县学,最后取中秀才,获得封赏而家财万贯。在悲喜交织福祸相依之后,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完全出乎意料,学生在大呼过瘾之余,教师可提议他们一起讨论有没有更合适的结局?或是成子虫斗力竭而死,父母不知,几分悲凉;或是成子托梦据实以告,父母醒来抱头痛哭,悔不当初;又或是成子死,成名疯……可是不管怎么设想,如何编排都没有原文那么高妙。学生在反复比较和仔细品味后明白了作者的戏谑手法和反讽意图。尤其批判了统治者罔顾民情,揭露了封建官吏的贪婪,更将老百姓为生计奔波展示得淋漓尽致,在荒诞之中咀嚼到讽刺,在作者同情百姓之余体味到不易察觉的悲凉。

教师通过提问促进学生思考,在加深对文本理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识眼界。及时提供支架并适当点拨,鼓励学生进行多维解读,从而掌握文言小说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反思,了解文本的整体建构和创作主旨,学会鉴赏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艺术,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小说文本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