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

2024-01-03 09:29丁贺伟任树喜马瑞娜赵雪勃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22期
关键词:金属材料专业课程考核

丁贺伟 任树喜 马瑞娜 赵雪勃

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 300131

0 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都是以学科导向和投入导向,这个观念贯穿在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和考核评价等方方面面。工程教育认证[1-2]则要求转变思想,强调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通过将毕业要求分解对应到课程中,确保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要求。

工程教育的三大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基于成果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ed quality improvement,CQI)。这就要求工科专业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知识、能力、素养达到既定标准为培养目标,构建成果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持续改进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及评价方法等。其中关于素养的毕业要求包括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也就是要培养工科类学生的工程态度、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其中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材料研发、生产实施、工艺设计、质量控制、设备及仪器开发、安全环保等工作,因此要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国际视野、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应用型或研究型专业人才。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3-4]。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旨在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更多高质量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在工程教育的理念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同时践行价值引领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然而在目前的课程思政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授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解不到位或者失之偏颇,把思政元素生搬硬套到教学环节;“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和“注重期末考试成绩”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课程思政目标不明确;只注重思政内容不关注考核等。本文从课程思政的目标设置出发,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设计及方法,以及如何考核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给出一些建议,以提高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1 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课程思政的目标设置

《华盛顿协议》中的专业认证对于工科院校的毕业生提出12 条毕业要求,包括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涵盖了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前者可以通过专业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等环节保证知识技能培养目标的达成;后者则可以在思政课程的基础上,辅以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势与政策、公民道德规范、行业法律法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塑造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使专业课程具有思想性、时代性、实践性与创新性的“灵魂”,实现思想教育的隐式影响与信息传递,从而完成思政教育目标的毕业达成度[5]。事实上,不管是工程认证的“以学生为中心”还是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都在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二者的理念相通。

对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就是让学生明确材料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专业特点,引领学生深入认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工程伦理道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因此课程思政目标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倡导价值引领作用,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立足金属材料工程的科学学科和专业领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刻苦务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且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要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合到各类课程(通识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必修课)教学中,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与信念坚定统一到课程中,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全方位育人和全程育人的格局。具体实施过程可以有几种举措:办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真正从内心认同;建设课程思政的示范通识课和专业课,培养课程思政的教学团队,加大先进典型宣传推广力度,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加强思政工作,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形成一套科学而完整的课程思政考核体系。

2 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设计和方法

2.1 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改进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是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为了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制定教学大纲时要把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目标纳入教学内容,明确思政元素融入点与思政教育目标,将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理念贯穿课程教育的全过程,另外必须明确课程考试类型,注重过程化考核。

在编写课程教学大纲之前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对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素养、思政目标进行分析,使其自然互融作为编写课程大纲的基础;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必须与毕业要求指标点一一对应,逐条清晰地描述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而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教学基本要求要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课程内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学各环节之中,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等方面精心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设计要明确思政内容、课程讲授要活用案例、自主学习要引导思政融入,实现学生理论认知有深化、情感认同有提高、价值塑造有提升;考核方式要合理设计,采用符合课程特色的多种考核形式,明确考题和知识模块、课程目标的支撑对应关系,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体现对课程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的达成度。

还应设计适合本门课程教学活动的主要教学手段和方法[6],依据教学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实际特点和教学环境条件来选择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低合金高强度钢合金化知识模块部分,教学过程以国家体育中心鸟巢用钢的案例引出授课内容,从普通碳素结构钢到低合金高强度钢,再到先进高强度钢,引导学生思考工程构件钢性能提高的合金化原理。从我国第一代低合金高强度钢Q345的设计和工程应用,逐步展开低合金高强度钢的教学内容。其中的教学方法涉及案例教学、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等,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引导为主、重在应用”,教学手段分别采用多媒体课件、板书和视频教学等。2014年复旦大学教授张庆新[7]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另外新型智慧教学工具(如智慧教室)的运用使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资源最大化、效率最优化,提高了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实施翻转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体系[8];慕课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网络的教学资源共享[9];短小精悍的微课使学生更清楚地学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10];2016年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平台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雨课堂[11]将前沿的技术信息融入教学场景中,完美地诠释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大数据精准教学的优势,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巧妙融合

金属材料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从民生制造到航天工程无不与之关联。随着国内外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国内外形势的错综复杂,传统的金属材料及以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等相关领域都需要材料及相关工程领域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素质人才,用人单位特别重视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并重的“四德”标准,对学校和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授课教师不仅要关注专业课知识点,更要明确思政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提高自身的思政理论水平,积极弘扬正能量,帮助学生提升“四德”标准。

具体实施时,授课教师要在熟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所授课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教学内容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中不会因思政内容而感到唐突,课程里有思政味,学生却不感到说教,反而因情感共鸣自然地接受,最终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以金属材料学为例说明,本课程中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认识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熟悉合金元素的作用,分析热处理工艺、组织、力学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对应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毕业要求2.2(能够表达金属材料复杂工程问题的各种可行解决方案)。课程思政案例则是通过了解我国金属材料的发展,建立对于我国金属材料研究现状的客观认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其民族自信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知专业课程思政是以具体的理论或者实践引导学生开展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由于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更好地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及专业发展,明确专业学习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表1 为其他专业课程在课堂讲授的部分案例。

表1 课堂讲授中部分课程思政的活动案例

总之,不同专业课程涉及的思政内容不同,传导价值也要因材施教,需要授课教师根据所教课程的特点及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结合相应专业的立德树人目标,对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加以挖掘,提炼,选择和立德树人方向一致的思政资源,增加课程的思想性、价值性、人文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法治道德意识、文化素养、家国情怀等社会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

3 课程思政建设考核方式的转变

课程思政最终要落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上,对于金属材料类专业课,授课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工程伦理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课程思政在高校中实施时间短,存在评价体系少、评价成效可信度低等缺点,因此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专业授课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对于课程思政的考核,不建议采用传统知识的考核方式,而应与课程思政的育人方式相匹配,采用“隐性考核”为主,将考核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浸入专业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当中。

首先要确保课程思政教育的评价全程化,授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这一优质资源,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全部纳入评价当中。以雨课堂为例[12],它可以提供学生的实时签到、学生的学习记录情况、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且进行评分及排名;教师可以上传微课视频及辅助学习的预习复习资料,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对隐性加入思政元素的专业知识进行组内微讨论,最后进行分享汇报环节,考核既关注团体合作又彰显个人特色。以金属材料学的低合金高强度钢为例说明:用Q345 钢在南京长江大桥和东风万吨巨轮的应用进行案例式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低碳钢高强度的合金化思路,讨论除碳以外的其他合金元素固溶强化的效果。很多学生表示通过教师的讲授和互动,不仅学习了金属材料的专业知识,了解了金属材料的发展及成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可以设置阶段性测试和期末测试,合理的考试内容和创新题型可使考核结果高度折射出学生的素质水平。考试内容中将思政元素融入开放性考题中,考题中既有专业知识的考核,又有思政目标的考核,还可以设置师生双向打分制度来检测教学效果,以此了解学生对授课教师教学方式的认可程度和学生价值塑造观的践行趋向。阶段性测试可以以科技小论文的形式呈现,授课教师要求学生上交和课内知识相关的论文综述,这需要学生在课下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相关科学前沿动态,最后独立整理归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诚信精神,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其他活动(实习、竞赛、志愿服务等)的社会性反馈意见作为学生的评价结果。

另外学校还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把专业课和思政教育的结合情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其考核方式可以用教学评价来实现。教学评价主要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同专业教师用线上问卷完成内部评价,外部评价则是以其他同行和教学督导的评价为主,教学管理综合系统的信息化数据为辅,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授课教案、课堂讲授和课后辅导中是否明确思政教育目标进行考查,是否精确地把价值塑造、人文历史、社会热点和职业素养等思政素材融合到教学环节,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及专业课成绩来检验课程思政对课堂效果的支撑作用。

4 结束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满足当代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强化了工程技术与人文、社会、法律以及环境等相融合的全人才培养。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最重要的途径,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宏观上:在教育教学中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把思想教育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贯穿所有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思政理论与专业课程讲授和实践课程锻炼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专业知识技能涉及的项目管理、职业道德,工程项目对环境、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多种职业、人文素养。

2)微观上:课程思政要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开展,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性质、结合素养培养目标,设置不同的课程思政目标,完善融入思政目标的课程教学大纲,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线上线下的校内教育模式,巧妙融合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形成“立德树人”的育人合力,而且要加强融入思政内容的过程考核,实现师生“内心”的教化,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

因此课程思政建设不仅仅关乎某一个教师,某一门课程,而是需要根据专业特色构建课程群及教学团队,在更高层面构建课程思政体系进行创新实践。

猜你喜欢
金属材料专业课程考核
内部考核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把握考查角度 学好金属材料
负载型纳米金属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为金属材料披上“防护衣”——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研究
沈阳宇金属材料研究所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