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绘本提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效果

2024-01-04 16:58薛心梅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20期

薛心梅

导读: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基于特定议题,师生共同选取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内集体建构阅读模型,通过对照、分析、研究提升学习效率,增加阅读印象。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青睐。本文以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为例,探讨运用绘本提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效果的具体策略,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征

(一)基本特征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指的是师生选定一组具有某种相同点的文本,思考探讨具备讨论价值和空间的主题,不设置固定模板和参考答案,梳理整体框架,在集体理解和个人认知的碰撞下进行视域融合,对作品思想感情、手法运用、策略选取、语言特点、文字技巧等达成某种共识。

群文阅读跳脱出语文教材单篇课文阅读的窠臼和弊端,将结构、内容、主题、思想感情相似的作品进行类比阅读,强调有机联系、整体性和统一性,具有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囊括结构化、整合性、聚合性、逻辑性等典型特点。

(二)理论价值

首先,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群文阅读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畴,学生不再只能阅读教材和规定书目内容,还可以阅读绘本、电子图书、互动书籍、杂志等多元种类的作品,理解阅读是一种生活化的、广义的、不受时间和空间拘束的行为,培养阅读兴趣,深化对阅读的理解。其次,群文阅读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立体的教育模式,不仅包含传统智育元素,更具有美育、德育内涵,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人文素养、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的培养至关重要。最后,群文阅读作为一种阅读体系,有着传统语文阅读不能比擬的特殊效果。在常规阅读模式的训练下辅以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整合能力、批判能力、创新能力等更高层次的阅读素养,这些素养会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学习中,塑造人格,丰富能力,涵养生活,促进学习。

(三)实践意义

小学是夯实语言基础、认读拼音字词、提升理解能力、开展语言运用、锻炼写作技巧的重要阶段,阅读是这一阶段的教学核心。通过群文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得到最大程度开发。他们不再被限定于个人阅读,能和同伴、教师分享阅读感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扩充阅读视角;不再孤立、涣散、割裂地理解某篇文章,转向寻找作者情感、人文背景、历史意义、思想契机的某种内在联系,培养了逻辑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不再碍于教材标准答案,从寻找素材、发现联系到研究情感、归纳主题都需要动用学习能力,这个过程无疑对想象力和创造力训练、大脑思维开发颇有裨益;不再作为受教育的客体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观建立属于自己的阅读体系和评价标准,开始具备辨析、鉴赏、评论、应用等主观能动性。

二、绘本教学与群文阅读的融合性分析

(一)主题清晰,利于辨识与提取

辨识与提取指的是从阅读素材中识别关键讯息,运用正确的策略进行提取。相较于纯文字的课文,绘本文字较少,画面承担主要的叙事功能,读者的阅读效率和信息提取速度明显更高。这种特点决定了其主题的清晰性和质量的关系很大。群文阅读中,辨识与提取信息是关键基础,绘本在这一点上易于操作,能降低阅读门槛,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以一年级上册“语文天地一”《小白兔和大灰兔》为基础开展素材提取时,不少学生无的放矢,不知从哪种角度提炼中心观点。这篇文章讲述小白兔和小灰兔面对老山羊的馈赠时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索要菜籽,自行耕种,自力更生,后者直接收下,自由散漫,没有进步。作品有很多可供提取的核心基点,如“对比手法”“为动物角色赋予性格”“劳动的好处”等。教师可以引入《小蓝和小黄》《猜猜我有多爱你》《红鸟大大小小的朋友》《比一比,谁最棒》等主人公具有鲜明对照的绘本,潜移默化地点拨学生,使其发现绘本的对比元素;引入《逃家小兔》《兔子太太回来了》《兔子先生有个大工程》《彼得兔》等角色为兔子形象的绘本,启发学生发现兔子形象在性格、外形、观念等方面的异同,提取绘本中兔子的典型特点,初始人物刻画方法;引入《朱家故事》《乱作一团》《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妈妈,买绿豆!》等劳动主题绘本,帮助学生提取绘本中兔子播撒种子的劳动行为,以此为基点展开群文搜索和鉴赏。

(二)题材丰富,利于比较与整合

群文阅读需要学生对各类故事进行比对,分析相同点和不同点,综合整合信息,梳理完整的理论。绘本具有丰富多彩的题材,为比较环节提供了多元素材。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阅读延伸环节,教师可以引入《小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野天鹅》《夜莺》《雪人》《打火匣》等安徒生童话绘本故事,让学生熟悉童话这个体裁的写作形式、叙事技巧和表达特点等。配合包罗万象的题材和趣味横生、多姿多彩的画面,学生会更理解每篇文章的表达意图和阐述策略,更敏锐地发现作者在技巧、抒情、思想、主题、结构、风格等不同方面的异同,进行类比和整合。

(三)情感突出,利于评价与反思

绘本主要阅读对象为少年儿童,和其心理发展规律相一致,往往具有强烈的、典型的、显著的情感。在群文阅读中,对文章进行评判、对差异做出归纳、对阅读过程展开反思是重要的升华环节,关系到阅读水平的本质提升,这一切的基础便是最真实深切、亲切可感生活情感。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可以作为群文阅读的典型示范,包含自然景物、人文环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生活志趣等相似主题,表现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此时,可引入《这是我的家》《落花生》《下雨天去郊游》《爱家的鸟》四本与课文主题相同、角色类似、情感趋同的绘本,作为一组对照。上述作品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阐述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具有动人肺腑的情感力量。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能最大程度激发情感,促使观察能力、剖析能力、评判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四)图文并茂,利于应用与创意

图文并茂是绘本区别于课文的核心特点。实质上,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一定的绘本属性,大部分课文都配有和文字高度契合、精美舒适、美观大方、色彩鲜艳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阅读兴趣。群文阅读本质是一种自主研究,倡导学生从被动学习知识的学习者身份转换为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研究者身份,运用相关阅读能力实现独特的创意构想,创造力是驱动这一过程原始动力。绘本图文互为补充的叙事特点正好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鼓励学生研究“名字里的故事”,交流名字的含义、经历、新鲜事件。这为群文阅读提供了良好空间,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创意指导:一是“绘本主角名字收集”。收集主人公的姓名,按照长度、特殊性、好听度、意义等进行归纳,总结作者取名特点和故事情节、思想感情之间微妙的联系。二是“我为角色重新取名”。阅读特定绘本后,根据角色性格特点和自身喜好对角色进行定名。有的学生在阅读《大卫,不可以》之后,给大卫取名为“小淘气”“元气”“壮壮”“图图”等,这些名字都和主角勇敢、顽皮、精力旺盛、自我意识强烈等特点有着关联。三是“具体语境中姓名特点分析”。回归教材,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整理课文主人公姓名,对其典型特征和作品主旨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归纳。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叠词能体现人物的亲切感,文章一般抒情性较强;有的认为如果不想主角姓名对文章造成影响,可以使用“我”“你”“他”“她”“它”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进行模糊替代;有的认为主角名字如果充满奇思妙想,作品一般也天马行空,名字给人的感觉和文章基调之间不宜相去甚远。

三、运用绘本提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效果的具体策略

(一)归纳整理,丰富储备

归纳整理是群文阅读的第一步,扎实的知识储备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不同文章的共通之处,展开有研究意义和阅读价值的学习活动。绘本对夯实知识基础具有关键意义。例如,针对三年级上册习作练习“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我意识主题绘本《光》《我不知道我是谁》《离家的小燕》、感官知觉主题绘本《爸爸的眼镜》《眼睛宝宝亮晶晶》《蒙眼睛》、色彩主题绘本《小蓝和小黄》《变变变》《有趣的颜色》、生活主题绘本《石头汤》《莎莉,洗好澡了没?》《阿莱不睡觉》,分别对应题眼中的“我”“眼中”“缤纷”“世界”四个母题。通过划分和圈点关键词、引入特定主题绘本、开展融合教学、将相关作品进行总结,学生不仅丰富了阅读量,还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从细节字词出发对文义进行拆解,以关键词汇为突破口寻找阅读素材,阅读归纳重点,提升信息整理能力。

(二)绘制导图,厘清思路

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于群文教学中,也是绘本阅读的主要逻辑认知工具。教师可以布置日常任务,先在班级建立绘本阅读角,让学生自行将喜欢的作品带到学校传阅分享,再设置思维导图比赛,在逻辑清晰度、信息准确度、图示直观度、思路适切度等方面进行专项评比。以上指标均是群文阅读比较和整合环节的根本目标。以绘本《石头汤》为例,学生分别用时间线索图、树状图、鱼骨图、圆圈图、气泡图、流程图、双重气泡图、括号图、桥状图等形式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点、历史象征、情感表达等进行梳理,总结出这是一个关于人情冷暖的故事,富有诗意和禅意,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古典主义韵味、集体主义和个体需求的平衡、对家庭温暖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呼唤、社会人文关怀、智慧理性解决策略等主题。同样地,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等文章也有类似情节与主题。他们继续构建思维导图,帮助自身记忆相关要点,推翻旧的观点,建立新的联系。最后师生共同构建了一套“人文主义关怀群文阅读列表”,包含教材中的文章和一些课外绘本,在对照和整合过程中,设计了最后一套思维导图,深化了对行文规律、写作意图、创作逻辑的思考和理解。

(三)以情带思,理感并存

阅读评价是群文阅读验收学习成果的环节,语文是一门兼具理性和感性的学科,它既需要字词基础、表达技巧、语言知识,也需要生活情感和独特思想。只有理性和感性并存、用情感带动思考的阅读素材,才符合阅读评价的终极目标。绘本和这一理念高度契合,能帮助学生端正阅读态度,既不过分偏颇、武断、以主观情绪曲解文章意思,也不机械、死板感受作者思想感情。例如,二年级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通过对睡眠中妈妈的描写,展现了浓厚的亲情,表现了两代人之間亲密的情感联系和相互理解。为了深化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入《我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有一天》《说呀》《三只小猴子》《妈妈去上班》等经典母爱题材绘本。在相同情感的叠加和累积下,学生情感能量达到最大,高浓度的感性认识得以转换为一些基础的理性认识。如有些学生认为作品中的妈妈和课文中温柔、恬静、坚定的形象有所出入,妈妈也可以是不同的、多姿多彩、具有个性的;有些学生认为作品除了对妈妈有正面描写,也可以看出孩子的一些性格特点,亲子之间具有相似之处;有些学生认为无论妈妈的性格怎样改变,和孩子的感情是不变。由此可见,情感性极强的绘本能最大限度丰富学生的感情,激发他们理性评价的潜能,而理性认识正是群文阅读不可或缺的支柱。

(四)驰骋想象,延伸创作

想象环节既是群文阅读的延伸,也是下一次学习的起始。只有以阅读为跳板开拓想象,具有批判思维、想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多重思维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乃至写作能力才能得到质的飞跃。这一环节中绘本是学生灵感的有力助推。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组成了一次以科技题材为核心的群文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入《豆荚里的五粒豆》《交通工具科普绘本:飞机》《揭秘宇宙低幼版》《蝴蝶》四本绘本,作为对照组。在两次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想象力得到激发,创作欲获得加强,探索欲空前高涨。配合群文阅读开展“科技小能手实践”“科学知识竞赛”“科技问答”“科幻文写作”“想象力创作大赛”等延伸活动,可以让学生将自身积累的科学知识以口头表达、竞赛、文字等各自擅长的方式予以运用,提升学习信心和创作活力。在验收想象成果的环节,全班分享创新经验,互相欣赏和借鉴创意,实现共同进步。

四、结语

群文阅读和绘本教学都是全新的教育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总结两者结合的经验,把握优势,改善不足,为学生阅读能力、表达水平、写作技能、情感能力、学习水平等的提升保驾护航,让其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