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卫,游雨诗,赵曼曼
(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2.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工作与研究部,北京 102617;3.北京市朝阳区朝花幼儿园,北京 100124)
教师形象是指人们基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所形成的对教师职业特点和角色行为的一种较为稳固而概括的总体评价与整体印象。[1]它具有多维性,是个体形象与群体形象的统一、教育形象与社会形象的统一、外显形象与内隐形象的统一。[2]良好的教师形象是对幼儿教师的信任、激励、认可和尊重,关乎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幸福感,[3]也关乎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4]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媒介形象”成为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桥梁和渠道,[5]形象问题也被视作传播学问题。[4]当下,一些新闻媒介为博眼球不惜选择性地歪曲或夸大极个别幼儿教师的失范行为,将幼儿教师的“媒介形象”塑造为“虐童的妖魔”。过多的负面形象塑造,不仅影响了幼儿教师的社会认同和社会评价,也损害了公众对学前教育的信心,导致了社会信任危机。[3]因此,需重塑正面、积极的幼儿教师形象,为学前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已有关于幼儿教师形象的研究主要沿着两条路径进行:一是探寻“好幼师”的形象特点;[6-8]二是揭示公共媒介下幼师的“实然”形象。[3][9-13]研究发现,人们对幼儿教师的理想期待是“多元化的专业人员”,但媒体呈现则具有明显的负面特征,幼儿教师的形象陷入理想和现实的严重反差和悖离,[14]使得幼儿教师沦为弱势群体,[15]陷入社会满意度与自我认同度渐趋降低的怪圈。[14]
幼儿教师的媒介形象之所以较为负面,既因为一些媒体未能客观、真实呈现幼师形象,也由于大众难辨“媒介呈现”与“客观现实”,同时也跟幼儿教师在公共媒介中的“沉默”和“失语”有关。[3][11]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幼儿园纷纷开通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和自我展示。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园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者和维护者,拥有了更多话语空间和塑造自身形象的机会,但以往研究却甚少关注自媒体平台中的幼师形象。本研究以传播学为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幼儿园微信公众平台中的信息进行编码分析,尝试揭示微信公众平台中幼儿教师形象塑造的特点,以丰富幼儿教师媒介形象的研究,并为幼儿教师形象的自主建构提供参考。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它是“一种对传播的现实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巧”。[16]研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提出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幼儿园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哪些主题建构幼儿园教师形象?建构了怎样的幼儿园教师形象?使用了怎样的方法策略?不同的内容主题和策略使用能否积极作用于传播效果?
第二步,抽取样本。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幼儿园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涉及幼儿园教师形象的微信文章。根据目的性抽样原则,本研究首先以“幼儿园”为搜索词搜索公众号,在列表中逐一选取了以北京市幼儿园为认证主体且活跃度较高(更新频率大于3篇/周)的15个幼儿园公众号。其次,本研究截取了2022年3月1日-2022年4月30日这一时段。此时段涵盖半个学期,能够代表幼儿园公众号的总体信息特点。最后,研究者逐一阅读每篇文章,剔除了非原创文章、食谱展示文章、园所通知公告文章、重复发布的文章等,最终得到展示教师形象的微信文章共468篇。
第三步,定义分析单元。本研究将每篇独立推送的文章作为一个分析单元。
第四步,建构类目并制定编码方案。研究者逐一通读样本文章,通过扎根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最终形成本研究的编码方案,详见表1。
表1 本研究编码方案
第五步,编码。为保证编码的信度,本研究设计了详细的编码指南。研究者和编码员进行充分讨论,并选取80个样本进行分别编码和编码员信度检测。在主观性变量类目上,研究者和编码员的百分比一致性在86.1%-93.7%之间,达到可接受的标准。全部编码由研究者和编码员分工完成。
第六步,统计分析。本研究将编码后的数据录入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
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建构幼儿教师形象需以一定的内容为载体。本研究对468篇文章的内容主题进行分析,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幼儿园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主题分布
可见,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将传播的重点放在展示幼儿课程和活动上,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念。但“只见幼儿不见教师”,也体现出幼儿园教师主动建构自身形象意识的缺乏。
1.图片和视频中的幼儿教师外显形象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超文本特性,可以综合利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本研究选取的468篇样本中,有344篇利用图片或视频直接呈现了教师的外显形象。
由表2可以看出,幼儿教师的外显形象呈现更多聚焦其教育行为。通过教育行为的展示,幼儿园教师作为“教育者”的形象得以呈现。但是,“教育者”的具体工作内容占比最多的是“面向幼儿讲课”和“与个别幼儿互动”,较少呈现对幼儿的生活护理、支持幼儿游戏等内容。除此之外,通过工作行为的展示,呈现了幼儿教师作为“职业人”的形象,但从具体内容来看,“开会”占比最大,“学习和研究”和“环创、消毒、安全检查等”工作行为提及相对较少。总的来说,形象建构对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和专业性凸显不够。
表2 图片、视频中呈现的教师外显形象内容分析
2.文本意义中的幼儿教师内隐形象
从表3可以看出,幼儿教师的内隐形象呈现聚焦于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对专业理念和师德的呈现较少。在专业理念和师德方面,更多呈现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关于儿童观和职业态度的呈现较少。在专业知识方面,更多呈现幼儿教师的保教知识,更少呈现关于幼儿发展的知识。在专业能力方面,更多围绕“教育活动计划和实施能力”,凸显幼师专业性的“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能力”“激励和评价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的呈现则不足5%。可见,与公众媒体更偏向于呈现教师的社会形象和道德形象不同,幼儿园微信公众号的教师形象建构围绕着教师的专业知能展开,但是对于专业知能的呈现还不够全面、细节不够突出、学前阶段特点不够明显。
表3 文本意义中呈现的教师内隐形象内容分析
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在建构幼儿教师形象时大体遵循两种方式:一种是凸显个体教师的案例、事迹和思考等,通过展示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个体化教师形象完成对幼儿教师整体形象的塑造;另一种则是只呈现幼儿教师职业角色的集体形象。根据数据分析,强调集体形象的文章占87%,凸显个体形象的文章占13%,如此不免使幼儿教师形象在他人眼中模糊化和符号化。
教师形象建构策略指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对事实内容、叙述视角、阐释角度、写作方式等进行选择和强调的过程。研究者通过归纳法确定了活动纪实策略(直接且详细地记录活动过程)、理念沟通策略(侧重通过教育理念、思路和计划的阐释展现教师的专业理念)、教师叙事策略(从教师视角叙述教师的案例、故事和思考,表现教师的态度和情感)、童言稚语策略(详细记录幼儿对活动和事件的看法、评价和情感,呈现教师倾听、尊重、支持幼儿的形象)、家长论说策略(从家长视角叙述幼儿成长或家园共育的案例,反映家长对教育和教师的看法和情感)、作品成绩展示策略(通过幼儿园、教师、幼儿相关作品和成绩展示教育成果)和其他(其他不便于归类的策略)七类策略。根据分析结果(表4),幼儿园微信公众号使用最多的是活动纪实策略(86.1%),其他策略使用率均不足10%。这说明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在建构教师形象时虽已尝试使用多种策略,但总体仍以活动报道为主,叙事内容较为单一,叙事风格较为传统和简单,叙事视角不够多元。
表4 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建构幼儿教师形象的策略分布
不同内容主题下教师形象建构策略的使用与差异如表5所示。活动纪实策略在幼儿活动与课程发展和园所行政管理主题中使用较多,说明这两类主题注重对过程的回顾与记录。理念沟通策略在家园共育主题中的使用率较高,说明幼儿教师已认识到在家园合作中阐释幼儿园及教师教育理念、思路和计划的重要性。童言稚语策略多出现于幼儿活动与课程主题中,对幼儿看法、评价和情感的记录体现了教师以幼儿为本的教育思想。此外,教师叙事策略和家长论说策略在各个主题中的使用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5 不同内容主题教师形象建构策略的差异分析
1.幼儿园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分析
就微信公众平台而言,一般以阅读数、点赞数、评论数衡量推文的传播效果。如表6所示,近半数微信推文阅读数在300次以内,超过半数推文点赞数在5条以内,评论数为0的推文高达91.8%。可见幼儿园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力不强,与受众之间的交互性不足。
表6 幼儿园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分析
2.内容主题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以内容主题为分类变量,对阅读数、点赞数、评论数等传播效果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不同内容主题的文章在阅读数、点赞数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评论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显著性水平的事后两两比较发现,仅个别主题与不明确主题的阅读数、点赞数差异显著,其他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在内容主题明确的文章中,就阅读数而言,园所成绩、教师活动与发展主题的中位数值最高,家园共育主题的中位数值较低;就点赞数而言,幼儿活动与课程发展的中位数值较高,家园共育主题的中位数值最低;就评论数而言,各主题的中位数值均为0。可见,幼儿园微信公众号中以家园共育为主题的内容传播效果最不理想,各主题文章在吸引读者评论方面的互动效果均欠佳。
表7 不同内容主题的传播效果差异分析
3.策略使用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对不同策略使用的传播效果分别进行Mann-Whitney检验,结果见表8。使用活动纪实策略的文章传播效果不佳,其阅读数、点赞数、评论数都显著较低,说明直接的活动过程记录无法很好地激发读者兴趣、引起读者共鸣。使用理念沟通策略可以较好地促进读者的讨论与反馈,相关文章评论数显著较高。使用教师叙事策略、童言稚语策略、家长论说策略及作品、成绩展示策略的传播效果较为理想,其阅读数、点赞数、评论数显著较高,说明这四种策略符合读者的阅读兴趣且能吸引读者进行互动。
表8 不同策略使用的传播效果差异分析
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大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17]媒介框架理论认为,“本质上相同的情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也会影响人们的选择、决策和评价。”[18]总之,现实世界、公众认知和媒介形象三者是相互作用的,公众媒介通过对幼儿园教师相关事件(现实世界)进行选择、凸显和结构化调整(框架过程),将幼儿园教师形象(媒介形象)呈现在公众面前(公众认知)。由于当前媒体价值取向的商品化、娱乐化倾向[19]以及传媒信息生产、制作过程的局限等原因,幼儿园教师的媒介形象与现实偏差几乎无法避免。以往研究发现,公众媒介中的幼儿园教师形象具有负面特征明显、道德特征突出、专业特征模糊等特点,具有“神圣化”和“污名化”的双重倾向。[3][12][20]本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在微信公众平台向大众展现了“以幼儿为本”“通晓专业知识”“掌握专业能力”的教育者形象,且展示更多围绕着幼儿和教师的日常生活,给大众带来了获知幼儿园教师生活真相的机会。由此可以打破公共媒介框架对大众认知的绝对垄断,从某种程度上修正、充实甚至推翻了媒体框架,改善和重构了幼儿园教师的形象。
从内容上看,幼儿园教师的自主形象建构相较国家政策规定和公众期待而言还不够全面、立体和饱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已有研究指出,公众对幼儿园教师的德行品性的关注度最高、专业性次之,[20]但幼儿园教师对自身专业理念和师德的呈现相较专业知能而言仍然不足。而建构真实、全面的师德形象,既是对幼儿教师道德形象神圣化的去魅,又能平衡幼儿教师道德形象污名化带给教师的压力和重负。第二,未能全面综合地展示幼儿园教师的能力结构。幼儿园教师的能力结构多通过幼儿课程活动间接展现,零散且缺乏具体细节,很难让大众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形成深入而清晰的印象。
从形式上看,幼儿园教师形象建构的方式和策略有待提高。首先,幼儿园教师在进行自主形象建构时未注重个体形象与群体形象的平衡,不能通过具象的个体呈现和鲜活的细节描述赢得公众的共鸣和关怀。其次,幼儿园教师的形象建构策略较为单一,对教育场域中的关键角色——幼儿、教师、家长的话语和态度呈现较少,缺乏丰富性和深度。
从效果上看,幼儿园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多数文章阅读数偏低,且较少引发读者互动。这跟幼儿园对微信公众平台重视不足、幼儿园教师缺乏新媒体素养和能力等有关。本研究发现个别幼儿园也不乏阅读数过万的“爆文”,对其进行深入的话语分析发现,这些爆文呈现了更多“教育的细节”,更多“关于儿童的观点和思考”,更多“教师内在理念的呈现”,更多“有名有姓的个体”。总之,更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可见对传播效果而言,“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传播权的下移、传播内容的个性化、传播速度的时效性、圈层传播特点收获的心理需求都在消解媒介框架的影响程度,微信读者会主动处理信息、理解文本并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18]所以,在幼儿园教师公众形象趋于负面的情况下,幼儿园教师突破“公共媒介捆绑”,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有利于自身的形象建构是可行且必要的。
印象管理是指人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表现出来的形象,以达到影响别人对自己印象的目的。[21]随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发布,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不仅得到了国家政策层面的确认,也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公众对幼儿教师的形象期待也从“养育者”到“专业者”转变。[22]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需要对外“呈现”出“专业者”特定的行为和内涵,才能满足社会角色需求,实现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的平衡。首先,幼儿教师应树立印象管理的意识,以“专业教育者”形象为印象目标,并对照此目标在师幼互动、家园沟通等互动情景下不断反思改进。其次,幼儿教师应不断提升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保证自己在每一个社会互动情景(如师幼互动、家园沟通、微信公众号宣传等)中充分发挥专业化策略,做到“社会临场”。[23]最后,幼儿园教师应对自媒体时代下的机遇和危机有充分认识,并积极利用自媒体平台,呈现幼儿园教师真实职业状态和专业细节,让社会各界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有更深入、细致的了解,以建构立体、鲜活的专业教师形象;同时,在自媒体中时刻保持“专业临场”状态,避免因呈现失当影响公众形象。
幼儿园公众平台具有私密性、强关系等特征,有利于幼儿园实现精准传播。幼儿园在运营公众平台时应做到明确传播目的、精准推送内容、根据传播效果不断改进内容和话语方式等,使微信公众平台更好发挥传播作用。首先,幼儿园应正确认识和定位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工作,建立内容选题、信息发布审核、危机管理等制度;其次,幼儿园需进一步挖掘日常工作中能够展现教师职业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具体事例,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形象进行详细的表征建构,而不是进行笼统的描述;最后,幼儿园应对教师进行传播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生产和创新传播能力,使微信公众平台的推文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达到吸引读者、强化传播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