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项目化课程的实施策略探究

2024-01-04 16:58林旻枫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小伞雨伞绘本

林旻枫

导读:幼儿园项目课程是在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过程中架构出的实践性课程,具有生成性和操作性的特点,体现幼儿整合式的学习。一个项目课程就是一个小主题,内容清晰明了,实施的形式灵活多样,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幼儿对某一课程内容的理解。大自然、大社会是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为幼儿的实际性实践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幼儿对其充满好奇,我们应顺应幼儿的求知欲。本文将以项目课程“黄雨伞”为例,阐述在项目课程实施中的一些思考,旨在通过项目课程的实施,有效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目前结合活动进行项目课程元素的开发,由于下雨取材于自然,对项目课程实施而言有着更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预设过多,幼儿主导较少”“教师解读幼儿行为能力弱,注重形式忽略过程”等问题。我们提出实践操作,希望教师真正追随幼儿的视角,更用心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在此理念下,我们对幼儿实践操作活动赋予新的意义,使课程内容与幼儿游戏有机融合。

一、基于需要引发幼儿实践操作

(一)捕捉幼儿兴趣,生发项目课程

热爱自然和社会、喜欢探究是幼儿的天性。黄雨伞制作是一种传统工艺,也是中华民族“工匠精神”的延续。幼儿的聪明才智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会使幼儿的思维更灵活、更富创造力。我们多蹲下来与幼儿交谈,摒弃原有立场,就会发现幼儿真正的兴趣。

案例:每到下雨天,幼儿便撑来各式各样的小伞,饶有兴致地聚在一起评价谁的最漂亮,还不时转转、玩玩。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一天,梳窈走进了绘本阅读区,拿起了《黄雨伞》绘本就看了起来,将书翻了一遍,不过表情有点凝重,有些疑惑。看出幼儿对无字书的不解之后,教师在阅读区投放了绘本《黄雨伞》的问题录音。在录音的提问下,她通过观察图画书中主角或主要人物的动作、表情、姿态来验证绘本传递的信息或自己的猜想。幼儿听完,对这事很感兴趣并激烈讨论起来。他们的探索欲逐步上升,项目活动契机由此而来。

对一个幼儿来说,使用雨伞既新鲜又有些激动,但这很容易激起好奇心,极具诱惑力。同时,对雨伞的探索不仅可以锻炼创新能力,还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帮助幼儿养成合作精神。

(二)善用倾听记录,解析幼儿想法

绘本《黄雨伞》音乐游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幼儿,多样化的游戏建立于幼儿的基础上,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抓住幼儿的想法和兴趣。活动前,幼儿围绕绘本内容展开了讨论。我们开展了一个谈话活动,提出了几个支架性问题,如“这是什么歌?”“有没有可以拿着跳的道具?”“什么样的道具好呢?”等。通过这些问题,教师一边密切关注幼儿的想法,一边激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同时,我们对绘本进行了解,与家长一起收集大量材料。这些材料一部分用來创设环境,一部分给幼儿操作。教师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回答写进表格里面,便于进一步观察和了解。这些问题既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点,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根据幼儿的回应,教师还需要对幼儿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敏锐捕捉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中寻找项目课程的生发点。

(三)搭建学习支架,支持幼儿探究

幼儿是在与环境和事物互动的过程中学习的。如果在幼儿遇阻或困难时,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撑,那么幼儿就会丧失兴趣,探究学习就停在表面经验,很快就结束了。教师需要通过制作活动巧妙引出幼儿对黄雨伞的兴趣,结合制作艺术将课程开展得更具有特色,思考如何促进幼儿深入实践操作。为了让“黄雨伞”项目课程持续深入发展,我们邀请了很多教师进行了一次课程审议,梳理出前期的一些准备。面对幼儿的实践操作,我们应适时搭建支架,帮助幼儿积累经验,拓展幼儿的兴趣点。现今的游戏活动中,大多数集体教学活动局限于室内或多媒体资料,幼儿真正接触自然的机会不多。在此活动中,因为活动契机来自幼儿,当然也要回归幼儿。

二、帮助幼儿进入实践操作状态

项目课程中的科学观察是教师推动实践操作的关键,观察是教师真正认识幼儿的重要途径。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对待幼儿提出的问题,以幼儿的问题为契机,适时适地生发幼儿感兴趣的课程。

(一)平视式观察,洞悉有效信息

观察是教师发现幼儿学习最有效的途径,教师要用心捕捉幼儿在游戏中的精彩和创新之处。例如,在小剧院里幼儿越发觉得表演的小伞不够漂亮。“予馨,我给你做将漂亮的伞吧!”“好啊,可是你怎么做呢?”“我们可以问问老师。”“老师,我们想自己做将漂亮的伞。”“那你们想用什么来做呢?”“我想用卡纸,颜色漂亮。”“我想用白纸,还能在上面画上漂亮的图案。”“可以啊,那我在科学区提供给你们各种各样的纸,你们可以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做伞,还可以比较看看哪种伞防水。”就这样幼儿拿出自己喜欢的纸,还选择了圆形的模板照着画圆,做小伞了。

在看似这样平常的一个“问题”,在观察中教师可以看到幼儿思考、探究的过程,也为分析幼儿的能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教师根据观察过程中积累的照片、记录等了解了幼儿认知、观察力等方面的发展。

(二)层次性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实践操作体现的是幼儿高阶思维的参与。幼儿必须站立在自身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才能深入学习。针对他们注意力的短缺,有效且多层次的问题对推进幼儿深度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新问题出现了——“老师,我觉得我们的衣服不好看,视频里妈妈们的衣服好美啊,我也想穿!”“那是旗袍,我妈妈也有穿。”“我没有,我也想要。”“那怎么办呢?”“老师我没有旗袍!”“那我们可以想想怎么做,自己给自己设计一件,如何?”“好呀好呀!”幼儿就这样对旗袍产生了兴趣,对旗袍的图案、颜色也各有自己的喜好。于是我们邀请家长和幼儿在家一起制作“撑伞的小人”,展示在班上供全班感受欣赏,为艺术创作积累经验。

他们能根据问题积极思考,具有探究意识,吸引着教师一起发现问题,持续探索,解决问题,获得较为深入的学习发展。

(三)多样化评价,丰富活动展望

依托活动后期的多样化评价,可以充分实现对活动课程延伸的展望。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分享可以让幼儿看到自身学习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作为支持者、合作者,教师需要帮助幼儿获得经验的支持,持续深入探究。

如:在“亲子制作‘撑伞的小人—扎染布料—报纸旗袍—花布旗袍制作”这一系列探究过程中,幼儿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懂得用已有经验“变废为宝”,解决制作旗袍的问题。他们表现出积极主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尝试、乐于想象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这是值得同伴学习的。幼儿生发的问题是项目课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并给予最大程度支持。

三、多元支持,促进深入学习

(一)互动激发,多维尝试

围绕实践操作的实现,我们强调形式上的多样化和灵活性,鼓励幼儿参与活动,用各类材料辅助幼儿达成更深入的学习目标。

例如,绘本配备的音乐引发了幼儿的表演欲望,他们结合已有的经验做出了移情行为。教师根据绘本“音乐喷泉”画面设立了小剧院背景,提供小伞、扇子、伞舞图片等道具,幼儿开始舞动起来了。

有了这些小道具,幼儿舞得更起劲了,但问题来了。奕瑶觉得舞得不够好看:“以前我们的妈妈表演的时候有一起的动作,可好看了。”应幼儿的要求,教师翻看了以前的视频,还有一些其他有关伞舞的视频。幼儿对里面的动作十分感兴趣,纷纷效仿学习。渐渐地,有的幼儿想有自己的动作,在表演时做了出来,但第二次想要表演时忘记了。于是教师建议其将动作记录下来,幼儿就开始用撑伞的跳舞小人记录创作的动作,根据自己的作品来表演。

幼儿在课程中与绘本等内容进行了多元互动。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制作完成小椅子后,问题也在不断往后顺延发生着,对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及时抓住问题的核心,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二)细观精读,促进品质发展

观察是全面了解幼儿成长特性和个体差异的最佳途径。过了几天,梳窈带着小伙伴一起在阅读区里研究起这本书。“看,这是滑滑梯,小伞经过时一定很想玩!”“看绿灯时,小伞们有序地通过斑马线呢!”“你说旁边车里的人在做些什么呢?”在她的带领下,许多幼儿对《黄雨伞》绘本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教师生成了《黄雨伞》的主题,讨论思维导图。看出幼儿对绘本的兴趣,教师在区角活动中也有了支持和推进。语言区中的绘本游戏“情境——讲述天地”中,他们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大胆创编故事,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也进一步拓展了学习经验;数学区中幼儿开展了绘本游戏“马路——停车场”“小伞快递”的互动墙;建构区的绘本游戏中,幼儿用各种建构材料搭起了绘本场景,同时抓住合作的机会,培养了社交与合作能力。幼儿一起完成共同的目标时,需要相互商量、配合、取长补短,这个过程自然发展了交往技能。

在课程开展中,幼儿专注、耐心和坚持等意志品质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養。活动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成功感和自信心,特别是当幼儿成功地完成了一项作品时。

我们的项目活动还在继续,课程的思考和探讨也在继续:可以提供哪些材料供幼儿深入操作?幼儿还能学习哪些技能?制作哪些作品?相信随着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活动课程会持续深入,幼儿的收获也会更多。

四、结语

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实践操作的活教材、活教师和活课堂。在大自然中,在我园的工坊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是创想家,能将平常的事物写得光彩照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平凡无奇的东西放到他们的面前,为他们开启想象之门。

猜你喜欢
小伞雨伞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小伞屋
雨伞树
雨伞
小伞凝聚大爱
小伞屋 等
小伞之歌
雨伞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