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贵州地方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为研究对象,提出“一中心、四结合”的课程思政构建框架,论证了该教学理念和模式在课程思政渗入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一中心、四结合”是指以学生为中心,政策与课堂结合、教材与素材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它与课程思政的三全育人理念是相契合的。该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在课堂通过教材和教学素材受到思政教育,而且将课堂的育人功能延伸至课外,以课外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课堂育人效果,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内容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一中心;四结合
作者简介:冯丽(1981-),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语言文学。
一、引言
课程思政是大学英语教师在新时代面临的新课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来,课程思政备受关注,并通过近几年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趋向系统化、规范化和具象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近年来,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较多。从宏观层面看,有对课程思政本质的研究,有对课程思政概念内涵的解读,亦有对课程思政建设框架的思考与探究。从微观层面看,有关于课程思政总体设计的研究,亦有从实施路径、教学内容与教材资源等方面对课程思政进行的探索。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关于课程思政的思辨较多,理论指导较丰富,但具体的落地操作实践较少,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仍停留在具体的个案层面,或是以某个元素为主要实践目标的层面,因此缺乏连续性与系统性。结合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主要特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如何做到与教材、教法、评价的无缝对接?本文即是以在笔者指导下学习大学英语课程的班级学生为教学实践对象,以本课题组提出的“一中心、四结合”的课程思政渗入理念为指导,以为期两年的教学实践所得出的数据为支撑所作的总结。
二、“一中心、四结合”的课程思政构建框架与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要求教师结合课程内容、思想、场景等,积极挖掘和运用各类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构建框架应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充分调动和利用教材、教学场景中一切可用的素材,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巧妙地将思政教育渗入教学活动中。因此,“一中心,四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即是以学生为中心,将政策与课堂结合、教材与素材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
(一)以学生为中心
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具体说来是指以学生的學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中心,以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养培养为中心,旨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教育对象是课堂上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学生,这就意味着课程思政的设计应符合学生所处的真实情境,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投入,这是春风化雨、隐性思政的重要特征。设定可行的思政教育目标,引领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时能够主动去领会与感悟、审视或质疑,最终完成正确价值观的内化。其次,课程与思政并非“两张皮”,并非割裂和相互独立的,而是显性目标与隐性实施的关系。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课程思政,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也就是说,语言教学与文化、意识形态及思想政治关系最为紧密,因此要在学生的知识传授和学习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而不能顾此失彼。
(二)政策与课堂结合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重点为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道德修养五个方面。如果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指导性纲要,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力培养要求、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课程评价要求,那么《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则提出了隐性目标,是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相辅相成的。传统的语言教学通常以教授语言知识、锻炼语言技能、培养跨文化意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显然这与当前大思政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指出的五方面的重点,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抑或说要把政策与课堂相结合。具体体现在:教师要有较高的政治站位,具有爱国主义情怀,要关注时事热点,要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亦要了解世界优秀文化。与此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方能体现显性目标与隐性实施结合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教材与素材结合
课程思政要达到“盐溶于水”的效果,首先教师必须从教材中挖掘思政元素,结合课外素材,实现语言知识技能与道德情操培养相协调。挖掘教材和教学素材中的思政元素,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以学科属性为引导。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同,前者要求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发挥隐性的育人作用,后者则是以思政教育作为课程的显性目标。因此,不可脱离学科特点谈思政教育,亦不可重思政轻学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目标中增加道德维度,亦要让品格塑造和价值引领目标凸显英语教学的特色。二是遵循英语学习规律,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同时挖掘符合主题的思政教育内容。英语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要坚持和坚韧,还需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适当的语言学习方法,认识这一规律本身就是思政育人的一个维度。其次,语言教学的过程就是价值引领和品格塑造过程。任何话语都是有价值取向的,我们的语言、文化、文学研究都与广义的政治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无论是听力语篇还是阅读语篇都包含了有益的或中性的话语,是适时发挥大学英语“立德树人”功能的最佳材料。
如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紧扣每单元的主题,根据学生情况设定与主题相符的思政教育目标。大学英语教材各单元都有主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度挖掘思政元素,不可挖得过深,偏离主题,亦不可蜻蜓点水,而是要适时、适度、适合。二是从语篇中挖掘有价值的话语,以文本细读助力课程思政,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科技育人、情感育人和生态育人。三是思政元素蕴含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中。大学英语课堂常使用的情境教学法、产出导向法、任务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都是渗透思政元素的渠道,教师亦可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挖掘思政元素。
(四)课内与课外结合
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但并非唯一的战场。延展课堂的边界,将课程思政延伸到课外,是值得探究的路径之一。只有重视课后的育人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三全育人”中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目前有关课程思政构建框架的研究都聚焦课内,鲜有关于课外课程思政的探讨与实践。笔者认为,打通课内课外的壁垒,实施贯穿课内外的课堂思政是必要且可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传统美德、中国人特有的坚韧与勤奋都可以在课外的学习与活动中得到彰显和传承。因此,如何将课内的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继续在课外实现,取决于课外任务和活动的设计和开展。
首先,设置符合单元主题的课外作业,在巩固课堂知识点的同时,亦可延续与主题相符的价值观的渗透和引领。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课程思政亦是如此。作业同样需要设定合理的达成目标,不可为作业而作业,其形式可多样化,以口头、书面、录制视频等方式。其次,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比赛与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例如,红色文化知识大赛、“讲好中国故事”比赛,或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诗词比赛、书法比赛、包粽子活动等,抑或是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角、英语征文、英语自编短剧等。多彩的第二课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更是课堂活动的有效补充,是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路径之一。
(五)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
评价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有效反馈和检验。教学评价涉及评价内容(评什么)、评价方式(怎样评)和评价主体(谁来评)三个方面。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中,教师倾向于评价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课程思政维度的评价。这与课程思政评价的隐匿性和操作的复杂性有关。立德树人、价值塑造是一个持续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对其效果需要进行长期观察再实施评价。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评价应从评什么、怎样评和谁来评三个维度入手:一是评什么。评价内容应将学科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相融合,根据每个单元的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细化、量化评价点。二是怎样评,这是评价方式的维度。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目前常用的评价方式,但两者如何结合,如何细化和考量所涉及的评价指标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平时表现、课堂参与、课后实践、团队合作等情况,每一项均设置分值比例。终结性评价则以试卷方式进行。三是谁来评。教学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实施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促进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有效实施。
三、“一中心、四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评价
为了检验“一中心、四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否有效,笔者让参与实验的三个班的学生上交反思日志,共收到200份。从反思日志来看,学生对于该教学模式比较认可。首先,让课堂与社会关联,学生不再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状态,使学习生发社会意义。有的学生表示:“这一单元的课堂学习,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也让我们意识到外界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及我们作为大学生的使命。”有的学生表示:“课堂的讨论和课后的练习,加深了我对祖国文化的了解,我为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其次,大学英语教材中所渗透的价值观、友谊观、婚姻观、恋爱观、消费观等,经过教师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印象深刻、深受启发。有的学生表示:“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意识到,要购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不是因为它的设计、它的品牌、它给我们带来的虚荣心的满足。”最后,学生作为当代中国文化传播者的使命感得到加强。有的学生表示:“我们意识到学习外语不仅仅是课程大纲的要求,自己还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责任。”还有学生表示:“如果说以前学习外语是为了让中国了解世界的话,那么现在我们的使命则是让世界了解中国。”
四、结语
本文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论证了“一中心、四结合”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构建框架及相关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学生为中心,政策与课堂结合,教材与素材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与课程思政的三全育人理念是相契合的。该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在课堂通过教材和教学素材中受到思政教育,而且将课堂的育人功能延伸至课外,以課外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课堂育人效果,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内容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元素亦会内化成学生的道德与修养,“润物细无声”地实施好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尧.再论课程思政:概念、认识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2(7):4-9.
[2]徐锦芬.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研究[J].外语界,2021(2):18-24.
[3]赵雯,刘建达.《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内容重点研制与阐释[J].外语界,2022(3):12-19.
[4]黄国文.思政视角下的英语教材分析[J].中国外语,2020(5):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