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五保三台”科研服务长效运行机制的探究

2024-01-01 00:00:00冯奕东黄琼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技工院校

摘 要:文章锁定科研服务技工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以创建“技工教育科研实验学校”为契机,以笔者所在广西商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通过创建与实施“五保三台”科研服务长效运行机制,推动技工院校科研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探究,达到规范提升教育科研推动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初衷。

关键词:技工院校;“五保三台”;运行机制

Exploration of the Long Term Operating Mechanism of “Five Guaranteesand Three Platforms” Scientific Research Services in Technical Colleges

Feng Yidong Huang Qiong

(Guangxi Commercial Technician College,Guilin,Guangxi 541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services for technical education schools.Taking the creation of the “Technical Education Research Experimental School” as an opportunity,and taking the Guangxi Commercial Technician College where the author works as an example,the article explores way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services in technical colleges by crea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Five Guarantees and Three Platforms” long-term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research services,which achieves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standardizing and improv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o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colleges.

Key words:technical colleges;“Five Guarantees and Three Platforms”;operating mechanism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事业宏观调控和制定政策的总要求。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国家要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教学研究,推广教育科研成果,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科研对时代脉搏和教育规律的把握,为职业教育提供有效供给,促进职业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促进职业教育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可见,探究技工院校“五保三台”科研服务长效运行机制意义重大。

一、创建“五保三台”科研服务长效运行机制

学院于1979年建校,到2017年仅有15项课题研究,仅获得过1次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缺乏对学院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归纳,长期无法通过“总结—提升—创新—实践”的内在自省过程来推动自身发展。中央明确“十四五”期间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在职业教育领域集中体现为增强适应性,即让职业教育适应人的多样化成长需要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技工学院,如何顺应未来职业教育变革趋势、怎样推动技工院校质量提高,怎么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等,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学院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确立“向管理要效益,向教改要质量,向科研要提升”发展思路,实施教育科研服务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策略,建成“五保三台”科研服务长效运行机制,成为解决教师自我提升,帮助学院找准自身定位、打造自身特色、塑造自身品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

二、解读“五保三台”科研服务长效运行机制

为全面落实“科研强校”“科研兴教”战略,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助推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学院基于教育规律、产业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协同校企行制定《学院教育科研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建立“五保三台”科研服务长效运行机制。

“五保三台”科研服务长效运行机制,是学院针对教育科研方面创建的,包含相对规范、稳定、配套的“五层保障体系”(简称“五保”)和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三个互动平台”(简称“三台”),其中“五保”指决策保障、管理保障、宣传保障、监督保障和制度保障;“三台”指多方协同合作平台、智慧校园平台和产学研平台,保障是基础,平台是动力,保障与平台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以实现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实施“五保三台”科研服务长效运行机制

(一)“五保”:五层保障体系

1.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提供决策保障

“科研兴校”已然成为众多院校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治校方略,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驱动、以成果转化为目标的教育科研如火如荼。作为学院工作领导者的院长,要积极发挥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引领作用,第一,组建由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院长助理、中层正职为成员的学院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第二,寻找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强化对教育科研的学习,强调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第三,身体力行带头主持课题、参与研讨、畅谈体会、分享成果、多方激励、多面支持、营造氛围;第四,通过学院党委会议、行政办公会、教代会等,增加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支持、加大绩效方案中教育科研的奖励力度等,保障学院教育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实效发展。

2.成立学院科研办公室,提供管理保障

随着技工院校的不断发展,专门的教育科研机构在促进学校技术革新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方面作用举足轻重。学院在2020年的机构改革中,增设行政机构——科研办,内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干事1名,明确“六专”的部门职责,专门负责编制教育科研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总结;专门制定和实施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监控实施效果,不断调整优化制度;专门组织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立项、过程管理和结题上报;专门培育教学成果,开展成果转化;专门负责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育科研培训、学术活动组织与协调;专门建设教育科研交流平台,并进行维护和管理。经过4年的建设,学院的教育科研工作已经得到稳定且有效的发展,并形成了“优化师徒结对共建、优化校企协同创新、优化质量评考体系”的“三优”科研工作方法,从团队建设、指导实施、资源共享、质量保证、效果评估、奖励鼓舞等方面激发了教师的教科研动力。

3.开辟特色教育科研专栏,提供宣传保障

教育科研的宣传推广是教育科研服务与指导的过程,是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学院针对教育科研成果宣传与推广长期的薄弱状态,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对其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三部曲”来加强教育科研宣传推广工作。一是创造学习氛围。在学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辟教育科研专栏,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学习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的重大决策及政策文件,借鉴职业教育方面优秀成果及新观念和新方法;二是树立转化典型。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增设“节气”栏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为核心,展示校企、师生合作的研创产品、文创作品,展现教育科研的隐形功能;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校内及时报道学校举办的各类教科研活动,校外将典型教育科研成果推向《中国教育报》、中新网、广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进行推广,极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科研的价值。

4.建立“教研教改工作群”,提供监督保障

笔者所在学院对教育科研项目实施“目标—过程—结果”全面质量管理。以科研课题为例,首先是目标管理。每学年初,教研教改工作群将依据学校发展规划,组织各课题组根据各自研究内容制定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任务,引导教师根据专业特性确立自身的教科研研究方向,通过交流沟通,合作分工,联系实际确定研究主题与方向。其次是过程管理。教研教改工作群根据研究过程,主要从教科研课题是否科学合理、研究过程及材料积累是否规范、研究效果、阶段性成果应用与推广等方面适时进行督查指导,激励促进教科研工作。最后是评价管理。对照年初制定的教科研工作目标进行评估,采取定量与定性、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估方式,评估结果纳入教师工作绩效考核,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进行奖励。

5.制定教育科研制度,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是重要的管理工具和手段,主要起到规范内部体系、保证正常运转、保障成员权益、提高效率和竞争力、防范风险等作用。学院首先根据教育科研工作管理的要求和流程规范需要,先后制定了《学校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学校教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制度。其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优劣势,制定或调整《学院教育科研发展五年规划》《学院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规划》等制度。最后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学期工作目标等,科研办具体制定学院明确的年度工作与学期工作计划与目标,并依据教育科研工作特点,建立年初亮目标、年中亮进度、年底亮成果的“三亮”工作机制。此外,为了保证每个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因项制策”地建立工作小组、制定项目制度、规范项目流程等措施。体系完备、互为补充的制度体系,促进大家协同工作,及时沟通问题,破解研究难题,重点解决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提升工作质效。

(二)“三台”:搭建三个互动平台

1.搭建多方协同合作平台

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属于我国四大教育类型之一,是各行各业人才诞生的摇篮。技工院校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基地,企业是技工院校毕业生创造个人价值的舞台。学院立足自身烹饪专业群优势,在主管部门商务厅批准下,牵头组建广西烹饪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截至2023年12月共计136家,涵盖广西职业教育行业、餐饮服务企业、行业协会等,促成政、行、企、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建协同育人的“生态圈”。广西烹饪职业教育集团定期通过召开年会、开展培训、组织活动等形式,让技工院校组团走出校园,了解经济发展走向,找准市场需求热点,研究校企合作的方式、产教融合的模式,把握企业人才需求和能力要求,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员工培训等,促进技工院校与地方经济之间的融合发展,创建良好的教育科研研究和应用环境。集团因此在2022年荣获人社部全国首批示范性技工教育联盟建设单位。

2.运用智慧校园平台

2023年2月13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标志着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明显进展。作为离产业最近的教育类型,技工院校的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为此,学院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国家和地方重大教育战略需求,实施“三大”工程,用教育科研助推自身高质量发展,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一是落实教育部数字化战略行动,持续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工程,现已建成覆盖学院教育教学、师生管理、服务办公等全领域的信息管理系统,整体提升学院数字化水平;二是实施“智慧教学”提质工程,依据《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重点建设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课程等项目,提升专业现代化层次;三是实施“信息技术+”专业改造工程,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数字化专业教材、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数字化应用程度;四是实施“信息素养”提升工程,开展信息化培训,着力从提升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入手,提升教师数字化能力,用数字化带动“以研兴教、以研强校”的校园风尚。

3.建设产学研平台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化、国际化和高度专业化趋势,使得企业需要与外界进行更多更便捷的技术、人才、信息的交换,使技工院校畅通与企业共育人才渠道,需要与科研机构一道通过教育科研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产学研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本质上是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也是技术创新上游、中游、下游的对接与耦合,更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学院依托国家级、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广西民族餐饮人才培养基地,融合校、行、企共建的“桂菜学府”“广西油茶学院”“校店一体”实训基地、“人间烟火”双创实体店,建成学院产学研平台,通过利益驱动、资源共享、规范合作、有效实践,合力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创新创业项目、实训指导书和数字化优质课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新理念、新产品、新技术、新创意等成果的应用与转化,这些成果还助力职普融通、乡村振兴、企业转型、区域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

“五保三台”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强化组织领导、理顺各级职责、突出激励监督、健全经费保障、加强数字技术支撑、加速多方协作、鼓励成果应用转化,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实现长效运行,达到服务学院软实力稳步提升的效果。

四、“五保三台”科研服务长效运行机制的主要成效

(一)提升教师整体素养

“五保三台”科研服务长效运行机制的实施,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从教师个人角度,该机制鼓励教师通过主持或参与教育科研项目与课题,实践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与课题的申报、评审、验收与过程管理,教学成果项目的研究、实践、总结与推广,树立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技能,提升教科研能力。从学校师资团队角度,该机制通过组织系统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推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加强指导,着力培养教育教学改革中坚力量,发挥领军人才的作用,打造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二)提升教育科研的服务能力

学校积极落实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战略,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扩规模、提质量、升层次、强实力”为主线,创新“五保三台”科研服务长效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工作氛围,调动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积极性,持续强化教育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加大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该机制运行以来,学校无论是科研课题、教学教改项目,还是教学成果奖,在数量、层次、结构上均获得多项历史性突破。

(三)增强学校的软实力

“五保三台”科研服务长效运行机制,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第一,该机制促进领导班子聚焦重点领域研究热点问题,主动探索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指导学校发展方向和顶层设计;第二,该机制强化我们深化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跨界研究,探索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促进学校整体规范和协调发展;第三,该机制助力学校办学经验的系统总结,促进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传承发展,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学校知名度与增强学校发展力。

技工院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机制的作用。机制是工作得以运行的动力,是工作健康运行的保障。“有好机制才是长久之计”,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创建“五保三台”科研服务长效运行机制,调控各种因素、盘活各类资源、理顺各级关系、激发个人活力,促进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水平提升,保障教育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有效推动了教育科研常态化。

参考文献:

[1]黄琼.教育科研服务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商业技师学院为例[J].亚太教育,2023(20):177-180.

[2]吕庚.强化技工院校科研工作[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10):30-31.

(责任编辑 朱梦琳)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技工院校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检察机关业务运行机制面临的难题及解决之道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0:21:16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4:11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