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立荣 杨晓红 赵小梅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非细菌感染的慢性化脓性乳腺疾病,多发生于非哺乳期的女性[1]。在25~40岁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妊娠后5年内发病较多[2]。该病是指由脂质性物质分泌引起的乳腺导管刺激与免疫反应后产生的一种病变,由于反复发作导致破溃后形成瘘管,是一种非细菌性炎性病变,不易愈合[3-5]。临床上对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以抗生素、抗结核药物、激素和手术为主,而手术是治愈浆细胞性乳腺炎最有效的方法[6]。本病在治疗时会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特别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亲情护理在浆细胞乳腺炎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8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手术方式:所有患者给予患侧乳腺腺叶及范围足够的区段切除。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n=40,例
1.2 纳入标准 (1)经临床表现并结合粗针穿刺,病理确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术后石蜡病理结果也均证实为浆细胞性乳腺炎;(2)所有患者在非妊娠非哺乳期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3)年龄19~50岁;(4)病程10 d~4年。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在入院时即给予宣教,包括饮食、环境、术前、术后注意事项等一般护理措施。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亲情护理。
1.3.2.1 入院亲情护理:①患者入院时告知住院期间全程负责该患者的护理工作,带领患者熟悉病区环境。②评估患者各项信息:基本信息包括职业、学历、饮食、睡眠、心理、报销方式等,根据评估信息制订个性化护理计划;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针对性行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③饮食指导:嘱患者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海鲜等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另外要科学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争取以最佳的状态进入手术[7]。④睡眠管理:评估患者睡眠质量,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病房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⑤心理护理:每天定时看望患者,有效的沟通交流可随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疏导。由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病情容易反复,加之患者术前半年甚至1年时间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治疗,给患者带来烦闷苦恼,应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忧思顾虑,并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帮助其消除疑虑。对于恐惧手术的患者,介绍麻醉方式,全麻在睡梦中就可完成手术,清醒后就从复苏室送回至病房,不用过于恐惧担心;乳腺作为女性第二性征之一,乳房方面的疾病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自卑心理[8]。对于担心乳房毁形的患者,及时和医生沟通,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保持乳腺正常的外形;对担心配偶对自己有看法的患者,及时与患者的配偶进行沟通,引导家属多关心体贴患者,鼓励家属与患者共同面对疾病,解除其思想顾虑;对于未生育或还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会担心影响日后哺乳[9],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做好健康宣教,满足不同患者的各类知识需求,并解决患者的心理困扰,使患者有归属感。
1.3.2.2 术前亲情护理:①为患者讲解术前注意事项,介绍麻醉师,共同帮助患者消除手术紧张情绪。责任护士和麻醉医师在术前1 d对患者进行访视,介绍手术相关流程以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焦躁情绪。②告知患者禁食水时间:术前一晚零点后禁食,凌晨6∶00后禁水,直至手术开始,对因等待时间较长饥饿感明显的患者可给予静脉输入葡萄糖。③术前皮肤准备:嘱患者前一晚用温水清洗患侧乳腺,用除毛剂去除患侧腋毛,避免使用一次性剃须刀,以免不慎刮破皮肤。④保证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可给予地西泮5 mg睡前口服。⑤心理护理:对于恐惧手术的患者,了解患者恐惧的原因,是害怕疼痛还是对麻醉的恐惧,抑或是担心乳房毁形或是留下疤痕[10],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有针对性的给予疏导,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⑥疼痛护理:患侧乳房有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对不能忍受的疼痛,及时给予止疼药以减轻疼痛,稳定患者情绪。
1.3.2.3 术后亲情护理:①患者术毕回病房后及时协助家属抬患者于病床,和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检查患者伤口及胸带包扎情况,将负压引流球放置身体一侧,叮嘱患者及家属引流管不要打折,避免受压以及过度牵扯导致引流管脱出,保证引流管畅通,同时注意观察负压效果[11]。同时还应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如果出现引流出鲜红血液以及在短时间内异常增多时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②待患者麻醉减轻,及时调整患者的卧位,由平卧位改为半卧位,不仅利于引流还利于呼吸,减轻患者不适。给予氧气持续吸入,2 L/min,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测,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12]。③及时巡视病房看望患者,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告知患者及家属术中具体情况,同时讲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对于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应积极和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解除思想疑虑缓解其心理压力,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3.2.4 疼痛护理:①术后伤口疼痛的护理:让患者认识到术后伤口疼痛是正常现象,对于疼痛敏感不能耐受的可服止疼药物[13];检查患者胸带加压包扎情况,松紧以伸进一指为宜,避免过紧或过松。②术后伤口换药疼痛护理:对患者的痛苦表示理解,鼓励患者释放不安情绪;换药前,介绍换药方法和可能会发生的疼痛,使患者以充足的心理准备和平静的心态面对换药[14];换药时手法轻柔,给予安慰和鼓励;换药过程中可以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来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研究表明,音乐干预能缓解患者焦虑[15,16]。对患者进行暗示疗法,可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以良好积极的心态来配合治疗[17]。可让患者服用维生素C暗示为止疼药,通过语音暗示、药物暗示、情景暗示等使患者感觉到其疼痛明显减轻甚至疼痛消失[18]。
1.3.2.5 出院指导:①建议患者上衣宽松,另外要勤换洗保持清洁,当乳头有分泌物时及时清理干净,避免造成刺激发生感染现象[19]。②鼓励患者生活态度要乐观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活动,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20]。建议运动>3次/周,>30 min/次,以快走及慢跑有氧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③对于有复发史或对治疗缺乏信心的患者。帮助患者分析复发原因,鼓励患者规范彻底治疗,定期复查,尽量消除复发因素,同时可以让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以鼓励患者[21]。④建立患者微信群,可在群内分享浆疾病相关知识,有情况也可随时反馈,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保持护理的延续性。
1.4 观察指标 (1)对2组患者的术前晚的睡眠时间及舒适度进行比较,使用Kolcabal简化舒适量表进行舒适度评估,此量表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估,计算平均分,舒适度与分值呈正相关;(2)观察记录2组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换药频率以及住院的时间;(3)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81 ~10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
2.1 2组患者术前睡眠时间及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术前睡眠时间及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前睡眠时间及舒适度的比较 n=40,
2.2 2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频率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伤口愈合时间、换药频率、住院时间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换药频率、住院时间比较 n=40,
2.3 2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40,例
浆细胞性乳腺炎虽然发病率比较低,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是很明确,且病程复杂,容易反复发作导致迁延不愈,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较大痛苦[22]。手术作为一种侵袭性较强的操作,容易对围手术期的患者生理和心理等各个方面产生危险性刺激,从而导致患者产生各种的不良情绪,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23]。亲情护理是要求护士以对待亲人的标准对待患者,同时又具有专科护理的专业性优势,始终贯穿于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地全过程[24]。
亲情护理也是护理模式人性化的全新体现,护士在护理的各个环节中,视患者为亲人,提供安全、贴心、全面的护理服务,通过积极正确的引导,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使其知晓良好情绪在疾病治疗和恢复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面对疾病。有研究表明,围手术期亲情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患者预后效果较好[25]。所以,要想达到良好的预期治疗效果,围术期的亲情护理必不可少。术前可通过对患者进行评估,收集资料,了解不同患者的家庭情况、文化程度等, 对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 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26]。入院亲情护理,即把患者当做来家做客的亲人朋友,用友好、热情、真诚的态度接待患者,用专业的知识技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拉近与患者的关系,从而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通过对患者的饮食指导以及睡眠管理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一个较好的状态进入手术。通过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其心态趋于平和;术前亲情护理,除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外,还为患者细致耐心的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可以使患者更好的熟知手术过程以及细节, 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陌生感以及危险感, 从内心接受手术治疗[27]。这样不但满足了患者对手术相关的知识需求,还解除了患者对手术及疼痛的恐惧心理,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手术;而术后亲情护理,除了对患者伤口及引流液的观察外,更注重患者对伤口疼痛的主观感受,采用音乐疗法以及暗示疗法等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降低了患者对疼痛的惧怕心理,提高了患者换药的依从性,促进了伤口愈合,缩短了住院时间。亲情护理还可以运用握手、拥抱等肢体语言,使其感受到温暖,如亲人的照顾和关怀让患者如沐春风,克服了心理恐惧保持心情平静,不但利于手术进行,术后康复也更快[28-30]。在实行亲情护理的过程中,责任护士应时刻注意以患者为中心,同情并尊重患者,一切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关爱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在与患者沟通地过程中,流露出关切的神情,始终与患者有眼神的交流,学会倾听技巧同样重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鼓励患者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意愿,不嘲讽、打断患者,避免出现不耐烦情绪,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宣泄,并给以正确引导。在对患者实行亲情护理的同时,也应该照顾到其他家庭成员的情绪,尤其配偶的态度对患者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尽量给予患者家属正向引导,帮助克服消极情绪,充分挖掘和利于亲情,向家属讲明患者病情,鼓励家属日常多陪伴鼓励患者,减少家庭琐事等不良事件刺激,增进患者于家属的感情,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前睡眠时间和舒适度以及伤口愈合时间、换药频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浆细胞乳腺炎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亲情护理,使患者术前睡眠时间延长舒适度增加,降低了换药频率,可有效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了患者康复,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亲情护理模式是整体护理的延续与升华,体现了护理服务的人性化关怀,在围手术期尤为重要,应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