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玺
【摘 要】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语言,音乐要素是音乐情绪、情感的表现手段。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捕捉音乐要素的能力,并将音乐审美体验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实践证明,音乐视觉化体验、音乐动作化体验、音乐游戏化体验是开展音乐审美体验教学的有效手段,能帮助学生在捕捉音乐要素的同时提升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音乐要素;审美体验;视觉化;动作化;游戏化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多次出现“实践”“参与”“体验”等词语,强调音乐实践和体验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是通过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四大基本要素的运动组合,形成节奏、旋律、力度、速度、和声、曲式、调式、织体等音乐形式要素来进行艺术表现和情感传递的。因此,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听、唱几首作品,更重要是通过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敏锐地捕捉音乐要素并获得审美体验。从本质上来说,音乐审美体验包含两层含义,即体验音乐美的过程和通过音乐体验达到审美的结果。音乐审美体验是艺术课程“审美性”“实践性”等性质的体现,以及音乐学科“欣赏”艺术在实践领域的具体要求。实践证明,教师可以采用视觉化、动作化、游戏化的体验手段和方式,强化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
一、联觉机制下的音乐视觉化体验
人们在听赏音乐时,身体会产生特殊的感受,脑海里会出现一些画面和色彩。例如:节奏松散或连续长音的旋律会给人舒展的感受;节奏紧凑或连续短音的旋律会给人局促的感受。再如:大调音阶给人一种“明亮”的感觉;小调音阶则给人一种“暗淡”的感觉。这便是联觉机制产生的作用。联觉,也称“通感”“联感”,是一种感官的刺激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大部分人都有的心理反应。视听联觉是最常见的联觉现象,视觉艺术中最典型的是绘画,听觉艺术中最典型的是音乐。绘画作品从创作完成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审美过程,能被鉴赏。而音乐作品最开始以乐谱的形式呈现,只有将乐谱转化为音响后才能被鉴赏。同时,音乐音响的呈现又依赖于人或器具,具有一定的条件性。怎样将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直观化,使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更加持久和深刻?将音乐视觉化是较好的手段。音乐视觉化是指以某一个或某几个音乐要素为切入点,用图谱、色彩、色块等视觉化、图形化的方式表现音乐要素的典型特点。在音乐视觉化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联觉将得到激活。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要把握好“度”,将视觉手段作为一种辅助,为学生理解、体验音乐服务,不能本末倒置。
(一)音乐与图形的联觉
点、线、面、体是绘画的形式要素,音乐中的点、线、面、体则是音乐要素在音响形态层面的体现。音乐中的点即单个的音符,线即一个个音符按照一定的节奏排列组合而成的旋律,面即不同的旋律相互结合形成的“音响面”,体即不同的音响面组合成的曲体结构。在音乐教学中,可以从最具感染力、最富特色的音乐要素入手,通过点、线、面、体的合理设计与编排,构成音乐图形,使音乐可视化,帮助学生深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
【案例1】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
在歌曲的二声部教学中,教师结合歌曲的意境,以音高和节奏要素为切入点,采用简笔画的方式,设计和勾勒符合作品意境的“浪花”形态旋律图谱。低声部设计如图1所示,高声部设计如图2所示。
教学时,教师边唱旋律边随着旋律的音高和节奏画出旋律线,将音乐的点、线、面、体呈现在旋律线中。学生观察每个声部乐句的数量和特点,比较高低声部的旋律特征,不断加深对旋律的印象,准确把握两个声部的音准。
旋律图谱将音乐视觉化、具象化,将音符、旋律变成有内容、形象化的画面。学生在得到多重感官享受的同时,深化了对音乐的印象。
(二)音乐与色彩的联觉
音乐的诸要素与色彩存在一定的关联,如调性就具有色彩感:纯白色的C大调、纯绿色的D大调、纯黄色的E大调、淡红色的F大调、大红色的G大调等均是对调性色彩的描述。艺术大师康定斯基认为,色彩和音响其实没有区别,两者均具有明度和色相,并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明确阐述了音乐与绘画之间的关系,提出每种乐器的声音都可以用色彩去描述和归纳。例如,长笛对应淡蓝色,大提琴对应蓝色,小号对应红色,风琴对应深蓝色,长号对应朱红色等。柏辽兹在《配器法》中也提到,要给旋律、和声、节奏配上各种颜色,使它们色彩化。音乐与色彩的关联给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用色彩图谱表现音乐的不同形象。
【案例2】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春》
《春》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在教学作品的第三插部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辨别乐器的音色,了解旋律出现的先后顺序,体会紧张的音乐氛围,教师用黄色的螺旋形线条表现小提琴演奏的闪电旋律,用深蓝色的小圆和黑色的大圆表现大提琴演奏的雷鸣旋律(如图3),采用擦除的方式让浅蓝色色块与音乐同步出现,帮助学生捕捉旋律、体验情绪。
注:黄色的螺旋线条 深蓝色的小圆和黑色的大圆
色彩图谱符合小学生思维具象性的特点,能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然而,音乐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导致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是多元的。因此,在使用色彩图谱进行教学时,教师不能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强加给学生,而应带领学生参与图谱设计。
二、运动支配下的音乐动作化体验
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认为,人的感觉能力是生命活动的一个方面,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感觉能力,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运动。音乐作为情感的艺术,也具有运动和变化的特点。“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动作是情感表现的最高境界,是体验运动着的音乐的重要手段。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善于从动作表象中认识和把握事物,尤其是低段的学生,其思维活动是在动作中进行的。基于音乐的特殊性和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动作化体验的方式展开教学。音乐动作化体验指的是通过动作感知和体验音乐要素,将音乐与动作结合,通过动作使音乐成为身体活动,让学习者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
(一)感知旋律特点的动作化体验
旋律是音乐的基础和灵魂,是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作品乐思的重要手段。与其他音乐要素相比,旋律集音高、节奏、调式调性于一体,包含更多的音乐元素,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动作的变化发现旋律的特点,体验音乐传递的情感的变化。
【案例3】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甜甜的秘密》
为营造“悄悄地”的意境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歌曲第一乐段中多处出现了八分休止符,而这也给演唱增加了难度。因此,教师设计了“点手心+画爱心”的动作体验活动(如图4),让学生用点手心动作体验每个乐句中前半句欢快、跳跃的情绪,并解决休止符演唱的难点。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知音符的高低变化,教师相应地设计了体现空间高低变化的动作,让学生用连贯、流畅的画爱心动作表现舒张、流动的旋律。
(二)感知乐句结构的动作化体验
乐句是音乐中表现相对完整的乐思的基本结构单位,相当于文章中完整的一句话。乐句又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准确划分乐句,厘清乐句之间的关系是表达音乐的基础。乐句的行进方向、结构特点、创作技法是判断音乐风格、确定音乐情感的依据。对乐句的感知与体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更大的音乐结构单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乐句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促使他们用音乐家的思维进行思考。
【案例4】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噢,苏珊娜》
本课中,教师设计了“恒拍行进+句尾拍手”的动作体验活动。活动一: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圈,在教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按逆时针方向行进,并在第一个乐句结尾处加入“x x x”的拍手动作,随后按顺时针方向行进,同样在下一个乐句结尾处加入“x x x”的拍手动作,随后再次改变行进方向……用以上动作展开体验活动直至全曲结束。在学生熟悉以上活动后,可以进行第二个活动。活动二:将原来的一个圈变成两个圈,内外圈的学生两两一组,同样跟随音乐,先按顺时针方向行进,在乐句结尾处两两击掌,在新的乐句开始时改变行进方向。该活动以乐句结构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动作体验活动熟悉歌曲,为接下来的歌曲演唱打下基础。
(三)感知作品曲式的动作化体验
相较于乐句的结构,曲式是更大一级的音乐结构,也是音乐作品整体的宏观结构。每首音乐作品都有独特的结构形式,音乐情感隐藏于音乐结构当中。对曲式结构的感知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和传递的情感,也有助于学生体验作品的结构美、逻辑美。
【案例5】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春天举行音乐会》
为了让学生辨别作品的二段体曲式结构,体验两个乐段的音乐情绪变化,教师设计了动作组合,如图5所示。
教学伊始,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伴奏开展动作体验活动,并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为歌曲划分段落。当学生无法作出判断时,教师提示他们仔细观察动作的变化,从中寻找答案。借助动作体验,学生很快就能划分歌曲的段落。随后再分段展开教学,课堂效果极佳。
音乐动作化体验吸取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与奥尔夫身势活动的精华,呈现了师生共同发现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享受美的过程。
三、素养导向下的音乐游戏化体验
《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关注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尚未成熟,注意力也不够集中,尤其是低段的学生,很难做到整节课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但他们天生喜欢游戏,游戏化的音乐活动是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手段。对此,教师可设计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在音乐课上的游戏化体验,即以趣味性、情境性、综合性的游戏为载体,让学生感知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要素,体验音乐传递的情感等,以此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与人交往、开展合作的能力。
【案例6】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火车开啦》
为了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情绪以及句尾的长音,教师设计了“传递网球”的游戏。学生围成圈席地而坐,教师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用手拍腿,稳固恒拍。随后出示网球,引导学生探索网球的不同玩法:拍球、滚球、点球、传球……接着播放音乐,启发学生“跟着音乐的感觉来玩球”。学生一致认为用以下方式开展活动效果最好:先跟随音乐的恒拍传球,在一个乐句结尾的地方采用滚球的方式,在第二个乐句开始时继续传球和滚球……学生在多次尝试后发现,乐句句尾的滚球距离不能过长,因为此处的长音只有两拍,而且要选择离自己相对较近的同伴进行传球,在传球过程中还要高度集中注意力。
通过反复地聆听和参与音乐游戏,学生不仅熟悉了歌曲,还提高了交往和合作能力。可见,音乐游戏化体验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趣味活动,还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
音乐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播活动,而是帮助学生感知音乐要素、获得音乐审美经验的活动。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感是通过多种音乐要素传递给听众的。因此,任何一种教学手段的实施都要基于音乐要素,并且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无论是开展视觉化体验、动作化体验还是游戏化体验,教师都要先对教材进行研读,挖掘音乐作品中的典型音乐要素,而后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捕捉音乐要素,体会音乐传递的情感。需要注意的是,音樂的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特点给学生感受、表现音乐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学生有时会对同一作品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尝试与学生共同探讨、设计学习方法,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4]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惠风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