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院外轨道双管齐下小组式护理干预策略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4-01-07 11:31苏枳宇郭娟章赟陈莹许芹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效能轨道血糖

苏枳宇,郭娟,章赟,陈莹,许芹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如皋分院肾脏内分泌科,江苏南通 226500)

糖尿病为多因素组作用导致的代谢性疾病,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点,患者表现持续高血糖症状[1⁃2]。世界卫生组织(WHO)表明,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第3 位,其并发症导致的死亡人数居全球第5 位[3]。高血糖可损伤血管内皮,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威胁生命[4]。由于糖尿病病程长,无法治愈,患者对疾病认知度低,用药依从性差,导致预后不佳。故采取积极有效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改善其预后极为重要[5−6]。以往护理观念认为临床护理仅限于住院期间干预,若患者出院后则护理工作也随之结束。虽然患者住院期间大多数疾病问题可得到有效解决,但仍有较多患者在出院后继发相关健康问题[7]。院内、院外轨道双管齐下小组式干预为新型护理模式,通过院内外双重轨道进行干预,有助于确保患者接受护理服务的持续性[8]。目前该模式在临床中应用较少,目前尚无其在糖尿病中的应用研究。为此,本研究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103例,旨在分析院内、院外轨道双管齐下小组式护理的影响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7 月至2022 年4 月我院收治的103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⑴符合《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糖尿病标准[9];⑵病史超过6 个月;⑶无认知障碍。排除标准:⑴沟通障碍及语言不通患者;⑵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⑶严重器质性障碍患者;⑷生活无法自理患者;⑸合并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例)与研究组(n=52 例)。本研究取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常规护理:①健康宣教:开展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包括疾病症状、发病原因及预防等内容;②饮食运动指导:强调合理饮食重要性,经体质量指数控制其自身体重,根据患者爱好与健康状态选择适合其的运动,并调整好频率与强度;③药物治疗:嘱咐患者按医嘱用药,讲解药物用法、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④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变化,详细说明血糖监测方式。

研究组给予院内、院外轨道双管齐下小组式护理干预模式,方法:⑴建立干预小组:选择主治医师与护士长各1名、责任护士3名组成干预小组,护士长作为组长负责组员培训、考核,包括护理定义、流程与原则、与患者沟通技巧等内容,组员考核结果合格可入组。⑵院内轨道:①病情评估:护理人员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患者病情,其责任护士按具体情况与患者商量制定护理方案。②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与理解能力等选择讲座、PPT或视频等适合方式进行健康宣教,教育内容与对照组相同,采用问卷调查科学评估患者认知度,针对性为理解能力差或错误理解疾病患者一对一降解,提高对疾病认知度,增强自我效能感。③定期知识普及:通过微信等平台定期给患者推送糖尿病相关知识,且护理人员定期评估患者自护行为、用药依从性等情况,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并调整。⑶院外轨道:①社区干预:社区负责人为患者建档,每月组织公开讲座、联谊会等,进行健康宣教、降糖经验、饮食与运动等指导,血糖监测方式与急救指导,告知患者自行停药危害,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社区护理人员每周对患者随访1次,了解患者病情。②同伴教育:招募有良好组织及沟通能力的已建档糖尿病患者作为同伴教育者,将其定为教育小组组长,给予加强培训以提高认知能力;组长组织组员活动,了解组员血糖控制、用药依从性、饮食控制机运动锻炼等,同时定期组织病友交流会,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向院内护理小组寻求帮助,选择遵医嘱用药、沟通力强的糖尿病患者分享其经验,每月开展1次,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寻求家庭成员支持,对良好表现的患者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进而显著提高组员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效能。③组织活动:定期组织糖尿病患者娱乐活动,鼓励患者多参与集体活动,开展散步、打泰拳等活动。两组持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采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ESES)[10]评估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自我效能感,包括血糖监测、血糖处理、饮食、足部护理、运动、用药干预,共20条目,每条目分值在1~5分,总分为100分,评分与自我效能感成正比。

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分别取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公司,型号Modnler PET800)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血糖控制效果:干预结束后患者空腹血糖在3.9~6.1 mmol/L,餐后2 h 血糖低于7.8 mmol/L 则为控制良好[11]。

干预前、干预3 个月后通过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A⁃DQOL)[12]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满意、影响、及忧虑(Ⅰ、Ⅱ)程度,共46项目,每项分值为1~5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反比。

记录患者在干预期间发生的视网膜病变、肾病及糖尿病足等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DESES 评分、血糖指标与A⁃DQOL 评分以表示,两组间与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血糖控制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用(%)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2例,女29例;年龄为35~76岁,平均(52.93±3.28)岁;病程为1~13 年,平均(6.85±0.29)年。研究组男25例,女27例;年龄为36~78岁,平均(53.02±3.57)岁;病程为1~14 年,平均(6.91±0.65)年。两组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自我效能感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DESES 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自我效能感比较(,分)

表1 两组自我效能感比较(,分)

2.3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2.4 两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

干预结束后对照组血糖控制良好共39例,研究组共51 例,研究组有效率98.08% 高于对照组76.47%(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n(%)]

2.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A⁃DQOL 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2.6 两组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发生2例视网膜病变、3例糖尿病肾病、4例糖尿病足,研究组分别发生0 例、1 例、1 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85% 低于对照组17.65%(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3.1 糖尿病现状与院内、外轨道双管齐下小组式护理

糖尿病为常见慢性终身性疾病,积极有效的血糖控制能有助于延迟病情发展,对预防其相关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作用[13⁃14]。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单纯依赖于药物并不理想,于药物治疗下配合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15]。目前临床常采用常规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主要以疾病为中心,仅注重院内护理,出院后有随访计划,但大多为电话形式,其形式较为单一,不易让患者接受,整体疗效不佳[16⁃17]。院内、外轨道双管齐下小组式干预是基于院内、院外护理,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经互动、健康宣教等让其参与活动中,形成患者、医院及社区共同参与的多种护理模式,确保患者出院后仍能接受有效指导,提高疾病控制效果,相比于传统护理科学性更高,且更人性化。

3.2 院内、外轨道双管齐下小组式护理对患者自我效能影响

自我效能感为确保个体自我感知连接特定行为的重要原因,通过他人经验个实践形成不断发展的自我效能感[18]。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为决定疾病管理效果关键,自我效能高的患者自我行动、维系意识更高[19]。本研究中干预后研究组DESES 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院内、院外轨道双管齐下小组式护理能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结果与朱玉[20]类似。该结果是因院内、院外轨道双管齐下小组式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为患者介绍糖尿病基础知识,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并发症与危害认识,健康教育中能引导患者参与护理制定中,了解用药方式及其不良反应等;期间成立同伴教育小组能加强组员间的沟通交流,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患者更遵医嘱用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同时告知疾病治疗、护理中需要保持良好心态,详细介绍合理饮食在控糖中的重要性,形成自我管理信念和能力[21⁃22]。

3.3 院内、外轨道双管齐下小组式护理对患者血糖影响

研究组干预后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该结果提示院内外轨道双管齐下小组式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以增强其自我效能。原因为院内、外轨道双管齐下小组式护理通过成立院内护理小组,加强培训并制定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案,确定对患者护理方式,经多种途径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加强其自我管理能力;院外社区护理通过联谊交流等方式提高其治疗积极性,及时了解患者情况以提高用药依从性。护士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主动为其提供健康指导,有更多样的形式让患者更易接受,采用科学评估方法让患者了解对疾病的认知度,根据其自身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增强护理意识,加上同伴教育等活动、定期开展交流会、要求成功者分享经验,有助于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增强其自我效能够而提高治疗依从性[23⁃24]。

3.4 院内、外轨道双管齐下小组式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影响

研究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更优,原因为护理人员针对不同体质患者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密切监测其血糖,通过个体化饮食及运动,辅助健康教育,经设定目标、监控、强化、直接间接经验等过程提升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确保糖尿病防控效果[2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院内、院外轨道双管齐下小组式护理通过管控患者血糖对减少并发症具有促进作用,可能是因该模式提高患者疾病管理的积极性,增加纠正错误方式信心与主动性,有效纠正其不良生活以控制血糖[26⁃27]。

3.5 总结

综上所述,院内、院外轨道双管齐下小组式护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可作为临床护理首选方式之一。

猜你喜欢
效能轨道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基于单纯形法的TLE轨道确定
CryoSat提升轨道高度与ICESat-2同步运行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