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萍,华 飞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模拟医学教育(Simulation-Based Medical Education,SBME)是指利用医学模拟技术创设出模拟病人和临床场景,代替真实病人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的教育方法。目前,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已有超过70%的医学院使用高仿真生理驱动模拟系统(Human patient simulator)进行教学实践,同时以模拟为基础的临床测试是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1],在我国由于医疗环境的变化、社会对医疗过失的愈加重视、患者对诊疗质量要求的提高,模拟医学教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2]。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学科体系,我国模拟医学学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模拟医学教学研究领域涌现出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已有学者对相关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张娜[3]介绍了国内外临床医学模拟教学的发展历程,并分析模拟教学方法的优点及不足;姜冠潮[4]对我国的医学模拟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指出模拟中心运行管理、教学课程内容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质量评价上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将运用CiteSpace 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对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挖掘,对情景模拟教学在国内医学教育中的研究力量、热点及趋势进行分析,为我国模拟医学教育研究领域提供量化参考。
在CNKI 中构建检索主题=(“情景模拟” OR “情境模拟” OR “医学”),文献类型选择“期刊”,发文年代设为“不限”,检索及下载时间截至2022 年6 月15 日,剔除重复及不相关文献,获得有效文献1 653 篇。
本文借助CiteSpace(6.1.R2)软件,对1 653 篇国内情景模拟教育研究的有效文献进行分析,并探索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
2014 年《中国模拟医学教学》[2]出版,相关文献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见图1。从2004 年开始,可检索到模拟医学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医学模拟教学年度发文量进行指数拟合,R=0.934(>0.9),提示2022 年发文量将持续上升,见图2 。可见医学模拟教育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图1 2004-2022 年模拟医学教学研究年度发文量统计Figure 1 Annual publication statistics of simulation-based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 from 2004 to 2022
图2 2004-2022 年模拟医学教学研究年度发文量拟合图Figure 2 Fitting chart of annual publication of simulation-based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 from 2004 to 2022
根据普赖斯定律的计算公式:M=0.749×(Nmax)1/2(Nmax 指最高产机构的发文数量),发文量3 篇及以上的机构为核心机构。经CiteSpace 软件合并发文机构节点,发文量3 篇及以上的机构有16 家,发文前3 位的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5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8 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 篇),见表1。
表1 不同机构模拟医学教育领域发文量Table 1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field of simulation-based medical education in different institutions
CiteSpace 软件统计文献中的共现关键词,将频次前15 位的关键词进行列举排名,第一位是情景模拟(422 次),第二位是教育(75 次),第三位是教学(73 次),其中“情景模拟”“教育”的中心性>0.1,提示其为重要节点,见表2。
表2 2004-2022 年模拟医学教学研究高频关键词Table 2 High frequency keywords of simulation-based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 from 2004 to 2022
运用LLR(对数似然率算法)对关键词进行标签聚类,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Q 为0.380 2(>0.3),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S 为0.724(>0.7),说明聚类结构显著,结果令人信服。聚类的内容包括:教学方法(#0 情景模拟、#1 模拟教学、#2 教学、#7 实践教学);教学对象(#3 护理、#4 医学生、#5 住院医师);教学内容(#8 急救能力、#9 初产妇);教学的效果(#6 满意度),见图3。
图3 关键词聚类Figure 3 Keyword clustering
关键词突现体现研究热点的变化,代表该研究领域内容引起了学者的密切关注,突现词强度前5 位分别为满意度(5.26)、临床实习(4.25)、实训教学(3.58)、教学改革(3.54)、角色扮演(3.38),见图4。
图4 关键词突现Figure 4 Keyword highlighting
高被引文献体现了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见表3。
表3 2004-2022 年模拟医学教育研究高被引文献Table 3 Highly cited literature on simulation-based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 from 2004 to 2022
医学模拟教育可以促进医学生在安全、可重复、稳定的环境中,用有限的时间快速掌握、巩固医学知识和相应的临床技能,相对于其他教育模式,医学模拟教学在改变临床结果上的优越性不断显现[5],自然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核心研究机构研究成果引领着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根据普赖斯定律的计算公式,发文量3 篇及以上的机构为核心机构,由表1 可知,发文前3 位的机构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均为医学领域的重点医学院所,领先开展了医学模拟相关研究。近些年来,国内在模拟教学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模拟课程被开发应用,但多数教学集中在技能模拟,对于情景模拟教学的开展还比较有限,相关的研究也有待深入[6]。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探索智能医学教育新形态,建设400 门左右国家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这也进一步指明了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经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医学模拟研究领域发文≥3 篇的机构发文量共217 篇,占总发文量的13.13%(<50%)。说明在我国医学模拟教育研究领域虽然已形成一些研究团队,但呈现出大分散少合作的特点,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核心研究机构,模拟医学教学发展的影响力较为欠缺。因此,为了促进国内模拟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可考虑设立国家模拟医学中心和区域医学模拟中心,可实施鼓励模拟医学研究中心申报、配套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等具体措施,形成有影响力的模拟医学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发挥引领我国模拟医学教学的作用。同时,建设国家模拟医学中心和区域医学模拟中心为我国模拟医学师资培训中心,加快我国合格的医学模拟师资培养,加强合作和模拟教育课程开发并进行深层次研究,促进多中心的合作交流。目前我国医学模拟研究领域多集中在医学院校和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为医学模拟教学带来了机遇。模拟医学中心可以加强与人工智能研究开展较好的高校和研究所的合作,拓展医学模拟教育研究领域,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学员在虚拟患者身上进行各项技术操作,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医学模拟教育安全、仿真的优势,提高实践能力。
我国医学模拟教育研究起步较晚,2014 年出版的专著《中国模拟医学教学》[2]为研究者提供了专业的学习工具。在本研究中发现2004 至2014 年10 年内,医学模拟教育研究发展缓慢,发表的文献极少。而从2015 年开始至2020 年,随着模拟教学专业书籍的出版、规范化培训中模拟教学的应用、不断增加的国内外交流中对模拟教学的认识,国内模拟教育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核心文献数量不断上升。2020 年以来因新冠疫情的影响和文献写作、发表需要一定的周期,相关研究发文量下降,但经指数拟合图2 显示,R=0.934(>0.9),提示医学模拟教育依然是医学教学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结合图3 聚类中所包含的关键词,并进一步追溯其相关文献,得出模拟教学的研究关注热点为:(1)医学模拟教育方式变量:“情境模拟”“模拟教学”“教学”“实践教学”,说明模拟教育开始作为一种新的能让学员熟悉流程、规范操作、提高医疗安全性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医学教学中成为实践研究热点。(2)医学模拟教育的研究对象变量:“护理”“住院医师”“医学生”都是代表性高频关键词,为研究热点。繁忙的工作、医疗环境的多变和操作复杂性的增加等多种因素,使刚进入临床的住院医师和医学生难以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多重临床技能。而模拟教学以环境友好、可以重复和专项培训等优势符合他们的特点和需求。表3 中高频引文体现了模拟教育在护理专业和住院医师的教学中应用较多,与医学模拟教育的研究对象变量热点相一致。护理学开展模拟教育研究文献较多,因为护理在临床上需掌握多种技能,易设置各类场景,所以护理专业较易开展模拟教学。住院医师是医院的基础力量,作为新生力量进入临床工作,需进行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沟通协作能力等多维度培训,对住院医师进行模拟医学教育可有效提升其临床综合能力。目前,我国住院医师和医学生基本上都是“95 后”,又称网络世代,指受到互联网、即时通信、短讯、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每一代学习者都有独有的特征,使他们有别于以前的群体,理解代际差异对医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更能适应运用各类智能设施开展医学模拟培训。《医学模拟中心建设标准专家共识2017 年》[8]指出:医学模拟中心服务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医学生、住院医师、专科医师、护士等。表3 中高频引文也表明国内模拟教育对专科医师模拟教学研究较为缺乏。医学教育包括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毕业后教育包括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教育。模拟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操作难度较高、专科性较强的专科技能培训课程,就是为专科医师设置的培训内容[9]。专科医师是医院的重要力量,需要掌握一系列专科技能。这些技能因为平时使用机会较少,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不太熟练,因此有必要对专科医师定期进行模拟专项技能培训。同时,专科医师因为工作忙碌及考核机制等多方面原因,将更多精力投入在临床工作和科研方面,对医学模拟教学的参与度不高。因此,有必要对专科医师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3)医学模拟教育的教学内容变量:“急救能力”“初产妇”,初产妇和急重症患者均为特殊人群,新进入临床的工作人员很少有机会参与此类患者的诊疗救治,但可以通过模拟教学获得相关临床处置经验,是这两类特殊人群成为模拟教育研究热点的重要原因。对于急重症患者的急救常需要多学科通力合作联合抢救,但目前多学科联合模拟培训的研究较少,有必要增加这方面的研究。(4)医学模拟教育的研究效果变量:“满意度”,目前评价医学模拟教育的效果更多关注被教育者的满意度,对于模拟教育是否提升了参与培训者的实际工作能力缺乏相关研究。而医学教育最终是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医务工作者,因此在今后相关研究中,有必要评价和研究接受了模拟培训者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患者的照护实践、患者转归产生的具体影响[10],从而进一步增加模拟医学教育的培训对象,提升培训成效。
关键词汇的突发性即突变词检测(Burst Term),可以了解当前领域研究的前沿趋势。图4 显示,突现词强度前5 位分别为满意度(5.26)、临床实习(4.25)、实训教学(3.58)、教学改革(3.54)、角色扮演(3.38)。根据突现词强度并综合分析相关的文献,确定模拟医学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为3 个阶段:2004-2015 年为对医学生进行一系列基础知识和技能模拟教学研究;2016-2020 年模拟教育研究主要体现在急救技能和模拟角色的设置;2021-2022 年医学模拟教育研究逐渐发展为培养临床医务人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实际临床操作能力。这3 个阶段的发展体现了我国医学模拟教育正从单一基础教学研究发展到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实践能力研究。在研究中发现,模拟教学研究在妇产科及危重症临床救治能力的教学中开展较多,但研究内容相对于临床医务人员需掌握的广博医学知识和技能较为局限,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作为目前国际医疗领域广为推崇的诊疗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针对某个疾病,多个学科团队共同讨论,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新型诊疗模式开展模拟教学,有助于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构建缜密的临床思维,树立规范化、精准化和个体化的诊疗理念,为以后开展多学科诊疗奠定基础。另外,除针对临床专业能力模拟教学外,有必要针对临床医务人员的非技术技能如沟通交流、团队合作、情景意识等多种能力进行培训[11],通过国家政策导向推动模拟医学教育内涵建设,进行多学科交叉培训教育,进一步推动医学模拟教学的创新发展。
通过CiteSpace(6.1.R2)软件对CNKI 数据库2004-2022年国内情景模拟教育研究文献进行研究机构、高频关键词及聚类、关键词突现和高被引文献分析,总结我国开展情景模拟教学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为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推动我国医学模拟教学的创新发展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