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美术创作的发展思路探究

2024-01-03 20:28李柯俊
艺术评鉴 2023年19期
关键词:美术创作发展思路群众文化

李柯俊

【摘   要】群众文化美术创作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于提升公众的创意思维和丰富精神生活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当今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文化馆更应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主动担当社会角色,提高群众文化美术创作的深度和广度。透过现实的镜头可以看到,文化馆辅助群众文化美术创作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工作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寻找更为先进、合时宜的方法,本文主要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群众文化美术创作。

【关键词】群众文化  美术创作  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19-0177-06

在当前文化多元化、艺术形式多样化的背景下,本文主要探索美术创作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揭示群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深入挖掘了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创新的结合点,为美术创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启示。为了呈现出新时代群众文化的创新性,文化工作者需要跳出传统的框架,勇敢尝试、大胆探索,以便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文化艺术的多样化需求,将群众文化美术创作与当代社会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其更具生命力、更具影响力。

一、美术创作之于群众的重要价值

美术创作是文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人类的精神建设和审美提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如自然界中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其独特情感和世界观的体现。这些作品无论是充满活力与激情,还是沉静与内省,都是创作者对外部世界的深度反思和独特解读。当观众沉浸于这些艺术品时,他们不仅会被其表面的美感所吸引,而且会在对作品的解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洞见。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每位欣赏者都会从作品中得到自己独特的启示和感悟,这样的互动过程不仅提高了公众的审美水平,而且有助于他们文化修养的醇化。

群众文化美术创作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为群众提供了身心放松的空间,美术的表达是一场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汇,这种美的体验如同身临其境地融入自然之中,提供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精神寄托。

二、群眾文化美术创作的基本特性

(一)公益特性

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是跨越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的公益性活动,为喜欢美术的人们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平台,这种创作方式起源于民间,是基于普通民众的美术爱好与需求而诞生的。在此背景下,群众文化美术创作绝不仅仅作为一种艺术表达的形式而存在,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社会交往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地方的群众文化站与文化馆开始介入这一活动,为其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和支持,这种“改造”使得原本的民间创作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推广和扶持,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学习和创作的机会,即便是普通民众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接触美术,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同时,众多拥有深厚专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的讲师加入这一行列中,他们为参与者提供免费的培训指导,使得原本的“肤浅”创作变得更加专业,不仅大幅提高了创作质量,而且为参与者带来了更多启示。对于这些参与者而言,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既能够为他们提供释放热情的空间,又能够增强他们的美术技能,进一步深化广大群众对美术及相关艺术文化的认识,为社会文化体系的构建提供助力。

(二)群众特性

群众文化指的是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传承和体验的文化形态,它与高雅艺术或主流文化有所区别,更加接近民众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正因如此,群众文化并不是浅尝辄止的文化表达,更是民众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真实回应。这种文化形态的根基深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表达了人们对于环境、社会、历史和未来的看法及感悟。正是因为这种随着态度而发生偏移的“流动性”,使得群众文化成为一种动态概念,会随着时间、地域的变化发生演变,在不断吸收新的元素的同时,也会抛弃一些与时代发展方向相左的“糟粕”,从而保持其先进性。需要注意的是,群众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它不会受限于某一固定的形式或风格,而是“海纳百川”,将多种元素“杂糅”起来,进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这种文化是开放的,允许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任何人都有权力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创意,任何人都无法被“隔绝”在外。

在群众文化体系中的美术创作自然也继承了群众文化的特性,美术创作活动反映了广大群众在文化领域的参与。这些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的深厚情感为驱动,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创作,然而,由于美术创作并非绝大多数群众的“主业”,因而他们能在创作过程中投入的时间与资源也相对有限,这种局限性使得他们的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带着些许“随性”,缺乏专业度和情绪抒发的准确性。有时,他们的创作角度也会变得尤其尖锐,但这种创作活动是基于个人兴趣和情感的自发行为,参与者在文化背景、年龄、民族等多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导致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成果的水平和质量也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这种多样性和个性化恰恰是群众文化美术创作的魅力所在。

(三)多元特性

文化的多元化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指的是在一个社会、国家或地区中存在的多种文化、信仰、价值观和传统的共存。这种多样性可能是由于历史的交流、移民、全球化,以及其他多种因素造成的,不仅体现在风俗习惯、语言、宗教信仰和艺术表现上,还涉及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他人的互动方式。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每一种文化思潮都拥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价值观念与人文底色,这种多样性为社会文化带来了丰富的活力。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在绵延千里的山川河流之侧,在无边无际的平原戈壁之上,诞生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在数千年的生息、繁衍中逐渐“熟识”,紧紧地团结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旗帜之下,为后世其他文化的诞生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新时代的群众文化创作是无数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在中华文明漫长历史中的交流延续。与此同时,随着诸多外来文化的引入,这些新的文化“面孔”也将化作新的元素,一如千百年前,为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创作者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在文化底色的另一面,创作者身上的诸多条件、选择也会将群众文化推向不一样的道路之上。归根结底,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活动是由广大艺术爱好者自发组织的,这类活动的形态也会受到参与者的兴趣、专长等方面的客观影响,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例如,对于书法爱好者,传统上他们可能将毛笔或钢笔作为创作工具,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年轻一代的书法爱好者在充沛的活力,以及对新鲜事物的追求驱使下,更倾向于在户外环境中进行创作,这也就导致“水笔书法”这一艺术形态的诞生,使用“水写笔”需要诸如公园、广场等面积较大的开放空间。并且,这一类户外活动也更适合在夜晚进行,以便提供更为宽敞的空间和更为集中的注意力。总而言之,随着参与者的主观追求、客观能力,以及活动场所的变化,美术创作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扩充,促使群众文化千姿百态。

(四)多样特征

在当代文化活动中,受参与者背景和实际需求的影响,内容和方法往往呈现出多样性。观察当下的艺术教育格局,不难发现众多美术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机构主要针对的是小学至中学的年龄段学生,为学生提供了从基础素描到绘画创作的全方位指导,学生往往更倾向于选择专业的美术培训机构,基础相对薄弱的初学者在培训中更多地接触到色彩鲜艳的创意作品,而具备一定基础的学员将逐渐转向石膏雕塑和人物画的学习。与成熟的商业运作相比,公共文化馆所提供的美术创作辅助工作更具有普及性和公益性,能够免费为广大初学者提供最基础的美术知识培训,从两者对比来看,这种培训在专业水平上的劣势较为明显,但它却实实在在地为广大社区美术爱好者提供了入门机会。况且,对于已经具备一定美术水平的学员来说,即便基础性培训无法满足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发展需求,但却能够在灵感提供与参与感等方面展现出培训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

三、我国群众文化美术创作发展的三重方向

(一)向古代现实主义发展

美术创作经常被视为一种既源自日常生活又超越其表面的表达形式。对于当代的美术创作而言,为了保证与群众文化公益性、群众性等特征相契合,就要从创作理念着手,通过持续地对美术实践进行创新,找到绿色、健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作路线。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美术创作路线以其对民众生活的真切关怀脱颖而出,特别是现实主义美术,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普通人生活进行刻画。社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核心场所,也能够为现实主义的美术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每个社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属性,社区所处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底蕴将为现代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空间,进而以社区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呈现出群众文化的地域特色。例如,《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之作,作品生动展示了北宋时期汴京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城区的繁荣景象,这幅画作的写实技巧,以及对细节的捕捉使其成为我国艺术史上的一幅杰作。群众可以通过这幅画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这种对现实主义的追求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为当代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鼓励群众从“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出真实且不乏深度的美术作品。

(二)向當代现实主义发展

对于群众艺术创作而言,从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城市中的务工人员中汲取创作灵感,是一种极具深度的艺术实践。通过深入描绘这些劳动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景,画作不仅能展示人们对生活的执着和热情,而且体现了他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努力改善生活的决心。这种以群众为中心的创作思路与我国的国家理念相契合,以务工人员为代表的普通人形象,在当代现实主义艺术中得到了深入和细致的刻画,这无疑是对他们坚韧不拔生活态度的一种致敬。例如,当代著名画家罗中立的作品《父亲》就是此类现实主义艺术典范,该画作中的农民形象被生动地再现出来,他的眼神、姿态都充分展现了农民的坚毅与纯朴,这幅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且是罗中立对于农民精神的一种深入解读,对于观众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共鸣感。因此,在当前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背景下,群众文化美术创作走向现实主义方向,无疑是与国家思想、大众情感相契合的重要选择,对于弘扬国家精神、促进文化繁荣都具有深远意义。

(三)向国外现实主义发展

在国际艺术领域的探索中,现实主义美术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种艺术形式强调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结合个人独特的艺术技法,呈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美感。尤其是在西方现实主义美术传统中,写实风格被大范围采用,许多作品都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地方风俗作为主题,这些作品通常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该创作路径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捕捉那些细微的、易被人忽视的美好瞬间。通过这种真实与想象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绘画者能够为观众提供一个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的艺术体验,从而更好地传达他们的创作理念和情感。

群众文化美术创作往往源于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它捕捉并展现了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正如西方现实主义美术所追求的那样,它也是对真实生活的再现。并且,无论是东方的群众文化美术,还是西方的现实主义美术,都持有一种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精神。它们都注重描绘人的内心情感,对人的苦难、欢乐、梦想和追求进行深入挖掘,这种对人的关注使得艺术作品能够触动观众内心深处,为人们提供情感共鸣。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拾穗者》展现了三位农妇在庄稼地上弯腰拾穗的场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拾穗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活动,米勒恰恰通过这幅画作传达了对这些劳动者的同情和尊重。《拾穗者》准确而真实地展现了农民的生活和劳作,强调了人与土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画中的三位女性被描绘得坚韧而有尊严,她们的姿势和动作都显得十分自然,展现了真实的劳动场景。米勒使用了柔和的色调,使画面显得和谐而温暖,尽管这些女性所处的生活环境是艰难的,但她们仍然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作品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讨论,米勒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也引起人们对诸多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而在技法层面,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东西方的艺术家开始互相学习借鉴,群众文化美术中的技法和元素在西方现实主义美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反之亦然,这种技法上的交融进一步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在社会联系方面,群众文化美术与西方现实主义美术也都强调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不再是为了艺术而创作,更是希望通过艺术来反映社会现实,揭示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这种社会责任感使得美术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力量。

四、推动群众文化美术创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策略

(一)改变工作观念

群众文化的成熟也需要引导,然而当前众多文化机构在实力与资源方面存在极大限制,经费短缺、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日益严峻,根本无法对群众的美术创作形成高质量的引导。归根结底,主要是文化馆等机构的管理层未能从更广阔的艺术发展视角审视此类工作,仍受到固有的工作模式和思维定势所制约,未能充分认识到群众美术创作对于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文化机构需要深化对群众文化美术创作的理解,积极调整工作内容,这一路径的关键在于吸引并培育专业的美术人才,组建一支既有激情又具备丰富经验的团队,以确保美术创作引导及相关辅助工作能够得到高质量落實。同时,机构也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员工的持续培训和专业发展上,结合技能培训和艺术素养提高,确保培训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更进一步而言,文化机构应鼓励其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以开阔他们的艺术视野。通过这种方式,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主动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从而为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提供更有深度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在深度研究美术领域的交叉互动中,不得不重视文化馆与社区间的紧密结合。社区作为群众文化创作的基石,对于推动和传播艺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囿于社区内部文化资源的局限性,其在美术创作方面的引导作用较为薄弱。对此,基层公共美术馆应当积极寻求与社区之间的深度合作,搭建既具专业性又具广泛参与性的艺术创作平台。具体而言,美术馆应当主动拓展与社区的艺术交流桥梁,邀请社区内的美术爱好者、有经验的美术教育者,以及专业美术人士参与其中。通过组织社区书法展、美术作品评选和大型艺术竞赛等艺术活动,激发社区群众的艺术创作热情,让社区成员更加深入地融入后续美术创作中,从而更好地体验生活的艺术之美。

(二)提高宣传力度

在探索推动群众文化美术创作发展策略的过程中,文化馆显然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当前的文化环境,进而形成与区域经济增长相适应的策略。为了更高效地推进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馆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美术活动,以培育充满活力、和谐的艺术生态为核心原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文化馆需要设定具体的战略目标,与其他文化实体紧密合作,确保文化活动深刻体现当地特色。

文化馆需要策划一系列具有主题性的美术展览,譬如探讨传统文化的校园活动、民俗艺术节,或纪念特定历史事件的艺术作品展,不仅可以吸引民众的注意,而且能促进他们对不同美术主题的深入理解。此外,文化馆还应与学校、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广美术教育,并强调其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性。例如,与企业合作,将其企业文化与美术创作相结合,或者与学校协同,倡导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为了进一步推广美术文化,文化馆也应当发挥积极领导作用,组织专家讲座,邀请知名艺术家分享他们的见解,或是成立艺术交流小组,鼓励群众参与,促进文化美术创作的多元化创新,为公众提供更广阔的艺术学习空间,进一步强化文化馆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的核心地位。

(三)引入信息技术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美术创作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实体空间,而是延伸到虚拟的数字领域,为了与时代同步,文化馆必须紧密结合现代技术,对其创作引导方法进行深刻革新。

文化馆应当建立综合性的数字工作平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群众创建富有创意、互动性的美术创作环境,平台应当充分展现数字技术的潜能,为用户提供集美术知识、艺术品展示、传统艺术研究与辅导教程于一体的综合体验。此外,文化馆也需要委派专门的团队负责维护平台工作,团队需要不断搜集、筛选并整合各种美术资源,将其融入数字平台中,使其成为真正专业、系统且具有地域特色的美术创作中心。在平台的基础上,文化馆可以建立本地艺术家数据库,将他们与社区紧密联系,为群众创建生动、活跃的美术创作环境,从而推动群众文化美术的高质量发展。

(四)具有创作动能

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源自深厚的民间传统,也一直为广大人民服务,展现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体验。因此,文化馆必须始终坚持原始的文化根基,而不是过分依仗便捷的现代技术,尤其是民间绘画、剪纸和手工艺等艺术形式,这些都是人民情感与经验的直接反映,为了确保这些艺术形式的纯粹性,文化馆应该主动为群众提供平台,让他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并参与到这些传统美术创作过程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保护地区的民间艺术,意味着要对其固有价值进行深入研究,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一种消遣或娱乐。为此,文化馆需要重新审视其在群众文化美术创作中的地位,与民间艺术家进行合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例如,通过组织各种以民间绘画为主题的展览活动,可以有效地推广这种艺术形式,同时也为当地人民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并欣赏这些作品的机会。此外,文化馆还应该鼓励艺术家、民间绘画家不断探索,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更加丰富的艺术作品,这不仅可以为群众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而且有助于推动民间艺术创新发展,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强化创作引导

当今时代,群众对于美术创作及其辅导的渴望和参与度不断上升,他们希望通过艺术的手段来展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深厚的情感。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公众对于美术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日趋明显,因此,文化馆有责任和义务为群众提供专业、系统的美术辅导。对此,文化馆应深化与各类美术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合作,打造一个高效、公益的美术辅导体系,汲取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教学,更多的是如何结合传统文化,打造一个跨学科、多元化的美术教育平台。比如,邀请艺术大师给公众开设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审美理念,激发群众的创作热情。此外,文化馆也应鼓励群众更加深入地接触和体验美术,多提供免费参观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近距离欣赏大师级的作品,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为群众带来更深入的创作启示。

五、结语

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是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环节,为了推动群众文化美术创作的高质量发展,文化馆需要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寻找更先进、更合时宜的工作方法。在文化多元化和艺术形式多样化的背景下,美术创作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为了呈现群众文化的创新性,文化工作者需要勇敢尝试、大胆探索,以满足社会对文化艺术的多样化需求。需要注意的是,美术创作对人类的精神建设和审美升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其独特情感和世界观的体现,能够为观众提供深层次的精神安抚,因此,群众文化美术创作也需要从根源着手,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帮助人们得到内心的慰藉。

参考文献:

[1]何开沅.刍议群众文化美术创作的发展思路[J].中外交流,2021(03):950-951.

[2]李太红.群众文化美术创作辅导工作的创新方式研究[J].参花(上),2022(06):113-115.

[3]刘卉.新形势下做好群众文化美术创作和辅导工作的方法[J].参花(上),2022(03):134-136.

猜你喜欢
美术创作发展思路群众文化
数字时代的工艺美术摄影
浅谈美术创作的意识状态表现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视觉思维在美术创作教学中的价值分析及实践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语境下的美术作品创作的家风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