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群(清远市清城区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院感染是医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难题,是影响患者和医务人员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调查发现[1],以医务人员的手为媒介发生的院内交叉感染事件约占全部医院感染事件的30%。实证医学结果显示[2],手卫生管理会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规范落实手卫生措施可降低40%左右的医院感染事件。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即便具备一定规模的医院,其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也不高,而这其中,以与患者直接接触前的手卫生依从性为最低。本文针对医务人员手依从性的现状及应对管理策略作陈述。
首先,根据医疗机构的类型进行总结,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手卫生依从性大不相同。相关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级别的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率、依从性和正确性也不同,例如三级医院手卫生依从性高于二级医院,省部级和地市级医院高于县级,地市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手卫生认知率及正确率偏低,教学类的医院要高于非教学类医院。就我国来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院较为普遍,机构数量也相对较多,由此提示基层医院在提升手卫生依从性方面十分关键,若未良好管控,便会对医院感染防控造成威胁。
其次,岗位及科室的不同也会影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发现,在岗位方面,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最高,医生位居第二,然后是医技、护工等辅助人员,最后是保洁员。科室方面,儿科的手卫生依从性最高,其次是外科,最后是门急诊。另在相关调查中还发现,ICU 的手卫生依从性要高于普通病房,内科普遍偏低,而临床医生要比护理人员低。
最后,对于不同的手卫生指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也不同。调查发现,临床医务人员在体液暴露后的手卫生依从性能够达到100%,接触患者后约90%左右。
导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主要因素是工作量大,人力配置不充足。患者越多,工作量越大,医务人员手卫生落实效果就越差。
护理部加强管理后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便明显提高,这与护士考核、培训、消毒隔离检查等层层把控到位密切相关。而医务科对医生们的消毒隔离和手卫生监督管控有时并不严谨,他们通常仅是进行简单的洗手。
医务人员自觉性差,不重视手卫生;混淆戴手套与洗手的作用,用戴手套代替洗手;有时因为担忧消毒液刺激皮肤而减少洗手。
大部分医务人员现有的手卫生相关知识仍停留在接受教学知识的阶段,而学校教育和临床工作的关系是连续性的,前者作为理论,后者作为实践,缺一不可,而许多医疗机构未能加强对实习生和新入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培训。
手卫生的设施规划不合理,大部分医疗机构的洗手池位置不便于医务人员使用,全年只供应冷水洗手,速干手消毒剂放置不当,数量不够,洗手液和速干手消毒液的成分对皮肤刺激性大,没有配置护手霜等,都是导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之一。特别是手接触式水龙头极易发生交叉感染,另外干手用品配备不充分也是客观上造成手卫生不规范的因素。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约有93.3%的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非接触式水龙头,100%的医疗机构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和洗手液,但干手意识薄弱,50%的医疗机构干纸巾配备不足。
医务人员工作任务繁重、紧急,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多项操作,故而易忽略手卫生。因此,医院应根据临床工作量和医务人员的个人能力合理配置人数,分闲忙时段,开展弹性排班,使每位医务人员都有充足时间洗手。
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是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基础。从现代管理学和心理学出发,可在管理中融入霍桑效应,指的是让医务人员自己意识到手卫生行为备受关注,从而促进其行为倾向的一种心理学理念。管理措施中首先要提升领导者的自身素质,言传身教,注重发现手卫生细节及其不足,积极解决问题,可适当采取奖惩激励制度,刺激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感控督导员监测手卫生依从性的准确性,严格落实院、科两级督导管理。管理部门每月不定期检查或暗访,现场反馈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跟进整改的效果。善于总结日常督导中发现的问题,有效评估问题性质,以利于做好针对个人、科室和全员的不同整改、跟踪管理[3]。
把手卫生管理作为医院、科室的监控指标,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每季度抽查手消毒液、干手纸等的使用数量,随机抽查在岗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效果菌落监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以科室为单位,每月、每季度公示全院手卫生依从性数据,将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洗手正确率、洗手效果监测结果等纳入每月感染管理质量考核,与绩效挂钩,监督落实,以进一步提高全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行为习惯转变是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相关文献提及,良好的手卫生文化氛围会促进医务人员自觉性,使其能够严格地以职业道德标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加强院感防控教育培训,特别是新冠防控期间必须加强手卫生培训,建立良好的手卫生氛围,提高感控意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多元化培训,例如使用蒙眼、用颜料代替洗手液的方法来考核七步洗手法操作,洗完让被考医务人员马上查看自己的洗手效果,如果有留白没有颜料颜色的地方或颜色较浅的地方,就说明洗手操作不够规范,该留白处或色浅处为未进行有效清洗的区域;洗手后马上按规范采样进行菌落监测,及时把细菌培养结果反馈至考生本人,通过手卫生效果监测的闭环管理,改变医务人员对洗手的认知和行为习惯。结合随机现场提问、抽查手卫生操作等方法,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和洗手的准确性。
在这过程中也需要领导者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将手卫生知识作为培训基础,以提升手卫生依从性作为动力,将手卫生行为形成作为最终目标,三者互相关联,调动医务人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营造良好氛围有利于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例如引导医务人员之间进行监督,出现问题勇于提出,立即解决纠正。让医务人员明白人人都可以是监督者,也可以是参与者。在相关调查中发现,医务人员对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不排斥。同时,可在院内开展宣传活动,像是手卫生宣传月、洗手周、洗手比赛之类的活动,设立奖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参与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讲座、宣传资料、洗手宣传画板等形式宣传,在各个洗手设施墙上醒目处张贴流程图,便于医护人员随时按规范执行手卫生,也利于向就医患者普及规范执行手卫生的知识。
医疗机构应加大手卫生经费的投入,配备适用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如增加不溅水的洗手池、非接触式水龙头,冬天配置温水洗手,配置性质温和的洗手液和擦手纸;并在病房走廊、病房内、护理车、治疗车、发药车等位置都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优化干手措施,规范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剂的放置位置,规范标识开启日期和有效期限;过期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剂及时丢弃,禁止再使用。完善、统一干手纸盒的放置位置,便于医务人员取用,防止出现洗手后用工作服擦手的现象。另外,在选择速干手消毒剂时尽量选择对皮肤刺激性小的品种,以消除医务人员的担忧,促进医务人员主动洗手。
手接触传播是致病菌的主要传播方式,因而规范落实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洗手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能预防医院感染,保护患者,避免交叉感染,因此要从思想上重视洗手的重要性。
[1]赵娜,陶西萍,薛卫宁,魏晨波,来春艳,张惠民,山维.手卫生管理平台对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3):161-163.
[2]郑之国,赵男兵,王甜,郝冲,孙闪华.医院管理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06):25-27.
[3] 唐志菊.认知管理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度、依从性、执行行为及合格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1):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