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视角下南丰傩舞的传承与发展

2024-01-03 17:09任鑫
艺术评鉴 2023年19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

任鑫

【摘   要】傩,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们的祭祀活动,最早用于宫廷除病消灾。千百年来,傩文化不断传承发展,形成了今日中国南方各地区丰富多彩的傩文化。南丰傩舞是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傩舞品类,在申遗成功后被各类专家学者所重视,对其进行不同层面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对南丰傩舞的研究多围绕“非遗保护”“文化内涵探究”等理论层面,而南丰傩舞舞台化创作和表演相关的文章却“寥若晨星”,因此笔者从表演者视角出发,探寻南丰傩舞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南丰傩舞  傩舞表演  “非遗”传承  职业舞者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19-0080-06

儺,是上古时期人们以除病消灾、祈求风调雨顺为目的仪式,因在仪式过程中舞蹈属性明显,所以又被称为“跳傩”,其中舞蹈的部分被后人称为“傩舞”。傩的历史悠久,在《礼记·月令》中载:“季春之月,命国傩,九门磔攘,以毕春气。仲秋之月,天子乃傩,以达秋气,以犬尝麻,先荐寝庙。季冬之月,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可见在周代,官方就十分重视傩祭,分别在三月、八月、十二月举行国傩、天子傩、大傩三种不同规格的傩祭。通过周代官方对傩的重视程度可以推断出,傩的起源要早于周代,很可能与仪式文化相关,并且傩祭作为上古时期的重要仪式,在上古时期和之后的封建时代受到官方和民间的共同重视。

一、缘起——南丰傩舞与傩舞表演者

(一)傩与南丰傩舞的起源与发展

南丰傩起源于汉代,南丰紫霄镇黄砂村民国年间的《金砂余氏重修族谱》重刊傅太辉的《金砂余氏傩神辨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辉尝考宋时邑志旧本载,汉代吴芮将军封军山王者,昔常从陈平讨贼,驻扎军山,对丰人语曰:此地不数十年必有刀兵,盖由军峰耸峙,煞气所钟,凡尔乡民一带介在山辄,须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这段文字是对江西地区跳傩的最早文字记载,证明了越人将军吴芮于汉初传傩于南丰地区,在傩仪传入之后,受到了南丰地区人民的推崇与重视。

时间推移到唐代,傩仪在宫廷与民间的发展均十分繁荣,《新唐书·礼乐志》详细记载了大唐宫廷傩仪的盛况;唐玄宗时代官修的《大唐开元礼》中也对各州县等行政单位傩仪的规模与形制进行了规定。唐代官傩盛行,乡傩也同样繁荣。据传,南丰县白舍镇甘坊村于唐代就已经建立傩庙,当地傩班部分节目的动作形制自唐代就开始传承。

脱唐入宋,宋代对傩仪的管理更加宽松,《梦粱录》中载,宋代的傩仪由皇家娱乐机构负责,负责部门的改变体现了官方对傩仪更加开放的态度。与此同时,南丰傩舞在两宋时期也加入了先人或民间传说中除传统傩仪以外的对象,如宋代两帝都诏封过的军山神吴芮,他在汉初将傩传入南丰地区,受到南丰人民的爱戴,在傩祭时与其他傩神同享香火与祭拜。

元代时期由于当政者的民族与文化不同,无论是官傩还是乡傩都几乎停滞。但至明初,南丰跳傩的传统逐渐恢复,石邮村傩神庙中碑文《石邮乡傩记》由明初吴姓家族贡生吴其馨所著,其中载:“石邮之傩,自明宣德支祖潮宗太尹公出宰潮州海阳县令,政绩有声,百姓歌功颂德……按《晋语》所谓‘衣偏裻之衣,必尽敌而返者,即以除厉疫而大驱之也。所历之城乡时疫立止,即立庙于治署,朔望朝服祀之。”①可见石邮村傩为族傩,由吴氏家族从潮州带来。但有些学者对此起源持怀疑态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上》中载,1983年采风小组远赴广东潮州追溯石邮村傩舞起源,并未找到当地傩舞相关的历史记载或民族风俗。明清时期,南丰傩舞十分繁荣,跳傩也成了当地民众习俗性的民间活动,民众普遍将傩祭作为特定节日的必要活动,相信傩仪可以为其消灾解祸。

纵观傩的历史流变,其符合舞蹈艺术发展由“仪式”到“表演”,由“功利”到“娱乐”,由“官方”到“民间”,由“仪”到“舞”的普遍规律。傩从严肃的仪式到娱人形式的表演,其功能在不断改变。傩的表演者也从周代的天子携群臣,到唐代的宫廷专职仪式表演人员,再到两宋的宫廷娱乐表演人员,最后到明清时期的民间傩班。从表演者的视角分析,傩舞的表演从最开始的功能性的祭祀,逐渐向娱人与娱神共存的表演性质转变。表演者的身份不断平民化,表演内容不断娱乐化,表演形式不断地域化,这三点是傩舞作为起源于远古的仪式舞蹈,其文化与表演形式时至今日仍能传承的重要原因。

(二)傩舞的表演者与傩的关系

舞蹈,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最大特点在于其所运用的艺术材料就是人的身体,任何人都拥有表演舞蹈的材料,因此任何人都能接受和欣赏舞蹈。有部分学者认为,在上古时期“舞”与“巫”同源。傩是印证此学说的一个范例。傩源自上古时期的除疫仪式,表演者有“巫师”“祭祀”等身份的存在。在之后的朝代中,傩舞中的舞蹈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且非功能性的艺术形式。傩舞表演者与傩的关系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不尽相同。根据傩的历史与当代傩舞的发展现状,笔者总结出傩舞表演者与傩的三重关系。

其一,傩舞表演者是傩仪的承载者,从上古时期到如今,傩舞表演一直是傩仪的一部分,没有傩舞表演,傩仪作为除疫仪式的主要内容就无法完成;没有傩仪,傩舞本身就失去了其部分意义。其二,傩舞表演者是傩舞的主体,任何舞蹈产生的基础都是舞者的身体,傩舞也不例外,无论是功能性傩仪还是表演性的傩舞,表演者本身永远是舞蹈的主体。其三,傩舞表演者是傩文化传承的载体,傩文化是上古时期流传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傩文化的主旨、表现形式与传承内容,无不在傩舞表演者的每一次表演中呈现。

诚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傩舞表演者的身份及其与傩的关系都有所不同,笔者下面从傩舞表演者的角度出发,从历史中探寻他们身份的变化。

二、流转——傩舞表演者身份的转换

从傩舞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傩舞的表演者,其身份分别在周代、唐宋、明清、民国时期、改革开放后五个时期有所转变。

(一)周代至唐宋——宫廷仪式专人

首先是周代时期,傩第一次被官方指定为国家层面的除疫仪式,其规格之高,是前代所未有的。傩受到上古时期仪式文化的影响,在周代之前与其他宫廷或民间仪式一样,由主持仪式的专职人员完成。在周代,《礼记·月令》中明确记录了“仲秋之月(八月),天子乃傩”,证明当时周天子每年至少参与一次傩仪,并要与专职人员一起进行仪式流程。一年中的其他傩仪(国傩、大傩)并未明确记载有天子参与,但就文献对傩仪规格的描述,在西周时期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代举行如此大规模的傩仪,必定是由天子授意、由官方举办。因此,周代的傩舞表演者的身份地位是傩舞历史中最高的,上至国家权力地位最高的周天子,下至文武百官、专职人员以及平民百姓,每当傩仪举行,他们既是仪式的参与者,也是傩舞的表演者。诚然,傩仪在周代官方的兴盛得益于周代完备的礼乐制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周代傩舞的规格和参与人员的地位处于整个傩舞发展历史中的顶峰。

时至唐宋,官方傩舞经过长期发展,仪式本意犹存,但其规格与形式较周代有较大调整。《新唐书·礼乐志》载:“大傩之礼,选人年十二以上十六以下为侲子,假面,赤布袴褶,二十四人为一队,六人为列。执事十二人,赤帻、赤衣、麻鞭……队别鼓吹令一人、太卜令一人,各监所部……太祝一人,斋郎三人,右校为瘗埳,各于皇城中门外之右。”②可见唐代傩仪依然声势浩大,但表演者从皇帝群臣变为了贵族黄门子弟以及专业的乐舞仪式人员,也对傩舞的服装、流程等进行了详细的规范。《新唐书》对唐代宫廷傩舞的记录印证了唐代宫廷乐舞与仪式乐舞的空前繁荣,也印证了傩舞这类仪式类舞人在唐代已经开始了专门化与职业化。在唐代,仪式类乐舞与表演类乐舞的建制规模与表演形式有明显的区别,如傩这种仪式类乐舞只能在特定的时间由特定的人表演,但到了宋代,宫廷负责机构的变化使得傩舞更具表演性与娱人性。据宋《梦粱录》载:“禁中除夜呈大驱傩仪,并系皇城司诸班直,戴面具,著绣画杂色衣装,手执金枪、银戟、画木刀剑、五色龙凤、五色旗帜……谓之‘埋祟而散。”③由此可知宋代负责傩舞表演的不再是宫廷负责仪式的机构,而是转为皇室娱乐机构负责,并且不再由专职仪式人员主持,傩舞除疫仪式的功能性在宋代再一次被弱化,表演者也从贵族黄门子弟与专门人员变成了宫廷职业乐舞人员,其身份地位更加世俗化。

除了宫廷官方组织的官傩外,唐宋时期由民间组织的乡傩也十分盛行,以南丰为例,虽然傩仪建制规模无法与官傩相比,但傩舞在村镇各地流传的世俗化与地域化从客观上推动了傩舞的传承与发展。在乡傩传承的过程中,傩舞表演者的身份又一次出现了转变。唐宋时期,宫廷傩舞表演者大多是职业舞人,其作为皇室“资产”,为皇室及百官服务,他们以舞蹈为职业,并以此为生。乡傩的表演者则不然,大部分的乡傩傩班都由当地民众组成,在举行傩仪时,他们是专职的跳傩与仪式人员,在其他时间,他们仍是民众身份,参与生产活动。从当代“非遗”传承的视角分析,现代大部分傩班表演者的身份多与古代乡傩类似,也正是从唐宋时期起,傩的传承与发展从宫廷缓慢下沉至民间。

(二)明清至当代——民间文化传承人

明清时期,傩传播与表演的重心从宫廷转为民间,以南丰为代表的各类傩舞在中国南方地区广为流传。在明代之前,关于傩舞的记载多出自官方史书,到了明清时期,各地方志、家族志、地方传记等民间文字资料均开始记载有关当地傩舞、傩仪、傩戏等有关活动,明清时期的傩仪形式与傩舞内容,已经与如今各地的傩舞有了很大联系,如南丰县石邮村傩舞就是此时由吴姓家族表演传承,并一路发展至今。正如刘健教授所说,民间舞是一种生长状态如草根一样的“活化石”,偶尔在正史中被不经意地记录,主要是自我长成和发展。但重要的是,它们不是外在于民间的附属物,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任何人的“改教”都意味着改变以往的和当下的生活方式,这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十分漫长的甚至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过程。从历史脉络上看,傩传承的时间与地域跨度之广,足以证明其是中国民间舞的典范之一。

民国时期,随着我国各地乡村“戏班子”的活跃,“跳傩”也随着地方戏剧的发展而发展,变得更加世俗化,一些傩班将地方戏曲、武术、杂技等融入傩舞之中,创作出了许多傩舞节目,这些节目淡化了傩作为除疫仪式的内容,降低了傩舞的功能性,更加突出了傩的表演性质。民国末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傩舞一直作为南方各地民众传统的仪式表演;20世纪60—70年代,以南丰为代表的各地傩仪及傩舞表演全部被迫停止;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南丰傩舞重新焕发生机:1996年11月,文化部命名南丰县为“中国民间艺术(傩舞艺术)之乡”;2006年,南丰傩舞成功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至今日,依托国家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学者及舞者开始研究、学习南丰傩舞,并将其不断发扬光大。

从周代的祭祀仪式到如今的南丰县“非遗”,傩文化一直古朴且神秘地传承着,承载傩文化终端的,正是那一代代傩祭中舞动的身体。从周代的天子群臣,身体力行;到唐代的仪式大典,专人起舞;到宋代的宫廷舞人,娱人为先;再到明清、民国的广为流传,民众先行,傩舞表演者的身份在不断平民化的同时也在不断“非职业化”。事实证明,这种去职业化的民间传承方式能够让古代乐舞传播得更广泛。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南丰傩舞的传承环境受到不利影响,当代县城、乡村里的年轻人大多不愿接受老一辈的传承。因此,南丰傩舞如少数其他传统民间乐舞那样出现了“断代危机”。自发性的继承方式在当下确实无法承载大多数传统民间乐舞的传承。随着“非遗”政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职业舞者以“表演者”的身份开始在不同场域表演南丰傩舞,他们深入乡村采风,学习南丰傩舞,并以南丰傩舞为基础,创作新的民间舞作品,成为南丰傩舞传承与发展的新力量。

三、延展——当代表演者视角下的南丰傩舞表演

傩舞自有记载以来,表演者的身份就在不断变化,官傩表演者自唐代开始直至明清,都由宫廷职业乐舞人担任;明末清初时,官傩与其他大多数传统宫廷乐舞一起,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傩舞的流传从宫廷转为民间的过程,也是傩舞表演者身份转变的过程,这种身份转变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傩文化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并最大程度上保证傩舞在民间的传承,简而言之,明清之后各地民间傩舞的传承方式保证了傩舞传承的可持续性和各地傩舞的独特性,丰富了当下傩舞的表现形式。南丰傩舞被纳入“非遗”名录后,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在国家“非遗”政策支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许多舞蹈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专家学者对南丰傩舞进行了保护性与溯源性研究。与此同时,许多民间职业舞者开始了对南丰傩舞的采风学习,进行南丰傩舞的传承与发扬。

(一)身体力行——当代职业表演者实践经验总结

笔者作为职业民间舞者,有幸于2020年9月赴南丰县石邮村,同石邮傩班“八伯”饶金泉学习傩舞中的“开山”“纸钱”“雷公”“关公”四个节目。在学习的同时,笔者对南丰傩舞的历史、表演形式、表演者现状进行了探寻与了解。石邮村傩舞的传承方式为古朴的“头人制”,即石邮村傩班传承人固定为八位,按照入班次序定为“大伯”至“八伯”,每一位“伯”在石邮傩舞的表演中都有着明确的分工。自吴氏祖先传傩至此,“头人制”的传承方式一直未曾改变,这种传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石邮傩舞传承的规范性与稳定性。

通过采风与学习,笔者加深了对南丰傩舞文化的了解。通过学习得来的傩舞素材和编导的二次创作,舞台形式的南丰傩舞作品《开山》诞生了。这部作品的动作素材均取材于南丰傩舞中的节目“开山”。作品在保留了南丰傩舞自身风格的同时,增加了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动作元素,结合创作音乐、舞台灯光服装道具等舞台表演元素,将石邮傩舞舞台化,旨在通过新的创作方式更好地发展南丰傩舞。作为当代职业表演者,通过总结表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想从当代职业舞者的视角提几点对南丰傩舞的看法。

不同于其他民族舞或民间舞,南丰傩舞没有一套完整的“学院派”专业院校教学体系,因此傩舞的表演对从舞蹈院校毕业的职业表演者来说是陌生的。其一,在职业表演者的学习与表演经历中并没有与之相关的表演经验;其二,由于南丰傩舞独特的动作元素和表演方式,职业表演者作为舞蹈演员的“通识”表演经验无法有效地应用于本作品的表演之中。正是因为需要解决上述问题,职业表演者需要在本作品排演前先行前往南丰傩舞的发生地——石邮村进行南丰傩舞的田野调查与节目学习。进行田野调查,了解石邮村傩舞的历史脉络与精神文化,是为了从思想上了解南丰傩舞,从而帮助当代职业表演者找到正确的表演状态,准确地调动表演情绪。

在动作上,南丰傩舞与其他民间舞有很大差别,因此跳南丰傩舞对职业舞者“已经接受专业化规训”的身体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笔者作為专业院校毕业的职业舞者,在石邮村学习南丰傩舞之时感受到了其与传统舞台表演不同的发力方式与动作编排方式,例如短暂且急速地收缩、上身晃动结合脚下的快速跳跃等,在一些节目中还会出现长时间重复的单一动作。笔者在学习这些动作时,询问传承人动作的具体规格和做法,传承人表示他们也无法准确地描述出这些动作的具体规格。在南丰县的每一个村、每一个传承人,甚至跳每一场傩时,少部分动作都有可能会因为环境、人员,甚至跳傩者的状态不同而有所变化,究其原因,是民间南丰傩舞“言传身教”的师徒制传承模式,此类模式也是中国大部分民间舞蹈的传承方式。由石邮村傩舞不寻常的发力方式与不清晰的动作规格认识到,一方面此类舞蹈动作的学习不符合职业舞者平日里排演舞蹈作品的状态,可能拖慢舞者学习的进度,并干扰舞者对动作本身的认识,此为职业舞者学习此类民间舞蹈的不利条件;另一方面对动作规格要求的减少和发力方式的不同,也会让舞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让舞者结合自身的动作经验进行传统舞蹈的舞台化创作。

不同于其他舞台表演作品以“动作”为先,在《开山》这部作品中,由傩舞文化内涵所提供的“内驱力”是本部作品所要呈现的更为重要的内容,其在舞台上的直接表达就是舞者的表演状态。由于傩舞除疫祈福的特殊功能,起舞之人本身就是“仪式”的角色,在舞台之上,表演者也需要抓住傩舞的本质,进入到一种虔诚、投入的表演状态。

(二)多元发展——职业舞者与传承人的不同职责

笔者作为“外乡人”,来到石邮村学艺,结合学习傩舞的过程、与传承人的交流、进行傩舞的二度创作与表演的感受,总结出了职业舞者与传承人在南丰傩舞表演上的不同之处。

对于南丰傩舞,职业舞者与传承人的表演场域不同。石邮村傩班的表演场域有村中傩神庙,村内东、西位祠堂,太尹公家内,村中各户与周围各村。作为仪式舞蹈,表演场域是南丰傩舞乃至整个傩仪得以成立的根本,石邮傩班在石邮村及周边村落跳傩,其处在石邮傩舞的本源场域,只有在这个场域,石邮傩舞才得以完整呈现。而职业舞者的表演场域主要集中在舞台空间,场域的改变让舞者在表演时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即使可以做到动作完全相同,职业舞者也难以还原出南丰傩舞的完整本源形态。

表演场域既是某个场地的物理概念,也是对于当地文化认同的心理概念,由此可以发现职业舞者与傩舞传承人的第二个不同之处——身份认同的不同。傩舞的传承人是傩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傩仪的筹划者、傩舞的表演者。在石邮村,跳傩仪式从农历大年三十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仪式要经过起傩、演傩、搜傩、圆傩四个步骤,傩舞的八个节目存在于“演傩”之中,对于傩班传承人,整个跳傩仪式都是十分重要且严谨的,这种对于传统坚守的信念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他们对自己傩班“传承人”身份的认同,这种身份认同源自傩文化本身与当地的地域文化。而对于职业舞者而言,其在跳傩舞时更多体现的是对职业表演者身份的认同,所以其在起舞时会更多关注舞蹈动作本身,而且由于没有传承者身份的阻碍,其和职业舞蹈创作者更容易对传统的傩舞动作元素进行提取和改编,进行舞台化的二度创作。

四、结语

对于南丰傩舞传承与发展而言,传承人与职业舞者分别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无论是“非遗”制度还是民间自发,一个民间舞蹈的传承离不开其传承人,传承人承载的是技艺的相关文化、技术、表现形式,他们是传统技艺的载体。职业舞者经过多年专业的舞蹈训练,并从事舞蹈表演相关工作,需要在不同舞种、不同作品中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他们是舞蹈的载体。当代南丰傩舞的传承与发展,传承人更多地起到了“守”的作用,在坚守传统傩舞文化与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而职业舞者更多地起到了“发扬”的作用,通过自身的表演及创新,让南丰傩舞在专业舞台这个普及化的专业场域中“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看见并了解南丰傩舞。

参考文献:

[1]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9.

[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上[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3]曲六乙,钱茀.中国傩文化通论[M].台湾学生书局,2003.

[4]曾志巩.江西南丰傩文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5]余大喜.中国傩神简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3):46-53.

[6]刘建.民间舞蹈“活化石”解[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04):45-47.

[7]刘永红.论江西傩舞进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必要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02):107-112.

[8]罗斌.假面阴阳——安徽贵池傩舞的田野考察与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张嫣然.石邮村“跳傩”的表演特征[D].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14年.

[10]舒斯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南丰傩舞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图像——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拍摄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