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士峥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商学院2022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师流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2-ZSJG-118)研究成果。
【摘 要】 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迅速發展,同时也凸显出很多问题,其中教师流动问题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院校的进步。民办高校教师流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一直以来关于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文章将在公共管理视角下针对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流动情况进行剖析同时给予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公共管理视角;民办高校;教师流动
一、公共管理视角下民办教师流动问题简述
公共管理指的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调控社会问题,实现公众利益、维持社会稳定和谐的过程和手段。公共管理视角是基于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公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通过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来解决问题。多数民办院校已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师资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是民办高校实现内涵发展的核心力量。为提高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建设高质量的民办高校,为民办高校内涵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有效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公共管理职能,在政策帮助和社会认可度方面给予支持。
二、民办高校的重要性及其教师流动问题现状
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构成。民办高等教育同样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在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和教师本身而言,综合能力在学习和授课中得到了提升,站在社会层面,民办教育也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不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社会层面上来看,民办高等教育都使其获得了收益。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其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层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民办高等教育的弊端也慢慢显露出来,其中最严峻问题就是民办院校教师的流失。
教师是立校之本,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更是学校高质量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教师的质量与数量影响民办高等院校教学环节的顺利展开,关乎学校的办学水平及综合竞争力。正常的教师流动对民办高等院校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有助于学校增加新鲜的血液,但频繁的教师流动会对学校产生不好的影响,不利于学校内部整体氛围的构建与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离职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比如影响教学授课的进度、学生的课堂效果不能被保证等。
与此同时,目前民办高等教育势头发展猛烈,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在人才招聘中,民办高校对人才的竞争力明显不如公办院校。目前,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流失的群体大多数是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学校工作时间较长,是各二级学院的骨干教师,这样一来,民办高校原本就有限的资源雪上加霜,阻碍了民办高校内涵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民办高校教师流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度不高
1. 民办高校的起步时间相比公办学校来说较晚,从师资、生源、条件等多方面来对比,民办高校都与公办高校有着不小的距离。2. 从社会层面上来讲,大家对民办高校的认知比较少,了解不够全面,大多数人认为民办高校的薪酬低、福利待遇不够优厚,民办教师的社会地位也不如公办教师。3. 大家对民办高校的认识存在偏见,大多数人认为民办教育是为了赚钱,是为了盈利,更有甚者,已经主观上否定了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趋势。因此,大家对民办高校认知的不全面甚至存在偏见,导致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度不高,继而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在民办高校教学的意愿。
(二)民办高校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不完善
高校教师培训对教师转变角色、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更好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完善综合素质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民办高校而言,研究生毕业的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一大部分,而针对新聘教师的培训十分必要,可以帮助新聘教师更快、更好的站稳讲台。
但目前大部分的民办高校,考虑到成本等原因,大多忽略对教师的培养培训,申请出国交流及访学机会就更为有限。同时,民办教师的教学量较繁重,有些教师会承担各自部门部分的行政工作,这样一来空余时间相对较少,也就更难把握住有限的学习机会,因此很少去提高自己。总而言之,民办高校相对缺乏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培养,这也是一个影响教师流动性的因素。
(三)民办高校针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制度不科学
站在教师的立场思考,民办高校对于教师岗位的教育教学考核制度不够科学合理。大部分民办院校针对教师的绩效考核指标是跟职称或者职级的晋升进行互相关联的,但教师岗位确实与行政等岗位不同,教师有很多的工作是没有办法用相应指标去量化考核的,比如说课前的准备工作、课上与学生的互动、课下对学生辅导沟通联系等,这些都是主观态度问题,没有办法用具体的指标来定性,如果不将其考虑在内,教师则认为他们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样一来有可能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进而可能影响会整体的教学质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岗位的考核制度不够科学合理。
四、公共管理视角下民办高校教师流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部门完善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
如何实现政府角色定位,更有效地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这是一个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1. 政府部门可以给予民办高校一定的政策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现如今公办院校教师岗位的吸引力要远远高于民办院校,大家对民办高校教师岗位的认可度较低,有部分教师到民办高校工作,只是暂时过渡一下,待其等到公办院校的招聘机会,或者评了中级或者高级职称,有合适的机会就会选择离职到公办院校工作。2. 各地方政府可以对民办高等教育提高重视度。政府特别强调指出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院校学校教师没有区别,大家的社会地位是相同的,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采用新闻媒体、政策引导等方式进行宣传报道,依靠广泛宣传增加社会大众对民办教师的认可度。3. 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民办高校教师同样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政府可以给予优秀的民办教师一定激励,在各级各类评优评先中增加民办院校的奖励名额等。
(二)强化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培养培训
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民办高校教师培养培训重要性的引导,强化对民办教师培养的扶持力度。对于民办高校本身而言,要完善教师的成长体系,持续提高教师发展能力。
1. 可以强化分层分类培养,对于青年教师进行规范化的培养,骨干教师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高层次人才进行学术培养。2. 可以积极构建教师教育教学成长发展培训体系,帮助教师提升在教学等方面的能力。3. 加强对教研室组织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完善的培养机制不仅满足了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为民办高校教师优秀师资队伍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对民办教师岗位建立科学的考核方法
为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民办高校需要考虑怎样才能建立科学的、以教师为根本的考核机制。科学的考核标准应该是涵盖范围较为全面的。比如在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时,教师的日常工作、教学的态度和方式方法以及学生的成绩分布等要素都应考虑在内。在作出评价考核之后,也要把考核結果及时反馈给考核教师,通过正向反馈肯定教师一直以来的付出,同时反馈考核发现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查漏补缺、改正问题,使考核机制发挥真正的正向促进作用。
学校更要考虑,通过制订科学、完备的考核机制创造出公平竞争的环境和合理的评价制度,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的创造性和激情,提升工作满意度。将具体、透明、多样化的绩效考核与职称、薪酬挂钩,打破按资排辈的传统,给广大教师良好的发展平台。
(四)注重关注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组织的认同感也是学校应当重视的一个方面。教师从心里、在感情上投入对学校的热爱,让教师对当前的工作满意,才能真正融入学校,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工作中去,不会被负面情绪所影响。大量的文献显示,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压力有关联,教师的职业压力大小会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一方面,如果教师个人感到工作压力非常大、身心疲惫,对这份工作的满意度就会降低。另一方面,如果教师个人感到压力非常小,幸福感就会增强,进而教师工作的满意度就会提高。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还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如收入、环境、发展空间、学校整体的发展前景、领导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职称评审完善度等方面。
高校想要加强教师的满意程度,首先,可以从构建符合市场环境的薪酬体系、公正合理的职称评审制度、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合理的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着手,让高校成为教师展示才能的舞台。其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需求方向不相同的情况,应该因人而异的满足教师不同阶段的需求,为刚毕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解决住宿问题,同时关注教师个人需求,组织相应活动,增加教师的认同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使其精力集中在学校,投入教学工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构建一个好的起步和开始。对于教龄较长的教师,他们可能更关注的是职称的评审、上升的空间,才能让教师更加积极地面对职业生涯。
需要重点关注提升教师的认同感,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越高,留校意向就越高,长期在学校工作的意愿就越强烈,他们越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相应的离职率就越低。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全面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并根据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挽留教师人才。通过对教师开展相对应的调研并做出针对性的政策方案用来挽留人才。
在管理方式上,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给予教师充分的学术自由,保障教师的学术权力;构建合理的符合市场环境的薪酬体系、公正合理的职称评审制度;同时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着手,让高校成为教师展示才能的舞台。
五、结语
在公共管理的视角下,本研究总结了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原因,通过政府和民办高校两个角度,思考解决教师流失问题的方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缓解民办高校教师的流失情况。对民办学校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提供参考。
■ 参考文献:■
[1] 李亚贞. 公共管理视角下缓解高校毕业生“公务员报考热”的思考[J]. 就业与保障,2023(01):73-75.
[2] 彭安臣. 公益性视野下的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加大政府资助力度[J]. 现代教育科学,2004(11):28-31.
[3] 王玉兰,田凤萍.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稳定发展的对策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204-205.
[4] 吴海燕. 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5] 杨璐.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教师流失问题思考[J]. 人才资源开发,2021(13):32-33.
[6] 彭晓丹. 影响民办高校教师离职倾向的因素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8(16):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