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辉,马 静
(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 201318)
焦虑是指一种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情绪反应,是关注临近或预期的事情,强烈地暗示对未来不详的结果或后果而产生精神上的烦恼、激动、恐怖和痛苦,是一种潜在的危机感[1]。适当焦虑可激励人们完成目标,病理性焦虑会导致情绪改变以及自我效能下降[2]。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临床环境的复杂性和护理实习生心理不成熟的特性,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护生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其中以焦虑、紧张尤为突出。在“双一流”高校建设提出及发展全民健康观念的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本科护生应具备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医疗行业需求。多项研究表明[3-4],本科护士实习过程中焦虑检出率高于国内常模,这往往影响护理实习生的毕业和择业等相关问题。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研究聚焦于护生实习前期,以高职专科院校的护生为主。实习中期及后期是护生向社会人身份过渡的主要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护生独立处理临床事件能力的要求提高,其在整个实习周期中动态变化所产生的异常心理问题值得讨论。本研究调查了我校2023 届本科护理实习生实习中后期的焦虑情况,为提高本科护生身心健康水平、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提出有效干预性措施提供依据。
于2022 年7 月-2023 年4 月选取在上海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实习的上海健康医学院本科护生为调查对象,共260人。以不同实习医院为单位,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实习中期128 名、实习后期132 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高校护理专业大四年级学生;(2)能够理解问卷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次调查;(3)实习时长16~40 周的本科护理学生。排除标准:(1)近5 个月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经历重大的生活变故;(2)既往有心理、精神疾病;(3)休学、退学者。
1.2.1 调查工具(1)一般情况调查表。该问卷在调查者参考有关焦虑因素文献的基础上编制,调查内容为:年龄、性别、家庭所在地、每月生活费、与同居者之间的关系、与实习同学之间的关系、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工作、选择护理专业是否主动、是否打算考研、遇到困难时是否有人帮助等。(2)焦虑自评量表[5](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该量表由华裔教授Zung W.K.于1971 年编制,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31[6],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量表共有20 个项目,按照焦虑症状的出现频率分为4 级,其中15 项采用正向计分(依次计1~4 分),第5、9、13、17、19 题采用负向计分(依次计4~1 分)。将每个项目得分求总和,由此获得总粗分,根据公式将总粗分乘以1.25 后去除小数部分即可得到标准分。SAS 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 分,标准分越高表示焦虑倾向越明显,0~49 分为无焦虑,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3)护理实习现况调查问卷。结合近5 年关于应用型本科护理实习生焦虑的相关研究,在参考张阿敏、褚彦香、李葵南等[7-9]研究的基础上,由笔者自行整合设计护理实习现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工作时长、人际关系、职业规划、就业趋向、临床考核和工作环境6个方面,共22 个条目。除去工作时长为计数资料外,问卷其他条目(21 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完全不同意”得1分,“比较不同意”得2 分,“一般”得3 分,“比较同意”得4 分,“完全同意”得5 分。问卷得分≥条目总分的60%为实习状况良好,即总分≥63 分为实习状况良好,得分越高表明护生认为自己的实习状况越好。
1.2.2 调查方法 根据孙爱玲等[10]的研究界定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的分期,将16~20 周和32~40 周作为实习中期和实习后期的评价时间。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自2022 年11 月开始分两次对在“三甲”综合性医院实习的上海健康医学院2023 届本科护生进行两次网络问卷调查。本调查采用自愿参与的原则,选用问卷星平台,以不记名方式统一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要求调查对象在30 分钟内根据自身情况对每一项内容均做出独立判断。回收问卷时,研究者人工核对,舍弃存在错项、漏项或全部选同项等影响统计结果的无效问卷。实习中期发放问卷128份,收回有效问卷128 份,有效回收率100%;实习后期发放问卷132 份,回收有效问卷132 份,有效回收率100%。未发现极端选项的无效问卷。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收集后双人核对录入Excel 表格并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独立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本科护生中后期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一共调查本科实习护生260 名,实习中期调查了128 名护理实习生,年龄21~24 岁,平均年龄(22.11±0.84)岁;实习医院均为上海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共8 家;实习时间16~20 周,平均周数(17.11±0.81)周。实习后期调查了132 名护理实习生,年龄21~24 岁,平均年龄(22.07±0.89)岁;实习医院共8 家,与实习中期调查医院相同;实习时间32~40 周,平均周数(33.18±3.50)周。一般资料情况见表1。
表1 应用型护理本科实习生一般资料[n(%)]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nursing interns[n(%)]
实习中期有58 名本科护生有焦虑症状,占45.3%;实习后期有40 名本科护生有焦虑症状,占30.3%。以一般资料调查表项目为自变量(x),以有无焦虑为因变量(y)进行卡方检验(见表2、表3),结果表明,有无焦虑与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工作、与同居者和实习同学关系、选择护理专业是否主动、是否打算考研、遇到困难时是否有人帮助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性格、每月生活费等方面无明显关系(P>0.05)。
表2 应用型本科护生部分一般资料和中期焦虑情况及单因素方差分析Table 2 Some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mid-term anxie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and one-single analysis of variance
表3 应用型本科护生部分一般资料和后期焦虑情况及单因素方差分析(n=132)Table 3 Some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post-term anxie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and one-single analysis of variance(n=132)
实习中期本科护生中无焦虑70 名(54.7%),轻度焦虑55名(43.0%),中度焦虑3 名(2.3%),无重度焦虑;实习后期本科护生中无焦虑92 名(69.7%),轻度焦虑40 名(30.3%),无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实习中期和实习后期护生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中期本科护生SAS 得分为(48.32±6.31)分,实习后期本科护生SAS 得分为(45.50±7.13)分,两者SAS 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4、表5。
表5 应用型本科护生实习中期和后期SAS 得分比较(±s,分)Table 5 Comparison of SAS score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mid-and post-term of internship(±s,score)
时间 SAS 得分t P实习中期(n=128)实习后期(n=132)48.32±6.31 45.50±7.13 3.545 0.001
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护生在实习中期和实习后期实习状况得分分别为(75.09±14.53)分和(75.36±14.98)分,实习中期和实习后期实习状况比较见表6。结果显示,人际关系、职业规划、就业趋向、临床考核和工作环境5 个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应用型本科护生实习中期和实习后期实习状况比较(±s,分)Table 6 Comparison of mid-term and post-term practice statu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s,score)
表6 应用型本科护生实习中期和实习后期实习状况比较(±s,分)Table 6 Comparison of mid-term and post-term practice statu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s,score)
时间 人际关系职业规划就业趋向临床考核工作环境总分实习中期(n=128)实习后期(n=132)t P 15.80±3.92 15.03±4.08 1.337 0.184 13.10±3.41 13.91±4.30-1.591 0.114 13.62±4.01 13.44±3.36 0.390 0.694 14.84±4.22 14.38±3.45 0.937 0.351 17.82±4.96 18.60±5.53-1.134 0.259 75.09±14.53 75.36±14.98-0.143 0.886
为进一步讨论本科护生实习中期和实习后期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减少各个因素之间的作用,以是否焦虑作为因变量(y),以上文一般资料调查表中焦虑的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x),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α进入=0.05,α删除=0.10)。统计结果显示,遇到困难是否有人帮助是实习中、后期护生焦虑的共同影响因素,具体结果见表7、表8。
表7 应用型本科护生实习中期焦虑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n=128)Table 7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xiety in the mid-term of internship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n=128)
表8 应用型本科护生实习后期焦虑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n=132)Table 8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xie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post-term of internship(n=132)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型本科护生在实习中期和实习后期的SAS 平均得分分别为(48.32±6.31)分和(45.50±7.13)分,相较于国内焦虑评分常模(29.78±0.46)分有明显的提高,此结果与张小宁等[11]的研究结果相符,说明在实习中期和实习后期护生的焦虑情绪是存在的。其可能的原因为:(1)护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对于实习科室的环境以及工作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也在日常工作中提高了护理操作并弥补了专科知识的短板。但在从护生向社会角色转变的过程中,护生往往伴随着来自不同人际关系的压力,作为刚踏入社会的护生,没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以及合适的解压途径,引发的结果就是长时间积累的压力导致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产生,此时护生更加希望能够与同居者或实习同学形成友好关系,从而有效缓解负面情绪。(2)护生在实习后期关于毕业后去向的担忧会逐步加剧,主要为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工作和是否打算考研这两个方面,一方面如果没有选择护理工作,护生已经经过了4 年的本科护理教育,不选择护理行业意味着需要凭借其他专业知识选择不同的工作岗位。由于护理专业以外技能的缺失,对就业方向比较迷茫,进一步加深了焦虑情绪。另一方面,如果选择了考研,护生需要在临床工作的同时准备考研的资料及复习,考研的激烈竞争也会让护生在考研与工作中难以抉择,害怕因考研错过了一些心仪的岗位。表4、表5 结果进一步显示,本科护生实习中期的焦虑情绪高于实习后期(P<0.05)。这可能是因为经过半年的实习,护生在后期对临床角色已基本适应,能够将临床所见与书本所学有机结合,并可以通过文献检索、书本查阅等不同渠道加强自身护理知识的储备,同时也在工作中练习了大量的实际操作及提高了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这些都是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积累的,作为临床时间较少的实习中期护生,其焦虑情绪会比较明显。根据段少华等[12]研究,积极培训可促进护生实践能力提升,从而提高护理核心能力,能够有效减轻护生刚进入临床实习的适应不良。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型本科护生实习中期和后期的实习状况得分分别为(75.09±14.53)分和(75.36±14.98)分,说明本科护生在实习中期和后期都认为自己的实习状况良好。本科护生在实习中期就已经在人际关系、职业规划、就业趋向、临床考核和工作环境方面获得了良好的反馈,该结果与郭长静等[13-15]的研究结果相符。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的颁布,均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于培养具备优秀的人文素养和专业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护理基础知识扎实,基础操作实践能力强,具有临床操作、教学示范、管理分配、科研调查及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顺应社会发展趋向和人民健康的需要,能够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护理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6]。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更加突出对于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表2、表3 结果显示,应用型本科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主动与否、与同居者和实习同学之间的关系、毕业后考研和就业的选择影响着实习中、后期的焦虑情况(P<0.05)。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沟通、规划能力优秀,热爱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在临床工作中获得的良性反馈更多,有着明确的就业方向以及人生规划;在每天的临床工作中主动学习并帮助带教教师完成力所能及的护理操作,兼顾了操作熟练度的情况下也增进了与科室教师、患者及家属和实习同学的人际关系,不断积累的临床经验也能帮助护生顺利通过临床考核,为实习结束后的正式独立工作奠定基础。反之,被动选择护理专业、沟通规划能力欠缺的本科护生,不能有效适应临床护理角色,对于护理工作责任感不高,在每天的临床工作中拒绝思考,不主动参与护理操作,失去了实操机会,以至于考核成绩不理想,与科室教师和患者及家属关系紧张,害怕操作失误而进入恶性循环;在择业时摇摆不定,对职业没有一个良好的规划,没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加重了护生的焦虑情绪。因此,培养本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责任感,开设相关课程提升其与他人沟通、生涯规划能力,对减轻其焦虑情绪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工作遇到困难是否有人帮助与应用型本科护生焦虑是否加剧关系密切(P<0.05),该结果与单玉香等[17]的研究结果相同。由于角色的转变,人际交往角色关系的不同考验着护生的社交能力,失败的社交会加剧护生的焦虑情绪。主要表现为:(1)对于患者而言,进入科室后倾向于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但护生由于专业技能不熟练,一般很难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在此过程中,护生由于缺乏正确的护理沟通技巧,无法通过解释和非语言交流来缓解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和质疑[18]。护生的人际关系还包括与同居者、带教教师、实习同学[19-21]的关系。(2)护生缺乏与带教教师的交流,会引发师生关系紧张,带教教师无法获取护生实际知识掌握情况,护生错过实操机会易产生焦虑情绪。(3)护生与非家属同住时,作息时间、轮班排班、生活习惯等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与同居者之间的冲突,导致护生产生焦虑情绪。(4)护生在临床实习时小组随机分配,面对陌生的同学,性格、兴趣等的不同会导致同组护生之间失去交流,无法促成同组护生之间的激励作用,会使护生产生消极情绪,对临床实习失去兴趣,引发焦虑情绪。在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护生往往希望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有渠道获得帮助,从而改善焦虑情绪[22]。
大部分本科护生在实习中后期存在焦虑情绪,SAS 评分高于国内常模;本科护生在实习中期与后期的实习状况良好,各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继续加强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人际关系与护生焦虑与否有关,应引起学校和实习医院的重视,加强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训,在课程设置中可提前引入临床护患沟通内容,尽力缩短护生刚进入临床的角色转变期,同时学校也可定期提供心理咨询,帮助有困难无处诉说的护生减轻焦虑情绪,逐步提高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商能力,让本科护生在正式成为医院职工前能够独立,最后圆满地完成临床实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