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为例

2024-01-03 09:30孙冰清陈红唐小倩邓艳萍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22期
关键词:环境规划线下教学模式

孙冰清 陈红 唐小倩 邓艳萍

1 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滁州 233100 2 新惟度规划设计创客工作室 安徽滁州 233100 3 安徽科技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 安徽滁州 233100

0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深刻影响着教育生产活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通过两者的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化传统线下授课方式,积极推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普及是当下高校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2]。

在新冠疫情前,教学仍以传统的线下模式为主,线上教育仅仅作为传统课堂模式的补偿教育手段。2020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极大的考验,也成为线上教学发展的契机。教育部随即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3]的要求,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成为我国高校主要的教学模式。随着国内疫情形势趋于稳定,虽然高校逐步恢复到以线下为主的教学模式,但是线上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和良好教学效果让高校师生迅速接受了线上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高校教学模式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改革的趋势已不可阻挡[4-5]。

1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方向

1.1 更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化学习

开展混合式教学不是简单地将部分线下课程替换成线上课程,而是将线上和线下的学习优势结合起来,有效提升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6-7]。虽然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讲情况,根据学生反馈及时微调教学内容和方式[8],但线下课堂时间有限,师生互动和教学内容的讲解时长难以平衡。教师放慢教学进度,讲解清晰→互动讨论时间少→学生参与度低→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教师详细讲解重点难点,其他内容一带而过→部分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低下。

引入线上教学后,教师把教学PPT、校内外精品课程资源、相关时事报道、拓展知识链接、思考题等教学资料导入线上平台,并将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内容设置为任务点。学生在线完成任务点后,可根据自身基础和兴趣继续自主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例如,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摩线上学习资料加深理解、巩固学习成果,并线上咨询教师;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利用线上平台的丰富资源拓展学习,同教师进行线上深度交流;比较害羞、线下不敢举手提问和参加讨论的学生也有了较为自在讨论和交流的途径,配合分组讨论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潜移默化中促进其参与线下积极互动交流。

1.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适合如今的本科教学对象

现今本科教育的授课对象普遍为00 后。00 后学生生长在信息化社会,网络是他们日常获取信息的第一途径,天然乐于接受线上学习[9-10]。00 后学生思维活跃,更喜欢主动的学习思考,对感兴趣的课程有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他们对电子设备中呈现的碎片化娱乐内容毫无抵抗力。如果教师线上课程的设计注重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会与网络娱乐内容“竞争”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开始可能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期末评分进行线上学习。一旦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进入兴趣驱动的深度学习,学习效率将大为增加。教师在此基础上开展线下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既可为学生解答疑惑,完善知识网络,又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此线上+线下课程穿插进行,双线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自习和预习,把学习平台软件潜移默化成为学生的常用软件,营造良好学风,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1.3 多维度考核,学习评价机制更合理

全面恰当的学习评价机制不但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对学生具有鼓励和引导的作用。教师应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11]。线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实习实验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缺乏对学生课后拓展学习的肯定,也不能灵活反映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全面性。融入线上教学后,教师将网络相关优秀资源集中在线上教学平台。依托线上教学平台的统计功能,教师对学生线上签到、任务点完成、学习次数、学习时间、参与讨论的次数和质量等信息一目了然,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多元和客观。

2 环境规划与管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组于2020-2022年利用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完成了3 个完整教学周期探索,基本形成了稳定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程实施效果优良,培养学生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创新竞赛奖项,受到学生一致好评。本文以环境规划与管理为例,阐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思路和实践,以期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2.1 小班教学,组内协作

为增加师生交流、建立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协作能力和教学效率,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采用小班教学,并将学生分成4 ~5 人/小组。线下教学中,学生按小组参与回答问题、翻转课堂和其他学习活动,自行推选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小组相关评价分数以小组得分为基准,根据个人表现适当调整。

2.2 线上课前预习

课程团队将自制教学视频,课程PPT,相关校内外的国家级、省、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趣味相关知识链接等资源上传至超星学习通平台。课前1 周,在学习通平台发布线上预习任务,包括线上平台的任务点、3 ~4 个讨论题和翻转课堂的知识点,并指定参加翻转课堂和课堂讨论的小组。同时,全体学生均可参与讨论题的线上讨论。翻转课堂的知识点为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讨论题紧扣围绕上述知识点,题目背景一般为生态环境专业技术网站、生态环境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的首页新闻。在学生思考讨论题时,不但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能紧跟时事,联系课本内容和工作实践。同时,学生随时可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至学习通或者QQ 群,教师对线下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安排和调整。

2.3 线下教学

根据线上平台的安排和反馈进行线下课堂教学,以2020年4月进行的第5 讲“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为例,课程流程见图1。

图1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课程流程图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次课程内容,并进行本次课程导入,课程导入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生态环境类时事。本讲开头以生态环境部环境评估中心发布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建设项目环评技术评估应急服务保障建议的函》[12]为例,说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对企业、生态环境技术人员和个人生活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意识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的必要性(5 min 左右)。

然后,交替进行每个重难点讲解和对应的讨论题的回答和讨论,这部分是线下教学的主体环节。其中,重难点讲解以翻转课堂展示为主。线上预习阶段教师在指定知识点和对应的小组协作完成PPT制作,推选代表完成现场展示互动,教师进行引导补充。重难点讲解,请指定小组的代表学习发布的讨论题进行现场论述。确保每次线下课程每组均参与讨论,课程结束前每名学生都有进行翻转课堂展示的机会。学生在线下课程讨论和翻转课堂准备的过程中互助协作,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思维活跃程度显著提高。

最后,任课教师根据课前预习时收集到的问题,以及学生小组展示及小组讨论时没有充分解决的问题,结合课程重难点要求,对当次课程知识网络进行梳理和总结,并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和延伸,此环节一般15 min。

同时,要求全体学生参与线上平台发布的讨论,之前参与的学生可追加讨论,并请学生进行互评。此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知识的及时巩固。

2.4 课后跟踪与实践拓展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应用型、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及相关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环境规划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具备独立编制环境规划方案的基本技能和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针对现场调研和编制环境规划方案等实践型强的环节,课程团队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形成了“环境理论+环境问题+环境规划”的社会实践模式。该模式让学生进一步将课本内容和工作实践联系起来,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经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第四章“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中,关于“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方法”知识点有“项目的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试验与其配套。通过网上搜索、实践基地的现场调研和初步评价,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内容和方法,强化环境评价包括社会经济的评价的意识,并熟练使用各种评价模型,引导学生采用规划和发展的眼光去发现并解决周边的环境问题,鼓励学生开展农业、农村等创新创业实践。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申请进入课程组的省级创客工作室--新惟度规划工作室,在课程组教师、校外导师和研究生的个性化辅导下沉浸式参与工作室的规划项目、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参与各项生态型创新型竞赛,最终成长为具备独立编制环境规划方案的基本技能和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实践型环境专业人才。

2.5 教学效果评价

本课程采用线上学习成绩30%+翻转课堂成绩20%+课程实践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30%。其中,线上成绩包括学习时长、任务点完成情况和线上讨论情况等。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后,3 个教学周期的班级中85 分及以上的优良率分别为41.9%、37.2%和40.5%,平均分为77.3、72.1 和75.2,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第3 个教学周期设置了纯线下课程的平行班级)对比班级优良率为27.3%,平均分为67.6。

即使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基础水平及学习态度差异,但考核结果上的差异仍然表明此次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为持续改进,课程组在学习通平台上发布了“课程建议与评价”的调查问卷,学生普遍认为“课堂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和同学互动好”“例子很贴合实际,通俗易懂”“喜欢拓展一些课外的知识,告诉我们一些课外学习的途径”,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并且,由于讨论题背景一般为生态环境专业技术网站、生态环境部门官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90%以上的学生在课程结束前都关注了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等公众号,养成了关注和思考专业相关最新报道、政策和技术的习惯,也大大提高了专业自豪感。

3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高校教学模式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对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探索,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在小班教学、学生分组协作的基础上,通过线上预习、线下教学和课后拓展等环节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课程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环境管理规划的技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沟通合作的精神,实现了良好的教学目标。

高校教师应顺应高校改革的发展趋势,积极总结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的经验,继续探索专业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以期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现代化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环境规划线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汽车造型设计师工作环境规划概要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浅析国内环境规划发展趋势研究
紧凑型大学校园人居环境规划策略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