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诗琳
【摘 要】目的 分析整形美容修复技术在面部创伤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2022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面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整形美容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整形修复效果、临床指标、瘢痕情况、生活质量及修复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面部创伤恢复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研究组水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拆线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色泽、厚度、柔软度、血管分布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修复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论 面部创伤治疗过程中采取整形美容修复技术可以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提高面部美观度。
【关键词】整形美容修复;面部创伤;瘢痕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23)22-0036-04
Application of Plastic and Cosmetic Repair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Trauma
XIE Shi-lin
(Operation Room, General Hospital of Southern Theatre Command of PLA, Guangzhou 51001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lastic and cosmetic repair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trauma.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facial trauma admitted to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Southern Theatre Command of PLA from January 2022 to May 202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lastic and cosmetic repair. The plastic repair effect, clinical index, scar condition, quality of life and repair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facial trauma recover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5.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77.5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edema time, wound healing time and suture removal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color, thickness, softness and vascular distribu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repair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7.50%, which was higher than 82.5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lastic and cosmetic repair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wound healing and improve facial aesthe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trauma.
【Key words】Plastic and cosmetic repair; Facial trauma; Scar
面部作為人体极为重要的一个身体部位,是外界直接可视部位,非常容易受到外部损伤,面部创伤会给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大部分的面部损伤患者都会选择整形美容修复手术治疗,从而降低术后瘢痕等现象的出现[1]。由于面部组织较为集中,且容易受到损伤,在面部创伤发生时,更容易受到外界力量的影响而发生面部损伤。因为在日常创伤救治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是拯救患者生命,在治疗过程中,一般都会采取一些较为简单的方法,比如进行清创缝合以止血,但在手术结束之后,患者面部易产生瘢痕,给面部美感和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为改善这一情况,近几年在治疗面部创伤患者的工作中,逐渐应用整形美容修复治疗,以改善面部美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80例面部创伤患者,旨在分析整形美容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接收的80例面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4.28±2.06)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4.17±2.11)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是因面部创伤而接收入院治疗;②临床资料齐全;③知情同意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②存在认知障碍;③无法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1.3.1对照组 实施常规外科修复治疗:手术前,由医生做出伤势判断,并建立静脉通道,面部外伤较轻时,行局部的渗透麻醉,若同时存在其它部位外伤或骨折时,则需要给予全麻。完成麻醉后,用碘伏对伤口进行完全消毒,采用1%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混合液对伤口进行清洁,清除全部坏死组织,若伤口出血严重,及时予以止血处理。1.3.2研究组 实施整形美容修复技术治疗:术前进行麻醉消毒,对患者创面情况进行详细观察,注意观察撕裂组织的血脉状况,当创面组织出现缺血或大部分组织处于游离状态,并且只与少部分蒂部组织相连接时,要尽可能保留皮肤组织,并要及时对创面深层组织消毒。缝合时要留意皮肤的纹路,千万不要强制进行拉扯缝合。针对没有出现组织缺损面部创伤患者,可以给予消毒、清洁与修整干预,并进行缝合,借助5-0可吸收缝线有效缝合肌肉层,但是必须保证创缘精准对位。针对存在组织缺损的创面患者,在给予创面修复时,需要重视面部器官皮肤纹路与轮廓线,鼻部与额部张力较大的位置,选择双叶旋转皮瓣操作,如果是耳部、面颊等组织较为松弛的创面,直接通过萎形皮瓣操作。在进行美容修复的时候,不能进行强制拉拢缝合,并且在进行缝合时要仔细观察眼、鼻、口角等地方是否出现移位、外翻等异常现象;如果局部皮肤出现轻微的缺损,可以采用邻近的皮瓣进行旋转、前移等方法进行修复。在面部创伤修复后,应从里到外逐层进行缝线,并保证缝线的精确性;一定要保证皮肤裂缘之间的缝合是无张力的对合,要保证皮肤切口之间的缝合平整,不能存在褶皱和交错情况。
1.4 观察指标
1.4.1整形修复效果 主要分为优、良、差3个级别,面部创面愈合,未存在显著缝合痕迹,创面对位正常平整,评定为优;创面逐渐愈合,但是伴有少量色素沉着,未出现增生与挛缩,评定为良;没有达到上述条件评定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2临床指标 在治疗完成后,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记录水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拆线时间,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
1.4.3瘢痕情况 运用VSS瘢痕评估量表对患者面部瘢痕情况展开观察评估,评估项目包括色泽、厚度、柔软度、血管分布,各项目评估分值0~3分,0分表示正常,3分表示严重,分值越低瘢痕改善效果越高。
1.4.4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通过简易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估,选取其中社会关系、精神状态、躯体功能和生理功能3方面进行评估,每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5修复满意度 按照患者对面部恢复情况满意程度进行评分,分值100分,>90分为满意,70~90分为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整形修复效果比较 研究组优15例,良23例,差2例;对照组优14例,良17例,差9例;研究组面部创伤恢复优良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χ2=5.1647,P=0.0230)。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水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拆线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瘢痕情况比较 研究组色泽、厚度、柔软度、血管分布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5 两组修复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满意17例,基本满意22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满意15例,基本满意18例,不满意7例;研究组修复满意度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χ2=5.0000,P=0.0253)。
面部具有较为丰富的血运,当面部遭受到创伤后,出血量较多,因此大多数患者在面部创伤后需要尽快进行清创与常规治疗,传统便捷缝合后可能会出现“蜈蚣样”瘢痕,导致面部美观度降低,甚至可能会出现五官扭曲或者功能障碍情况。面部创伤患者通常会伴有一定程度疼痛,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面部创伤愈合不良,进而形成瘢痕,最终影响面部美观度,给患者身心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极为重要。为此,需要在缝合方法上进行创新。整形美容修复技术的实施,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整形美容修复,可以对面部进行有效修复,帮助面部功能快速重建,促进面部创面愈合,实现解剖复位的作用,提高面部美观度[3]。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面部创伤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水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拆线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整形美容修復技术在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促进创面愈合。分析原因为,整形美容修复技术主要是面部微,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创修复方法,在了解患者面部创伤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面部软组织和各个器官关系,从创面解剖恢复基础上设计出美容整形修复方案。在进行整形美容修复的时候,彻底清除掉失活组织和异物,防止伤口污染,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4-7]。研究组VSS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技术可有效促进瘢痕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这主要是因为,利用整形美容修复技术治疗,从解剖层到每一层,都要对损伤组织进行精确的缝合,不会出现无效腔残留的现象,可以有效减少错误畸形、瘢痕等问题,从而确保术后的美学效果[8]。目前,临床多使用传统缝合方法,仅对皮肤进行简单缝合,而不进行皮下固定,也不进行多层次缝合,故患者术后1周内多因皮下组织存在张力出现瘢痕。整形美容修复技术以患者脸部组织的皮肤纹路走向为依据,手术前、中、后均严格遵守整形美容的操作规定,可患者的脸部解剖形态和受伤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治疗中需注意,使用整形美容修复技术进行手术时,应尽可能保持动作轻柔,可以防止因为动作幅度过大而导致组织牵拉,从而可以防止无效腔的形成[9]。在手术过程中,医师应该针对患者伤口污染状况,尽量做到对伤口充分清洁,保证整个过程效果,以达到降低色素沉着的目的[10]。在手术过程中,通过使用无损线和可吸收线,借助小细针进行伤口的缝合,有效降低术后瘢痕的形成[11]。在进行伤口缝合时,需要将伤口两侧的伤口进行对位缝合,能防止因为对位不齐而造成伤口的边缘错位和瘢痕增生,从而减少患者畸形挛缩等并发症的发生[12]。在面部创伤发生后,应当在受伤的初期就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这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外面部美观度,而且还可以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13],这是由于面部血供非常丰富,而且还拥有非常强大的愈合能力和抗感染能力[14]。在受伤后24 h内,对患者进行清创修复,就能够实现有效的愈合[15]。通过对面部损伤进行整形美容修复技术治疗,不仅能够明显提高面部治疗效率,而且能够给患者带来更为个体化的就医体验,在确保治疗结果的前提下,还能够降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综上所述,整形美容修复技术在面部创伤治疗中效果确切,可以促进创面愈合恢复,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对于修复的满意度较高。
[1] 董邢涛,徐律韵,许宝华.整形美容修复技术在急诊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11):12-15.
[2] 张舒曼,吴晓彧.急性面部外伤整形修复39例临床分析[J].人民军医,2021,64(8):767-769.
[3] 朱宗丽.观察护理干预在面部外伤整形美容缝合中的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22,27(7):841.
[4] 刘元菲,庞冬,马红彤,等.面部轮廓整形美容受术者人格特征与护理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21,35(12):2135-2139.
[5] 郭丽娜,刘均英,彭万忠,等.动脉置管监测血压在面部整形美容局麻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學,2021,30(4):98-101.
[6] 詹彩惠.急诊面部外伤患者的整形美容修复与护理对策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36):153-156.
[7] 贝丽.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4):58.
[8] 马洪波,周凤,刘德和.探讨面部创伤的早期急诊整形美容修复处理经验[J].中国医疗美容,2017,7(3):17-19.
[9] 朱薛锋.整形美容修复技术在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4):768-769.
[10] 金巧萍,胡维君.结构式心理干预在急诊面部创伤Ⅰ期整形美容修复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8):127-130.
[11] 刘荣奇,张会娜,范斌,等.强脉冲光联合超脉冲点阵CO2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疗效及相关皮肤生理指标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23,32(7):98-102.
[12] 黄剑伟,张春旭,江榕.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小针刀治疗面部老化的疗效分析[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22,34(3):213-216.
[13] 朱海青.皮内缝合技术在急诊面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美观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8):140-143.
[14] 李江怀.在急诊面部创伤患者中予以皮内缝合技术进行治疗促进伤口恢复的效果[J].名医,2021(2):49-50.
[15] 王兆冬.皮内缝合技术在急诊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西藏医药,2019,40(3):34-36.
编辑 张孟丽